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95861652       资源大小:75.43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 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 汉王日:“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跋 而望归,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J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日:“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 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 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二年,汉王东略地, 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 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诸 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 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洛阳。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 者告诸侯日:“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 丧,诸侯皆缩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土,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节)【注】戏下:谓在主帅的旌麾之下。戏,通“麾二三老:掌教化之官。遮说: 拦道告知。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3分)A抚B关C外D父E老F还G张H耳I来J见长汉1王M厚N遇。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国,指受到君主分封而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B. “项王使卒三万人从”中“从”和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 字含义与用法相同。C. “关外置河南郡”中“置”和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中的“置”字含义不同。D.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所以自称为寡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王巧攻民心。他不但下令修缮整治河上郡内的长城,还让百姓开垦耕种秦朝原来的 苑囿园池,甚至亲自到陕县安抚关外父老。身于暴客;搔头莫度,至仰给于香奁。呜呼!败德丧行,倾产亡身,孰非博之一途致之哉!”(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三赌符,有删改)【注】樗蒲(chti pu):古代一种博戏,后世亦指赌博。枭色(xiG。se):指旧时博戏的 胜彩名。卢雉(1巧zhi):古代樗蒲戏中两种贵采之名。揭腹(xid。fu):空腹,指饥饿 的人。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 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B. 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 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C. 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 /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D.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 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子,又称先公、亡父,多用于称呼自己过世的父亲。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过 世,用于敬称地位高或年长的逝者。B.得陇复望蜀,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叫他平定陇 右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后来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C.异史氏,聊斋志异里记有许多怪异的事,不同于正史,因此后人称之为异史,著 书人蒲松龄自然就被称为异史氏。D.负耒横经,是“出而负耒,入而横经”的简说,意思是耕种和读书可以兼顾,古人曾 有日出扛着农具去耕作,日暮手执经书阅读的行为。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被人称为“仙”的韩道士懂得不少幻术,这可通过他给作者的族人画了一道纸符并起 了一定的作用来判断。B.作者族人中的赌徒具有先见之明,在参赌之前就央求“先父”认识了韩道士,为后来 求助做了铺垫。C.作者族人中的赌徒在赌博中很难自控,甚至典当了房子与田产,却在一夜之间又输了 个精光。D.