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资格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高等教育大学课件.pdf
-
资源ID:95892120
资源大小:503.2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资格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高等教育大学课件.pdf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 李红艳 一、教材分析: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节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2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内容,它是在第一节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走出个体城市内部,站在宏观高度上进一步对较大范围区域中的城市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这一节主要介绍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教材从城市大小等级的划分到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差异,再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本节教材由正文、“阅读”、“活动”、“案例”和“读图思考”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其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课标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三、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2)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3)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4)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2、过程和方法:(1)利用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不同等级的城市以及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标准。(2)利用学生所在的河源市,理解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以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3)利用案例如上海、深圳、攀枝花等城市的发展变化分析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4)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对我们的启示,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现实生活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1、城市等级与城市的功能、服务范围、数目、距离之间的关系。2、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五、教学难点:不等级城市服务范范围的嵌套理论。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 课时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城市的不同等级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仙塘镇、河源市、广州市的多幅图片。2、提出问题:这三个城市是否是同一个等级的城市?观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图 片 欣 赏引 起 学 生视 觉 的 冲击,特别是仙塘镇、河源市图,同学 们 从 来没 有 觉 得自 己 生 活的 地 方 这么美,激发了 学 生 极大 的 学 习兴趣。过渡 1、这三个城市是不同等级的城市,这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正是由于这地域结构的不同,导致这三个城市的服务功能是否一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2、教师板书课题 认真听讲 引出新课 新课教学 一、城市等级 的 划 分依据 1、多媒体展示三个城市的图片,同时展示广州市、河源市、仙塘镇的城市人口规模 2、提出问题:我国最大的城市是哪个?城市的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析讨论,得出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依据是城市人口规模。提 供 背 景辅助知识,培 养 学 生提 炼 有 用信息。二、城市等级的类型 1、材料分析 根据以上资料,你认为不同国家对人口规模的定义和等级划分是否相同?为什么?2、材料分析 学生阅读课本阅读部分材料,分析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标准,并说出仙塘镇、河源市、广州市分别属于哪一类?国家 国土面积 人口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 德国 35万 8237万 发达国家 高 中国 960 万 13 亿 发展中国家 低 1、分析讨论,得出不同国家由于疆域、人口、经济发展程度及城市化水平不同,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不完全相同。2、通过阅读材料,明确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并分别判断出仙塘镇、河源1、通过材料 对 比 分析,培养学生 比 较 分析的能力。2、通过学生 自 主 阅读,培养学生 的 阅 读能力。人教版必修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内容它是在第一节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走出个体城市内部站在宏观高度上进一步对较大范围区域中的城市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这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本节教材由正文阅读活动案例和读图考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其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提高学生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理解不同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市、广州市的城市等级。过渡 城市是某一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企业和机构,如河源市集中了大量的商店、工厂、医院、学校、政府机构等,正是由于这些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服务。认真听讲 引 出 下 一主题内容。三、城市等级 与 服 务种类、服务范 围 的 关系 1、多媒体展示河源市图片 2、提出问题:河源市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河源市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服务设施?河源市能为哪一个区域的人提供服务?3、过渡:我们上高中能在河源市完成学业,那么上大学能否能在本市完成了呢?由此得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4、安排学生活动:自由分组(8 人一组),调查自己或家里人下列几组不同服务的地点选择状况:(1).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2).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重点高中等。(3).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杂症,上大学或者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把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并说出理由。从而得出结论 小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服务种类 级别 名 称 仙塘镇 河源市 广州市 距 离 0-1km 约 9km 约 100km 城市人口规模 约 2.6 万 约 39.9 万 约 1275 万 前往该地的频率 寻求的服务 1、通过分析讨论,总结出城市的服务范围的概念。2、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总结出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的关系。1、利用学生 生 活 中熟 悉 的 事例,浅显易懂,学生也感兴趣。2、通过合作 探 究 活动,改变学生 的 学 习方式,让学生 自 主 学习,同时培养 学 生 探究 学 习 和合作精神。人教版必修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内容它是在第一节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走出个体城市内部站在宏观高度上进一步对较大范围区域中的城市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这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本节教材由正文阅读活动案例和读图考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其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提高学生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理解不同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服务范围 服务设施 过渡 设问:河源市目前是个中等城市,它的将来能否可以发展演化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思考,引起注意 河 源 市 的将 来 激 发了 学 生 强烈 的 好 奇心,引起了他 们 寻 根探 究 的 欲望。四、城市等级 提 高 的条件 1、案例分析:案例一:上海的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 案例二:“深圳原来是宝安县的一个小渔村,当地称田间水沟为“圳”,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又称鹏城。