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民族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精选多篇).docx

    • 资源ID:95914182       资源大小:95.77KB        全文页数:10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族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精选多篇).docx

    民族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精选多篇)第1篇: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调查报告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基本状况 1调查过程: 1、问题的设计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共发出200份问卷,收回17 23、结果的统计与数据处理 4、写调查报告 2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展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各少数民族已一步步融入当今文化生活,而主流文化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政府实行进展旅游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在大众眼前,这是对传统文化一种特殊的传承。一方面来说,旧文化被新文化冲击是必不行免,而各种文化又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世人所赞扬;另一方面,国家实行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爱惜,是否能让其完整、正确地传承下去,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当今少数民族文化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现状,而国家的爱惜措施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关键字:少数民族文化现状开发利用 3调查背景: 我校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来自各地的少数民族高校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基本可代表少数民族新一代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看法。 我们在本校少数民族同学之间以及少数民族预科班中经行调查,有来自十几个少数民族同学参与调查,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三分之一,可以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状况。 关于高校生对于自己民族文化受冲击的了解,以及他们对其文化精髓-语言的了解,可代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程度,他们对爱惜自己民族文化的看法以及建议,也特殊有助于我们对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调查。 4调查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进展与传承现状,发掘国家政策对其文化的影响。 调查对象: 在校少数民族同学、预科生。具体有,回族、藏族、苗族、彝族、维族、壮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 5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为主,与少数民族同学的沟通为辅,另参考有关文件。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的民族类别如下: 一、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调查数据显示:了解本民族语言的人数占被调查总数的32.2%,一般了解和不了解占61.3%,以前有现在无占1.7%,无语言占4.6%。大多数人对自己民族语言不太了解,可见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本民族语言了解相对甚少,第一说明对本民族的语言关注甚少,其次说明本民族的语言遭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一般话等等因素,造成了对本民族语言的关注度降低。在自己民族的文化现状方面,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在日益消褪的占其中的75.4%,认为没有消退的只占12.9%,不清楚是否消退的占其中的12.3%。绝大部分人认为他们的民族文化在日益消退。 对民族文化来说,很多语言和文字处于衰退状态,甚至面临濒危状态,急需实行爱惜和抢救措施。任何一种文字的消逝,可能带来的是千百年留存下来的历史、哲学、民间才智的损失,一个民族的记忆也会就此漫漫消逝。民族语言的危机,部分来自于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本民族的弱势地位是由文化造成的,导致青少年对自己的母语不生疏、不了解、不宠爱的不正常状况,对有关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没有任何了解,甚至表现得极为冷漠。民族语言的危机还源于社会经济的压力。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有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语言不有用,没有保留的价值,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从而使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慢慢丢失。我国55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但是,随着社会的进展,农村少数民族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尤其是散杂居的民族地方,优秀民风民俗也在不断被抛遗、忘弃。 