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3).docx

    • 资源ID:95812835       资源大小:47.0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3).docx

    古代诗歌阅读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这首现代诗,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刘克庄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1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结句绾合全篇,提出对爱国志士的期望,也是词人与王实之共勉,句短气促,极富鼓舞力量。B. 全词紧扣“忧边”二字抒情言志,洋溢着济世救国的激情,笔力雄壮,又极尽抑扬顿挫之致。C. 上片写到韩世忠出身行伍,虽无名师和仙人来相助,但却能谈笑中指挥大军,终成抗金名将。D. “北风”是典型的景物描写,将当时边境上疾风扑面、黑云压城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出来。14. 词人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对此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答案】13. D 14. 本词提出任人唯贤的观点。设问。以“未必”二字起句,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举韩世忠的例子作答,提醒注意,引发读者思考。用典。借用韩世忠的典故,希望朝廷能够放宽尺度,提拔人才, 让有识之士有用武之地。对比、反问。把张巡、许远等人才与“金汤”等自然条件进行对 比,借反问语气强调任人唯贤的重要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表达方式多样。在写景、抒情手法之外,夹以叙事、说理,于诗中发表议论,直接表达作者任人唯贤的观点。【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 “北风是典型的景物描写”错,“闻说北风吹面急”意思是“听说边境上疾风扑面”,既然说是“闻说(听说)”,即为虚景,是虚写,是借北风吹面,写蒙古兵进逼边境,来势汹汹, 故并不是典型景物。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由上阕“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可知,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如不信,看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他并没有经过谷城公那样的名师传授指点,也不曾遇到过像骊山圣母那样的神仙传授法术,可他一样能在谈笑之中指挥大军,在河北东西两路大败金兵。此句表达了作者任人唯贤的观点。“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为设问、用典,意思是“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如不信,看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自问自答,前句问谁为好汉,后句回答为“韩五”。本句还运用了韩五的典故,韩五,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排行第五,人称韩五。“有金汤便可无张许?”“金汤”指城池固若金汤,本句运用反问、 对比手法,金汤,指坚固的防御工事,张许指张巡、许远,安史之乱时,他们坚守睢阳,坚贞不屈。将城池与人才对比,表明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大敌当前,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表达方式多样。“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将当时边境上疾风扑面、黑云压城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表现国脉衰微,有什么样的人能固守边关为国戍守,直抒胸臆表达对贤能人才的渴望;作者频频使用“问”、“未必”、“试看取”、“岂也”等词,既增加了感染力,而且一气呵成,逻辑严密,虎虎有生气。这种宏论高议,以诗的语言和情感发出,更具一种动人的力量。刘词议论化、散文化和好用典故的特点,于此可见一斑。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本次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冬天,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闲居在信州上饶城北带湖边上。偃蹇:高耸的样子,此处有傲慢之意。14.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词运用拟人、细节描写等手法,描绘了岁暮天寒,青山为伴,明月映溪,词人诵读诗歌和谐画面。B. 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心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C. 下片读离骚,以屈原自况,抒发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与题目“独游”呼应。D. 词语言简洁,深刻含蓄,如写明月由“来”到“去”两个字,暗示词人深夜未眠,可见其忧愤之至。15. 辛弃疾有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作者擅于将深情倾注于自然景物,赋予其独特的气质,试据此分析本词中自然景物的气质特点。【答案】14. B 15. 有傲岸高贵的品格:“青山”不因我“招”之即来,哪怕这种行为不招人喜欢、爱怜;有体贴关照的灵性:因天寒,青山“劝”与之同住。有相惜不弃的深情:明月入溪,夜夜相伴。【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错误。“谁怜汝”一问,写出词人的自怜怜山,自伤伤山,此处的山与人,已在感情上合二为一。可见并非真的怨恨,只是从侧面表现出词人的孤寂情怀。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特点的能力。“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耸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听召唤,还会有谁喜欢欣赏你呢?