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 训练题(word版 含部分解析).doc
专题二 自然界的水考点夯实1.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A.蒸馏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2.氢气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无色无味B.难溶于水C.密度最小D.可以燃烧3.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沉淀蒸馏A.B.C.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津是一座沿海城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节约用水B.明矾既能沉降水中的悬浮物,又能杀菌消毒C.可通过长期饮用含浓度较高的水来补钙D.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可能引起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症5.2019年3月19日,联合国水机制组织发布2019年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主题为“不让一个人掉队”,提出改进水资源管理、获得充足的供水和卫生服务对解决各种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至关重要。以下有关于水资源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的约70.8%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比例也很大B只要是澄清透明的水就可以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饮用,非常安全C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为了避免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生活中应当禁用含磷洗衣粉D工业三废的随意排放是导致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当禁止所有工厂排放任何废弃物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使硬水变软水B.长期饮用硬水用以补钙C.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D.常用杀虫剂给自来水消毒7.某同学在做过滤实验时,完成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 )A.漏斗的下端没有靠在烧杯内壁上B.滤纸破损C.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8.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该反应能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9.如图是进行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实验结束后,两管中的气压都小于外界大气压C实验可证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管内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10.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溶液(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至充满管A和管B。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下图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下列说法的是( )A硫酸钠在水中解离出和,可增强导电性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电解过程中,电极M附近产生的微粒有和D管A中的气体与管B中的气体体积比1:211.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步骤属于物理变化C.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D.净化后的水仍是混合物12.从如图所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13.水是生命之源,生活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水,关于水的知识很多,你都了解吗?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经常有下列水;河水海水冰水混合物水蒸气哇哈哈饮用纯净水水自来水泪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填序号)。(2)有下列装置图1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_(填字母)。活性炭的作用是_可用_代替。图2是简易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烧杯中装水的目的是:_。经过此操作后得到的是:_(硬水或软水),再向该水中加肥皂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图3: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李明同学过滤后的滤液仍浑浊原因有_;_(写两点)。图4: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点燃甲试管的气体前一定先要_。14.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吸附池内常用_吸附色素和异味。(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该过程发生的是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小宇同学用如图过滤装置对天然水进行处理,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_。(4)小宁同学为了比较不同水样的硬度,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实验操作水样肥皂水用量/滴市售纯净水2煮沸后的自来水6自来水9湖水14(解释与结论)硬度最大的水样是 _。由上述实验可知,在日常生活中,能将自来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有 _。(5)小宁同学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其实验方案为_。(6)科学家们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其作用是_。写出电解水反应文字表达式:_。与电源两极相连的两端,乙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若乙量筒中收集了10mL气体,则甲量筒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是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15.日常生活中,每位同学都会接触到硬水。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硬水进行了些探究实验,请完成填空(序数标号处)。(查阅资料)水的硬度是由水中溶解的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引起的。(1)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这种方法可靠吗?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别取适量碳酸氢钙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加热A试管,B试管不加热。A试管中产生气泡,有沉淀生成,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A试管冷却后,在上述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肥皂水,振荡。_(填“A”或“B”)试管中有较多泡沫,另一支试管中泡沫较少。实验结论是:_。(2)小组同学对某硬水中为什么含有碳酸氢钙非常感兴趣,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本中的“溶洞的形成”后知道:当石灰岩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小组同学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溶质是什么?于是他们对此开展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猜想二:溶质为;猜想三:溶质为_。(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碳酸钠溶液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所得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二_(填“成立”或:“不成立”)b.取实验步骤a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_不成立写出实验步骤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得出了正确结论。(拓展延伸)将8.0g NaOH固体溶解在100mL水中,通入6.6g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原理及在净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蒸馏,使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能使水得到净化;B、活性炭吸附沉淀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能使水得到净化;C、加入肥皂水,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可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但不能使水得到净化;D、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尽管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但能使水得到净化,故选C。 2.答案:C解析: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而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可以燃烧的气体除氢气外,还有甲烷等。 3.答案:C解析:静置沉淀是将大颗粒不溶物沉降下来,而吸附沉淀是加入絮凝剂吸附小颗粒的悬浮物形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过滤能除去所有难溶性杂质;蒸馏能除去全部杂质,得到纯水。