二、对民族文化的开发 调查数据显示:在影响民族文化的因素中,经济影响占了其中的36.1%,国家政策的制定影响占33.6%,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占18.5%,其中无冲击只占11.8%。那么既然经济影响占影 响因素的较大比重,经济影响受旅游产业的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5.1%的调查数据认为受正面影响,认为受影响不大的占18.9%。认为受旅游产业的负面影响占21.1%。不清楚的占14.9%.在对现今各民族融合的调查中,赞成各民族融合的占72.7%。反对民族相互融合的占12.8%。对于民族融合持无所谓的态度占14.5%。随着经济的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众多众多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经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开发的缘由有,经济缘由:经济的进展,商品的流通,也往往促成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转变;因此作为经济上相对贫困而文化上相对富有的少数民族人民来讲,充分利用、开发、进展自身已有的资源,也不失为一种生活的方式,也是其生活的权利。每个民族都是公正的,都享有进展和改善生活的权利。传统文化的表演不仅有利于人民的了解,增进民族融合与团结,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经济进展,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支配。文化渗透缘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由此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所带来的全球化影响,文化的彼此渗透更是如此。以前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局限了这种渗透的进度,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进展,这种局限性正在被逐步地缩小。山区里的人们正逐步的走向外界,走向世界,同时外界的人们也在一步步的走向山区。这就不行避开的导致了人们对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受外界主流文化的影响,部分青年便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从而思考着与外界主流文化的接轨,以适应现代经济大潮下的文化进展趋势。因此,在政府的指导与参与下,文化的表演也就应运而生,其文化的存大价值也被重新加上新的内容。这也符合文化进展的规律。 三、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国家政策对民族文化有利占47.7%,不利占8.1%,无影响或不清楚各占15.7%和28.5%。大多数人认为国家政策对民族文化是有利的,那么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开发和爱惜力度如何呢,在调查的人中,认为开发力度相当的占19.3%,开发力度大于爱惜度的占49.7%,开发力度小于爱惜力度的占13.5%,不清楚的占17.5%。大多数认为开发力度大于爱惜力度。 开发力度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因其生活的需要及外来商业文化的影响深化,在政府政策的参与指导下,文化旅游业的产生与进展使得很多只有在特定时期才能消逝的节日风情、习俗、歌舞在平常也可能有幸亲身体验一回!如此以来,便有更多的人了解了这种独特文化,此后尽管文化照旧独特,但作为此种文化的仆人却对此有所淡化了,事物因其每天施行而变得没有价值。很多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现在为了让人民便于了解、见识,在某些时期也可能被表演出来。比如说商业上的“游行团”的到来,上级领导的到来等等都有可能消逝。比如苗家的歌谣均无特地文字或书籍记载,都是以口传的方式世代相传的,歌谣的内容可因表达的需求而转变,但不能转变歌种类本身原有的韵律。当然,这些歌谣在应当的时期也同样会消逝,这是保持民族特色的应有的文化传承,否则将会失去其存在的文化价值,而仅仅变成为一种“死了的”商业资源。 三、调查总结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的发觉我国在少数民族文化进展与爱惜方面存在的问题,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认为如今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日渐消退,而导致这一结果的缘由有很多:经济、国家政策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较为严峻,旅游产业的兴起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负面影响慢慢显现;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力度大于爱惜力度。为了更好的爱惜和传承少 数民族文化,我们有如下建议: 第一,制定法律法规爱惜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爱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有继承、爱惜、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条款。连续争论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惜的法律爱惜、传承、弘扬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爱惜、弘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可对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同时,拨出大量资金,支持民族地区加强广播电视建设,凡是通电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电视、听到广播。 第三,大量培育少数民族文化人才,为爱惜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供应人才保障。