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95807091
资源大小:102.5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
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Zn6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10个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 我国古代文明与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国外,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纺纱织布B. 高粱酿酒C. 湿法炼铜 D. 烧制瓷器【答案】A【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纺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B、高粱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湿法炼铜,有铜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烧制瓷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2. 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B.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C. 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D.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答案】D【解析】【详解】A、过量的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故错误;C、矿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矿物质,不是纯水,故错误;D、煮沸可以使水中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故选D。【点睛】为了保护水体,工业废水要处理合格后排放,农药和化肥要合理使用。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少年时期,要合理的安排饮食才有利于生长发育,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青菜 面包 米饭 猪肉 牛肉,小明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从营养均衡角度考虑较合理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详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青菜中富含维生素;面包、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猪肉、牛肉中含有蛋白质;故营养均衡较合理的是。故选:A。4. 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已知CaO、CuO、SO2、CO2、CO等属于氧化物;NH3、CH4、HF、NaH、KH等属于氢化物。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氢化物可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B. H2SO4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C. H2O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D. 在NaH和KH中,氢元素化合价相同且显-1价【答案】B【解析】【详解】A、NH3、CH4、HF、NaH、KH等属于氢化物,由它们的组成特点可知,氢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酸由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氢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既属于氧化物也属于氢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NaH中,钠元素显+1,氢元素显-1价,在KH中,钾元素显+1,氢元素显-1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5.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下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两字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记。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A. 此反应为H2Cl22HCl,属于化合反应B. 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为盐酸溶液C.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D.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确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生成物HCl气体易溶于水,所得溶液为盐酸溶液,故选项正确;C、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2:71:731:1:2,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表明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因此可推断得出: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故选项正确。故选:C。6.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民间有端午节用艾草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黄酮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B. 黄酮素由27个原子构成C. 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D.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式的含义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详解】A、由黄酮素的化学式C15H10O2可知,黄酮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B、一个黄酮素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化学式C15H10O2可知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10×1)=18:1,故选项正确;D、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2)+(10×1)+(2×16)=222,故选项正确;故选B。7.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2SO4溶液(NaOH)滴加适量的稀硫酸B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C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DNa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过滤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NaOH能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CO2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8. T1时, 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 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 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 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有未溶解晶体,故A正确;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故B正确;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甲中全部溶解,乙中部分溶解,故C正确;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容解,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氯化钾已全部溶解,T2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硝酸钾也一定会全部溶解,故D错误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9.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 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 因为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显示不同的化合价,所以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一定显示相同的化合价C. 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D. 因为铁比铜活泼,所以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铜不能【答案】C【解析】【详解】A、没有具体的分子、原子种类,不能比较大小,错误;B、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相同化合价,例如硝酸铵中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5、-3,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正确;D、铁比氢活动性强、铜比氢活动性弱,所以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铜不能,错误;故选C。10. 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13.6gB. 13.4 gC. 12 gD. 11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同时生成氢气0.2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生成的氢气 由硫酸来提供,以据关系式H2 H2SO4知道参加反应的硫酸为9.8g,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9.8g+3.8g-0.2g=13.4g,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5个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1.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汞元素:_。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氧离子: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2)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驾,其反应原理为:3C2H5OH+K2Cr2O7+4H2SO4=3CH3CHO+K2SO4+Cr2(SO4)3+7R,反应中红色的K2Cr2O7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R的化学式为_。请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3)“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一是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二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图一中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图二中的粒子共表示_种元素,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_(填序号)。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表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在第_周期。【答案】(1) . Hg . Ar . O2- . Ca (2) . H2O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在该过程中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和原子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 . 65.38 . 4#四 . . 三【解析】【小问1详解】元素符号的书写遵循“一大二小”原则,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汞的元素符号为:Hg;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氩气分子,可以表示为:Ar;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氧离子可表示为:O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符号为:Ca;【小问2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6、H:26、Cr:4、K:2、O:26、S:4,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6、H:12、Cr:4、K:2、O:19、S:4,比较分析可知R中含有H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4、7,故R的化学式为H2O;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在该过程中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和原子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图一中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 38;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图二中共有4种不同的质子数(8、12、13、16),所以图二中共有4种元素;当核外电子数多于质子数时,该粒子为阴离子,观察图示可知,表示的是阴离子;是第12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12. “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随着城市汽车数量的井喷式增长,解决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相关部门研究的一项课题。