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二月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临沂市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二月生物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 分,21-35题每小题2 分,共 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培养下列微生物,培养基中不用添加碳源的是()A.蓝藻 B.酵母菌 C.醋酸菌 D.毛霉2.下列与生物学实验或调查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斐林试剂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硫酸铜与还原糖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再换高倍镜C.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最好选择白化病等单基因遗传病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3.露水草体内能合成蜕皮激素,它与昆虫自身分泌的蜕皮激素一样,能够促进昆虫蜕皮化蛹。研究表明,每 100公斤露水草干根蜕皮激素含量高达1.9 公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露水草体内合成的蜕皮激素属于植物激素B.露水草体内合成的蜕皮激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C.露水草体内合成的蜕皮激素,可能起到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D.露水草能大量合成蜕皮激素,是因为其合成过程不受基因调控4.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让一只纯合的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得到 Fi,Fi全为红眼;Fi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为了确定W/w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 染色体上,下列数据中不需要统计的是()A.F2中雌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B.Fz中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C.F2中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D.Fz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5.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 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 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B.疏松土壤可以加快过程C.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D.过程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6.图为雌性果蝇体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体现基因重组的是()7.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OT n n b r O6 E l b r O1 2 3 4_|51,1 折口 I DO1231456目 患 甲 病 男 性、女性皿 患 乙 病;B性.女性如甲乙病男性、女性o正常男性、女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I L 和 U h 的基因型不同C.若 1儿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骷 1D.若IIL和 再 生 一 个 孩 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I/”8.某实验小组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B-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下表为添加一定量化合物后,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注:忽略cr对酶活性的影响项目酶活性项目酶活性处理前1000ZnSO4*7H2O1084NaCI1005MnCR4H2O1435KI1001KH2PO41036CUCI2*2H2O902CaCI21069MgCl26H2O1048FeCh1160A.实验中Na+、Cu2 MM+、Fe3+均对0-葡聚糖酶具有显著激活作用B.CW+可能通过改变该酶空间结构抑制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C.若分别增加Mg2+和Ca2+的浓度,则它们对酶的激活作用也将会增强D.KI和KH2PO4中酶活性不同是因1-抑制了 K+对酶活性的促进作用9.如图为某人工鱼塘的主要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关鱼的能量同化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投放饲料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种甲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调查值偏大B.鱼种乙中不同个体在鱼塘不同水层觅食不能体现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合理利用资源C.若除去鱼种乙和增加投放饲料,则鱼种甲会在鱼塘中呈现J”型数量增长D.据图分析鱼种甲和鱼种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d)/(a+c)10.如图模拟达尔文向光性研究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2与图3胚芽鞘尖端分别套不透光和透光小帽,说明感光部分在尖端B.实验说明口引臊乙酸促进胚芽鞘尖端下一段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C.实验说明生长素对植物各器官的灵敏度不同D.实验说明感受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11.无花果高度依赖榕小蜂传粉,其花序有两种(如下图所示)。榕小蜂从小孔进入花序口时,可在不育的雌花上产卵,卵发育成熟后,雌、雄榕小蜂交配,沾染花粉的雌蜂可从花序n飞出,寻找新的花序。若携带花粉的榕小蜂进入花序I,则只能在雌花上爬来爬去,帮助传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r小孔花 序i:只有可育的雌花,榕小峰进入后很难爬出或花序n:雄花和不育的雌花,榕小峰可在里面产卵、繁殖并爬出无花果的花序A.榕小蜂与无花果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B.榕小蜂繁殖依赖于无花果,是消费者和分解者C.榕小蜂不能在花序I里产卵有利于无花果繁衍D.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二者相互适应、协同进化1 2.下图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激素只作用于垂体B.激素只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C.寒冷情况下,激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与激素分泌量增加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与激素分泌量增加1 3.在外界压力刺激下,大脑“反奖励中心”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神经元上N、T通道蛋白活性变化,使神经元输出抑制信号,抑制大脑“奖赏中心 的脑区活动,从而产生抑郁,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不氐确的是()A.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增加B.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和T通道开放C.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电信号方式向 奖赏中心 脑区输出抑制信号D.T通道蛋白的激活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14.克里斯琴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死亡率社群压力个体数量增加出生率生长代谢阻碍促性腺激素A.社群压力会导致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数量减少B.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C.社群压力通过神经、体液、免疫三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D.社群压力会导致出生率升高,死亡率下降,从而改变种群数量15.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所示。不能得出的结论是()G51U。)泡沼隹窿思知A.当分子自由扩散进细胞时,分子越小通透性越高B.人工膜对C02的 通 透 性 较 大,生物膜几乎无差异C.在检测通透性时,需向体系中加入ATP和ATP水解酶D.生物膜上有K+、Na+和 5通道,且他们的通透性不同16.酒精会影响肝细胞的代谢功能,例如蛋白质的降解。据此推测,肝细胞中功能直接受到酒精影响的细胞器是A,溶酶体 B.高尔基体 C.光面内质网 D.线粒体17.人棘状毛囊角质化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可以传递给儿子或女儿B.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可以传递给儿子或女儿C.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可能生出正常女儿D.正常男性和正常女性结婚一般不会生出患病孩子18.