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
2021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 25.0分)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混合物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2.“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刻熄灭C.“人造空气”若只含有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D.把澄清的石灰水放在“人造空气”中一段时间,其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3.合理安排早餐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早餐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鸡蛋 B.油条 C.小米粥 D.泡菜4.在某些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至关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立即收集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C.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将铜、银放入稀盐酸中,通过观察其表面是否产生气泡D.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5.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A.CO2 B.CU(OH)2 C.Na2cO3 D.H2so46.高铁酸钾(LFeOQ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氧化物B.组成中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它是一种化合物D.Kz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利用肥皂水可区别硬水和软水C.羊毛和月青纶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D.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缺微量元素碘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用冰来冷藏食品 B.酒精用作酒精灯燃料C.铁铸成锅 D.用粉笔写字9 .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B.镂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C.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D.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1 0 .下列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够形成溶液的是()A.B a S 04 B.M g(O H)2 C.N a2C O3 D.F e(O H)31 1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啤酒 B.海水 C.牛奶 D.蒸储水1 2.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试管内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方没有进行预热就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试管向上倾斜,没有与桌面约成4 5。角。你认为原因可能是()A.B.C.D.1 3 .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 p H =1 的溶液中:N a C k N a 2c O 3、N a2S 04B.在 p H =2 的溶液中:K C 1、N a 2s o 4、H N 03C.在 p H =1 3 的溶液中:B a C k、N a 2c O 3、N a O HD.在 p H =1 4 的溶液中:F e C k、B a (N 03)2,C a C l21 4.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卜表: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824 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8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 1:9 Z 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反应后X的质量为0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A.B.C.D.1 5 .到 20 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2000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A.300多种 B.1000多种 C.2000多种 D.100多种16 .下列符号:2N、N2,H2O.2c O、S O2中,数 字“2”的意义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A.2 个 B.1个 C.4 个 D.5 个17.已知2 A+3B =C+3 D,其中,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 8.现有9克 A与适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与 D 的总质量为5 8克,则 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8 B.27 C.80 D.5 418.已知R 2(S C 4)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2,则 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5 4 B.27 C.14 6 D.21319 .如表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A.A B.B C.C D.D选项实验名称实验方案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说明是硬水.B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集气瓶中已集满氧气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点燃,C O与 反 应 生 成C02,则得到较纯净的c o2D区分羊毛和棉线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燃烧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20.下列离子能在p H=10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F e 3+、Na+、C、NO B.Na+、M g2+.S O、Cl-C.Na+、K+、B a 2+、C D.Na+、B a2+NO、S O21.不含氢、氧、碳3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属于()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2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601401溶解度咯4B.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C.向20汽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甲,升温到30。(:溶液仍然饱和 0 10 20 3 0温度七D.将10国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23.向四个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各加入镁、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都恰好完全反应。则四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加入()A.镁 B.氧化镁 C.氢氧化镁 D.碳酸镁24,溶洞中存在的反应:Ca CO3+CO2+H2O Ca (HCO3)2,此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25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的p H变化曲线图。下pH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曲线上A点的溶液里溶质有H2s。4、Na 2s O4和Na OH0加入溶液质量C.取曲线上M 点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无色酚醐试液,溶液变红色D.曲线上B 点的溶液里溶质有两种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 小题,共 18.0分)26.用丫形管可进行多种实验(如图所示)。b干燥紫色石蕊滤纸条碳酸钠晦润紫色石蕊滤纸条无酚试浓氨水III实脸一 卖脸二(1)实 验 一 中 看 到 的 现 象 是,该 实 验 证 明 了 分 子 具 有 的 特 征 是。(2)实验二所示装置可以研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在不打开装置的情况下,将 1中丫型管倾斜,使稀硫酸流入碳酸钠中,再恢复至图示装置的角度;一段时间后,n 中 丫 型 管 现 象 是。27.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底松林图1 图2(1)化学符号“3也0”的意义是.(2)图 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 中产生的气体名称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反应.(3)除 去 水 中 难 溶 性 固 体 杂 质 常 用 的 操 作 是.其 中 用 到 的 玻 璃 仪 器 有.为 了 净 化 水,某同学制作了图2 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4)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5)干枯的池塘散发着恶臭,你能闻到臭味的主要原因是.(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6)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这里的“磷”是指.(选 填“原子”、“离子”、“分子”、“元素”)(7)节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请你结合生活和课本知识,提出一条节水建议:2 8.兴趣小组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 生 上 述 现 象 时 原 因 是。(3)活动3:用烧杯扣住燃着的蜡烛,使杯口浸没水中,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填 标 号)。A.观察到蜡烛熄灭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C.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活动4:如果将内支燃着的高低蜡烛罩上茶杯,观察到高处蜡烛比低处蜡烛先熄灭,茶杯内壁变黑,变黑的原因是:。