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工作对策.docx
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工作对策文章标题: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对策经济犯罪作为一种新形态的犯罪领域,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 组织,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由于多种消极因素和商品经济负面影响的相互作用,呈现新的态 势。经济犯罪是指发生在商品生产领域,经济流通领域,分配及 调节领域,消费领域和经济管理领域,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破环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情节严 重,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同以往相比,经济犯罪在广度和深度 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对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性极大。因此,研究中国入世后经济犯罪领 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继往开来,探索经济犯罪打防控的新路子 已迫在眉睫。一、当前经济犯罪案件的态势自中国加入wt。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 步加快,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经济形式更加多样,经 济内容更加丰富,经济环境更加自由,价值取向趋向更加多元化。 与此同时,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原来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日益高涨。 大要案件日益突出,犯罪类型增多,犯罪手段呈现出隐蔽性、多 样性、高科技性的特点;犯罪日趋智能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 发展;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跨境结伙作案增多。同建国初 法律等知识要求高,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更需及时准确地洞察 经济犯罪动向,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领导和指挥全体经侦 民警在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的同时,对合法行为予以保护。其次,加快经侦队伍正规化建设。目前经侦基础设施滞后, 一些地区经侦队伍管理混乱,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加上经侦部 门个别人员思想,观念,手段陈旧,知识贫乏,对经济案件甚至 成为睁眼瞎",更不要谈侦破了。入世必然带来人、财、物的大 流动,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斗争任务会更加繁重,迫切要求建立 一直正规化的经侦队伍。再次,引导经侦队伍立足于基层。在经侦队伍建设中,应注 意建立竞争机制,落实破案责任制,引导经侦民警改变以往指导 检查多、说教多的状况,抓住入世机遇,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 案件侦破中。最后,提高经侦民警素质。经侦民警是经济案件侦查的主力 军,素质要求较高。因而在培训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拾遗补缺,防 止走过场;从思想上,制度上鼓励民警自学。经侦民警应注意学 些与经济犯罪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和 掌握有关地方性政策法规,注意经验,吸取教训,分析和掌握经 济犯罪动向及特点。二、加强合作,提高案件侦破效率首先,加强经侦机关内部协作。要树立全国、全省一盘棋的 思想,冲破各自为战,画地为牢的束缚,打破地域界限。要坚决 克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目光短浅的“利益驱动”,坚决丢掉” 小家子气”,跳出“小圈子”,把别人的案件当成自己的案子办。 结合西部地区财力困难的现状,提倡各地经侦队伍用函电方式或 内部报刊方式进行交流,互通新的作案方法、手段、特点及侦破 的经验、教训,是侦查效益和破案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其次,加强经侦与金融、通信等部门及厂矿企业的协作。不 注意与金融、通信及企业的协作,结果只能高高在上,人为地疏 远自己与经济案件的距离。经侦人员只有切切实实的深入经济案 件多发的行业、地区,加强与经济业内人士的协作,才能获取更 多有价值的情报线索,提高破案效率。最后,加强经侦部门与刑侦、治安等部门及公安派出所的联 系。刑侦是公安的三大支柱之一,它起步早,研究深,尤其是一 些侦破方法和措施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也是非常可行的,经侦 人员应多加了解学习这些侦查方法、措施等,使自己在侦查破案 中少走弯路。治安部门和基层派出所做的大多是基础,这些部门 的人员接触范围广,信息渠道宽,如果经侦人员平时注意与他们 的联系,不但会省许多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获益匪浅。三、打击与服务相结合。