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2-氨基笏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笏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接种前,2-氨基笏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B.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C.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19.(6分)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为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正 常 男 性 删 患 甲 病 男 性 患 乙 病女性o正 常 女 性 患 两 病 男 性 勿 患 乙 病男性A.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如果口-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则图中m-2与m-3结婚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5/8c.n-5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则检测的是血液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中的基因20.(6分)关于减数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减半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对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含D.在同一生物体内,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2倍21.(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B.不可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研磨叶片时,应加入SiO2以防止色素被破坏D.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22.(8 分)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酰转移酶催化核糖体上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竣基间形成肽键。该酶对核糖核酸酶敏感,但对蛋白酶不敏感。下列关于肽酰转移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上合成B.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中起作用C.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D.肽酰转移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3.(8 分)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影响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的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变化后的蛾与祖先娥存在生殖隔离B.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蛾与蝙蝠间发生了协同(共同)进化D.祖先蛾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24.(10分)下列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激素、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C.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D.激素、神经递质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后被灭后25.(10分)正常人感染病毒后可引起发热,下图是发热机理的一种假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可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的方式散热B.人体发烧,体温持续39 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若同种病毒第二次入侵,产生的症状可能较轻D.利用此原理制备药物使调定点下降,可使高烧患者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26.(12分)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和脂质是核膜的主要成分,核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RNA聚合酶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C.人体内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多、核仁体积大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27.(12分)下列有关科学方法应用的分析,错误的是()A.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用荧光标记法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哪些细胞结构D.用模型建构法研究血糖平衡的调节机理28.下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结构含有核糖体RNAB.甲硫氨酸处于图中a 的位置C.密码子位于tRN A 的环状结构上D.mRNA上碱基改变即可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29.自然界中所有的微生物()A.都是原核生物 B.都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C.都可快速繁殖 D.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30.塞罕坝地区的生态环境曾经受到过严重破坏,多年以来一直是一片高原荒丘。近几十年经过塞罕坝人的努力,该地森林覆盖率逐渐升高,生态系统逐渐稳定。下列相关说法错考的是()A.该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塞罕坝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群落的结构更加复杂C.塞罕坝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后,旅游业得以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塞罕坝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与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增加有关3 1.人体细胞内染色体上某个基因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NA1 RNA2 多肽A.过程a 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时会选择不同的模板链B.过 程 b 可能剪切掉了 RNA1中的部分脱氧核甘酸C.过程c 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不能与终止密码配对D.基因表达时a 过程和c 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相同的32.某类性别发育异常男性疾病性染色体正常且性腺为睾丸,而其他性征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临床发现,该类病的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性激素水平相对偏低;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性激素水平均偏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性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B.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C.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缺乏雄性激素受体导致的D.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偏高与雄性激素水平偏高有关33.下列关于研窕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弗里的实验中,在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 型细菌的DNA后长出S 型细菌B.摩尔根等人采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科学家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 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模型构建,发现了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3 4.日前,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陈剑峰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免疫学权威期刊 免疫上。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和退热药的使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属于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B.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D.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的功能3 5.现有一只灰身雌果蝇(BB)和一只黑身雄果蝇(bb)杂交,子一代偶然出现了一只黑身果蝇。