现在是拥有超过 1054 万人的省直特大城市,而宝安县却只是它管辖的一个区,超过 401 万人的城市,”是什么因素影响?案例三“攀枝花市,是由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城市名因兰尖铁矿附近的攀枝花村而得名,据说村前有一棵上百年的大攀枝花树(后毁于火灾)而得名。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等丰富的矿产建起的工业城市而出名。攀枝花由原来的村庄变成现有人口80多万的中等城市。”问:攀枝花市的形成与发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2、教师小结: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的等级,与城市所取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丰富的资源有关。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案例,得出上海、深圳、攀枝花的等级提升分别与优越的发达的交通、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条件有关。1、培养学生 阅 图 能力、分析能力。2 通过对案例 的 评 析和研究,增强 学 生 的分析、概括和 总 结 知识的能力。3、通过有趣 而 富 有知 识 性 的案例,把内容具体化。知 识 的 应用 1、提问:河源市目前是个中等城市,它的将来能否可以发展演化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2、等学生回答后,肯定学生的看法,同时说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只是提供了条件,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知道从三个方面分析,各抒己见,言之有理1、加强学生 间 的 合作、协作,提 高交 流 表 达能 力,锻炼 学 生 用人教版必修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内容它是在第一节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走出个体城市内部站在宏观高度上进一步对较大范围区域中的城市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这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本节教材由正文阅读活动案例和读图考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其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提高学生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理解不同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就正确。发 展 的 眼光 分 析 问题,发 展学 生 的 创新思维。2、一方面学 生 掌 握了 分 析 问题的方法,另 一方 面 学 生了 解 了 乡土 地 理,增 强 了 热爱 家 乡 的感 情,感受 到 学 以致 用 的 乐趣。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体系以及本节课的收获,同时多媒体板书。认真听讲、抄笔记 让 学 生 建立 起 本 节课 的 主 干知识体系。巩固训练 1、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题目。2、讲评练习。认真做练习 巩固知识,提 高 地 理基 本 技 能和 解 题 能力。布置作业 赢在课堂第 28 页的第 1 题到第 9 题 复习,完成课后作业 巩 固 已 学知识 第二课时: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教 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课 复习:城市的等级划分和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关系。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复习,回答问题。通过复习引出新课。城 市 等级 体 系的概念 让学生看书,找出城市等级体系的概念 看书,找出城市等级体系的概念 明确基本概念,为以下的学习做好铺垫。人教版必修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内容它是在第一节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走出个体城市内部站在宏观高度上进一步对较大范围区域中的城市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这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本节教材由正文阅读活动案例和读图考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其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提高学生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理解不同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德 国 南部 城 市等 级 体系 的 启示 分析案例: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提出探究的问题:1、图中的城镇共有几个等级?2、不同等级城镇的数目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3、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4、试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关系。探究案例,总结出城市的等级与城市的数目、城镇的分布的关系 1、探究案例,总结规律。2、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城 市 六边 形 服务 范 围的 嵌 套规律 1、首先说明这是德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对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研究得出的中心地理论,他是在假设土壤肥力相等、资源分布均匀、没有边界的平原上,交通条件一致、消费者收入及需求一致、人们就近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情况下得出的理想模式。2、指导学生阅读图 2.13 下文字说明,理解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3、指导学生读图 2.14,提出以下讨论问题(1)图 214 中城市有几个等级?(2)找出表示每一等级六边形服务范围的线条颜色?(3)叙述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4、提问:了解这一规律有什么作用?探究案例,理解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的意义。1、探究案例,总结规律。2、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知 识 的应用 1、告诉学生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地理案例 地理原理或规律 指导地理实践。2、布置学生合作探究活动:(参考图 2.15)(1)给出荷兰圩田空白图,让学生应用上面的理论规划设计居民点并说出理由,再和教材上的规划进行对照。(2)给出珠三角地区城市分布图和各城市人口数,让学生对这些城市进行分级,概括每一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统计每一等级城市的数目以及彼此间的平均距离,总结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空间分布的关系。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城市的数目、服务范围、空间分布的关系。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2、学以致用,拓展视野,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归 纳 总结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体系以及本节课的收获,同时多媒体板书。认真听讲、抄笔记 让学生建立起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体系。巩 固 训练 1、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题目。2、讲评练习。认真做练习 巩固知识,提高地理基本技能和解题能力。布 置 作业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教师选定一个地区范围,为学生提供资料或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完成活动要求内容。复习,完成课后作业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地区不同等级城市之人教版必修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内容它是在第一节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走出个体城市内部站在宏观高度上进一步对较大范围区域中的城市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这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本节教材由正文阅读活动案例和读图考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其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提高学生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理解不同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间的服务范围的嵌套关系和体系。人教版必修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内容它是在第一节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走出个体城市内部站在宏观高度上进一步对较大范围区域中的城市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这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本节教材由正文阅读活动案例和读图考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其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提高学生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理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