民族院校和民族自治地方,都办有特地培育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基地。在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专业的少数民族文艺表演队伍。民族自治地方可把一些优秀的、有培育前途的表演方面的人才送到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专院校进行特地的培训成为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骨干队伍。 第四,组建机构,从组织上保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国家有关部门可建立民族文化的特地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爱惜。建立民族语言的翻译、民族出版物的机构。此外,组织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这也是我们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第五, 对少数民族个人而言,应当乐观主动学习、宣扬、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了解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等,为少数民族文化的进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调查问卷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现状的调查 您好,我们是陕西师范高校大二的同学,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现状的调查,旨在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进展的现状,分析现今影响少数民族文化进展的因素,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求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进展的对策,希望您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答案,乐观参与,特殊感谢您的支持和协作! 1.请问您是哪一个民族?() A.汉族B.回族C.藏族D.其他_ 2.您认为您所在的民族的文化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冲击?()(可多选) A.经济影响B.国家政策C.其他民族D.无冲击 3.您对您民族的语言了解有多少?() A.了解B.一般C.不了解D.以前有现在无E.无语言 4.您对现今各民族相互融合的看法.() 6 A.赞同B.无所谓C.反对 5.您是否支持国家爱惜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A.支持B.不支持C.无所谓 6.您认为旅游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如何?() A.正面影响B.影响不大C.负面影响D.不清楚 7.您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在日渐消退吗?() A.是B.否C.不清楚 8.您认为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和爱惜力度如何?()A.开发与爱惜力度相当B.开发力度大于爱惜力度 C.开发力度小于爱惜力度D.不清楚 9.您认为国家政策对您所在的民族是否有利?() A.有利B.无影响C.不利D.不清楚 10.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您有什么好的建议?_ 6 第2篇:贵州省威宁县回族民族文化调查报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茨营村茨营组回族文化调查报告 马关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17级 贵州威宁 调查时间:本人利用平常放假时间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茨营村茨营组。 调查过程:通过平常对本村日常风俗习惯的了解及在村里社区服务中心调查资料。 调查方法:文献法、实地考察法、网络搜集等。 一、茨营村简况 1、地理位置 茨营村(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下辖村)位于迤那镇西南面,属迤那镇2类贫困村,总面积12.94平方公里,与本镇中海村、乡民村和观风海镇、斗古乡接壤。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是迤那镇回族聚居村。所辖组:茨营组,合营组,关营组,营盘组,营山组,双龙组。 2、资源概况 茨营村是迤那镇的农业大村之一,全村耕地面积7859亩,人均占有耕地约2.74亩。耕地主要分布在半山缓坡地带及低凹缓坡地带,土壤较为肥沃,以黄土壤和白沙土为主。农产品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干果主要是核桃。种植业以玉米、马铃薯和烤烟为主。在村经济结构中,农业是支柱。村内矿产资源主要是煤,埋藏较浅,一般在26米左右,发热量较高,多属含硫煤。畜牧业以养牛、养猪和养羊为主,2016年末,全村大牲畜存栏4526头(匹),出栏2413头(匹)。农夫人均纯收入3100元。 3、人口构成及文化素养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彝族,汉族,苗族。2016年末共有703户3079人,其中茨营组有回族117户共499人,汉族51户,共209;茨营村人口密度为192人/平方公里。全村有劳动力1432(18至60周岁)个,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学校文化87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4.89%,学校文化58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11%。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少,约有400人。 4、基础设施状况 茨营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有村级学校1所、村级卫生室1所清真寺三所(茨营组、双龙组,合营组各一所),人饮管道5公里,村级大路较少,只有6公里,有通组大路,农业基础设施有的小水窖120个,没有农村沼气池,人畜饮水小水窖只有150个,蓄水量少。 