“青山”不因我“招”之即来,哪怕这种行为不招人喜欢、爱怜,可见青山有傲岸高贵的品格。“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岁暮寒冬,常到山中溪边来吧。因天寒,青山“劝”与之同住。可见青山有体贴关照的灵性。“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明月,山峦,清澈的小溪,夜夜仿佛都在静听我朗诵的离骚。明月入溪,夜夜相伴,可见青山有相惜不弃的深情。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苏轼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注】杨元素:即杨绘,公元1974年9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杨绘在西湖为其饯别,唱和此词。东武:即密州治所。羊公:即西晋名将羊祜,仁德爱民,后人在他常游憩的岘山上为他立碑建庙,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泪。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以“渺茫”二字表现密州和杭州相隔天涯,相望不得,奠定了全词的伤感基调。B. 上片“何日功成名遂了”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二者所表达的情感非常相似。C. 下片借景抒情,以“灯火”“河塘”,描绘了一幅灯火稀疏、河塘寥落的月下送归图。D. 尾句“堕泪羊公却姓杨”取“羊”与“杨”的谐音,以杨绘比羊祜,表达对友人的赞赏。15. 江淹别赋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本词中的离情却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请结合词作分析你在苏轼的别情中体会到了哪些情感。【答案】14. A 15. 于别情中见豪迈。功成名遂而衣锦还乡,表现出苏轼对于功名仍有热切的期望,而再陪公醉饮三万场,更于别情中增添一份豪迈之气,于别情中见豁达。离觞不用诉,酣畅痛快的宴饮从来各有缘由,直接劝慰友人不必陷入离别的悲伤中,表现其随性豁达。于别情中见赞赏。以杨绘比羊祜,表现苏轼对于杨绘的赞赏,极尽宽慰而友人依旧“堕泪”,也体现了苏轼与杨绘的情谊之深。【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手法、情感、意象的能力。A.“奠定了全词的伤感基调”错误,苏轼词中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升任州官的喜悦,和对友人人品的赞赏。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云海天涯两渺茫”描绘其二人此次分别将会相隔天涯,表达了离别之情;“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写词人畅想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定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于离愁别绪之中平添一份豪迈之气。“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写词人劝慰友人,虽然此次即将分隔天涯,但是我们应当在酣畅淋漓痛饮之中高歌,无需倾诉离别之悲,于离愁别绪之中平添一份随性豁达。“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前句描写今夜送别,归来灯火已冷,天色已晚,但是词人以羊祜比杨绘,赞扬杨绘仁德爱民,于别情中见赞赏。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早梅 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早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注】:诗人早年曾热衷功名,然屡试不中。古时人以十二律推测气候,此处应律是按季节的意思。望春台:观赏春景的高台,也喻指京城。坐:即将。14. 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诗和柳诗都对早梅的形与神进行了细致地刻画,表现了其不畏严寒、素雅芳洁的特点。B. 齐诗的早梅一枝独开,既与万木受冻即将摧折不同,又先开于其它梅花,暗含双重对比。C. 齐诗借深雪、风、禽鸟等意象来突出早梅形象,这与柳诗的楚天、朔风、繁霜等作用相同。D. 齐诗和柳诗结构不同,齐诗颈联紧承颔联,对梅做进一步描写,柳诗颈联转为议论抒情。15. 这两首诗虽都与早梅相关,但诗中表达的情感却有异同,请对此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 相同点:对早梅的喜爱和赞美。两首诗歌塑造的梅花形象都傲霜斗雪,芳香四溢,素雅高洁,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表现诗人对坚贞不屈、孤傲高洁品格的坚守。诗人借物喻人,借梅花的形象特点表达自己对高贵品格的坚守。不同点:齐诗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守和对未来的自信。明年梅开望春台表现诗人对将来功成名就的自信乐观精神。柳诗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要折梅相赠万里外的亲友而不能,只能愁看早梅凋零,黯然神伤而无以慰藉。【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议论”错误,“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意思是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千里迢迢,山水阻隔。此处是记叙和抒情,没有议论的手法。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相同点:齐诗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和柳诗的“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都写出了早梅的傲霜斗雪,芳香四溢,素雅高洁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齐诗借深雪、风、禽鸟,柳诗借楚天、朔风、繁霜,都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孤高特点,从而表现诗人对坚贞不屈、孤傲高洁品格的坚守。