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坐井观天》教案.pdf
-
资源ID:95799882
资源大小:721.9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坐井观天》教案.pdf
课题 坐井观天 申明网、申 2 本节课是 第 2 课时本课题总课时 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复 习 巩 固 生 字 新 词。2.分 角 色 朗 读 课 文,读 好 小 鸟 和 青 蛙 的 对 话。3.明 确 小 鸟 和 青 蛙 争 论 的 问 题,知 道 它 们 说 法 不 一 致 的 原 因,体 会 故 事 的 寓-tV-教学重点读 好 小 鸟 和 青 蛙 的 对 话教学难点体 会 故 事 的 寓 意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的看问题方式,常常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因此,这一课的寓意对他们来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教学方法在本节课教学中如何体现以生为本1.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2.要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本节课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学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目的。课前准备多 媒 体 课 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体 现“以生为本提升学生学力”的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井沿口渴喝水大话回答无边无际坐井观天2.选词填空,填好后读一读这段话。无 边 无 际 相 信 井 沿 青 蛙 小 鸟()落 在()上,告 诉()天(),大得很。可 是()不(),认 为()说错了。过渡:到底是青蛙说得对,还是小鸟说得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二、熟读精思,感悟对话1.学习第1自然段,走进故事。(1)板贴简笔画图片“井”,拿 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学生上台贴画,说说二者分别应该贴在什么位置。(青蛙贴在井底,小鸟贴在井沿上。)(2)结合板画,观察青蛙和小鸟所处位置,理 解“沿”,联系生观察图画,同桌演一演青蛙和小鸟的相遇。建议:一人站着,一人蹲着,手拢成圆筒状,从中往上看。学 生 齐 读 第1自然段。教 师 范 读 第27自然段,学生仔细听,揣摩青蛙和小鸟的心理及说话的语气。活实际,说说还知道哪些“沿工过渡:老师要考考大家了。既然井的边缘部分叫井沿,那么碗的边缘叫什么?(碗沿。)河的边缘叫什么?(河沿。)床的边缘呢?(床沿。)对,同学们真聪明!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沿”就 是“边”的意思。(3)观察图画,同桌演一演青蛙和小鸟的相遇。建议:一人站着,一人蹲着,手拢成圆筒状,从中往上看。(4)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2.教师范读第2 7自然段,学生仔细听,揣摩青蛙和小鸟的心理及说话的语气。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分角色朗读了青蛙和小鸟的3次对话,之前我们重点要求大家读准确、读通顺,这节课我们要提高要求啰!现在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情感、读出不同的语气。同学们先认真听老师读一读。(教师范读课文)3.师生合作、串读课文: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教师读旁白,读 时 注 意“哪”字的两种读音。4.学习第一次对话(第2、3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生活的环境。(1)引读:青蛙先问了什么问题?小鸟是怎样回答的?(2)着重理解:“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预设:“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天很大。学生可能不理解“里”,可告诉学生一里等于5 0 0米,一百里相当于5 0千米,是很长一段距离。(3)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状况。(学生自由表达)(4)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指导:读第一次对话时,青蛙的话要读出上扬的语调,表示很好奇,小鸟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过渡: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看见了那么多的风景,所以它见多识广!可是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第二次对话。5.学习第二次对话(第4、5自然段),明白青蛙和小鸟争论的问题。(1)出示两幅图,学生选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2)读懂青蛙的观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大话”就是吹牛的话、不实在的话。)预设:教师可说几句话,让学生判断哪句是大话。如:A.我没写家庭作业,却告诉老师我没有带。B.我一只手就能把讲桌举起来。学生能很快地判断出“大话”是吹牛、夸张的话。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是什么意思?明确: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指导:朗读时,要 强 调“井口、那么远”等词语,语调上扬,读出青蛙自以为是、不相信的语气。课件出示下面的两组句子,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其语气的不同。天 不 过 井 口 那 么 大,还 用 飞 那 么 远 吗?天 不 过 井 口 那 么 大,不 用飞那么远。天 无 边 无 际,大 得 很 哪!天无边无际,大得很。(3)读懂小鸟的观点。想象拓展说话,理 解“无边无际”。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我曾飞过,飞过,天大得很哪!”指导:语速稍舒缓。重 读“很”字,表示强调,读出小鸟真诚、劝告的语气,句 末 的“哪”在这里要读轻声,表示感叹。(4)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指导朗读感叹句和反问句。同桌讨论,加上提示语读。青 蛙(笑着、摇摇手、摇着头)说小 鸟(也笑着、大声、拍拍翅膀)说根据提示语,加上神态、动作,同桌分角色朗读。6.学习第三次对话(第6、7自然段),明白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不一样的原因。(1)学生分角色朗读,说说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何不同。明确: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说明它很自大;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是又可气又好笑,与青蛙的笑形成对比。(2)指 导 用“一就”说话。示例:小弟弟一摔倒就哭了。门一开,小猫咪就向我扑来。指导:小鸟说的话中,“你是弄错了”中 的“是”要重读,表示强调,加强语气。(3)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谁说得错?为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初步感知寓意。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做过的“纸筒看黑板”游戏吗?大家可以回忆那个游戏,想一想:青蛙从井里看天是不是和我们从纸筒里看黑板有相似之处?(4)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青蛙天天坐在井里,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所以它目光短浅、所见有限。7.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读旁白,指名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三、续编对话,领悟寓意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编对话。过渡:同学们,如果青蛙接受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引导换位思考:此时的青蛙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些什么呢?(我真是太自以为是、目光短浅了。)2.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朗读。3.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表演性复述课文。4.总结寓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明确: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这样才能见多识广,看得全面。“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 .摘抄积累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2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板书设计:井底之蛙鸟(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青 蛙(坐井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