作者不赞同赌博的行为,他认为赌博可以让人道德败坏品行不端,甚至倾家荡产身败 名裂。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1)邑邑不得志,便道诣韩,精神惨淡,言语失次。(4分)(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4分)(3)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馍。(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吴甘来,字和受,江西新昌人。父之才,西安府同知。甘来与兄泰来同举乡试。崇祯改 元,甘来成进士,授中书舍人。后三年,泰来亦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 五年,甘来擢刑科给事中。七年,西北大旱,秦、晋人相食,疏请发粟以振,而言:"*山西总兵张应昌等半杀难民以冒功,中州诸郡畏曹变蛟兵甚于贼。陛下生之而不能,武臣杀 之而不顾,臣实痛之。“又言:”赏罚者,将将大机权也。陛下加意边陲,赏无延格。乃红夷 献俘,黔、蜀争功,昌黎死守,功犹待勘,急则用其死绥,缓则束以文法。且封疆之罚,武 与文二,内与外二,士卒与将帅二。受命建牙,或逮或逐,以封疆罪罪之;而跋扈将帅,罪 状已暴,止于戴罪。偏裨不能令士卒,将帅不能令偏禅,督抚不能令将帅,将听贼自来自去, 谁为陛下翦凶逆者? "忧归。服阕,起吏科,进兵科右给事中,乞假归。十五年,起为户科都给事中。中外多故,荆、襄数郡,贼未至而抚道诸臣率称护藩以去。 甘来日:”若尔,则是弃地方而逃也。城社人民,谁与守者? ”乃上疏曰:"天子众建亲亲, 将使屏藩帝室,故曰"宗子维城”。乃烽火才传,一朝委去以为民望,而诸臣犹晓晓以拥卫 自功,掩其失地之罪。是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名都为可守可弃之士抚道为可有可无之官功罪 不明赏罚不著莫此为甚!”疏入,帝大嘉叹。一日,帝诘户部尚书倪元璐饷额,甘来日:” 臣科与户曹表里,饷可按籍稽。臣所虑者,兵闻贼而逃,民见贼而喜,恐非无饷之患,而无 民之患。宜急轻赋税,收人心。”帝颌之。甘来道疾,连请告。会帝命编修陈名夏掌户科,甘来喜得代。不数日,贼薄都城。时泰 来官礼部员外郎矣,甘来属兄归事母,而自誓必死。明日,城陷,有言驾南幸者,甘来曰: ”主上明决,必不轻出。”乃疾走皇城,不得入。返检几上疏草曰:"当贼寇纵横,徒持议论, 无益豪末。”尽取焚之,毋钓后世名,遂投缓死。赠太常卿,谥忠节。 (选自明史,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名都为可守可弃之土/抚道为可有可无之官/功罪不明/ 赏罚不著/莫此为甚/B,是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名都为可守可弃之土/抚道为可有可无之/官功罪不明 /赏罚不著/莫此为甚/C.是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名都为可守可弃之土/抚道为可有可无之/官功罪不明/赏罚不著/莫此为甚/D.是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名都为可守可弃之土/抚道为可有可无之官/功罪不明 赏/罚不著/莫此为甚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授“擢“”起“,在古代都是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其中“授“表示授官任命,”擢”表示提 拔晋升,"起”表示重新任用已退职或被免职的官员。B 赠”谥“在古代是对官员功绩的奖赏用语,其中“赠“特指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 称号,“谥”特指古代皇帝为己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C 乡试“”进士”,其中“乡试”指明清两代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 只有在殿试中考中的人才叫“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中进士也就称金榜题名。D 都给事中”,明代分吏、户、礼、兵、开IJ、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 官吏。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后,六部直隶于皇帝,升秩正二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原各郡县百姓十分害怕曹变蛟的军队,因为曹变蛟的士兵会杀死难民冒充军功。B.崇祯帝赏罚不公,文武之间、朝廷内外之间、士兵和将帅之间,都存在这种情况。C.国家动乱之下,多地官员贪生怕死,不敢迎战,借着去勤王护驾的名义弃城逃跑。D .国都沦陷,人心惶惶,有人传言崇祯皇帝可能已经往南方逃跑,吴甘来不以为信。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服阕,起吏科,进兵科右给事中,乞假归。(4分)(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4 分)14.后人评价吴甘来“直言、爱民、忠君”,这些特点在文中分别有怎样的事迹佐证?请简要 概括。