贯彻中央关于西部打开发战略的部署,要以保障经济、促进发展与进步为总目标,充分认识经济犯罪的严重危害,把打击经 济犯罪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运用多种手段,重点打击危害经济 发展的破环金融管理秩序,扰乱市场秩序,制假售假等犯罪活动; 要始终保持严打态势,对走私、欺诈、虚开票据等经济犯罪活动 发现一起侦破一起,保证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对侦破的经济案 件,要最大限度的挽回经济损失。在对经济案件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我们要注意策略和方法。 对情况复杂、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要坚持以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特别强调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 发展的整体考虑,依法办案;对企业法人涉嫌经济犯罪的,如不 影响案件侦查,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采取监视居住、取 保侯审等措施,避免影响正常经济活动;严厉堵截“吃、拿、卡、 要”行为,、树立服务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耍特权,不 插手经济纠纷,不利用警察职权为亲友经商提供便利。五、当前经侦业务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一)应解决好公安机关在受理经济犯罪案件中的级别管辖 与地域管辖的问题。公安部1997年10月9日下发的关于办理 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项规定:“利用经 济合同诈骗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 地和犯罪结果地,如果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更为适 宜,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办理”。这一规定 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不足,如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不属同一 地点,那就会形成几家都具有管辖权的情况,最终可能导致受害 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其次是级别管辖的问题,也就是以案 件价值的大小来作为确定由哪一级公安机关对该案件的管辖权 问题。目前在经济案件的管辖权问题上尚无明确分工,应尽快做 出具体分工,做到职责明确,防止越权办案,推诿扯皮等问题的 发生。(二)应注意解决好经济犯罪案件的定性、取证问题。经济 犯罪问题的定性、取证问题与刑事案件相比有较大不同,经济犯 罪案件往往立案时涉及多种法律关系,短期内难于定性,需通过 大量的调查取证之后才可定性,而涉案人员之间的口供又具有一 种心照不宣的默契,随时串供,互相包庇,调查难度极大。只有 通过对原始会计账目的审计或是使用侦查手段直接获取确凿犯 罪证据后,反复审讯才能获得较大突破。因此,形成了经济犯罪 案件的调查、取证、定性周期较长的特点。而刑事诉讼法以 对办案的证据、时效、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侦审合一后,办 案时间缩短。所以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提前取证在整个案件侦查 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掌握好先期初查取证定性后,再考虑 采取强制措施进入诉讼阶段,否则会出现违反程序进退两难的境 地。(三)完善审批制度,防止越权办案。1 .主要领导审核把关制度。领导对各类经济犯罪案件的定性、 侦查措施、取证材料、处理结果,进行全面审核把关,指导监督 办案全过程,保证案件质量。2 .对跨地区的经济犯罪案件由上级公安机关侦查部门统一 指挥,统一协调,配合侦办。通过以上审核把关,杜绝侦办人员 变相办案,越权办案或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为当事人追 款讨债,干扰正常的经济活动,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公安机关形 象。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 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对策。fs5产犯罪相比,犯罪结构更具有复杂性,具体表现在:1 .经济犯罪涉及面广。经济犯罪不仅涉及整个复杂的经济秩 序,如财政、金融、税收、贸易、外汇、保险、商标、专利、市 场秩序等诸多方面,还涉及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阶层及社会成员,犯罪成员中有 惯犯、累犯、一般公民,经理、党政军领导干部。而且经济犯罪 行为的侵害客体往往为复杂客体,犯罪行为本身具有综合的特征。2 .经济犯罪性质复杂济运行领域的犯罪,混杂与各种正常的 经济活动中,表现出经济交往活动的性质。犯罪分子往往打着改 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旗号实现犯罪目的,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并 且常与经济纠纷,民事侵权及不正之风、事务等交织在一起,加 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个环节参差较多,产供销、人财务管 理渠道多样,各种法律、规章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从而使罪与非 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较难掌握,认定处理更为困难。3 .侦办查处的复杂性。由于经济犯罪多受部门利益和地方保 护主义的影响,有的案件多家争着办,有的案件拖着不办,使得 侦办经济犯罪案件出现了取证难、追赃难、批捕难、处理难的四 难现象。四犯罪的严重性。