5、产业进展状况 茨营村产业单一,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且小而全,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2010年农夫人均占有粮食405公斤。 二、当地农作物 1、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玉米、洋芋、大豆、黄豆等。 2、水果类有:核桃、樱桃、桃子、杏子、梨子、李子、沙果、榛子、雪莲果、桑葚、杨梅、山楂、石榴等。 三、民族介绍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取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慢慢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吸取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服饰特别。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食炸油香。 四、名称来历 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里有小口”,取该字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全都,而且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所以从文字的演化上讲,回族的“回”在意思上其范围缩小了。 隋唐时期的胡人、蕃客、胡商,实际主要是指来自波斯和中亚地区的人群(可参见太平广记等唐代的记载),这些胡人有侨居也有定居,定居所住的地方叫“蕃坊”,这就是回族习惯把聚居地称为“回坊”的来由。侨居的则来往于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从事商业活动,从事经商的胡人蕃客,会选择寒冷季节到来前赶回去,气候转暖时再回来。回族民间有说法认为,这是被汉语人群称做“回”或“回回”的缘由。国内史学界则多认为是“回回”是“回纥”、“回鹘”的异写或音转。唐代的在华胡人中,还有波斯和中亚小国的一些王族和平民,他们是为躲避阿拉伯人的侵略,逃亡而来。四夷馆考中说到:“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 元代之前,“回纥”、“回鹘”和“回回”,这三个词在的汉语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界限,几乎是同义词,在不同作者的汉文史籍中通常是交替混用,所指囊括了西域、漠北胡人直至中亚和波斯一带人群,用回回一词称呼来自回鹘地带还往西的人则显得更多一些。宋元时期,分布在中东部的回回(粟特、犹太、波斯等胡商成分较多)以及部分回纥、回鹘被称为回回人;而分布在漠北一带的部分回鹘、回纥或回回,则联合当地一些民族西迁后形成畏吾儿,还有的进展成为塔吉克、乌兹别克等西域民族。此际,胡人、回鹘、回纥这类称谓,在史书记载中基本消逝。“回回”一词明朗起来,在官方的诏谕和汉文记载中凡涉及到民族的一般为“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契丹、女真、汉人”这类字样。 元代“回回”在官方或汉语史籍中除了指已经定居在中国境内的回回人外,通常也指的是比“畏吾儿”更西的人群,也就是“葱岭以西、黑海以东”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阿塞拜疆以及哈萨克斯坦、伊拉克、土耳其和高加索部分地区。宋元以至明清期间,除了明代的撒拉等族外,凡是从这一地区入华的商人、工匠、军士、学者等几乎都自然的归入回回人里。历史长河中,这一地带分分合合,时而统一为一个国家,时而分裂为诸多小国,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族群在语言和文化的细部上存有差异,但整个文化面貌和人种上则大体全都,也都有禁食猪肉等古老的西域民族传统。 明代,“回回”和“色目人”在汉文记载中并用,如大明律有关律条正文下面的纂注中,通常有“色目即回回”的释文。但也有使用“回辉”的现象,如呼和浩特清真寺清真寺内存有“洪武皇帝御制回辉教百字”碑。“杭郡重修礼拜寺记”也有“回辉氏”一语。明万历四十一年的北京牛街礼拜寺“敕赐礼拜寺记”碑中,回族自称为“回回”,这是目前为止回族人以回回自称的最早证据。实际回回做为自称的年月比这早得多,只是由于相关历史文物、记载被毁坏和篡改掉了,也和各代封建统治者的文字狱有直接的关系。 回族一词做为民族称谓,目前有据可查的是消逝在清乾隆时代。乾隆重修肃州新志卷三十“西陲纪略”叙述哈密人口向肃州地方的迁徙时写道:“哈密夷人于故明时徙居肃州卫东关乡居住者三族。曰维吾儿族,其人与汉俗微同;曰哈喇布族,其人与夷同;曰白面回回,则回族也。今皆男耕女织,为边氓矣。士商营伍,咸有其人”。再往后的年月,“回族”做为民族称谓使用越来越普遍,仅在官方记载中的例子就不胜牧举。 五、民族语言 回族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地回族通用汉语和本地方言,虽有经文,但也是阿拉伯文。 六、宗教习俗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马肉,动物的血液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进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学问、培育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后至落日前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苦痛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进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倾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七、婚礼习俗 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如进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伯经文进行证婚和庆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认造物主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为无不受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所制约。