(3分)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教师版(-)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 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土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 汉王日:“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跋 而望归,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日:“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 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 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二年,汉王东略地, 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 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诸 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 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洛阳。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 者告诸侯日:“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 丧,诸侯皆缩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土,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J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节)【注】戏下:谓在主帅的旌麾之下。戏,通“麾”。三老:掌教化之官。遮说: 拦道告知。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3分)A抚B关C外D父E老F还G张H耳I来J见K汉L王M厚N遇0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国,指受到君主分封而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8. “项王使卒三万人从”中“从”和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 字含义与用法相同。C.“关外置河南郡”中“置”和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中的“置”字含义不同。D.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所以自称为寡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王巧攻民心。他不但下令修缮整治河上郡内的长城,还让百姓开垦耕种秦朝原来的 苑囿园池,甚至亲自到陕县安抚关外父老。B.汉王从善如流。他听取韩信“决策东乡,争权天下”的建议,领兵回军,直接率军在 废丘围困了雍王。C.汉王用人有方。先是用韩信之计,从故道回军,袭击了雍王章邯,后又派韩信攻打不 愿归附自己的韩王郑昌。D.汉王把准时机。汉王为义帝发丧,举哀三天,并乘机派使者通告诸侯攻打杀义帝的罪 人,抓住了讨伐项羽的绝佳机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军吏土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践而望归,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4分)(2)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3分)(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14 .在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杀刘邦,范增说他“为人不忍”,但在本文中他却杀掉了义 帝。请分别概括其体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10. (3分)E、F、J (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11. (3分)B (前为“跟随”,后为使动用法,意为“率领、带领”)12. (3分)B (“直接率军”有误。汉王先在陈仓与雍王大战,后在好畤与雍王交战,最后 才率军在废丘围困了雍王)13. (7分)(1) (4分)军中官吏和士卒都是靖山以东的人,日夜踮起脚尖盼望着回到家乡, 不如决策向东进军,争权夺得天下。(判断句;跋;东乡;句意;各1分)(2) (3分)所以现在我详细地说明这样做的理由,是希望君实(您)或许会宽恕我。(“所 以”:表原因,1分;“冀”:希望,1分;“见”:我,1分)14. (3分)优柔寡断、有勇无谋;目光短浅、盲目自大。(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 得3分。)附【参考译文】四月,各路将领从项羽帐下解散,诸侯各自回到封地。汉王回国,项王派兵三万跟随他 们。(汉军)离开后就烧断栈道,以防备诸侯军和其他强盗袭击他们,也向项羽表示没有东 进之意。到达南郑,将领和士卒有很多在中途逃亡回去了,士卒都唱着歌,想东归回乡。韩 信劝汉王说:“项羽封有功的各个将领为王,大王您却独自被封在南郑,这分明是流放您啊。 军中官吏和士卒都是嵯山以东的人,日夜踮起脚尖盼望着回到家乡,不如决策向东进军,(与 诸侯)争权夺天下J项羽出了函谷关,派人迁徙义帝。说:“古代的帝王统辖千里的土地,必须居住在上游J 于是(项羽)就派遣使者把义帝迁徙到长沙郴县,催促义帝早些动身,群臣渐渐背叛了义帝, (项羽)就暗地里让衡山王、临江王攻打义帝,在江南杀死了义帝。八月,汉王采纳韩信的计策,从故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战汉军,雍王 兵败退走;在好畤停下来作战,又再次失败了,逃到废丘。