经济犯罪分子胆大妄为,作案不计后果,不仅给国家、集体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严重的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具体表现在:1 .经济犯罪涉案金额巨大。经济犯罪金额起点高、数量大, 大多都在万元以上,金融诈骗,涉税犯罪及职务侵占等常见案件, 涉案金额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亿元的案件越来越多。2 .经济犯罪直接损失严重。由于经济犯罪的潜伏期较长,经 济犯罪分子得逞后大多挥霍无度,因而即使破案,所剩赃款也很 少。据不完全统计,追缴率一般不到1/3,而间接损失则更大。五结伙作案、流窜作案、连续作案急剧增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必然呈现出开放性、流动性和跨 区域性的特点,随之而生的经济犯罪也相对呈现出团伙性、流窜连续作案的特点。1 .结伙作案。经济活动是一个相互连贯的系统,每个具体环 节上都有制约机制,犯罪很难由个人独立完成,需要有多个角色 的默契配合,心理需要上的互补性,客观上使得这类犯罪必然走 向纠合成群体性犯罪。因此,团伙性犯罪在经济犯罪中显得十分 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大案中,几乎全部是团伙犯罪所为。据一些 典型犯罪案例反映,在经济犯罪活动的大要案中,大数为国家公 职人员和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各种利益驱使下与不法分子相 勾结作案,形成了当前经济犯罪主体结构上的新特点。其形式上 表现为企业内外勾结,金融部门内外勾结,跨区域内外勾结,国 内不法分子与不法外商内外勾结。有的以初具犯罪集团化组织维 形。值得注意的是团伙犯罪、法人犯罪、公职人员犯罪相互交织, 互相勾结的作案情况日益增多,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性。2 .流窜作案。由于经济犯罪是常以经济活动的形式出现,为 掩盖罪行逃避打击,异地犯罪、跨区域流窜作案更趋突出。有的 到户籍地以外“经商”、“办厂”,进行经济犯罪有的采取甲地 作案、乙地取款或甲地付款、乙地取货等方式诈骗钱物;有的利 用时间差,跨区域跳跃作案等等。3 .连续作案。当前,经济犯罪连续作案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连续犯同类罪,即以相类似的作案方式、方法和手段,连续 进行同一种犯罪。如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犯罪,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和职务侵占犯罪等;二是连续犯不同罪,即在实施一种犯罪的基础上,再进行其 它犯罪。如犯罪分子运用各种手段伪造、变造银行票据,然后持 假票向银行或企业进行诈骗。三、对经济犯罪发展趋势的预测犯罪活动的起伏,同国家政治、经济的大气候密切相关。当 前的经济犯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犯罪,由于我国经 济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 型经营的转变之中,各方面的改革还有待于深化,市场体制还处 于不成熟阶段,国有企业正在通过改革走向市场,各种所有制经 济发展很快,市场竞争极其激烈。一些市场主体(买方和卖方) 受利益驱动,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淡薄,或坑蒙欺诈对方,或自 身受眼前虚假利益的迷惑而上圈套。社会少数不法分子也结成团 伙,混杂于市场主体之中到处行骗,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适应市 场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薄弱环节还不少,加上内部 少数人的腐败,内外勾结作大案;党政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少数 人的腐败,更助长了经济犯罪的气焰。另一方面,目前我们对经 济犯罪打击惩罚的力度又很不够,有的案件由于犯罪人关系网及 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或者是公检法之间认识不一致,或者是由 于办案中存在经济观点,以至该捕不捕,该判不判,或重罪轻判, 以罚代刑。有的案件由于各方面执法条件的限制,一些重要案犯 不能及时缉拿归案,对打击犯罪活动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以 上这些主客观方面的基本因素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 经济犯罪上升的势头也难以较快遏制住,甚至有进一步上升的可 能。经济犯罪的作案特点也将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出现新 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在新的经济领域作案, 运用高科技手段作案的现象会越来越多,特别是信息、计算机领 域的犯罪增多将不可避免。二是随着经济立法的逐渐完善,企业 管理机制的逐步强化,作案的难度增加,经济犯罪主体将更加趋 向集团化、智能化,以及拉拢腐蚀内部人员勾结作案。三是随着 纵向、横向之间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经济融入世界 经济轨道,跨省、跨国、涉外的经济犯罪案件将越来越多,而且 国外的犯罪手段也将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国内来,届时我们同经 济犯罪作斗争的复杂性和办案难度将大大增加。