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2 9.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 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1)尿素 CO(NH2)2中 氮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是(写 出 计 算 式 及 结 果)。(2)“捕捉”CO?: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3)CO2形成的超临界C C)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3)。香兰素由_ _ _ _ _种元素组成。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 生 的 变 化 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 0.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铝(M0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电0在I2(r c下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1)如图的物质中,有 种单质。(2)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负原子。-乳原子-碳原子3 1 .从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中提纯碳酸钙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大理石过量硝酸 过母氨水裱酸铉碳酸钙氧辄化铁沉淀滤液(1)流程中两次进行过滤,实验室进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2)反应池I中用硝酸不用稀硫酸的主要原因是(3)反应池n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沉淀铁离子、(4)反应池I I I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5)过滤n中所得滤液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三、探究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 3.0分)3 2.南海含有丰富的金属、石油等自然资源,又是航运的“咽喉要道”,试回答:(1)2 0 1 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下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实验步骤如下:CO-I.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n.装好药品,先通一会c o,再点燃酒精灯;m.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可看到A处 玻 璃 管 内 的 现 象 是,该 反 应 的 方 程 式 为;(2)B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3)你认为该装置是否需要另外添加尾气处理装置_ _ _ _ _(填“需要”或“不需要”)。3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1)水是重要的资源。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的酒精溶液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2)小刚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试 管1、2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和。试 管1中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基 本 反 应 类 型 是。(3)矿泉水、蒸僧水、自来水和净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 中 属 于 纯 净 物 的 是。(4)小刚在洗衣服时发现洗过的衣服特别容易变硬、发黄,而且浪费肥皂且洗不干净,你觉得生活中他可以通过 方法来解决此问题。(5)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 的 作 用 是。(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电 解 水 属 于(填 物 理 或 化 学)变 化,反 应 的 文 字 表 达 式;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物,通过沉降、吸附、蒸储等操作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通入 以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O 试管 2.上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34.泡菜制作在我国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11%左右的食盐水里,经密封发酵而成。现要配制100克11%的氯化钠溶液。(1)实验用品如图1,其 中 还 缺 少 的 仪 器 是。托盘天平 烧杯 药匙 wmw,筒 K化 钠 固 体 蒸ta水Si(2)配制过程的实验步骤如图2,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图:(3)上述实验中,操 作 中 玻 璃 棒 的 作 用 是。(4)某同学用如图的方法称取所需食盐,若要保证所配食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同学应量取水的体积约为 mLo(5)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填序号)。食盐潮湿不干燥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装瓶时,有部分溶液洒出量筒量取水前先用蒸储水润洗(6)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此溶液,需 要 加 入 水 的 质 量 为。(7)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应 转 移 到 下 列 哪 种 试 剂 瓶 中。请你为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在图E 中书写正确的标签。A BCDi aE3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和碱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进行如下实验:取 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酚献试剂,溶液变红,接着滴加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提出猜想】小明同学认为最终的溶液的溶质有二种可能:,是氯化钠(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猜想正确36.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要用KCIO3和MnO2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再移开酒精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排气法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操 作 方 法 是.(3)实验室用加热高镒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果选用A做为发生装置还需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措施是 原 因 是.写 出 高 锌 酸 钾 分 解 的 化 学 方 程 式(或文字表达式)_ _ _ _ _ _37.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一个可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适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0摄氏度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摄氏度)进行实验,试回答:4 1 2 3 4 5 6I (1)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_ _ _ _ _ _ (2)发 生 反 应 的 文 字 表 达 式 是 “你 可 以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磷&三 三38.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z(OH)2c。3做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 要 进 行 下 列 实 验 中 的。四、计 算 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9.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已确定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 20g固体样品,用 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至反应完全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A中闿体质goS26O时间mmrai图2据图解决有关问题:(1)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是 克.(2)假如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产生的沉淀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解:A、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混合物,以防止损坏滤纸,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过滤液体时,注 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2.答案:D解析:解:A、“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是7 0%,空气中的氮气含量是7 8%,所以,“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故错误;B、由 于“人造空气”中有20%以 上 的 燃 着 的 蜡 烛 在“人造空气”中会继续燃烧。故错误;C、“人造空气”若只含有。2,不利于人的呼吸,因为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故错误;D、由 于“人造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把澄清的石灰水放 在“人造空气”中一段时间,其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故正确;故选:D。根 据“人造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分析判断。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3.