汉王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 咸阳,率军围困雍王于废丘。二年,汉王向东夺取城邑,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 阳都投降了。韩王郑昌不愿归附,汉王派韩信打败了他。于是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渭 南、河上、中地各郡;关外设置了河南郡。改立韩太尉信为韩王。将领中率领一万人或者献 出一郡之地降汉的,封给他一万户。修缮整治河上郡内的长城。各处原来的秦朝苑囿园池, 都让百姓开垦耕种。正月,俘虏了雍王的弟弟章平。大赦天下罪犯。汉王出函谷关到达陕县,抚慰关外父老,回来后,张耳前来拜见,汉王给了他优厚的待 遇。二月,下令废除秦的社稷,改立汉的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关渡过黄河,魏王豹率兵 随从。攻下河内,俘虏了殷王,设置河内郡。又率军向南渡过平阴津,到达洛阳。新城县一 位掌管教化的三老董公拦住了汉王,把义帝死的原委告知汉王。汉王听后,袒露左臂失声大 哭。随即下令为义帝发丧,哭吊三天。派遣使者通告各诸侯说:“天下诸侯共同拥立义帝, 称巨事奉。如今项羽在江南放逐并杀害了义帝,这是大逆不道。我亲自为义帝发丧,诸侯也 都应该穿白戴素。我将调发关中全部军队,聚集河南、河东、河内三郡的士兵,向南沿长江、 汉水而下,我希望与各诸侯王去讨伐楚国杀害义帝的罪人!”(选自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5页)(-)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罗隐字昭谏,杭州新城人也。隐本名横貌寝陋凡土上丕史第遂更今名。少能诗,与族人 虬、邺齐称,时人谓之三罗。初寓池州梅根浦,因自号江东生,寻为唐相郑畋、李蔚所知,卧病长安。久之,归杭州, 谒武肃王钱镂。惧王不纳,乃以所为夏口诗标卷首,中有“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 雄”句。王览诗大笑,加殊遇,贻以诗曰:“仲宣远托刘荆州,都缘乱世;夫子辟为鲁司寇, 只为故乡。”隐曰:“是不可去矣!”武肃王初授镇海节度使,令沈松草谢表,盛言浙西繁富,成以示隐,隐曰:“今浙西兵 火之余,朝廷执政方切于贿赂,此表入奏,执政岂无意要求邪? ”乃请更,其略曰:“天寒 而麋鹿常游,日暮而牛羊不下。”朝廷见之曰;“必罗隐辞也J梁既篡唐,欲以虚爵糜强藩,进武肃王吴越两国,且以谏议大夫诏隐。隐不行,请举兵 讨梁,曰:“王唐臣,义当称戈北向,纵无成功,犹可退保杭、越,自为东帝,奈何交臂事*贼,为终古羞乎? "王笑曰:“吾岂失为孙仲谋邪? ”又曰:“子孙善事中国,勿以异姓废事 大之礼。”王始以隐不遇于唐有怨望心,及闻其言,虽不能用而心窃义之。隐为文章多气力,而性傲睨。先是,隐适魏,谒邺王罗绍威,将入境,先寓书叙家世, 以绍威为从子行。幕府吏皆怒曰:“隐一布衣,而侄视大王,可乎? ”始威素重士,且曰: “隐名振天下,王公大人多为所薄,今惠然肯顾,得为从子,幸矣! ”遂拥旅郊迎,执礼甚 恭,隐亦不让。又令狐滴登进士,隐贺以短章,滴父曰:“吾不喜儿得第,喜得罗公一篇 尔。”其取重当世有如此。(节选自十国春秋吴越卷八)16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限涂三处,涂对一处得1分,多涂不得分)(3分)隐本名囚横貌©寝回陋回凡回十回上回不回中臼第区遂回更今名17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一种文体,与谏太宗十思疏的“疏”和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书”,都是 奏折。B.义,在本文中指坚守正义,与六国论中“义不赂秦” 一句中的“义”意义和用法 相同。C.中国,文中指中原地区,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莅中国而抚四夷”的“中国”意思 相同。D.薄,文中是轻视的意思,与烛之武退秦师中“邻之厚,君之薄也”的“薄”意思不同。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隐和钱修趣味相投,罗隐用诗暗示希望自己不要像祢衡一样不被容纳,钱修用孔子 回鲁国任司寇职暗示对罗隐的期盼。B.沈松和罗隐谢表不同,一个是吹嘘炫富,一个是委婉哭穷,从当地的实情来看,罗隐 的谢表更合适,有利于减轻当地负担。C.罗隐不接受朱温的封官,这一点与钱镂不同,两人的看法都合乎文化传统,罗隐是忠 君,但钱镂身上表现出的是爱国爱民。D.罗隐在北方时,虽然名气大,却没有得到多少发展机会,王公大人大多轻视他,但邺 王罗绍威对才华横溢的罗隐礼遇有加。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朝廷执政方切于贿赂,此表入奏,执政岂无意要求邪?(2)王始以隐不遇于唐有怨望心,及闻其言,虽不能用而心窃义之。20.对朱温篡唐建梁一事,罗隐和钱镂的主张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16. (3分)BEK17. (3分)A (选项中“书”不是奏折)18. (3分)D (是罗隐轻视王公大人)19. (8分)(1)朝廷当权者正在想方设法搜刮,这个谢表送去后,当权的人怎么会不产生来索取 的想法呢?(2)武肃王之前以为罗隐在唐时怀才不遇会对唐有怨恨之心,等听到罗隐的这些话, 虽然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但暗自钦佩他的忠义。20. (3分)罗隐主张讨伐谋逆之臣;(1分)钱镂认为要学孙权保存自己实力,(1分)并 且坚持尊奉中原大国保持国家统一。(1分)参考译文:罗隐字昭谏,是杭州新城县人。罗隐本来叫罗横,容貌丑陋,总共考过十次都没有考中, 于是就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他很小的时候就能诗作文,与同族人罗虬、罗邺齐名,当时人 把他们并称叫“三罗”。之前他寓居在池州梅根浦,便自号江东生,不久以后被唐朝宰相郑畋、李蔚赏识,只是 到长安后生了病。