四、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的措施和对策作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公安经保,在新的形势下,面临 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公安经保方式及管 理体制已明显的不适应目前的形势要求,现在经保的对象、范围、 职责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订后, 经济犯罪的罪名增加了一大批,同时已将74种经济犯罪案件划 归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扩大了公安机关对经济领域犯罪的管辖范 围,加大了打击经济犯罪的任务。显而易见,面对变化了的经济 犯罪形势及扩展了的经济案件侦查任务,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经 济犯罪中的专业职能作用,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维观念、方法、 管理体制、侦查手段等方面的落后状况,积极探索建立打击经济 犯罪的经侦专门机构和队伍,新的经济犯罪侦查运行机制。一深化改革,加强经侦队伍建设同经济犯罪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促 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长期 任务。因此,必须从长期斗争着眼,在公安改革中尽快建立起一 只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同经济犯罪作斗争的专门队伍。这支队伍既 要政治坚定,廉洁高效,又要懂得经济专业知识,有较高的政策 法律水平和办案能力。公安部已建立起经济案件侦查局,西部也 应尽快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专业侦查队伍。首先,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上,要注重选拔忠诚党的事业、廉 洁奉公、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经侦业务性强,财会、金融、 法律等知识要求高,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更需及时准确地洞察 经济犯罪动向,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领导和指挥全体经侦 民警在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的同时,对合法行为予以保护。其次,加快经侦队伍正规化建设。目前经侦基础设施滞后, 一些地区经侦队伍管理混乱,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加上经侦部 门个别人员思想,观念,手段陈旧,知识贫乏,对经济案件甚至 期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打击不法资本家行贿和部分国家 干部贪污受贿时相比,现阶段,经济犯罪已波及各个方面,各个 领域,各个层次,尤其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危害税收犯罪及妨 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制序犯罪,以及进行的其他经济犯罪现象更 是日趋严重。经济犯罪活动涉及工业、农业、商贸、金融、财税 等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各个行业,如不探索新路子对这一犯罪 加以有效抑制,势必严重干扰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危害国家经济 安全,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二、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一)犯罪的智能型。经济犯罪与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智能性特点尤为明显。经济 犯罪不论是犯罪主体的总体素质,还是犯罪手段、过程设计均具 有显著的智能性。具体表现在:1 .犯罪主体素质相对较高。经济犯罪主体大多受过良好的文 化教育,具有一定的财政、金融、税收、证券、贸易、会计及法 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有经济活动的经验。实践中,经济犯罪分 子不乏学士、硕士、博士、厂长、经理、领导干部,不少的还戴 着“能人”、“专家”、“改革家”等桂冠。2 .案前精心预谋。经济犯罪分子实施经济犯罪前大多有一个 预谋、酝酿、精心策划准备的过程。如为了赢得他人的信任,购 置手机、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扮“阔佬”大肆请客送礼,极力将 成为“睁眼瞎",更不要谈侦破了。入世必然带来人、财、物的大 流动,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斗争任务会更加繁重,迫切要求建立 一直正规化的经侦队伍。再次,引导经侦队伍立足于基层。在经侦队伍建设中,应注 意建立竞争机制,落实破案责任制,引导经侦民警改变以往指导 检查多、说教多的状况,抓住入世机遇,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 案件侦破中。最后,提高经侦民警素质。经侦民警是经济案件侦查的主力 军,素质要求较高。因而在培训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拾遗补缺, 防止走过场;从思想上,制度上鼓励民警自学。经侦民警应注意 学些与经济犯罪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学习 和掌握有关地方性政策法规,注意经验,吸取教训,分析和掌握 经济犯罪动向及特点。二、加强合作,提高案件侦破效率首先,加强经侦机关内部协作。要树立全国、全省一盘棋的 思想,冲破各自为战,画地为牢的束缚,打破地域界限。要坚决 克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目光短浅的“利益驱动”,坚决丢掉” 小家子气”,跳出“小圈子”,把别人的案件当成自己的案子办。 