关于该黑身果蝇的形成原因分析,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丢失了 B 基因B.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B 基因突变为b 基因C.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B 基因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到了同一个极体中D.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丢失了 b 基因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 50分)3 6.牛的毛色与真黑素(黑色)和褐黑素(栗色)有关。如图表示牛黑色素细胞中正常基因E 控制这两种色素合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M激素(a-促黑色素细胞激素)-基因E旦嘱整_一 一以二5量高(+)结合物C-*愧 氨 酸 酶-*含量低(-)途 径1真黑素一黑色)途径2褐黑素栗色)(1)图 中 色 素 的 形 成 过 程 说 明 了 基 因 可 以 通 过 控 制,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酪氨酸酶的合成还需要基因D 和 F,但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F 与 f 基因共同存在时,酪氨酸酶的合成量有所下降,表现为栗色;个体缺少酪氨酸酶时表现为白色。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 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选择基因型为DdFf和 ddFf的两头牛进行杂交得耳,再让中的黑色牛和栗色牛杂交,则 F?白 色 牛 中 的 杂 合 子 所 占 比 例 是。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基因型分别为DdFf和 ddff的公牛、母牛交配,预测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3 7.药物A 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 细胞对药物A 的作用机理进行相关研究。(1)H 细胞是一种肝癌细胞,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o 细胞癌变后通常会表达特异性的膜蛋白,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免疫发挥免疫监控和清除作用。(2)将 H 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A 溶液,24 h 后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如下:浓度 AxmohL-i015101520细胞存活率/%100.098.21.97.8597.1296.8796.24数据表明不同浓度的药物A 与不加药物A 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差异不明显,由此可以判断(3)研究人员对药物A 的作用进行研究。将 H 细胞与T 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用D 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A 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下:本实验对照组的设置应为一.(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浓度/umoH_T051015癌细胞的凋亡率/%313.429.355.3a 单独培养的H 细胞 b 单独培养的T 淋巴细胞 c 混合培养的H 细胞与T 淋巴细胞 d 加入等量 的 D 溶剂 e 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说明 o(4)已知IL-2、TNF-a是 T 细胞产生的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T 细胞表面的PD-I和癌细胞表面的PD-U结合后可以抑制T 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为进一步研究药物A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员利用癌症模型鼠进行实验,测定不同组小鼠IL-2、TNF-a的表达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同时测定了 T 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量,结果如下图所示。A 药物剂量/mgkgIL-2TNF-a014.1211.25518.3116.54口 A药物Omg.kg 1阳A药物5mg.kg目A药物lOmg.kgCD A药物I5mg.kg1024.3220.231531.5427.5011PD-L1图表所示实验结果 支持/不支持)药物A 免疫作用机理的假设,理由是:药物A-方面,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另一方面,抑制癌细胞增殖。(5)请结合PD-1/PD-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利用免疫学知识为治疗癌症提供一种新思路o38.从 2019年 9 月开始,澳大利亚大火已经烧毁了超过数千万亩的土地,大约五亿只动物在这场火灾中丧生。(1)生态学家估计澳大利亚大火向空中释放了 1.5 亿吨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通过碳循环被吸收可能需要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物 质 循 环 是 指 构 成 生 物 体 的 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可通过大气弥散到世界各地,这说明物质循环具有 性。(2)考拉是澳大利亚独有的动物,火灾中考拉的大量死亡会降低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降低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这从侧面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1)有报道说,当地 火鹰(如啸莺等)纵火加剧了火灾灾情。火鹰 是肉食性猛禽,喜欢在着火的森林里活动觅食,它们会衔着着火的树枝将其运送到到尚未燃烧的森林里。试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 火鹰纵火的目的:。39.研究发现仙人掌和萝卜相比,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固定过程: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z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竣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而萝卜固定CO2过程如图三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植物A CO:植物A 植物B CO,夜晚 I气孔开放 白天 气孔关闭 白天 气孔开放(1)据图可知仙人掌和萝卜共有的代谢途径是(2)仙人掌夜晚能吸收C O z,却不能合成(CH2O)的 原 因 是 缺 乏 暗 反 应 必 需 的,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z的来源有(3)在上午11: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z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仙人掌和萝卜的叶肉细胞中C3含 量 的 变 化 趋 势 分 别 是 (填 升高、降低 或 基本不变”),原因是。4 0.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该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Y、y 和 R、r)控制。现让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所 得Fi全为红花植株,F i自交得Fz,Fz中红花:白花=9:1.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亲本的基因型为。(2)理论上,在 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假若亲本白花植株与Fi杂交理论上,子代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3)现 让 F2中红花植株与隐性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填 能 或 不能)通过次杂交实验将Fz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全部区分开来,判断的依据是。(4)若另选两种基因型的植株作亲本杂交,Fi和 Fz的表现型及比例与题干结果完全相同,可推断这两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 分,21-35题每小题2 分,共 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分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配置培养基时一般要考虑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是否全面、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及pH等因素。【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含藻蓝素、叶绿素,能利用二氧化碳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故不需要添加碳源,A 正确;B、酵母菌是异养型生物,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有机碳源,B 错误;C、醋酸菌是异养型生物,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有机碳源,C 错误;D、毛霉是异养型生物,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有机碳源,D 错误。故选A。