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整合:陆上丝绸之路--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docx
-
资源ID:95849802
资源大小:3.48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知识整合:陆上丝绸之路--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docx
高中历史知识整合 陆上丝绸之路【选必贯通】 方法:教材目录清晰化,教材内容整合化纲要上 第4课 第二子目:西汉的强盛纲要下 第2课 第三子目:文明的交流选必一 第11课 第三子目: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选必二 第2课 课前导语第7课 第一子目: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选必三 第9课 全课【知识融通】一、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简要概况:(纲要上第4课和选必3第9课整合)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丝绸等丝织品很早就沿着这条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被辗转贩运到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1.汉朝张骞“凿空”西域 (选必3第9课) 方法:教材文字表格化时间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背景拓展匈奴多次犯边,边患严重;汉朝经过休养生息,有了解决边患的经济基础;汉朝企图扩大在西域的影响力;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原因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概况两次出使西域影响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获得大量的西域资料,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加强了对西域的了解。(纲要上第4课)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拓推动了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展加强了各民族的交往,扩大了汉朝的影响力,有利于官方和民间贸易的发展。方法:教材细节清晰化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原与西域交往的交通线,不仅加强了汉朝和西域双方的了解,为汉朝对西域的经营和管辖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方法:教材史料设问化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起来,促进了东西方物质和文化的交流。1.根据材料,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2分)中国人养蚕丝织的历史悠久,丝绸早已西传;史料表现了欧洲人对蚕丝生产过程的想象,可作为研究历史上中欧文明交往的依据;西方人对丝的生产的认识出现许多错误;希腊志对丝的生产的认识比自然史错误更少,反映出知识传播的进步。2.结合所学,对材料中丝的生产进行的猜测和想象进行解读。(6分)(纲要下第2课)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甘英出使大秦(东汉)(纲要下第2课、选必1第11课整合)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纲要下第2课)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纲要下第2课)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课本插图】 2.隋朝(选必1第11课)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纲要上第8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选必3第9课)丝绸之路在长期发展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 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选必1第11课)与西域商路畅通,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选必3第9课)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运载能力有限、对利润限制较大等因素影响,加之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课本插图】 4.宋朝(选必1第11课)政权长期并立,北方陆路交通阻隔。5.元朝 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约于1275年由陆路经西亚、中亚来华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方法:教材文字图示化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陆路(选必3第9课)除丝绸之路外,古代欧亚大陆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商路,它们往往也被纳入“丝绸之路”的广义范畴。草原丝绸之路方法:教材文字表格化路线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作用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多沿此西迁特点拓展全方位、文化传播速度快、多样性、复杂性。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路线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发展汉武帝根据张骞通西域获得的信息,派人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探索。唐宋时期,中原与青藏高原形成茶马互市。作用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汉志商道(“香料之路”) (选3第9课历史纵横)自东方从海路远道而来的商品先运抵也门,然后用“沙漠之舟”骆驼沿汉志商道转运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再进入欧洲。商人定期组织大规模的商队,结伴而行。在鼎盛时期,商道沿途还出现了一些集市。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选必3第9课)背景:丝绸之路等古代商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1.技术随着中国丝绸的不断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也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2.物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水果葡萄、优良的饲草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了“汗血马”。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原产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它们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逐渐传入中国,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 玻璃是古代埃及人最早制造的,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3.文化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石窟: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其他宗教:继佛教之后,祆教、摩尼教、犹太教、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中医药知识也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四、丝绸之路的地位(选必二第12课、选必三第9课)丝绸之路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古代东西方的重要商路,是联结亚、欧、北非的商贸通道。(选必二第7课)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选必三第四单元导语、第9课)丝绸之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质(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是沟通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