答案:A解析:解: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B、油条中富含淀粉、油脂,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C、小米粥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泡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故选:Ao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答案:D解析: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故错误;B、由于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钠,氯化钠溶液中混入了杂质,故错误;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和银位于氢的后面,都不能与酸反应,故错误;D、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生成,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好的,故正确.故选D.A、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分析:B、根据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进行分析;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进行分析.善于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方法.在解答本题时,要将气泡和有关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有关说法的正误.5.答案:C解析:解:A、CO?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Cu(0H)2是由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C、N a 2 c 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D、H2S04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错误故选:Co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A、高铁酸钾是由钾、铁、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高铁酸钾的组成中不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高铁酸钾是由钾、铁、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 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 +X+(-2)X4 =0,则x=+6价,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的化学式进行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氧化物与化合物的特征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答案:D解析:解:A、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能改良酸性土壤,正确。B、加入肥皂水后振荡,如有较多的泡沫,则为软水,反之,则为硬水,所以正确。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鸡毛的气味,而演纶不会这样,所以正确。D、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缺钙元素。故选:D。A、根据中和反应原理判断正误.B、利用加入肥皂水后产生的不同现象去判断正误.C、利用燃烧产生的不同气味或残余物形状去判断正误.D、根据碘元素的生理作用来判断正误.化学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结合密切的学科,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知识面也必将成为考查的重点之一.8.答案:B解析:解:A、用冰来冷臧食品是利用了冰的物理性质-蒸发时能够吸收热量;B、酒精用作酒精灯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C、铁铸成锅是利用了铁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用粉笔写字是利用了粉笔的物理性质-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故选:Bo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9.答案:D解析:解:A.适量使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不能大量使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选项说法错误;B.钱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时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所以钱态氮肥与熟石灰不能混合使用,选项说法错误;C.农药对于防止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作用很大,不能杜绝使用,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化肥使用的原则来分析;B.根据镀态氮肥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农药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来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物质与生活得关系、化肥农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解题中联系到平时积累的知识。所以平时要注意多积累,做题时要枳极联想,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10.答案:C解析:解:A、BaSCU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Mg(OH)2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Na2c。3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D、Fe(OH)3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o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答案:D解析:解:A、啤酒中含有水和酒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牛奶中含有水和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蒸储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D.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12.答案:C解析:解:由于酒精的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不选;试管外壁有水,会使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炸裂;故应选;试管底部接触灯芯,灯芯的温度很低,会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故应选;试管内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会使液体喷出,但不会使试管炸裂;故不选:没有进行预热就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会使试管因受热不均引起炸裂;故应选。试管向上倾斜,没有与桌面约成4 5。角,造成受热面积小,不会使试管炸裂:故不选。故选:C o从酒精的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去分析解答;从试管外壁有水,会使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炸裂去分析解答;从试管底部接触灯芯,灯芯的温度很低去分析解答;从试管内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不会使试管炸裂去分析解答;从没有进行预热就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会使试管因受热不均引起炸裂去分析解答;试管向上倾斜,没有与桌面约成4 5。角,造成受热面积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13.答案:B解析:解:A、p H =1的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N a 2 c。3与酸性溶液中的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p H =2的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C、p H =1 3的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0 H-;B a C l2 N a 2 c O3能结合成碳酸银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pH=14的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 H FeCh与碱性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选项错误。故选:BopH为1、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pH为13、14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 H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4.答案:C解析:解:待测值为:8+2+40+5-2 4-8-2 3 =0,反应后X、Z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丫、Q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不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为11:9,这是因为不知道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X、Z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Y、Q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反应后X的质量为0,该选项说法正确;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8g:(4 0 g-8 g)=1:4,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5.答案:D解析:解: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2000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元素只100余种;故选:D。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元素的数量即可解答本题.本题很简单,考查元素的数量,属于识记型试题,熟知元素数量即可解答.16.