饮食方面,以牛、羊为主,禁食猪、马骡、驴、狗、猛兽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类生物之血,禁止喝酒和抽烟(特别是草烟);行为方面,禁止赌博、斗殴、奸淫盗窃、损人利已。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节日活动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节,在不同的地方还有阿舒拉节、姑太节、云人节等,以上节日都以教历(回历)计算。回族穆斯林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在住房、服饰、语言等方面大致与汉族相同。回族的婚姻与其他九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受伊斯兰教的约束。穆罕默德说:"结婚是我们定制,背弃我的定制,不是我的教生。"回族的婚姻必需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把结婚视为天命和圣行。婚姻须双方同意,在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能进行婚礼。认为夫妻之道,必需彼此相敬相爱,爱之以德,敬之以礼,夫治一外,妻治于内,相互谦让,相互关怀,反对相互猜忌,更不允许夫妻双方不忠,精诚全都,家道乃成。夫妻应孝顺双方的父母,教育子女遵守伊斯兰之道,爱国爱家,奉公守法,尽国民应尽之义务,赞助公益事业,夫妻共勉,才能保证家庭的和谐幸福。 回族穆斯林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订亲,并择婚礼日期。订新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信德),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命名,部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礼物),由于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终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证婚词,才能说明婚姻得以宗教的正式承认。其后还要进行扒果活动,由阿訇事先把象征长生不老的长生果、早生贵子的枣子、表示富贵的金属小钱及花生、水果糖、核桃等吉利物放置桌上,抓三把执于新郎事先预备的帕布中,(有的地方撒在新郎内衣内),再交给新娘。待客人走后,夫妻共享,表示夫妻恩爱,同甘共苦,白头谐老,也是阿訇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 婚礼结束,可依据家庭经济状况,举办较丰富饭菜待客,开宴前得请阿訇"光道口"后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才能开头就餐,但禁止喝酒。 八、日常饮食 一日三餐。早餐食用大米蔬菜,用餐时间闲时在九点至十点,忙时在八点至九点;午餐食用洋芋,在家吃煮的,在外做活吃柴烧的,时间为一点至两点;晚餐吃的与早餐差类似;时间为春夏季起点至八点,秋冬季八点至九点。中老年男子三餐不离茶。 回族宠爱吃“油香”,但油香不是日常任凭就可以做的,每逢结婚或办丧事等才做。每年开斋节,只要是回族人家,都要做“油香”,带少数的最好的去清真寺里与众人共享。 九、民族节日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节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个月。 1、开斋节 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回族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呢?据古兰经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安拉开头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欢快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消逝的日期而定。 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支配得比平常要丰富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白糖、茶叶、水果等有养分的食品。 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苦痛,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穆斯林逐步养成坚忍、刚毅、廉洁的美德。 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喊“开斋了”后,才可以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 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开斋节。节日中,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相互拜节问候。 开斋节当天早上,全部回族洗完大净后,就去清真寺里“传油香”、礼拜等,之后,男子要与阿訇一起去扫墓,扫墓回来再到清真寺里吃开斋饭。 2、古尔邦节、圣纪节 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在当地则不隆重,几乎没有进行的。 十、服饰特色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宠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另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致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 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很少有戴。不少已婚妇女平常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 红 、 绿 、 黄 等 色 的 薄 纱 巾 。 