在中原过了很久后,罗隐回杭州,去拜谒武肃王钱镂。罗隐担心武肃王不 接纳自己,就把他写夏口的诗放在拜帖的首页上,诗里有“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 雄”的句子。钱武王读了诗后大笑,对罗隐给以特殊礼遇,并回赠诗说:“仲宣远托刘荆州, 都缘乱世;夫子辟为鲁司寇,只为故乡。”罗隐说:“不会再离开这里了!”武肃王被朝廷封为镇海节度使,让沈松草拟给朝廷的谢思表,表文里极力说了浙西一带 的繁华富庶,写好后拿来给罗隐看,罗隐说:“如今浙西刚经历战火,朝廷当权者正在想方 设法搜刮,这个谢表送去后,当权的人怎么会不产生来索取的想法呢?于是请求自己来修改, 简要的意思是:“天气寒冷时野生鹿鹿到处可见,傍晚时分没有家养的牛羊下山。”朝廷中人 见到这份谢表后说:“这一定是罗隐写的说辞J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想用一些虚的爵位封赏来赢取强藩支持,就进封武肃王为吴越王, 并且下诏封罗隐为谏议大夫。罗隐没有接受,并且请求武肃王起兵讨伐后梁,他说:“您是 大唐的臣子,坚持正义的话应该举兵讨伐后梁复唐,即使不能成功,还可以退守杭、越一带, 自称东帝,为何要拱手投降尊奉逆贼,做千古耻辱之事呢? ”武肃王笑着说:“我难道不能 做孙仲谋吗? ”同时对下面说:“我吴越国子孙后代要好好尊奉中原政权,不要有异心而违 背尊奉中央王权的礼义。”武肃王之前以为罗隐在唐时怀才不遇会对唐有怨恨之心,等听到 罗隐的这些话,虽然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但暗自钦佩他的忠义。罗隐写诗作文很有才气,性格狂傲。之前,罗隐游历到魏地时,拜见邺王罗绍威,快入 境时,先写信叙同宗,并且认罗绍威为堂侄。王府幕僚都愤怒地说:“罗隐不过是一个平民, 敢视邺王为侄辈,行吗? ”罗绍威一向尊重名士,就说:“罗隐天下名人,之前王公大人多 被他瞧不起,现在他肯来看望我,能够成为他的侄子,是我的幸运!”于是隆重去效外迎接 他,执礼也非常恭敬,罗隐也不推让。有一个叫令狐漓的人高中进士,罗隐写了一短章祝贺, 令狐湍的父亲令狐绚说:“我的儿子考中进士没什么可开心的,我开心的是他能得到罗公的 祝贺J罗隐受到时人的推崇都诸如此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 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 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 摊案上,墨汁浓讹殆尽,恨甚。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 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讶日:“狐似有意。不惟 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 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王阅之日:“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 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茅,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传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 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 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 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讹之。乃笑日:“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麓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 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己寓意于画 也。异史氏日: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犯而不变 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海:弄脏。房书名稿:进士考试的优秀闲墨。犯:因袭。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执叶公之余旧习目史而不变日势不至大败涂地目不止也目满之为害何如是夫。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春秋”,这里指的是“春秋笔法二春秋这本书叙事简括,但字里行间“寓褒贬,别 美恶”,世称“春秋笔法”。B. “售。文中指出售,卖,与促织中“成名操童子业,久不售”意思不相同。C. “经营”,文中指筹划构思,与阿房宫赋中“韩魏之经营”意思不同。D. “前茅”,原指行军时的先头部队。古代行军时,前哨以茅为旌,遇敌情或变故,则举茅 以示警告。后称考试成绩优秀,榜示名次在前为“名列前茅”。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郭生 心里十分愤恨,却又不知该怎么办。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 以当郭生的老师。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渐渐不相信狐 狸。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越发不相信狐狸,就不再为狐狸上香 祈祷,并将所写文章锁在箱子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4分)(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4分)15.