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pdf
教案设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用 字 母 表 示 数(例1)课 型 新 授计 划(1 6 )课时完成第(1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主动探究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2 .经历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分类思想。3 .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一步感受简洁美和发展符号感。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图、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 学 例1。1、投影出示例1(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二、新授: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课后记:(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aX b=bXa(aXb)Xc=aX(bXc)(a+b)Xc=aXc+bXc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教学例3(1):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师强调:a表示两个a相乘,读 作a的平方;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教 案 设 计2 0 1 4 年 月 日课 题用字母表示数(例2、例 3)课 型 新 授计 划(1 6 )课时完成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重、难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图、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铺垫孕伏(-)在下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18+34 =3 4+0 (35+5 5)+4 5 =35 7+(+)二、探究新知(-)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1.学生叙述各运算定律的内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3)乘法交换律:(4)乘法结合律:(5)乘法分配律:2.观察比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有哪些优点?(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1.教学用字母表示图形面积公式(出示图片:图形面积公式)(1)表示正方形的面积,表示正方形的边长.(2)表示平行四边的面积,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3)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4)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课后记2.教学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正方形周长的书写格式.(1)读出下面各式,并说明表示的意义.(2)把下面各式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5 X 5(3)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4)根据运算定律在口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口 口(口 口)(5)如果用表示长方形的长,表示宽,那么教师小节: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省略,但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如:不 能 写 成;在两个数相乘的时候,乘号不能省略不写,可 以 改 为“”,但容易与小数点混淆,所以一般仍记作“X”.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教 案 设 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课 型 新 授计 划(16)课时完成第(3)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重、难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图、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2、用字母a、b、c 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3、用 S 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 表示边长,b 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二、新授。1、教学例4(1):(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爸爸比小红大30岁。B、当小红1岁时,爸 爸。岁,(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法 1:小红的年龄+3 0 岁=爸爸的年龄法 2:a+30课后记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在式子a+3 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 是2 0 0吗?为什么?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3、教学例4 (2):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4、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P 4 8做一做 集体评议。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3、独立解答P 4 9第4题 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教 案 设 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方程的意义课 型新 授计 划(1 6 )课时完成第(4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重、难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实验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天平、空水杯、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祛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二、新知学习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 0 0克。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 5 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 0 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祛码的质量。第三步,增 加1 0 0克祛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 0 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 个 式 子 该 怎 么 表 示 杯 子 和 水 比2 0 0克 重 这个关系呢?1 0 0+x 2 0 0o第四步,再 增加1 0 0克祛码,天平往祛码这边倾斜。问:对手不是方程的几个X 3要说朗其理由O课后记: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第五步,把 一 个 100克的硅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看书第5 4 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1、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J”。2、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四:练习1、完成练习十一第2 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2、独立完成第3 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教案设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解简易方程课 型 新 授计 划(16)课时完成第(5)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实验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天平及相关物品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二、新知探究(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 a-a=2 b+a-a。