十一、回族禁忌 回族穆斯林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家里墙壁上挂有古兰经字画的,禁止有人在家里抽烟、饮酒;禁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在水井、泉眼取水,取水前确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留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淌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 回族穆斯林在饮食方面最突出的习惯就是禁食一些食物,而且有比较严格要求。在肉食方面,回族只食蹄分瓣反刍的动物肉。如牛、羊、骆驼、鹿、山兔的肉等;禽类中只食鸡、鸭、鹅、鸠、鸽的肉等;在这些可食动物中,不吃自死的,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必需是清真寺掌教(刀师傅)或阿訇屠宰的方可食用。 回族穆斯林除了不吃猪肉外,还不吃下列动物的肉:有爪子的、不反刍的兽类,如马、骡、驴、猫、狗、象、虎、豹、熊、狼、狐狸、鼠、貉的肉;性情凶暴的禽类,如鹰、鹞、鹫、枭、乌鸦的肉;两栖类的蟒肉,爬行类动物中的蛇肉;水产类中奇形怪状的生物,如龟、泥鳅、蛙、蚌、海参、蜇、蟹等(但海产品的禁食范围有些变化)。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法律的源泉,是穆斯林行为的最高规范。古兰经上既规定禁食,那么,全部穆斯林就必需遵守这些教规。这些禁食的教规,经过长期的历史进展,慢慢演化为穆斯林的生活习惯。这些食物禁忌习惯,已被宽阔穆斯林所接受历代相袭。 第3篇:弘扬民族文化小组建设 弘扬民族文化 新都二中余海君 每一个班主任都想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但仅仅是校规·校纪·班规·班纪是不够的。在现如今的社会现状影响下,有很多同学没有具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没有理想和信仰,精神生活极度贫乏。针对现阶段的学习小组建设,有必要给同学上一堂弘扬民族文化的课,让同学从中得到启发。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先贤达人们的对同学应当是很好的启发和鞭策,对班集体的小组建设供应很好的精神支柱。“己欲立而立人”,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自己希望学习进步身心健康也要关怀别的同学学习进步身心健康,互帮互助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小组。“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要关怀别的同学实现人生理想,小组每一个同学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宠爱别的同学做出一些影响学习的不好的行为习惯,自己也别去做让别的同学不宠爱,影响小组和谐。 先贤达人们都有很多共同的特点,这些都学要我们同学们学习。 一 坚忍不拔的从道精神。什么是道,道为价值理想观念。同学们应当有正 确的价值理想观,人生观,并能够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纵然遇到挫折也能够坚忍不拔的去完成。 凡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必有其魂,即主导价值观,这是国家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那我们作为一个同学,一个学习小组也应当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振兴我们的小组,并为了这个价值理想观去奋斗去完成。 二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但其实,我信任早在周易成书之前,人类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在栉风沐雨的艰辛中生根,在九死一生的拼搏中抽穗,最终在一次次的钻木中闪出收获的火花。人类代代传承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千百年感动了多少人,鼓舞了多少人,又成就了多少人!我们是幸运幸福的一代,但我们不能成为懒散,不思进取的一代。有人说: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考试,烦死了,成果经常不及格糟透了,还有什么幸福可言。诚然,不同的追求有不同的意境,像猪一样吃饱了睡,喝足了玩,追求猪栏理想,那么我们今日的学习,的确很苦;但从把握今后立足社会的本领,把握科学学问的角度,今日的学习不仅不苦,而且很有价值。试想我们的先人制造了许多的学问宝藏,今日的我们只是学习和仿照,再难也要坚持和超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抚今追昔,我想作为风华正茂的二中学子,我们更应当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成果来诠释“自强不息”的二中精神!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每一个小组的精神支柱,让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建立一个团结的小组一个团结的班集体! 第4篇:韩国民族文化韩国民族文化韩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绚烂文化的国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韩国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版画、工艺、装饰等,既继承了民族传统,又吸取了外国美术的特长。韩国的绘画分东洋画和西洋画,东洋画类似中国的国画,用笔、墨、纸、砚表现各种话题。此外还有各类华丽的风俗画。与中国、日本一样,书法在韩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韩国人素以宠爱音乐和舞蹈而著称。韩国现代音乐大致可分为“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两种。民族音乐又可分为“雅乐”和“民俗乐”两种。雅乐是韩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宫廷进行祭祀、宴会等各种仪式时由专业乐队演奏的音乐,通称“正乐”或“宫廷乐”。民俗乐中有杂歌、民谣、农乐等。乐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韩国民俗乐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韩国舞蹈特殊重视舞者肩膀、胳膊的韵律。