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三单元 自然风光(沂蒙山小调、阿里郎)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584802
资源大小:17.6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三单元 自然风光(沂蒙山小调、阿里郎)教学设计.docx
自然风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及处理: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结合学生特点,本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社会中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蒙古族民歌天堂均为描写自然风光的歌曲,以“自然风光”为课题进行教学设计。渗透知识点:(1)了解民族调式。沂蒙山小调为山东民歌描写沂蒙山的自然风光,徵调式,旋律采用民间传统音乐”鱼咬尾”的手法。清晰呈现起、呈、转、合的规律。(2)了解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知识点。 天堂为腾格尔的一首描写蒙古草原的歌曲,长调歌曲。 长调:节奏自由,气息悠长,速度比较缓慢,音域较为宽广。 短调:具有鲜明规整的节奏和轻快的速度。2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教材提供了一些音响资料和一些文字的说明,仅利用这些资料是不够的。广泛收集描写自然风光歌曲的相关音响、音像资料,挖掘教学资源,重新进行整合。认真制作教学课件,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校园平台搜集相关爱国歌曲的作者、作品、背景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好在课堂上交流的准备,带着资料、思考、问题来上课。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职高二年级电气专业的学生,均为男生。经过半年多的艺术音乐课的学习,对音乐的节奏感较强,会识谱。其中有几个学生学过乐器,对于简单的曲谱能够直接演奏。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聆听过大量民歌并能够整体感受民歌。在教学中学生愿意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资源与学习。喜欢用apid辅助课堂教学并对GarageBand软件有了较熟练的掌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知道民间传统音乐“鱼咬尾”的手法。能力目标:能够听辩蒙古族长调、短调民歌。3情感目标:学生在赏析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在赏析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教学难点:能够听辩蒙古族长调、短调民歌。教学资源与环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公共艺术音乐篇网络学习平台。教法、学法(一)教法: 示范法、问题法。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教师以示范、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二)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学习平台、网络在课前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信息化手段及作用课前准备 课前搜索描写自然风光歌曲及 相关作者、创作背景从网络、学习平台中搜集资料。 课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借助学习平台、网络达到课前预习的作用。 学生导入 出示本课课题,按照课前准备让学生出示课前搜索的描写自然风光歌曲的相关资料。 介绍课前预习情况,并把搜集到的资料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以学生为主体,检验课下学习情况,并达到共享的目的。初步了解描写自然风光的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 把课下搜集到的音频、视频与大家分享,直观、形象。 重点体会 集体聆听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学生聆听音乐信息。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歌曲作者及历史背景的搜索。 教师引导学生当”小老师”介绍搜索到的信息资料。引导学生分三个层面介绍: 1 作者相关信息。 2歌曲特点。 3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教师适时进行正确引导总结,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描写的沂蒙山风光之美。) 聆听、思考(民歌,描写自然风光)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作者及历史背景相关信息的搜索。 介绍搜索到的信息资料,并进行讨论。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培养学生自主聆听及主动学习思考的学习习惯。随音乐感受沂蒙山风景之美。 借助音频文件聆听音乐。借助信息平台进行搜索讨论学习。 总结提升 集团聆听蒙古歌曲天堂。 引导学生进行查找歌曲天堂属于哪个民族歌曲?长调还是短调歌曲? 教师总结正确引导长调、短调的定义。并播放蒙古短调歌曲银杯进行区分听辩,教师进行引导总结。(长调:节奏自由,气息悠长,速度比较缓慢,音域较为宽广。短调:具有鲜明规整的节奏和轻快的速度。) 聆听、描述歌曲风景。 思考、查找 聆听、思考并在交流论坛中进行分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发表在平台上。 体验蒙古歌曲风景之美。突出教学难点听辩蒙古族长调、短调歌曲。 播放音频文件,用apid在交流论坛中进行讨论,并在信息化平台上发表结论。 课后拓展 课后作业:请用一幅画或一段文字展现你喜欢的任意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歌曲,并把作品上传到论坛,供大家欣赏与交流。 聆听老师布置课后作业。通过绘画、写作,将音乐与美术、文化相联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延伸学生的爱国情怀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展示、讨论。 教学特色1依据教学大纲选择具有经典的名曲为题材重点体会本课自然风光的主题。2结合学生特点,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及互动交流论坛,便于学生体验、讨论进行自主学习。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山东民歌及蒙古族民歌特点并透过音乐体会自然风光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