【解析】【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O,g/mL氢氧化钠溶液)和 乙 液(质量浓度为O.O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蓝色少棕色砖红色。2、由于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特征明显易于调查、统计和分析,因此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3、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不同时间的实验结果前后自身对照。【详解】A、鉴定还原糖时,需先将斐林试剂甲液NaOH与斐林试剂乙液CuSO4需混合使用,与还原糖反应的是Cu(OH)2,不需要提供碱性环境,A错误;B、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时,由于洋葱鳞片的外表皮细胞比较大,用低倍镜观察放大倍数适中,因此用低倍镜观察的效果比用高倍镜观察要好,B错误;C、由于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特征明显易于调查、统计和分析,因此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最好选择白化病等单基因遗传病,C正确;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不同时间的实验结果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实验,D错误。故选C。3.C【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1、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o【详解】A、露水草体内合成的蜕皮激素作用对象并非植物,不属于植物激素,A错误;B、蜕皮激素是露水草体内合成的,不是人工合成的,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B错误;C、植物体内合成的蜕皮激素能够促进昆虫蜕皮化蛹,对其侵害的昆虫的种群数量起到调节作用,故可能起到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C正确;D、植物体内物质的合成,都要受到基因组的调控作用,D错误。故选Co4.D【解析】【分析】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1.已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隐性的雌性和显性的雄性的个体进行杂交,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一致,则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未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正反交实验,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位于常染色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为了确定W/w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应统计Fz中雌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F2中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再进行比较,若雌雄两性的性状分离比一致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不一致说明性状的传递与性别有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统计F2中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根据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是否为1:1进行判断;若只统计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无法判断与性别的关系,即D错误。故 选Do5.A【解析】【分析】1、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 z;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02的主要来源: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2、据表可知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代表生产者和消费者被分解者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A错误;B、疏松土壤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从而加快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正确;C、代表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C正确;D、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所以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碳循环的知识,需要考生结合图解分析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再结合碳循环的过程进行解答。6.C【解析】【分析】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详解】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即图中;(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导致基因重组,即图中。故选C.7.C【解析】【分析】根据IIzxI139nl3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的基因为A/a;根据题意可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由于甲病有女患者,故为伴X遗传病,又因为皿3患甲病,而IV1正常,故可以确定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设相关的基因为B/b。根据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可知a基因概率为1/16,A基因频率为 1夕1 6,则 AA=1 的6x1*6=22骁56,Aa=2xl/16xll6=30/256【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B、根据同时患甲病和乙病可知,口3的基因型为AaXbX根据H 4患乙病可知,HU为AaXbX,二者基因型相同,B错误;C、根据卬3同时患甲病和乙病可知,口2和口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Xb,则U li为1/SAAXBXb或加AaXBXb,正常男性XbY乙病的基因型为A 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骁56)=2/17,二者婚配的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力 17皿=必1,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班1=50方1,后代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2,故后代正常的概率为50/51x1/2=2的1,C正确;D、小3的基因型为aaXBX%H L甲病的基因型为X b Y,乙病相关的基因型为A 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骁56)=2/17,为AA的概率为1-的7=15/17,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M 7xl/2=V 17,患甲病的概率 为172,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x1/2=34,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很多考生容易把乙病当成伴Y遗传病,在分析遗传系谱图时,要把所有患有相同疾病的个体统一分析,准确判断。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患者),父子患病为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患者),母女患病为伴性。8.B【解析】【分析】从表格中看出 ZnSO4 7H2。、NaCk MnCI4H2O.KH2Po4、CaCL、MgCI6H2O.FeCb 能够提高酶的活性,而CuCl22H2O对酶的活性起抑制作用。【详解】A、从实验数据看出与对照组相比较C l?+对 葡聚糖酶不具有激活作用,A错误;B、酶的作用机制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 u2+可能通过改变该酶的空间结构来抑制如葡聚糖酶的活性,B正确;C、该实验中并未探究M g?和Ca?+浓度的增加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D、添 加K I组与添加K H 2 P组中酶活力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抑制了 K,对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是HzPO;对葡聚糖酶起激活作用等,D错误。故 选Bo【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分析表格数据,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9.B【解析】【分析】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种群数吊“S”型曲线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3、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的比值。【详解】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种甲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小鱼不能被捕捞,进而导致调查值偏小,A错误;B、鱼种乙中不同个体在鱼塘不同水层觅食,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 正确;C、若除去鱼种乙和增加投放饲料,则鱼种甲的食物非常充足,但是生存空间是有限的,因此鱼种甲在鱼塘中将呈现S型数量增长,C 错误;D、据图分析,鱼种甲和鱼种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c),D 错误。