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第六步,应用,进一步验证。展示数学书P 5 5 页第2幅图的场景,1 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 克,1 个铅笔盒重d 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 c=2 d (板),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 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 c +2=4 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 5 6 的情景,问要求1 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三、总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解简易方程课后记:教 案 设 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解简易方程课 型新 授计 划(16)课时完成第(6)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天平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二、新知学习。1、解决问题。出 示P 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全班交流。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 得 到x的值等于1 5 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2、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课后记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3、练习。(做一做)齐读题目要求。怎么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5X3=15=方程右边所以,x=3是方程的解。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三、作业。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四、小结。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解简易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教 案 设 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解简易方程(例 1、例 2)课 型 新 授计 划(16)课时完成第(7)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天平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二、新知学习(-)教学例1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 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 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 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课后记: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二)教学例2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 个 x 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三)反馈练习1、完 成“做一做”的 第 1 题,先找到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体评讲。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试着解方程:x-2.4=6 x4-9=0.7(强调验算)三、课堂小结。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解简易方程x+3=9X+3-3=9-3x=6方程左边=x+3=6+3=9=方程右边所以,x=6是方程的解。教 案 设 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解简易方程(例 3)课 型新 授计 划(1 6 )课时完成第(8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2、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解下列方程:x+5.7=1 0 x-3.4=7.6 1.4 x=0.5 6 x 4-4=2.7二、新知学习。1、教学例3.(1)出示题目。(课件)(2)分析,解题。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板)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今日水位一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一超出部分=警戒水位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3)评讲、交流。学生展示,可能会是算术方法,也可能列方程。对于算术课后记方法,给予肯定即可。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x+0.6 4=1 4.1 4 1 4.1 4-x=0.6 4 1 4.1 4 -0.6 4=x每一种方法,都需要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如第一种,学生根据的是“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这一数量关系(由于左右相等,也称等量关系)所得到的。解出方程,注意书写格式,并记着检验(口头检验)。对于第二种,可以肯定学生所列的方程是正确的,但方程不容易解,为什么呢?因为X是被减去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列的方程,未知数前最好不是减号。(4)小结在解决问题中,我们是怎样来列方程的?三、练习。1、解 决“做一做”中的问题。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有哪些等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四人小组交流方法,评讲,特别提醒:别忘了检验。2、独立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8题。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解简易方程X+0.64=14.14X+0.64-0.64=14.14-0.64X=13.5教案设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解 简 易 方 程(例4)课 型新 授计 划(1 6 )课时完成第(9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能正确列出a x=b或x 9 a=b这一类型的应用题。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励性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乐园里继续学习有关方程的新知识,老师给你们设了几个关,你们有信心闯过吗?有的同学请举手?二、欣赏图片,你想说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说)师:“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要保护好每一滴水”,这句话说的没错,如果没有了水,地球就会干裂;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就会失去宝贵的生命;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我们这么美丽的世界。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每一滴水,爱惜地球母亲的每一滴眼泪。节约用水应该从我做起。三、探究新知1、教学例4师:那你们知道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要浪费要多少水课后记:吗?(学生猜测)师:如果你想知道每分钟浪费多少水,可以怎样获取信息?生:(请教别人、查找资料、做实验)师:一位少先队员也做了一个实验,拿桶接了半小时称得共接了 1.8kg师:你们看到这个信息,你们想提醒自己注意什么?(单位不同)师:好,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答。师:揭示课题: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让学生看课本、把课本补充完整。2、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楚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 用X表示未知数,(3)列出方程(4)解方程(5)检验,并写出答案。四、巩固练习五、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 学1们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解简易方程教 案 设 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稍复杂的方程(例1、例 2)课 型 新 授计 划(1 6 )课时完成第(1 0 )课时教学目标1 .