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例如:出租车改用天然气或乙醇汽油,大力提倡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使用电动自行车等。(1)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另据报道:将氢气作为汽车发动机燃料这一技术在我国已研制成功。在北京的国际车展中展示了一款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氢动力概念跑车。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属于_(基本反应类型)。“绿色化学”目标之一达到“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填字母序号)。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酸(CH2O2) D.乙酸(C2H4O2)【答案】(1) (2) . . 化合反应 . AD【解析】【小问1详解】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小问2详解】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由一氧化碳化学式可知,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氢气中只含有氢元素,则生成物质中碳、氧原子个数比必须为1:1,才会实现“零排放”;4种物质中有甲醇、乙酸符合条件,故选AD。13.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该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2)若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填仪器装置下方的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答案】(1) . 锥形瓶 . . 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 (2) . B . D【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a是锥形瓶;A是固态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有棉花,所以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所以在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小问2详解】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无需加热,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适合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选:D。14. 如图是几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变化(每一个反应都是一步实现,“”表示两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条件没有写出),A、C组成元素相同,物质B是一种棕红色固体粉末,F是胃酸的主要成分,G和E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请根据图中物质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A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B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发生中和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4)这些物质变化中一定没有发生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_(填字母序号)。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答案】(1) (2) (3) (4)AB【解析】【分析】F是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物质B是一种棕红色固体粉末, AB生成C,A、C组成元素相同,A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B为氧化铁、D为铁,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E可以相互转化,E可以和盐酸反应,E可以为碳酸钠(碳酸钾等);G和E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G可以和碳酸钠(碳酸钾等)相互转化,G可以和盐酸反应,G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小问1详解】A与B发生反应为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 ;【小问2详解】B与F反应为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小问3详解】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可以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合理即可);【小问4详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特点,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为还原反应不基本反应类型;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钠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生成水和氯化钠反应复分解反应;盐酸和铁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盐酸和氧化铁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不含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故选AB。15. 一包已确定含有氯化钾的白色粉末,可能还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往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实验二: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完全溶解,先加入适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28.7g白色沉淀。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填化学式):(1)其成分中一定没有_,除氯化钾外一定有_。(2)实验一中的白色沉淀是_。【答案】(1) . 硫酸钠#Na2SO4 . NaOH、NaCl、Ba(NO3)2 (2)碳酸钡#BaCO3【解析】【分析】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小问1详解】实验一: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只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中的一种,往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实验二:取14. 0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产生28. 7g白色沉淀,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所以取14. 0g该粉末于烧杯中,要产生28. 7g白色沉淀,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所以其成分中一定没有硫酸钠;除氯化钾外一定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钡;【小问2详解】实验一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白色沉淀是碳酸钡。三、实验探究题(本题1个小题,每空1分,共8分)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四位同学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原瓶标签上标注的溶质可能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为确认标签上标注的溶质,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物质NaClNaHCO3Na2CO3NaOH常温下的溶解度/g369.621.5109常温下稀溶液的pH791113所有实验在常温下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探究1】如上图乙所示,在操作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溶液颜色_(填“不变”或“变红”)。在进行操作时有无色无味气体,由此又可排除的物质是_,该物质俗称_。【探究结论】有同学根据标签上的浓度和溶解度参数分析认为:该标签中标注的溶质不可能是上述四种物质中的_,判断的依据是_。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讨论质疑】有同学认为以上分析不严密,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探究2】向操作后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BaCl2溶液呈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且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2可确定原标签上标注的溶质应该是_。【反思拓展】造成该标签溶液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 . 变红 . 氢氧化钠# NaOH . 火碱、烧碱、苛性钠 . 碳酸氢钠#NaHCO3 . 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g,不可能形成10%的溶液 . . 氢氧化钠# NaOH . 【解析】【详解】实验探究1: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氯化钠溶液为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在操作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溶液颜色变红;在进行操作时有无色无味气体,由此又可排除的物质是氢氧化钠,该物质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会生成气体;探究结论: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g,其质量分数小于9.6%,不可能形成10%的溶液,故该标签中标注的溶质不可能是上述四种物质中的碳酸氢钠;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则溶液为碳酸钠溶液,操作发生反应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钠,;得出结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中性氯化钠,向操作后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BaCl2溶液呈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仍为红色,与题意不符,所以通过实验探究2可确定原标签上标注的溶质应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变质生成部分碳酸钠;反思拓展:造成该标签溶液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变质生成部分碳酸钠,反应为;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气体、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向操作后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溶液中原有的氢氧化钠使溶液显碱性,导致试管中颜色不变仍为红色。四、计算题(本题1个小题,共6分)17. 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中配制了8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往烧杯中逐渐加入该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8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g;(2)当加入50克稀盐酸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g;(3)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72 (2)4.6 (3)设100克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x=7. 3g该稀盐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解析】【小问1详解】配制8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80g×(1-10%)=72g;【小问2详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当加入50g稀盐酸时,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为:;【小问3详解】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