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甘肃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

    • 资源ID:9588744       资源大小:34.3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肃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

    甘肃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辋川别业王维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注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的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别业:别墅。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优娄:释迦牟尼的弟子。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离开辄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也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B. 颔联虚写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全诗于质朴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特点。C. 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合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理的宗教倾向。D. 尾联描写乡邻披衣倒屣与诗人相见、开怀畅谈情景,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乡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15. 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有“诗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的论断,本诗颔联中有两字亦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请指出并加以分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寄外舅【注】郭大夫陈师道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注:外舅: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岳父郭概由朝请郎提点成都府路刑狱。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一女都随郭赴蜀,陈则留在长安,此诗是分别后所作。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情真意切,通俗易懂,首联语调高昂,颔联沉抑,颈联呈淡淡欢快,尾联归于平静。诗歌起伏跌宕,尽真情之妙。B. 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消息终于传来。C. “妻孥且旧居”是写妻子儿女仍在外舅家居住,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体现了诗人既迫切又犹疑、惊喜畏惧交加的心情。D. 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将诗人想知道家人消息但又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15. 有人对诗的尾联甚为称道,试从情感与主题方面进行赏析。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送韩将军还边李益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注】戎寄:指所交托的军务。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一反送别的伤感,既写出韩将军被皇帝委以重任,也暗含作者对他的羡慕与激刷之意。B. 首联点明时间,照应标题,以简练之笔展现出羽林将士意气风发之姿。C. 颔联暗用典故,借李广率少量骑兵智退匈奴的典故来刻画韩将军的形象。D. “旌旗上垄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还边军队人数之多和行军的迟缓。15. 孙武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你认为诗人笔下的韩将军具备“将者”的哪几个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饯王相公出牧括州刘长卿缙云讵比长沙远,出牧犹承明主恩。城对寒山开画戟,路飞秋叶转朱幡。江潮淼淼连天望,旌旆悠悠上岭翻。萧索庭槐空闭合,旧人谁到翟公门。【注】王相公:王维之弟王缙。王缙因得罪下狱,后被贬为括州(今浙江丽水缙云)刺史。括州属丰腴之地,与被贬岭南、剑南、黔中等穷恶之地的官员相比,很幸运。刘长卿曾被贬南巴,深知那里环境险恶。朱幡;红色车障,古代高官所乘车子。翟公门:出自“旧游多不见,师在翟公门”(唐朝严维诗),借指门庭冷落。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标题用“出牧括州”交代送别对象“王相公”的遭遇,这也是诗人为其“饯”的原因。B. 首联将被贬之地与长沙比较,点明王相公出牧括州皇帝开恩,意在为皇上歌功颂德。C. 颈联两句通过对江潮、旌旆等意象的刻画,体现了王相公前往括州行旅的艰辛和凄凉。D. 诗中暗将自己被贬经历与王相公遭遇相联系,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有让对方倍感亲切之效。15. 本诗尾联意味隽永,请简要分析。甘肃省张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别匡山注李白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注释】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是少年李白读书学剑之地,他曾在这里习居十年。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首联写远望山色斑斓的峰峦,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诗人沉浸在令人陶醉的美景中。B颔联描绘了诗人穿行于山中晚归的画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安宁闲适的感觉。C颈联写诗人倚树听猿啼阵阵,看僧人在池边洗钵,视听结合,描绘了山中美好景致。D本诗的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有所不同。15.李白少年时在匡山读书学道,24岁离开了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结合全诗,分析李白离开匡山时的内心情感。(6分)甘肃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辋川别业王维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注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的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别业:别墅。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优娄:释迦牟尼的弟子。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离开辄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也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B. 颔联虚写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全诗于质朴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特点。C. 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合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理的宗教倾向。D. 尾联描写乡邻披衣倒屣与诗人相见、开怀畅谈情景,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乡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15. 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有“诗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的论断,本诗颔联中有两字亦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请指出并加以分析。【答案】14. B 15. “染”与“然”,“然”通“燃”。青草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红得几乎要燃烧起来。以动写静,赋予画面动态的美感,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颜色的艳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雨中郊野春景图。表现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喜爱之情。【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综合赏析能力。B.“颔联虚写辋川沿途所见”错误。应该是实写眼中所见景物,青草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红得几乎要燃烧起来。