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与解题步骤,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2.引导学生能根据解题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能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3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重、难点能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 .口头解下列方程(卡片出示)X 3 5=4 0 X 5 X 7=4 0 1 5 x 3 5=4 0 2 0 4 x=1 02 .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1)比x 少 1 2 的数是2 8,这个数是多少?(2)一个数除以4 等于3.2,求这个数。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1)读题理解题意。(2)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3)引导学生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4)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5)让学生分组解答,集体订正2.出示例2:(1)读题,理解题意。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2)提问: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4)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汇报解答过程。(6)教师总结订正。3 .回顾上边的解题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4 .做一做:(1)学生独立解答(2)集体订正,强化解题思路。三、应 用 1.口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2 .练习二十七第1 题,学生独立完成。做题前,提醒学生注意:因为等号右边的数量已经给出,所以做题时要按照等号右边所表示的数量,来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四、总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稍复杂的方程黑色皮的块数义2 白色皮的块数=42X-20=4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钱2X4-2.8X2=10.4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X 2=总价钱(X+2.8)X 2=10.4课后记:教案设计2 0 1 4年 月 日谍题稍复杂的方程(例3)蕖型新 授计 划(16)课时完成第(1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一道题可以用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解应用题,知道两种解法的区别。学会形如a x+b x=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的选择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投影出示)(l)x的2倍 减 去14的差。x的3倍 加 上15的和。(3)5个x减 去8的差。2 .少年宫舞蹈队有2 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 多15人。合唱队有多少人?二、尝试1.投影出示例3: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这道题如果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应该怎样解答?引导学生对比一下两种解法,看哪一种容易,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教材介绍的解法容易。课后记:三、应用1.做一做1.先提要求,再出示题目:少年宫合唱队有8 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人数的4倍 少8人,舞蹈队有多少人?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订正。2.生独立解答第2题,集体订正。3 .看图列方程。练习二十八第4题。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 6厘米,底 是3 8厘米。4.只列式,不计算。图书是由文艺书18 0本,比科技书的2倍 多2 0本,科技书X本。养鸡场养母鸡4 00只,比公鸡的2倍 少4 0只,公 鸡x只。5.练习二十八第1题四、课堂小结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列方程解比用算术方法解容易。列方程解时,先要正确地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恰当地列方程。要选易于思考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寻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时,要充分借助线段图来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易于思考的等量关系式。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稍复杂的方程教案设计2 014年 月 日课 题练习一源 型练 习计 划(16)课时完成第(12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一道题可以用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解应用题,知道两种解法的区别。学会形如a x+b x=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的选择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我们学习了解简易方程,这节课练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且能进一步掌握过去学习的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步骤,明确列方程的依据,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二、基本题练习1.做练习二十第7题第一行。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每一题是怎样做的。指出:解这样的方程,可以先求出左边是几个J,再求出方程的解。提问:要检查做得对不对,可以怎样检验?2.做 练 习 二 十 第7题第二行。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这两题都是先算的哪一步?指出:解简易方程,可以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把能先算的先算出来,不能先算的就先看做一个数,然后按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出方程的解。提问:这两题做得对不对呢?你们能检验吗?学生口答上面两题的检验过程,老师板书。3.判断下面方程的解对不对。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记:教案设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练习二源 型练 习计 划(1 6 )课时完成第(1 3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一道题可以用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解应用题,知道两种解法的区别。学会形如a x+b x=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的选择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1 .做练习二十第8题第(1)小题。学生读题,要求在练习本上设未知数J,列出方程。学生口答,老师板书。2.做 练 习二十第8题第(2)小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按刚才的解题过程,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哪一步?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先设未知数,接着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再解方程,最后检验并写出答案。课后记:3.根据下列条件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1)苹果和梨一共2 1 4千克。(2)苹果比梨多卖3 1.5元。(3)苹果的千克数比梨的3倍 少4.8千克。(4)甲车和乙车从相距1 2 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二、练习小结这节课练习了解简易方程,还带着练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在解简易方程时,按运算顺序要先算的应该先求出来,再一步一步求方程的解。三、讲解思考题出示题里的竖式。提问:第一个乘数和积都是几位数?