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北京) .doc
-
资源ID:9593095
资源大小:385.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北京) .doc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将透视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之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观察、对比教材上和所搜集来的图片,让学生逐渐理解透视现象。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早就注意到了,为使学生把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过程中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其难点,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进行渗透,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利用透视原理绘制简单的透视画。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简单的透视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2. 难点:准确的绘制出透视要素,完成一副带有透视效果的画。五、教学过程:1.导入: 出示一副新闻图片(利用透视现象拍摄的“巨人”照片),请学生分辨新闻的真假。由此引入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2.探究: 透视现象的特点:直击现场欣赏几处带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场景。 学生分析总结近景和远景之间的关系: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近高远低透视现象的要素:认识三个新朋友:消失点、消失线、视平线理解定义,从图片上找出它们。3.艺术实践:利用透视原理为走廊进行“装修”。分别找出消失点、消失线、视平线。教师示范门窗的画法。学生上台完成剩余的部分。其他学生在画纸上完成。4.作品点评: 学生自评、互评。5.拓展 欣赏两点透视、三点透视图课后探究作业:自学多点透视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