简要概括郭生对狐狸涂改自己文章这件事的态度前后变化。(3分)10. BCE11.B【解析】两文中“售”的意思都是考中。12. D 【解析】D. “设馔”指安排食物,锁箱中的是读本,并非所写文章。13. (1)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些鸡黍之类的食物,供狐狸食用。(第一句“以是”、 “德”为得分点,后两句一句一分)(2)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 越多,(秦国)侵犯得就越急迫。(一句一分,“然则”、“厌”以及补完整主语为得分点) 14.由痛恨(或恚愤)到感激到不再相信(或怀疑)。(一点1分)参考译文:郭生,是淄川县的东山人。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山村中没有可以求教指正的人,二十多 岁了,他写字笔画还有很多错误。在此之前,他家中闹狐狸,衣服,食物和器具用品,常常 很多都丢失了,郭生很厌恨狐狸。一天晚上郭生读书,将书卷放在书桌上,被狐狸涂抹得一 塌糊涂,严重的地方,杂乱不堪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了。因此,郭生只好挑选出那些稍微干净 的字句集聚起来读,总共只有六七十首,郭生心里十分愤恨,却又不知该怎么办。后来又累B.汉王从善如流。他听取韩信“决策东乡,争权天下”的建议,领兵回军,直接率军在 废丘围困了雍王。C.汉王用人有方。先是用韩信之计,从故道回军,袭击了雍王章邯,后又派韩信攻打不 愿归附自己的韩王郑昌。D.汉王把准时机。汉王为义帝发丧,举哀三天,并乘机派使者通告诸侯攻打杀义帝的罪 人,抓住了讨伐项羽的绝佳机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跋而望归,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4分)(2)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3分)(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14 .在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杀刘邦,范增说他“为人不忍”,但在本文中他却杀掉了义 帝。请分别概括其体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罗隐字昭谏,杭州新城人也。隐本名横貌寝陋凡十上不中第遂更今名。少能诗,与族人 虬、邺齐称,时人谓之三罗。初寓池州梅根浦,因自号江东生,寻为唐相郑畋、李蔚所知,卧病长安。久之,归杭州, 谒武肃王钱镂。惧王不纳,乃以所为夏口诗标卷首,中有“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 雄”句。王览诗大笑,加殊遇,贻以诗曰:“仲宣远托刘荆州,都缘乱世;夫子辟为鲁司寇, 只为故乡。”隐曰:“是不可去矣!”武肃王初授镇海节度使,令沈松草谢表,盛言浙西繁富,成以示隐,隐曰:“今浙西兵 火之余,朝廷执政方切于贿赂,此表入奏,执政岂无意要求邪? ”乃请更,其略日:“天寒 而麋鹿常游,日暮而牛羊不下。”朝廷见之曰:“必罗隐辞也。”梁既篡唐,欲以虚爵糜强藩,进武肃王吴越两国,且以谏议大夫诏隐。隐不行,请举兵 讨梁,曰:“王唐臣,义当称戈北向,纵无成功,犹可退保杭、越,自为东帝,奈何交臂事 积习作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指正。早上起来后,发现那些习作被翻开摊在书桌上,几 乎都被浓墨汁涂抹掉了,郭生更加愤恨。恰逢王生因事来到东山,(王生)素来与郭生交好,(于是)上门拜访。见到被墨汁弄脏 的书本,问郭生是怎么回事。郭生把自己苦恼的事详细地告诉了王生,并拿出残存的习作给 王生看。王生仔细玩味这些残存的习作,发现那些被涂抹的和保留下来的地方,似乎有褒贬 之道。又审视查看那些被弄脏的书卷,大多是多余杂乱可以删掉的。王生惊讶地说:“狐狸 好像是有意这样做的。你不但不应为此苦恼,还应该立即拜它为师。”过了几个月,郭生再 来看自己之前写的文章,顿时觉得狐狸涂抹得确实很恰当。于是改作了两篇文章,放在书桌 上,来观察狐狸新的举动。等到天亮,发现又被狐狸涂抹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抹了; 只是用浓墨汁洒成大墨点,墨点铺满书卷。郭生感到奇怪,拿着书卷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 之后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你的好文章可以考中了 J这一年,郭生果然考入了县学。 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些鸡黍之类的食物,供狐狸食用。每次买到八股文(科考用) 的好文章,自己不挑选,而是让狐狸来决断。因此,郭生在两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参加乡 试,考取了副榜贡生。当时,叶先生的文章,风格典雅、文辞华丽,家家户户传习诵读。郭生有他们文章的抄 本,非常珍爱。忽然被狐狸倒了约一碗浓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剩下什么字,郭生便又 拟题写作,自己觉得很满意,却又被任意涂抹了。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过了不久,叶 公因为朝廷整顿文风而被收押入狱,郭生又稍微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然而此后郭生每作一 篇文章,都苦心筹划构思,却常常被狐狸涂抹污染。郭生认为自己多次名列前茅,心高气傲, 因此更加怀疑狐狸是在胡乱涂抹。