第一个乘数和积都是6位数,说明第一个乘数最高位的A和3相乘有没有满1 0向前进1?A和3相乘不满1 0,A最大是几?最小呢?如果A是1,对不对呢?我们在竖式上试一试。A=l,积个位是几?(板书:1)3和F相乘个位是1,个 位F等于几?(板书:7)向十位进2。积十位上加上进的2是F,并且F=7。(板书:7)3和被乘数十位上正相乘本来个位就是5,那么正等于几?(板书:5)3乘5得1 5向百位进1,积的百位正=5,那 么D等于几呢?(板书:8)请同学们这样推下去,看看A=1对不对。如果A=l,每个字母各是几。接着还可以按A=2、A=3去想一想,A可以等于几,竖式是怎样的。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 案 设 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练习三源 型练 习计 划(1 6 )课时完成第(1 4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一道题可以用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解应用题,知道两种解法的区别。学会形如ax+b x=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的选择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用字母表示数(一)一,填空:1,学校有图书4 0 0 0 本,又买来a 本,现在一共有()本.2,学校有学生a 人,其中男生b 人,女生有()人.3,李师傅每小时生产x 个零件,1 0 小时生产()个.4,食堂买来大米4 0 0 千克,每天吃a 千克,吃了几天后还剩b千克,已吃了()天.二,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a X 12=b X b=a X b=x X y X 7=5X x=2 X c X c=7 x X 5=2X a X b=用字母表示数(二)一,口算.32=()0.2X 0.4=()6 4-0.6=()0.12=()0.8 14-0.9=()1.52=()二,说一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1),一天中午的气温是32C,下午比中午的气温降低了 x r.32-x 表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五班有40人订阅 少年文艺杂志,每本单价b元.40b 表示:_ _ _ _ _ _ _ _ _(3),一个足球单价a 元,一个篮球b 元.6 a+4b 表示:_ _ _ _ _ _ _ _ _ _三,先写出图形的计算面积的公式,再把数字代入公式进行计算.(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2分米,高是8 分米,求面积(2),一个三角形底是4.8 厘米,高是底的2 倍,求面积(3),一个梯形上底是15厘米,下底是9 厘米,高8 厘米,求m 2+n 2面积用字母表示数(三)1,有两筐同样的梨,第一筐重a 千克,第二筐重b 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卖m元,(1),用式子表示出梨的价钱.(2),当a=24,b=27,m=9 时,每千克梨价钱是多少元2,甲书架上有x 本书,乙书架上的书比甲书架上的1.5 倍还多5 本,(1),用式子表示乙书架上有多少本书.(2)当x=45,乙书架上有书多少本?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记:教 案 设 计2014年 月 日课 题练习四源 型练 习计 划(16 )课时完成第(15)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一道题可以用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解应用题,知道两种解法的区别。学会形如a x+b x=c 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的选择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解简易方程(一)一,填空:,含有()的()叫方程.如:()(2),使方程左右两边()的()的值,叫方程的解.(3),求()的过程叫解方程.(4),一个加数等于(),减数等于()除数等于(),一个因数等于()二,判断题.(对的画,错误的画X)l,a 2=a X 2 ()2,x+7 是方程.()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课后记:4,x+27=50 的解是 2 3.()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甲,乙两数之差100是,甲数是a,表示乙数的式子是().OHOO-a 02a-100 0 3 无法确定(2)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O19x+b O23a-2b 2 a ()2,2 x+3=l l 的解是 x=4.()3,4x+5 1 0 是 方 程()4,当 a=3,b=5 时,2 a+3 b=2 1 ()5,42+3=2 x,不是方程是等式.()解下列方程.4x-1 8 X 2=2 0 2.5 x-0.5 x=0.4X 8 x-4.5+1 0=1 7.8列方程解文字题.一个数的5倍加上这个数的8倍 等 于1 6 9,求这个数9个0.6比x的2倍 多2.7,求x整理和复习(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应用题.一个三角形面积是2 4.8平方米,底是1 2.4米高是多少米小青家今年养了 5 0只鸡,比鹅的3倍还多5只,小青家今年养鹅多少只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相距8 0 0千米的两城相向开出,8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车每小时会驶多少千米香蕉每千克4.5 0元,梨每千克4元,小红的妈妈买了 4千克香蕉,给了营业员3 0元,剩下的钱去买梨,能买梨多少千克小红和小军一共储蓄了 23 5元,已知小红储蓄的是小军的1.5倍,小红和小军各储蓄多少元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教案设计年 月 日课 题量一量找规律课 型新授计 划(1)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观察能力。2、能在学习中找出一定的规律。3、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重、难点1、能在学习中找出一定的规律。2、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回顾(-)2 4 8 16 3 2 6 4(学生找出这一组数字之间的规律)(-)出示课前准备的一副图片,学生观察上面图形的排列规律二、新知探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拉力器谈话:这是用来健身的拉力器,拉力器主要是用弹簧做的,谁能来试试把它拉开?(邀请两位学生来拉一拉)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用力拉的时候拉力器有什么变化?学生:拉力器变长了。教师:两位同学拉的时候,弹簧伸长的长度一样吗?为什么?如果想让弹簧伸得更长应该怎么办?教师:那么你们认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因势利导:拉力越大,伸得越长;拉力越小,伸得越短。(板书)教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弹簧与受力大小之间的规律。(板书课题)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简易称。)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简易称2引导学生把握实验要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要点:明确测量的起点和终点。稳定状态再测量。摆正尺子,不可歪斜。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水平。设法使铁棒保持水平。边测量数据,边填写实验记录单。(边分析,边大屏幕显示)3、出示实验记录表实验记录表第 小组单位:厘米所称课本数123456皮筋总长度皮筋伸长长度4、小组长进行分工,分组开始实验。5、探索规律每增加一本书,弹簧大约伸长多少厘米?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弹簧总长度随着课本数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一种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学生:折线统计图教师:为了更好地分析数量的变化规律,我们大家根据误差最小的这一小组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下面问题:如果要称7本书的话,请你估计一下弹簧大约会伸长到多少厘米?(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折线统计图相对应的位置标出点来。)如果是8本书、10本书呢?如果是13本书呢?(学生根据得出的规律进行回答)6、知识延伸教师:刚才我们只是挂了 6本书,如果继续挂10本、100本、1000本 甚 至10000本,弹簧还会无限制伸长吗?学生:不会,会断掉。教师:规律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板书:在一定范围内三、提高性练习观察老师课前测量的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你能想出称量多少本书,弹簧的长度是2 2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四、综合运用,课外延伸教师出示:弹弓、(电话用)弹簧线让我们想一想,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