结合西部地区财力困难的现状,提倡各地经侦队伍用函电方式或 内部报刊方式进行交流,互通新的作案方法、手段、特点及侦破 的经验、教训,是侦查效益和破案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其次,加强经侦与金融、通信等部门及厂矿企业的协作。不 注意与金融、通信及企业的协作,结果只能高高在上,人为地疏 远自己与经济案件的距离。经侦人员只有切切实实的深入经济案 件多发的行业、地区,加强与经济业内人士的协作,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情报线索,提高破案效率。最后,加强经侦部门与刑侦、治安等部门及公安派出所的联 系。刑侦是公安的三大支柱之一,它起步早,研究深,尤其是一 些侦破方法和措施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也是非常可行的,经侦 人员应多加了解学习这些侦查方法、措施等,使自己在侦查破案 中少走弯路。治安部门和基层派出所做的大多是基础,这些部门 的人员接触范围广,信息渠道宽,如果经侦人员平时注意与他们 的联系,不但会省许多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获益匪浅。三、打击与服务相结合。贯彻中央关于西部打开发战略的部署,要以保障经济、促进 发展与进步为总目标,充分认识经济犯罪的严重危害,把打击经 济犯罪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运用多种手段,重点打击危害经济 发展的破环金融管理秩序,扰乱市场秩序,制假售假等犯罪活动; 要始终保持严打态势,对走私、欺诈、虚开票据等经济犯罪活动 发现一起侦破一起,保证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对侦破的经济案 件,要最大限度的挽回经济损失。在对经济案件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我们要注意策略和方法。 对情况复杂、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要坚持以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特别强调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 发展的整体考虑,依法办案;对企业法人涉嫌经济犯罪的,如不 影响案件侦查,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采取监视居住、取 保侯审等措施,避免影响正常经济活动;严厉堵截“吃、拿、卡、 要”行为,、树立服务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耍特权,不 插手经济纠纷,不利用警察职权为亲友经商提供便利。五、当前经侦业务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一)应解决好公安机关在受理经济犯罪案件中的级别管辖 与地域管辖的问题。公安部1997年10月9日下发的关于办理 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项规定:“利用经 济合同诈骗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 地和犯罪结果地,如果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更为适 宜,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办理”。这一规定 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不足,如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不属同一 地点,那就会形成几家都具有管辖权的情况,最终可能导致受害 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其次是级别管辖的问题,也就是以案 件价值的大小来作为确定由哪一级公安机关对该案件的管辖权 问题。目前在经济案件的管辖权问题上尚无明确分工,应尽快做 出具体分工,做到职责明确,防止越权办案,推诿扯皮等问题的 发生。(二)应注意解决好经济犯罪案件的定性、取证问题。经济 犯罪问题的定性、取证问题与刑事案件相比有较大不同,经济犯 罪案件往往立案时涉及多种法律关系,短期内难于定性,需通过 大量的调查取证之后才可定性,而涉案人员之间的口供又具有一 种心照不宣的默契,随时串供,互相包庇,调查难度极大。只有 通过对原始会计账目的审计或是使用侦查手段直接获取确凿犯 罪证据后,反复审讯才能获得较大突破。因此,形成了经济犯罪 案件的调查、取证、定性周期较长的特点。而刑事诉讼法以 对办案的证据、时效、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侦审合一后,办 案时间缩短。所以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提前取证在整个案件侦查 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掌握好先期初查取证定性后,再考虑 采取强制措施进入诉讼阶段,否则会出现违反程序进退两难的境 地。(三)完善审批制度,防止越权办案。1 .主要领导审核把关制度。领导对各类经济犯罪案件的定性、 侦查措施、取证材料、处理结果,进行全面审核把关,指导监督 办案全过程,保证案件质量。2 .对跨地区的经济犯罪案件由上级公安机关侦查部门统一 指挥,统一协调,配合侦办。通过以上审核把关,杜绝侦办人员 变相办案,越权办案或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为当事人追 款讨债,干扰正常的经济活动,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公安机关形 象。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 浅论经济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对策。fs5自己包装成有经济实力的人,然后寻找机会拉拢、腐蚀一些职能 部门的领导和业务人员,再找漏洞,钻空子伺机作案。