道具有扇、花冠、鼓。韩国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宫廷舞为中心,多姿多彩。韩国的戏剧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宗教仪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剧、曲艺、唱剧、话剧等类。其中假面具又称“假面舞”,为韩国文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韩国文化介绍之住宅 韩屋指用韩国传统的建筑方式建筑的住宅。在韩国建筑学中,自然环境始终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韩国传统建筑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与自然景色的和谐搭配。韩屋的大部分建筑材料也来自于大自然,主要利用石头、木材、泥土。门和窗的门纸也接受由木材制造的韩纸(韩国传统纸),充分的呈现出自然美。韩国传统房屋的屋顶由瓦或稻草制成。富有的家庭使用瓦,而一般的平民住的农家屋顶由编好的稻草铺成。两者都充分的表现了韩国人与自然相处的生活态度和才智。 用瓦盖成的住宅叫瓦屋,用稻草铺成的住宅叫草屋。瓦屋的围墙以泥土和上面的圆形瓦片组成,草屋的围墙则利用黄寿丹或灌木丛建成。在房门上贴上窗户纸,可以很自然的换气。还有适当的阳光可以进入到房间里。韩国房间的最大特点就是设有“温石”(火坑供暖系统),温石是指在厨房的长坑下烧火取暖的热传导方式。灶口被放在一般的厨房里,一般在旁边建筑最大的房子。 在韩屋里有庭院。韩国的花园也以顺应四周的自然环境,不破坏四周景观为前提,与自然混为一体。一些两班(韩国封建时代的统治阶层)的花园又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加添加了人工美,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善结合。老百姓住宅的结构一般都是前面设有庭院,后面的向阳之处设有酱缸台。在酱缸台上有酱油缸、黄酱缸、辣椒酱缸等,酱缸台四周种植鲜花。 韩国文化介绍之服装 韩服是依据韩国人的生活习惯制作的韩国传统服装,因此它又可被视为韩国文化的代名词。韩服的直线和曲线相互协调,充分的显现身材的完善曲线, 优雅且有品位。 韩服的美丽之处在于短衣和袖子的严峻曲线,以及传统布袜的独特曲线(现代的袜子)。另外韩服上衣的领沿(领子部位白色的线条),更能衬托韩服的协调和优雅。特别是身着白色麻布裙子的韩国女性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纯粹的韩国古典美。表现韩服独特品位的要点在于内衣底衬的搭配。白色是韩服的基本颜色, 依据季节、身份的差异, 材料和颜色也各不相同。 现在,只有在节日或者家里有活动的时候韩国人才穿韩服,平常的时候,都是穿西装。最近,在传统韩服的基础上添加了有用性的生活韩服,倍受欢迎。 韩服的基本装饰品为挂在飘带(为扣好短上衣, 在两个前衣襟上各缝有长带。女性短衣的飘带垂落在长裙前面,也有装饰的作用)上的扣饰。也有戴在头发上发簪、及头饰等。鞋的种类有绣花缎鞋、皮鞋、下雨时穿的木屐、及稻草鞋等。 【日常饮食】 韩国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韩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 自古以来就以米饭作为主食。各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饮食材料和烹饪方法。尤其是泡菜、豆酱(发酵的黄豆)等,发酵保存食品比较发达。这些食品,备受世界各国的欢迎。 米饭是韩国人的主食。 菜肴主要有以汤水为主的汤类和以浓汤炖制的沙锅类。除此之外还有用肉类、蔬菜制作的拌菜(拌菜需要加入盐, 酱油, 椒盐, 芝麻油, 蒜, 洋葱后略微焯一下或炒一下)、海鲜酱 (用盐腌好的海产品)。这些菜肴经常会消逝在韩国人的餐桌上。韩国菜的主要烹饪方法是烤、炒、煮、蒸。 韩国食物的特征是在调料上。在大部分的韩国料理中都要放入酱油,葱,大蒜,芝麻盐,麻油,胡椒粉和辣椒粉等。 【泡菜】 泡菜是韩国特有的发酵食品,韩国人在吃饭的时候没有泡菜是不行的。 泡菜的主要材料是大白菜,做的时候把大白菜浸在许多种调料中(辣椒粉,蒜,生姜,葱和萝卜等),为了确保产品的保存和成熟,必需在低温下放置。 可口的泡菜必需储存在确定的温度下,然后恰当地发酵,这样子,味道可以出来而且可以保存的很久。聪慧的祖先们依据季节性和地域性使用合适的储存法,然后制作出可口的泡菜。 泡菜有很多种功效。泡菜成熟的时候有抗菌生成,做成泡菜的蔬菜本身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以预防便秘,而且还可以预防肠炎等疾病。泡菜成熟的时候乳酸菌大量生成,可以抑制不良菌的生成。还有泡菜对成人病的预防也有确定的关怀,对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消化不良的预防有很大的效果。 【用餐礼仪】 在韩国,依据不同的状况,饭桌上的菜和主食也各不相同。日常生活中的餐桌在韩国称为“饭床”,依据配菜的数量分为3,5,7,9,12碟(碟是配菜数量计算的方法,不包括饭、汤和泡菜)。米饭和汤类应放在食客的面前,汤则放在饭的右边。酱油放在中间。热食、肉类放在右边,冷食、蔬菜放在左边。勺子和筷子放在饭床的右边。 过去韩国人特别讲究饮食礼节。用餐时,穿着及行动必需端端正正。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后晚辈才能动筷。另外,在用餐时不应让人看到嘴里的食物,不要出声。不能同时使用筷子和勺子。吃完之后,长辈离开餐桌之前,别人不能先离开饭桌。 【风味食品】 在韩国有着依据季节的不同制作一些特殊食物的风俗习惯。这时候出来的食物不仅好吃而且养分特别高。这些都是韩国食物文化,从中可以看出韩国人的聪慧才智。 “参鸡汤”是在鸡的肚子里放上糯米,人参,大蒜,枣子等,在锅子里放上水充分的煮透,然后就可以捞出来了。人参和鸡很好的搭配,在夏季的时候是经常吃的食物。尤其是在大量出汗之后,吃上可口的参鸡汤,真是舒适啊。 “烤肉”是用不肥的牛肉做成的,不仅鲜嫩而且不辣,小孩子们都很宠爱吃。在酱油里放上葱,芝麻盐,生姜,麻油等,煮上30分钟就可以吃了(千万不要超过30分钟,不然就不好吃了)。 “冷面”是韩国的特有食物,据历史记载,从朝鲜时代就是很受欢迎的食物了。 在面粉中放些淀粉充分地揉,做好的面条捞出来盛在大碗中,在碗里

    注意事项

    本文(民族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精选多篇).docx)为本站会员(麒***)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