4.答案:D解析:明矾不能杀菌消毒;长期饮用含的水容易形成结石。5.答案:C解析:A、地球表面约70.8%被水覆盖,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且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比例很小,应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B、澄清透明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不经过任何处理的水不能直接饮用,不符合题意;C、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为了避免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生活中应当禁用含磷洗衣粉,从而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D、工业三废的随意排放是导致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当将废弃物处理达标后排放,而不是禁止所有工厂排放任何废弃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C解析:过滤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无法使硬水变软水,A错误;长期饮用硬水容易使人体产生结石,B错误;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是混合物,C正确;用杀虫剂给自来水消毒,人也会中毒,D错误。7.答案:B解析:A、漏斗的下端没有靠在烧杯内壁上,会造成液体飞溅,但不影响过滤效果;故选项错误;B、滤纸破损,导致部分待滤液没有通过滤纸,造成滤液浑浊;故选项正确;C、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使待滤液通过滤纸,过滤效果好,滤液变澄清;故选项错误;D、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影响过滤速率,但不影响过滤效果;故选项错误;故选:B。8.答案:D解析:该反应能说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9.答案:C解析:A、水电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B、实验结束后,两管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因为生成了气体,一部分水排出管内,故选项错误;C、实验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故选项正确;D、水电解时,正极(管)产生氧气,氧气有助燃性,可以使燃烧的小木条燃烧更旺盛;负极(管)生成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燃烧,故选项错误。故选:C。10.答案:B解析:A、硫酸钠在水中解离出和,自由离子增加,可增强导电性,选项A正确;B、电解过程中不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B错;C、电解过程中,电极M连接的是正极,所以附近产生的微粒有,电极N附近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说明电极M溶液中呈酸性,所以电极M附近产生的微粒有,选项C正确;D、管A中的气体是氧气,管B中的气体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所以管A中的气体与管B中的气体体积比1:2,选项D正确;故选:B。11.答案:B解析:A.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故步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A正确;步骤加入液氯,可以杀菌、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步骤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C正确;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经过这几步净化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仍是混合物, D正确。12.答案:C解析:A、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说法正确.B、反应前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还是这两种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说法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故此项说法错误.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此说法正确.故选C13.答案:(1)(2) BADC; 吸附色素和异味;木炭;冷却水蒸气;软水;出现较多泡沫;引流;烧杯不干净;滤纸破损 ;验纯解析:(1)纯净物指由一种物质组成,河水、海水、哇哈哈饮用纯净水、自来水、泪水,均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水蒸气、水均只含水分子,所以属于纯净物的是;(2)图1:简易净水器从上到下应为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木炭代替。图2:烧杯中装水的目的是冷却水蒸气使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经过蒸馏的水变为软水,肥皂水加入软水振荡可观察到较多的气泡;图3: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过滤后滤液任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烧杯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图4:图为电解水实验,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方程式为:;甲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不纯点燃易引起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14.答案:(1)活性炭(2)化学变化(3)引流;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接收滤液的烧杯不干净)(4)湖水;煮沸 (5)分别为取5mL山泉水、自来水,加肥皂水,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若自来水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6) 增强导电性;氢气;5mL;氢元素和氧元素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能杀死水中的微生物,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接收滤液的烧杯不干净);(4)硬度越大,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越大,故硬度最大的水样是湖水;由表中数据可知,煮沸后的自来水相对于自来水,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减小,硬度减小,故煮沸可以降低自来水硬度;(5)小宁同学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仿照题中方法,其实验方案为分别为取5mL 山泉水、自来水,加肥皂水,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若自来水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6)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 NaOH溶液, 其作用是增强导电性;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与电源两极相连的两端,乙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化学式为:H2;若乙量筒中收集了10mL气体,则甲量筒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是5mL。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5.答案:(1)A;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和;不成立;猜想一;8.4解析:查阅资料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分别向两支试管加入肥皂水,A中出现较多泡沫,B中较少;可证明煮沸可以将硬水软化;提出猜想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中溶质有以下几种情况:碳酸钠不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溶质是碳酸钠;部分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溶质是和; 全部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溶质是碳酸氢钠; 故猜想三:溶质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设计实验a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猜想二不成立; 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方程式为:;b取实验步骤a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氢钠(a中已经加入过量的氯化钙会把碳酸钠全部反应完,此处产生气体不会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则猜想一不成立;碳酸氢钠和稀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拓展延伸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设8g氢氧化钠消耗二氧化碳质量为x,生成碳酸钠质量为y x=4.4g,y=10.6g共通入二氧化碳6.6g,相当于向含有10.6g碳酸钠溶质的溶液中再通入2.2g二氧化碳,由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可知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与106份质量的碳酸钠恰好反应,可得2.2g二氧化碳最多能消耗5.3g碳酸钠,即二氧化碳不足量,生成碳酸氢钠质量按二氧化碳质量计算,设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为zz=8.4g,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8.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