3 .作案时手段狡诈。这是经济犯罪与刑事暴力犯罪最根本的 区别。刑事暴力犯罪大多以威胁、恐吓、强暴等手段实施犯罪, 而经济犯罪则不然。有的利用先进设备制造假票据,以假乱真; 有的利用高科技作案,有的跨区域跳跃作案这样不仅给经济 部门发现犯罪设下障碍,而且给公安侦察部门揭露犯罪增加了难 度。4 .案后毁证灭迹。由于经济犯罪分子熟悉机关业务,又有貌 似合法的活动作掩护,故一旦作案后,多有足够的时间毁证灭迹,即使有所疏漏, 也可以利用或职务之便予以补救。二犯罪的隐蔽性。经济犯罪由于有极强的隐蔽性,素有“隐形犯罪”之称,这 是区别于其它刑事犯罪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1 .犯罪主体以一定的职业为掩护。经济犯罪主体大多是国家 机关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经济组织的内部人员,有一定的 职业做掩护,并打着发展生产、促进贸易等幌子,不像一般的刑 事犯罪分子那样具有明显的外在特征,以其社会危害性易被人们 发现认识,相反,人们常常表现出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生支持 同情怜悯包庇的反常态度,从而使经济犯罪较难以暴露。2 .经济犯罪的作案方式独特。经济犯罪得逞主要依赖于犯罪 分子善于钻改革空子,利用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以及随时注意打 击动向,逃避法律制裁。随着各项管理制度的加强,打击力度的 加大,经济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多样。如另设“黑帐”、利用时间差 作案、跨地区流窜作案,内外勾结、拉拢腐蚀、案后毁证灭迹等 犯罪方式在经济犯罪中极为普遍,从而使许多经济犯罪具有较长 的潜伏期,迟迟得不到揭露。3 .犯罪客体明哲保身。经济犯罪侵害的客体大多是国家、集 体的财产所有权关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一方面由于不是 对公民个人经济利益的损害,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由于受害 方自身存在过错,一般不愿报案,往往私下了结;还有的从地方、 部门经济利益出发,以罚代刑,以民事诉讼代替刑事诉讼。三犯罪的复杂性。经济犯罪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 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犯罪形态,因而,与普通财产犯罪相比,犯罪结构更具有复杂性,具体表现在:1 .经济犯罪涉及面广。经济犯罪不仅涉及整个复杂的经济秩 序,如财政、金融、税收、贸易、外汇、保险、商标、专利、市 场秩序等诸多方面,还涉及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阶层及社会成员,犯罪成员中有惯犯、累犯、一般公民,经理、党政军领导干部。而且经济犯罪 行为的侵害客体往往为复杂客体,犯罪行为本身具有综合的特征。2 .经济犯罪性质复杂济运行领域的犯罪,混杂与各种正常的 经济活动中,表现出经济交往活动的性质。犯罪分子往往打着改 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旗号实现犯罪目的,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并 且常与经济纠纷,民事侵权及不正之风、事务等交织在一起,加 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个环节参差较多,产供销、人财务管 理渠道多样,各种法律、规章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从而使罪与非 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较难掌握,认定处理更为困难。3 .侦办查处的复杂性。由于经济犯罪多受部门利益和地方保 护主义的影响,有的案件多家争着办,有的案件拖着不办,使得 侦办经济犯罪案件出现了取证难、追赃难、批捕难、处理难的四 难现象。四犯罪的严重性。经济犯罪分子胆大妄为,作案不计后果,不仅给国家、集体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严重的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具体表现在:1 .经济犯罪涉案金额巨大。经济犯罪金额起点高、数量大, 大多都在万元以上,金融诈骗,涉税犯罪及职务侵占等常见案件, 涉案金额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亿元的案件越来越多。2 .经济犯罪直接损失严重。由于经济犯罪的潜伏期较长,经济犯罪分子得逞后大多挥霍无度,因而即使破案,所剩赃款也很 少。据不完全统计,追缴率一般不到1/3,而间接损失则更大。五结伙作案、流窜作案、连续作案急剧增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必然呈现出开放性、流动性和跨 区域性的特点,随之而生的经济犯罪也相对呈现出团伙性、流窜连续作案的 特点。1 .结伙作案。经济活动是一个相互连贯的系统,每个具体环 节上都有制约机制,犯罪很难由个人独立完成,需要有多个角色 的默契配合,心理需要上的互补性,客观上使得这类犯罪必然走 向纠合成群体性犯罪。因此,团伙性犯罪在经济犯罪中显得十分 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大案中,几乎全部是团伙犯罪所为。据一些 典型犯罪案例反映,在经济犯罪活动的大要案中,大数为国家公 职人员和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各种利益驱使下与不法分子相 勾结作案,形成了当前经济犯罪主体结构上的新特点。其形式上 表现为企业内外勾结,金融部门内外勾结,跨区域内外勾结,国 内不法分子与不法外商内外勾结。有的以初具犯罪集团化组织维 形。值得注意的是团伙犯罪、法人犯罪、公职人员犯罪相互交织, 互相勾结的作案情况日益增多,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性。2 .