答案:B解析:解:根据化学式微观上还能表示物质的分子以及分子的构成,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解答:2 N表示两个氮原子;电表示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2 c o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SO 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故选:B o根据化学式表示物质和物质的组成,微观上还能表示物质的分子以及分子的构成;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式表达的含义,建议理解有分子构成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17.答案:B解析:解:设B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9 g +X =5 8 g,解得X =4 9 g;设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2 A +3 B =C +3 D2 Y3 X 9 89 g 4 9 g三 _ =2 13x98 49g解得:丫 =2 7故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7。故选:B o根据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利用该关系可求B的质量,再结合化学方程式中A和B的质量比可解答本题.在计算质量时与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无关,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与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是有关的,这是解题的关键点之一.18.答案:B解析:解:某化合物R2(SC)4)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 4 2,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贝lj 2 x +(3 2 +1 6 x4)x 3 =3 4 2,x =2 7。故选:B o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答案:D解析: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木条复燃,则集气瓶中已集满氧气,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燃烧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故选:D.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D、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20.答案:C解析:解:pH为10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 H JA、Fe3+与碱性溶液中的OH-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Mg2+与碱性溶液中的OH-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D、Ba2+、S O/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钢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opH为10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0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21.答案:C解析:A、根据酸的分类和组成判断.B、根据碱的定义和组成判断.C、根据盐的分类和组成判断.D、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判断.22.答案:B解析:解:A、0冤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错误;B、30冤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 0 g,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海黑瓦x 100%可知:甲物质饱和溶液的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黑x 100%=3 7.5%,正确;C、20汽甲的溶解度是4 0 g,即 140g饱和溶液中甲的质量是40g,30国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 0 g,则140g饱和溶液中加入20g甲,升温到30汽溶液恰好饱和,若饱和溶液的质量大于14 0 g,则加入20g甲升温后不会饱和,故错误;D、10。(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即等质量的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相等,所以将10冤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故错误;故选:B.A、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大小;B、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m*V、I。%分析解答:c、据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D、据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3.答案:C解析:解:由于所用稀硫酸相同,则硫酸的质量相等,对应的镁元素的质量相等,然后分析溶液的质量净增加Mg+H2SO4=MgS04+H2 T;MgO+H2s。4=MgSO4+H2OMg(OH)2+H2SO4=MgS04+2H2OMgCO3+H2S04=MgS04+H20+C02?可知对硫酸而言,加入镁,导致生成硫酸镁的同时释放氢气,所以质量变化最小,而加入氧化镁和碳酸镁的变化是一致的,增加了氧元素,而氢氧化镁是增加了氧元素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水,所以其质量变化增大,所以质量分数最小。故选:Co由于所用稀硫酸相同,则硫酸的质量相等,对应的镁元素的质量相等,然后分析溶液的质量净增加,进而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24.答案:B解析:解:A、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B、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CaCO3+C02+H20Ca(HCO3)2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C、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还原反应是物质失去氧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故 选:Bo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CaCO3+CO?+也0-Ca(HCO3)2属于化合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还原反应是物质失去氧的化学反应。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5.答案:D解析:解:A、根据图象,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 7,溶液为碱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硫酸钠也有剩余的氢氧化钠。故对;故选:D。A、根据当溶液的p H 7时,溶液显碱性,当溶液的p H =7 时,溶液显中性解答:B、根据A点p H 7,氢氧化钠过量以及反应原理以及图象数据来回答。酸碱中和反应结合图象知识来考查,难度适中,考查的知识面较广。26.答案:酚醐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干燥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解析:解:(1)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无色酚献变红色,所以实验一中看到的现象是酚醐变红,该实验证明了分子具有的特征是分子在不断运动;(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所以一段时间后,I I 中丫型管现象是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干燥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故答案为:(1)酚儆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2)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干燥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1)根据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无色酚醐变红色进行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进行分析。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通电27.答案:表示3 个水 分 子 氢 气 2 H 2。二2 H 2 T+O 2 T:分 解 过 滤 烧 杯、玻璃、漏 斗 吸 附 肥皂 水 煮 沸 分 子 是 不 断 运 动 的 元 素 淘 米 水 可 浇 花解析:解:(1)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值表示分子的个数,化学符号“3 电0”的意义是表示3 个水分子;故填:表示3 个水分子;(2)试管a 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析出的是氢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通电通电2 H2O-2 H2 T+02 T,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氢气;2 H 2。二 2 H 2 T+02 T;分解;(3)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过滤,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漏斗;活性炭的吸附来净化水;故填:过滤;烧杯、玻璃、漏斗;吸附;(4)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用煮沸可使硬水软化;故填:肥皂水;煮沸;(5)能闻到臭味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6)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这 里 的“磷”是指磷元素;故填:元素;(7)由常见的节水的方法可知:淘米水可浇花.故填:淘米水可浇花.答案:(1)表示3个水分子;通电(2)氢气;2 H 2。二2 H 2 T+。2 T;分解;(3)过滤;烧杯、玻璃、漏斗;吸附;(4)肥皂水;煮沸;(5)分子是不断运动的;(6)元素;(7)淘米水可浇花.(1)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值表示分子的个数;(2)试管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析出的是氢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