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苏湾镇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ocx
-
资源ID:95859616
资源大小:14.4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淡苏湾镇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ocx
浅淡苏湾镇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苏湾镇棉花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品种多而杂乱、茬 口布局不统一、育苗质量不高、个体与群体效益不协调、棉田管 理差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选择主推品 种、合理安排茬口、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 施肥、防治病虫害、科学化控等,以为本地棉花增产增收提供参 考。关键词棉花;问题;对策;苏湾镇我镇是优质棉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hm2左右。但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单产很不稳定,一是年度间差异大,高产年 份皮棉单产达1800kg/hm2,低产年份只有1050kg/hm2左右;二 是户与户之间生产水平差异大,高产户与低产户产皮棉相差 600750kg/hm2左右。认真分析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并提出针 对性的建议,对我镇棉花的稳产高产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1存在问题1. 1品种多、乱、杂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全面放开,多渠道供种并存。生产 商为了抢占市场,在各地设立代销点,经销商普遍存在乱引、乱 调现象,争相打出自己独家代理、代销品种。目前我镇种植品种 多达十几种。品种多、乱、杂,如中棉所29、鲁棉研21、湘杂 棉8号、中棉所49、国抗棉1号、皖棉16、皖棉17等,棉农对 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等难以掌握,农技人员指导也不 到位。L2茬口布局不统一、不合理现象突出由于土地分散承包经营,绝大多数茬布局随农户自由确定。 有些地方棉田连片种植面积很小,插花种植,水包旱现象较突出, 一些农户将地势低洼、常年水位偏高、排涝不方便的地块安排为 棉花茬口,易受渍受涝,影响棉花产量。另外岗地棉较多,加上 土壤培肥跟不上,产量效益长期低下。1.3 育苗质量不高营养士配制不合理,加上播种过早,气温偏低,播后易遇连 阴雨,常出现烂种或出苗期拉长,出苗不齐,出苗率低,苗期立 枯、灰疽病害重,成苗率低等现象;还有少数农户仍然习惯用沟 塘泥作苗床。由于沟塘泥苗床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差、含有害物 质多、盖土过薄或过厚等造成出苗不整齐,出苗率低;薄膜育苗 中撤膜不及时,播种阶段天气晴好,气温高,棉种发芽快,造成 棉芽烫伤、烫死现象严重。L4株行距配置不合理,个体与群体效益不协调近年来,随着杂交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许多棉农不能根据 杂交抗虫棉的特性进行合理种植。密度过小,产量低;密度过大, 个体、群体难协调,易造成封行早、徒长、荫蔽重、蕾铃脱落严 重、烂铃多。杂交棉营养生长势强应通过扩行降密,适当稀植。但生产上经常出现株行距配置不合理,造成封行早、棉田通风透 光性差、中部脱落严重。L5棉田管理差,沟系不配套,抗灾力差部分棉田沟系不配套,沟浅且堵塞严重,降雨稍多,田间即 积水,积水时间长,受渍重。随着化学除草及化调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中耕、培土壅根、清沟埋墙、整枝打杈、开穴深施肥等措 施被弱化,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保肥能力弱,不利于棉花 早发及正常生长发育。棉花生长期间,梅雨、台风、伏旱、连阴 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大,多数棉农受灾后 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抗灾、减灾。1.6 施肥不科学施肥不合理,重施氮肥,少施或不施磷钾肥,微肥不合理施 用,造成前期旺长,中后期脱肥早衰。片面重施基肥及苗蕾肥, 花铃肥施用量不够,忽视后期长桃肥的施用及叶面喷肥施肥方法 不当,追肥普遍撒施为主,肥料的利用率低。遇干旱时不能抗旱 施肥,造成棉田脱肥,蕾铃大量脱落。L7病虫害防治及时随着杂交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棉农对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一是错误地认为抗虫棉抗虫不需要用药防治,忽视棉螃、斜纹夜 蛾、红蜘蛛等害虫的防治;二是对抗虫棉在生育中后期对棉铃虫 的抗性下降认识不够,在棉铃虫发生严重时忽视防治,造成损失; 三是随着抗虫棉的种植,防治棉铃虫的次数减少,过去通过防治 棉铃虫兼治的一些次要性害虫,近年来上升为主要害虫,造成为 害,影响产量;四是红叶枯病和棉花枯、黄萎病已成为严重影响 棉花生长的主要病害,但很少有农户实行科学防治。1. 8化调滞后,调控不到位由于品种多、更新快,年度间气候差异大,不少棉农不能根 据品种的特性、水肥情况正确主动调控,大部分棉田甚至不进行 化学调控。2解决对策2.1确立主推品种,提高增产的内在因素农技部门通过试验、示范及时筛选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品种为主推品种。2. 2合理安排茬口加强茬口布局的引导工作,提倡连片集中种植,杜绝水包旱 现象,提倡水旱轮作,合理轮换茬口。2.3培育壮苗一是搞好苗床备耕,适时制钵,提倡营养钵育苗,杜绝沟塘 泥育苗;二是抢晴天播种,保持播种后有34个晴天。播种时苗 床水分要充足,同时盖籽时,钵面无积水,盖籽土厚度以12cm 为宜;三是适时撤膜,防止高湿烧芽、烧苗;四是加强苗后管理, 重点防治好立枯病、炭疽病,培育适龄壮苗。2. 4合理密植,正确配置株行距根据密度试验,我镇种植的杂交抗虫棉以2. 83. 0万株/hm2、 株距3540cm、行距90cm为宜。具体密度根据茬口早迟、土壤肥 力状况确定。一般茬口早、肥力好的棉田,适当稀植;茬口迟、 肥水差的田块适当密植,通过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个体、群体 动态结构,塑造高光效、高产群体。2.5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抗旱防渍搞好沟系配套,深沟高畦,沟深要达到田内竖沟深30cm,横 沟深60cm,做到沟沟相通,沟沟通畅,雨停田干无积水。大力提 倡传统的中耕培土、精细整枝、深施肥料等田管措施。在田管上 突出一个稳字,即前期早发求稳长,搭好丰产架子;中期稳长稳 发,多结铃;后期稳健,不贪青、不早衰。棉花生长期间灾害频 繁,灾害发生后,应根据受灾情况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处理倒伏 棉株,清沟排水,防渍促长。2. 6科学施肥,合理搭配根据杂交抗虫棉的特性,氮、磷、钾的比例应以1 : 0.4 : 0.8 为宜,同时注重硼肥等微肥的施用,在肥料施用上应多施有机肥, 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微肥相搭配;且肥料要深 施,以提高肥效。注意施肥适当后移,在重施花铃肥的基础上, 普施长桃肥。后期视长相,搞好叶面喷施。2. 7防治病虫害根据抗虫棉抗虫特点,在棉铃虫34代发生量比较大的年 份,应加强对34代棉铃虫的防治,同时应注意棉妍、红蜘蛛、 红叶茎枯、枯黄萎病等病虫的发生,及时进行有效防治。2. 8科学化调化控化调化控应坚持“看苗、看天、早控、轻控、勤控”的原则, 既要防止化调不到位,造成棉田过早封行或徒长,影响高光效群 体的建立,又要防止化调过头,个体生长量明显不足,搭不好丰 产架子。一般长势好的棉田苗期用25%的助壮素4560ml/hm2, 初花期75"90ml/hm2,盛花期120"150ml/hm2,打顶后 初5d用 180220ml/hm2o长势一般的田块可推迟到初花期开始化调,具 体化调剂量、时间视苗情、天气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