流窜作案。由于经济犯罪是常以经济活动的形式出现,为 掩盖罪行逃避打击,异地犯罪、跨区域流窜作案更趋突出。有的 到户籍地以外“经商”、“办厂”,进行经济犯罪有的采取甲地 作案、乙地取款或甲地付款、乙地取货等方式诈骗钱物;有的利 用时间差,跨区域跳跃作案等等。3 .连续作案。当前,经济犯罪连续作案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连续犯同类罪,即以相类似的作案方式、方法和手段,连续 进行同一种犯罪。如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犯罪,生产、销售假冒 伪劣商品犯罪和职务侵占犯罪等;二是连续犯不同罪,即在实施一种犯罪的基础上,再进行其 它犯罪。如犯罪分子运用各种手段伪造、变造银行票据,然后持 假票向银行或企业进行诈骗。三、对经济犯罪发展趋势的预测犯罪活动的起伏,同国家政治、经济的大气候密切相关。当 前的经济犯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犯罪,由于我国经 济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 型经营的转变之中,各方面的改革还有待于深化,市场体制还处 于不成熟阶段,国有企业正在通过改革走向市场,各种所有制经 济发展很快,市场竞争极其激烈。一些市场主体(买方和卖方) 受利益驱动,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淡薄,或坑蒙欺诈对方,或自 身受眼前虚假利益的迷惑而上圈套。社会少数不法分子也结成团 伙,混杂于市场主体之中到处行骗,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适应市 场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薄弱环节还不少,加上内部 少数人的腐败,内外勾结作大案;党政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少数 人的腐败,更助长了经济犯罪的气焰。另一方面,目前我们对经 济犯罪打击惩罚的力度又很不够,有的案件由于犯罪人关系网及 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或者是公检法之间认识不一致,或者是由 于办案中存在经济观点,以至该捕不捕,该判不判,或重罪轻判, 以罚代刑。有的案件由于各方面执法条件的限制,一些重要案犯 不能及时缉拿归案,对打击犯罪活动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以 上这些主客观方面的基本因素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 经济犯罪上升的势头也难以较快遏制住,甚至有进一步上升的可 能。经济犯罪的作案特点也将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出现新 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在新的经济领域作案, 运用高科技手段作案的现象会越来越多,特别是信息、计算机领 域的犯罪增多将不可避免。二是随着经济立法的逐渐完善,企业 管理机制的逐步强化,作案的难度增加,经济犯罪主体将更加趋 向集团化、智能化,以及拉拢腐蚀内部人员勾结作案。三是随着 纵向、横向之间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经济融入世界 经济轨道,跨省、跨国、涉外的经济犯罪案件将越来越多,而且 国外的犯罪手段也将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国内来,届时我们同经 济犯罪作斗争的复杂性和办案难度将大大增加。四、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的措施和对策作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公安经保,在新的形势下,面临 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公安经保方式及管 理体制已明显的不适应目前的形势要求,现在经保的对象、范围、 职责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订后, 经济犯罪的罪名增加了一大批,同时已将74种经济犯罪案件划 归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扩大了公安机关对经济领域犯罪的管辖范 围,加大了打击经济犯罪的任务。显而易见,面对变化了的经济 犯罪形势及扩展了的经济案件侦查任务,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经 济犯罪中的专业职能作用,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维观念、方法、 管理体制、侦查手段等方面的落后状况,积极探索建立打击经济 犯罪的经侦专门机构和队伍,新的经济犯罪侦查运行机制。一深化改革,加强经侦队伍建设同经济犯罪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促 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长期 任务。因此,必须从长期斗争着眼,在公安改革中尽快建立起一 只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同经济犯罪作斗争的专门队伍。这支队伍既 要政治坚定,廉洁高效,又要懂得经济专业知识,有较高的政策 法律水平和办案能力。公安部已建立起经济案件侦查局,西部也 应尽快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专业侦查队伍。首先,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上,要注重选拔忠诚党的事业、廉 洁奉公、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经侦业务性强,财会、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