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的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本题首先指出颔联中有“点石成金”的效果的两个字,再进行分析。此诗先写作者未到辋川将近一年,回来时正好赶上春耕的农忙季节。沿途所见雨中浓绿的草色,足可染物;水上火红的桃花像是要燃烧起来,十分迷人。春播的季节,山野之中最惹人注意的就是春草与桃花。春草是怎样的,桃花是怎样的,人们大都有亲身感受。所以,要处理得使人如身临其境,是不大容易的。但王维自有见地,他使用了“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把红与绿给予高度的强调红得似乎要燃烧起来;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于是“染”和“然”将红绿二色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颜色的艳丽。从另一个角度,颔联将静态景物,通过“染”和“然”(通“燃”,燃烧)写得具有强烈的动感,以动写静,使本已很美的绿草、红花,被形容得更加碧绿,更加红艳。这种色彩明艳的画面,反映了诗人“相欢语笑”的喜悦心情,意境优美,清新明快,描绘出一幅绚丽的雨中郊野春景图。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寄外舅【注】郭大夫陈师道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注:外舅: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岳父郭概由朝请郎提点成都府路刑狱。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一女都随郭赴蜀,陈则留在长安,此诗是分别后所作。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情真意切,通俗易懂,首联语调高昂,颔联沉抑,颈联呈淡淡欢快,尾联归于平静。诗歌起伏跌宕,尽真情之妙。B. 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消息终于传来。C. “妻孥且旧居”是写妻子儿女仍在外舅家居住,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体现了诗人既迫切又犹疑、惊喜畏惧交加的心情。D. 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将诗人想知道家人消息但又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15. 有人对诗的尾联甚为称道,试从情感与主题方面进行赏析。【答案】14. A 15. 尾联写作者顾影自怜,以老病之躯为功名所欺,未能顾及妻室儿女。面对家书,作者回信时洒下了伤心之泪。情感与主题:诗歌既表达作者对远居异地妻儿的关怀问候,抒发作者家人不能团聚的悲哀;又由家庭的悲欢离合上升到对身世的感慨,对社会不平的怨愤、抗议,这提升了全诗的思想高度。【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以及技巧的鉴赏能力。A项,“首联语调高昂”“尾联归于平静”错误。首联“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得知妻子儿女此时的生活状态,因此从语调上来看应该是平静的。尾联中“泪尽数行书”的意思是流着凄伤的眼泪,写下了这几行回书。悲从中来,不能抑制。因此语调应该是深沉的。所以应该是“首联语调平静”“尾联归于深沉感慨”。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鉴赏能力。尾联“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的意思是:可叹我年龄既老又多病,功名未立;流着凄伤的眼泪,写下了这几行回书。尽管有淡淡的微笑,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家庭异地分居、不能团圆的严酷现实。所以,作者情不自禁,悲从中来。顾影自怜,愁病交加,连自己的妻儿都养活不了,想到这些,提笔回信之时,他便洒下了伤心之泪。全诗的思想深度也由此深入一步,由前面与妻子儿女忍痛别离,不能像别人那样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悲伤之情,到造成此种结局的追根究底,最后得知,是因为科举不顺,无法建立功名导致的,从而进一步抒发了自己身世感慨,而对社会不平的怨愤抗议也就意在其中了。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送韩将军还边李益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注】戎寄:指所交托的军务。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一反送别的伤感,既写出韩将军被皇帝委以重任,也暗含作者对他的羡慕与激刷之意。B. 首联点明时间,照应标题,以简练之笔展现出羽林将士意气风发之姿。C. 颔联暗用典故,借李广率少量骑兵智退匈奴的典故来刻画韩将军的形象。D. “旌旗上垄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还边军队人数之多和行军的迟缓。15. 孙武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你认为诗人笔下的韩将军具备“将者”的哪几个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4. D 15. “独将轻骑出”可以看出韩将军“勇”的特点,勇敢坚毅,胆识过人。“暗与伏兵期”可以看出韩将军“智”的特点,心思缜密,谋略出众。“圣心戎寄重”可以看出韩将军“信”的特点,深受信任,忠心报国。【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D“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旌旗上垄迟”中“旌旗”代指军队,这是“借代”手法。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能力。“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借用李广的典故刻画韩将军的形象。李广为了迷惑敌人,亲自率领少量骑兵出行,却在暗处设伏,将敌人引入包围圈,打赢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作者在这里意在赞扬韩将军有李广一样的勇气和胆识,更有李广一样的智谋。体现了孙武认为将者应具备的“勇”和“智”。“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表明皇上十分倚重韩将军,将整个军队以及国家安危都托付于他,可见皇帝对韩将军的信任。体现了孙武认为将者应具备的“信”。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饯王相公出牧括州刘长卿缙云讵比长沙远,出牧犹承明主恩。城对寒山开画戟,路飞秋叶转朱幡。江潮淼淼连天望,旌旆悠悠上岭翻。萧索庭槐空闭合,旧人谁到翟公门。【注】王相公:王维之弟王缙。王缙因得罪下狱,后被贬为括州(今浙江丽水缙云)刺史。括州属丰腴之地,与被贬岭南、剑南、黔中等穷恶之地的官员相比,很幸运。刘长卿曾被贬南巴,深知那里环境险恶。朱幡;红色车障,古代高官所乘车子。翟公门:出自“旧游多不见,师在翟公门”(唐朝严维诗),借指门庭冷落。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标题用“出牧括州”交代送别对象“王相公”的遭遇,这也是诗人为其“饯”的原因。B. 首联将被贬之地与长沙比较,点明王相公出牧括州皇帝开恩,意在为皇上歌功颂德。C. 颈联两句通过对江潮、旌旆等意象的刻画,体现了王相公前往括州行旅的艰辛和凄凉。D. 诗中暗将自己被贬经历与王相公遭遇相联系,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有让对方倍感亲切之效。15. 本诗尾联意味隽永,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尾联前句想象王缙所贬之地庭槐萧条、冷落凄清的环境,后句运用“翟公门”的典故,写无人来看望被贬的王缙,借以对王缙因贬官受到冷落表示同情。这两句想象王缙到所贬之地后的寂寥孤独的生活,从而体会到王绍的悲凉心境,足见诗人的真诚和体贴。甘肃省张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3)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别匡山注李白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注释】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是少年李白读书学剑之地,他曾在这里习居十年。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首联写远望山色斑斓的峰峦,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诗人沉浸在令人陶醉的美景中。B颔联描绘了诗人穿行于山中晚归的画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安宁闲适的感觉。C颈联写诗人倚树听猿啼阵阵,看僧人在池边洗钵,视听结合,描绘了山中美好景致。D本诗的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有所不同。15.李白少年时在匡山读书学道,24岁离开了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结合全诗,分析李白离开匡山时的内心情感。(6分)答案:14.B“联描绘了诗人穿行于山中晚归的画面”错。颔联是写山中农人的生活画面。山上野径交错,农人常常带着家犬一起走过,每逢夕阳西下,晚归的农人就背着柴薪走下山来。15.对匡山优美的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对山中闲适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对未来的向往期待/实现理想的决心,将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

    注意事项

    本文(甘肃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公**)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