于是抄录了以前被狐狸洒上很多墨点的文章来试探它,狐 狸又用墨汁把这些文章全部涂抹了。郭生便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为什么以前认为是好文 章的,现在又认为不好了呢? ”于是郭生就不再给狐狸安排食物了,并把所读的书卷锁进箱 子里。天亮后看见箱子封锁丝毫未动,打开箱子来看,只见书卷上用墨汁涂抹了四道,比手 指还要粗,第一章画了五道,第二章也画了五道,后面就没有再画了。从此以后狐狸竟然销 声匿迹了。后来郭生考试,考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这才知道征兆已经寄寓在书卷中画的 道道上了。异史氏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是自然的道理。名气稍稍树立,就认为自 己正确,执意于叶公遗留的风气、习惯,习以为常掉以轻心而不知变通,情势不失败到不可 收拾的地步是不会停止的,自满带来的祸害就是这样啊!”(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时帝被疾,或言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 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间公卿亦以为虚费府督可且勿许。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日: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 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静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 丧。匈奴本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明甚。臣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 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四河,乃筑长城以界之。其后深惟社稷之计,规恢万载 之策,乃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 肯称臣也。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外国天性忿鹫,形 容魁健,负力怙气,难化以善,易肆以恶,其强难设,其和难得。故未服之时,劳师远攻, 倾国弹货,伏尸流血,破坚拔敌,如彼之难也。既服之后,慰荐抚循,交接赂遗,威仪俯仰,如此之备也。今单于归义,还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夫疑而隙 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 能,焉得不为大忧乎?且往者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费岁以大万计者,岂 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 臣勤为国不安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遇边萌之祸。书奏,天子寤焉,召还匈奴使者,更报单于书而许之。赐帛五十匹,黄金十斤。单于未 发,会病,遣使愿朝明年,上许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言/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 许/B.或言/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 许/c.或言/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 许/D.或言/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 许/1L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被疾”犹被病,身患疾病的意思,在文中是指汉哀帝当时正卧病在床,无法临朝议事。B.“交接赂遗”的“赂”指赠送礼物,与六国论中“赂秦而力亏”的“赂”不同。C.“负力估气”的“负”指凭借,与谏逐客书“客何负于秦哉”的“负”不同。D.“费十而爱一”的“爱嘴吝惜,与阿房宫赋中“使六国各爱其人”的“爱”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匈奴单于请求朝见,大臣们一致反对,认为每次单于来朝,国家都有大变故,徒然耗费钱 财,汉哀帝听后左右为难。B.匈奴人残忍凶狠,桀瞥不驯,虽然蒙恬修筑长城加以防范,卫青、霍去病率兵征战,但匈 奴人始终没有真心臣服。C.国家以前图谋西域,控制车师国,设置城郭都护、监护三十六个国,每年耗费以万计主要 是为了制服匈奴。D.黄门郎扬雄进言,如果接受匈奴朝见,花费只是征战讨伐的十分之一,既不会引起匈奴叛 离,也可保住百年基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14 .简述汉哀帝在对待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上体现了哪些智慧?(3分)1 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人说:“自从黄龙、竟宁年间起,匈奴单于每到中原来,中原就有大的 变故发生。”皇上由此犯难,询问公卿们的意见,他们也认为每次匈奴来都白白花费 掉国家的钱财,可以暂且回绝。“单于朝中国”句式完整,单独成句,其后应断开,排除CD;“以问公卿''意思是询问公卿们的意见

    注意事项

    本文(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