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 .pdf
-
资源ID:9580168
资源大小:270.6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 .pdf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一、重点实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 3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 4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 6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7太丘舍去(丢下 (他)而离开) 8门外戏(玩耍) 9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 10下车引之(拉,牵拉) 11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12学而时习之 (按时) 13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1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 15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 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17传不习乎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8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19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 20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21静以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22俭以养德(培养品德) 2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24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 25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 26淫慢则不能励精 (放纵懈怠) 27意与日去(消失,逝去) 28险躁则不能治性 (轻薄浮躁) 29多不接世(接触社会) 30将复何及(来得及) 31一狼径去(径直) 32屠暴起(突然) 33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 34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35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36目似瞑(闭上眼睛) 37狼亦黠矣(狡猾) 38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39一狼仍从(跟从) 40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41顾野有麦场 (看,视) 42积薪其中(柴草) 43又数刀毙之(杀死) 44一狼洞其中 (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屁股) 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47止有剩骨 (仅,只) 48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的) 49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 50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 52天果积气(果然、果真) 53只使坠(纵使,即使) 54充塞四虚(四方) 55及其家穿井 (待,等到) 56国人道之(讲述) 二、重点虚词1之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习过的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它)夫君子之行(助词,的)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久之(助词,调整音节,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复投之(代词,代骨头)2而相委而去(表承接,不译)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3盖:盖以诱敌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4其人不堪其忧(代词,这种)仁在其中矣(指代某人的思想的一部分)恐前后受其敌(指狼)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户)屠自后断其股(指狼)5以静以修身(介词,用)非志无以成学(介词,来)投以骨(介词,把)以刀劈狼首(介词,用)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介词,来)盖以诱敌(介词,用来)6乃去后乃至(才)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三、通假字1尊君在不(同“否”,读f u,相当于“吗”) 2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4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5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6饭疏食 (名词作动词,吃) 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8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9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0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11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13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14苫蔽成丘 (名词作状语,盖上) 15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16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 17弛担持刀 (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 五、一词多义1日日中不至(太阳)寒雪日内集(天)2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4学非学无以广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学业、成就)5止止有剩骨(仅,只)一狼得骨止(停止)6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7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8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9积薪场主积薪其中(堆积柴草)转视积薪后(堆积在那里的柴草)六、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 _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_ 今义: _指子女 _ 2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 _文章的义理 _今义: _文章的意思 _ 3去后乃至古义: _离开_ 今义: _到、往 _ 4相委而去古义: _舍弃_ 今义: _委屈、委托 _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 _回头看 _ 今义: _照顾 _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6与人期行古义: _约定_ 今义: _日期_ 7下车引之古义: _拉,牵拉 _ 今义: _引用 _ 8不亦君子乎古义: _有才德的人 _ 今义: _泛指品德高尚的人_ 9可以为师矣古义: _可以凭借 _今义: _可能、许可 _ 10饭疏食,饮水古义: _粗劣_ 今义: _疏通、疏散 _ 11饭疏食,饮水古义: _冷水_ 今义: _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_ 12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 _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_ 今义: _无学识、无智谋的人_ 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 _多次_ 今义: _数词,三 _ 14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 _精力集中 _ 今义: _安静、不嘈杂 _ 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 _轻薄_ 今义: _危险、不安全 _ 16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 _懈怠_ 今义: _速度缓慢 _ 17少时古义: _稍微_ 今义: _数量小 _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 _多少_ 今义: _几何学的简称 _ 19止增笑耳古义: _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_ 今义: _耳朵_ 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 _大腿_ 今义: _屁股_ 21身亡所寄古义: _依附,依托 _ 今义: _寄托 _ 22因往晓之古义: _告知,开导 _ 今义: _知道 _ 七、文言句式1省略句。(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 (2)可以为师矣 (“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 (3)投以骨 (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4)一狼仍从 (省略了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5)场主积薪其中 (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6)一狼洞其中 (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7)屠乃奔倚其下 (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8)顾野有麦场 (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倒装句。(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2)投以骨 (“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3)意暇甚 (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 (4)身已半入 (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 (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 3判断句。(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加强判断语气) (2)贤哉,回也! (“也”表判断) 八、重点句子翻译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_ 2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_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_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真不是人哪!与别人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_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就会罔然无所得;只思考而不读书,就会有疑惑。”_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_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_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_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_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_ 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_ 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_ 10年与时驰,意与日去。_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_ 1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_ 1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_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_ 1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的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_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想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部。_ 1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_ 16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_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_ 17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_日月星辰,也是聚集的气体中发光的东西。_ 九、问题探究1 咏雪在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_作者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_ 2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在使用上有何不同?_“尊君”指别人的父亲,是敬辞;“家君”指自己的父亲,是谦辞。_ 3通过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可知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_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仅七岁, 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_ 4 “贤哉,回也”一则中表现出了颜回什么样的精神品质?_颜回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这体现出颜回贫贱不能移的安贫乐道的精神。 _ 5 论语十二章在内容上、文字上有什么特色?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这十二章语录不仅内容丰富,文字上也别具特色。比如第一章: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连用三个反问句, 把学习的乐趣和所达到的境界层层展开,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这十二章语录对学子的勤奋自励、谦虚进取, 学习方法的机敏灵活,品德修养的自律豁达,论述得言简意深,富有哲理。它像一个路标,给每位求学之子指引着前进的方向。6 诫子书中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_观点:修身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分别从治学须静正面论证、修身忌躁反面论证。_ 解析:弄清楚了中心论点和论证内容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设计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教师已经列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贴文本,思考并组织运用语言来回答的过程,就是锻炼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过程。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和讨论探究相结合。7“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_原因: 传播者没有调查事实,道听途说。启示:凡事要调查研究,面对纷繁的信息不能轻信,要实事求是。_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 文档编码:KDHSIBDSUFVBSUDHSIDHSIBF-SDSD587FCDCVDCJUH 欢迎下载 精美文档欢迎下载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