不同点:齐诗“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意思是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结合注释和可知,明年梅开望春台表现诗人对将来功成名就的自信乐观精神,也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守。柳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表现了诗人想要折梅相赠万里外的亲友而不能的无奈,“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是说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我将用什么去慰问远方的友人呢?诗人只能愁看早梅凋零,黯然神伤而无以慰藉,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四川省射洪市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陈 亮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注】木樨,桂花的一种,花小香浓。陈亮,字同甫,南宋文学家、思想家。少年时即显示非凡的才华和志量。屡遭忌恨与诬告,多次入狱。数次上言,仍未被朝廷任用,但始终竭忧于国事。高躅,高尚的行迹。16.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描绘秋夜天穹如洗,皓月当空,为桂花盛开营造出明净澄澈的氛围。B. “金粟”一词采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木樨花的颜色与形状。C. 而对东篱黄菊,词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情景,内心甚是向往。D. 最后三句,词人借评价桂花表达自己时运不济依然积极用世的高远志向。17. 词的上阙采用拟人手法,借木樨述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案】16. C 17. “不辞散落人间去”借写月宫里的木樨愿散落人间,表达词人积极用世的热忱;“怕群花、自兼凡俗”借写木樨担心群花自嫌凡俗,委婉表达词人超凡拔俗的自信;“唤回春意,几曾幽独”借吐放于秋夜的木樨力图唤回逝去的春意而并不自觉幽独,表现词人力挽狂澜、建功立业的豪情。【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内心甚是向往”错。由“况东篱,凄凉黄菊”可知,词人认为陶渊明遗世独立不足取法。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艺术手法及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上阕把木樨拟人,“不辞散落人间去”,指虽然是月宫中的仙花,但却不惜散落人间,为人世带去阵阵香气,作者借此想要表达自己愿意为人间奉献自己的才能,反映出词人积极用世的热忱。“怕群花、自嫌凡俗”,写桂花想要散落人间,又怕群花因此而自我嫌弃过于凡俗,充分体现词人才能出众的自信。“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借桂花在秋季开放,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即使是在晚秋时节,也能唤回早已逝去的春意,不会独自幽香,流露出词人力挽狂澜、建功立业的豪情。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芭蕉郑燮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咏春笋杜甫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注】上番:初番,头回。多指植物初生。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郑诗前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芭蕉叶叶递生、生长不息的情状,为后文的抒情作好了铺垫。B. 郑诗第三句,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将情感具体化,从而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悠远缠绵,无穷无尽。C. 杜诗前两句,用几近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春笋生机勃勃、繁密满林的生长态势,流露出喜悦之情。D. 郑诗由描写到抒情,情感正面点出;杜诗则由描写到叙事,但仍以抒情作为内核,情感含而不露。15. 两诗的末句,一“怨”一“嗔”,字面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实则大相径庭。试作比较分析。【答案】14. B 15. 郑诗以芭蕉叶的生长情状比喻相思之情,最后着一“怨”字,连结“风雨”与“秋声”,写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更能惹动无限愁怨,烘托出相思的愁苦。杜诗在充分描写春笋的喜人长势之后,描述因春笋掩蔽阻隔而责怪主人不出迎的情形,着一“嗔”字,表面上写客人的嗔怪,实则表现诗人由衷的欣喜。【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将情感具体化”错误,郑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在写景基础上抒情,即直抒胸臆。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两诗的末句,一“怨”一“嗔”,字面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则大相径庭。一“怨”字,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认为“一叶才舒一叶生”,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诗人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益发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直接抒发诗人相思的愁苦。一“嗔”字,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那些踏着新竹来欣赏竹林的人,来到我这我都怒而不欢迎。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爱护竹子的心情,侧面表现作者心中之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3).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