故 选 B10.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 1 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图 2 胚芽鞘顶端戴上不透明的小帽,胚芽鞘直立生长;图 3 胚芽鞘顶端戴上透明的小帽,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图 4 用不透明的套筒将顶端以下的部位戴上,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详解】A、图 2 与图3 对照的自变量是胚芽鞘的尖端是否接受单侧光照和小帽的不同,胚芽鞘向光弯曲可能是小帽本身的特点导致的的,A 错误;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遮光的部位,不能说明口引睬乙酸在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作用效应,B 错误;C、该实验没有涉及生长素对植物各器官的灵敏度的研究,C 错误;D、通过图2、图 3、图 4 三组实验,可得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弯曲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下部,D 正确。故 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向光性的知识,考生要能够根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结合图示处理判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判断出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同时也是感光部位,尖端的下面是弯曲部位和生长部位。11.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无花果依靠榕小蜂为之传粉,榕小蜂在无花果花序中产卵,并以无花果花序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说明是互利共生关系;适应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共生生物之间呈现出同步变化,即 同生共死,荣辱与共”。【详解】由分析可知:A、榕小蜂与无花果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A 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榕小蜂繁殖依赖于无花果,属于消费者,不是分解者,B 错误;C、格小蜂不能在花序I 里产卵,只是起到了传粉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无花果繁衍,C 正确;D、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榕小蜂和无花果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D 正确;故 选 B12.B【解析】【详解】A.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 项正确;B.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包括下丘脑和垂体,B 项错误;C.寒冷情况下,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与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C 项正确;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摄入碘不足时,激素分泌量减少,进而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激素与激素分泌量增加,D 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D【解析】【分析】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详解】A、通过左侧图和最右侧图可以看出,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增加,A 正确;B、由中间图示和最右侧图示可以看出,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 和 T 通道开放,B 正确;C、图中有放电信号,可知神经元可以电信号方式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C 正确;D、T 通道蛋白激活剂可导致产生抑郁,故 T 通道蛋白的激活剂不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D 错误。故 选 D14.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导致低血糖、休克;下丘脑作用于垂体,使得生长激素减少,生长代谢阻碍,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减少;两者共同作用增加死亡率。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影响生物的出生率,使种群数量减少。【详解】A、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A 正确;B、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低血糖、休克,说明可能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B正确;C、据图分析,种群数量过多时,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方式,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减少,C正确;D、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使得性激素减少,生殖细胞成熟减少,进而降低出生率,另外对疾病和外界抵抗力降低,增加死亡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D错误。故 选 D。15.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对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进行比较,人工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且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对K+、Na+、5的通透具有选择性,且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详解】A、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以甘油、COz和 02三者相比,得出当分子自由扩散进细胞时,分子越小通透性越高,A 正确;B、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人工膜对C02的通透性较H20 大(通过横坐标),生物膜几乎无差异(通过纵坐标),B正确;C、由甘油、C02、。2和出0 信息可知,此题测的是膜对被动运输的物质的通透性,不需要能量,c 错误;D、生物膜对K+、Na+和 CI-的通透性不同(纵坐标不同),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能列表进行比较,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6.A【解析】【分析】【详解】酒精会影响肝细胞的蛋白质的降解等代谢功能,而蛋白质降解与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密不可分,可见,肝细胞中功能直接受到酒精影响的细胞器是溶酶体,A正确,B、C、D均错误。故选A。17.B【解析】【分析】1、棘状毛囊角质化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其特点:(1)世代相传;(2)男患者少于女患者;(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正常个体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2、假设棘状毛囊角质化的致病基因是D,则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XDXDXDXdxdxdXDYXdY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女性正常男性患者男性正常【详解】A、儿子和女儿的X染色体都可来自母亲,因此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可以传递给儿子或女儿,A正确;B、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传递给女儿,B错误;C、女性患者(若为XD XD与正常男性(XdY)结婚后可以生出XdXd正常的女儿,C正确;D、正常男性(XdY)和正常女性(X dX D结婚,后代一般不会生出患病的孩子,D正确。故选Bo18.C【解析】【分析】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稀释涂布法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平板分离法分离细菌和定量测定。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很多,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详解】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由题意可知,2-氨基笏可使沙门氏菌中野生型增多,说明该化学诱变剂处理缺陷型细菌可使其变为野生型,但由题意不能说明野生型突变为了缺陷型,且根据致突变剂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不能决定突变的方向,可判断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B正确;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稀释涂布法,而不是用平板划线法,C错误;根据菌落的变化情况,可推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