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医学心理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医学心理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pdf
-
资源ID:95898935
资源大小:280.3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医学心理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医学心理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pdf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 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痫剧,继而破溃 流脓,经久不愈。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 主编,人民卫生岀版社,2008年)。(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 者伴有排尿困难。(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 有波动感。(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 溃,形成痿管,经久不愈。(三)疾病分类 (四)证候诊断 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 恶寒、发热、便秘、滋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 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 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 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五)鉴别诊断 1、肛周毛囊炎、师肿:病灶仅在皮肤或皮下,发病与 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2、骨氐骨前畸胎瘤继发感染:有时与直肠后部脓肿相似。肛门指诊直肠后有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X 线检查可见紙骨与直肠之间组织增厚和肿物,或见紙前肿物 将直肠推向前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人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 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标准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痫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岀版社年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可伴结或肿块局部温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二疾病分期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溃破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四证候诊断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滋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热毒炽方,肿物内有散在钙化阴影,骨质,牙齿。二.治疗方案(一)辨证分型论治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药汤剂(1)火毒蕴结证:治法:清热泻火解毒。方剂:仙方活命饮加减。常用药物: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甘草、皂 刺、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中成药:牛黄解毒丸(2)热毒炽盛证:治法:清热败毒透脓。方剂:透脓散加减。常用药物:黄罠、山甲、川茸、当归、皂刺。2、中成药(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等。(2)中药膏剂外用: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二)外治法 1、急性期:可用拔毒膏外敷。2、成脓期:宜早期切开排脓,根据脓肿部位、深浅和 病情缓急,选择适当的术式。标准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痫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岀版社年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可伴结或肿块局部温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二疾病分期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溃破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四证候诊断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滋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热毒炽3、溃破期:宜先用拔毒膏提脓、化腐,待疮面新鲜、肉芽生长良好,再改用九华膏以生肌敛口,如日久成肛痿,则按肛痿处理。(三)手术治疗 1、治疗原则:脓肿一旦形成,及时切开引流,以防感 染向深部和周围组织蔓延。2、手术方法:(1)切开引流术:适用于体质虚弱或不愿住院的高位 深部脓肿。(2)根治术:适用于肛门皮下脓肿,肛管后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3)切开挂线术:适用于高位肌间脓肿,骨盆直肠间 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马蹄形脓肿。3、手术的注意事项(1)定位要准确,一般在脓肿切开引流前,先定位,再进行切开引流。(2)浅部脓肿可行放射状切口,深部脓肿应行弧形切 口,避免损伤括约肌。(3)脓肿引流要彻底、通畅。切开脓肿后,要用手指 去探查脓腔,分开脓腔内的纤维间隔,以利引流。引流口要 里小外大,以防皮肤过早愈合而影响引流。标准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痫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岀版社年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可伴结或肿块局部温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二疾病分期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溃破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四证候诊断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滋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热毒炽(4)术中应切开或切除原发感染的肛窦,即内口,预 防肛痿形成。标准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痫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岀版社年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可伴结或肿块局部温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二疾病分期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溃破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四证候诊断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滋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热毒炽4、术后处理(1)在辨证基础上酌情应用清热解毒、托里排脓的中 药汤剂口服。(2)术后每次大便后坐浴。(3)创面每日换药1-2次,保证创口引流通畅,酌情 选用拔毒膏、九华膏等。难点分析:手术前后患者肛门部疼痛及出血是治疗的难 点。解难措施:1、我们应用中药熏洗法:适用于手术前后,以缓解症状。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药:马齿觅,野菊花,三颗针,鱼腥草,芒硝。水煎先熏后坐浴15-20 分钟。2、中药外敷法:肛痈手术前后肛门部疼痛、便血,中药熏洗后可选用消肿膏等外敷以清热凉血、理气止痫,生 肌敛疮。四、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创口愈合。好转:症状、体征改善,创口基本愈合。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三、难点分析及解难措;标准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痫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岀版社年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可伴结或肿块局部温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二疾病分期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溃破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四证候诊断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滋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热毒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