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DBJT 13-317-2019 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docx

    • 资源ID:95937017       资源大小:1.82MB        全文页数:1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JT 13-317-2019 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docx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工 程 建 设 地 方 标 准 编 号:DBJ 13-317-20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4959-2019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mbled lightweight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steel structure2019-12-10 发布2020-03-01 实施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mbled lightweight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steel structure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 13-317-20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4959-2019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龙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20 年 03 月 01 日2019 年 福州前言本规程根据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系统 2016 年第二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办科【2016】2 号)和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系统 2019 年第三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科函【2019】90 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广泛调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符号;3 材料;4 建筑设计;5 结构设计;6 轻型钢框架体系房屋结构;7冷弯薄壁型钢体系房屋结构;8 防护与保温隔热;9 施工与验收;附录等。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或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福州市高新区创业路 8 号万福中心 3 号楼 19 层,邮编:350108)。本规程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龙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福州市建筑设计院福建省建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士兴(福建)钢结构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郑瑞生  徐  勇  甘为民  翁锦华殷海轶  黄跃森  张曙光  陈宇伦吴文彬  陈  颖  张  蔚  李  斌许世骏  蔡仲华  林  霖  张  伟本规程主要审查人:曾志攀  黄冀卓  王  耀  胡凤翔陈  宇  吴武玄  林其亮目次1 总则.12 术语、符号.23 材料.63.1钢结构材料. 63.2围护材料. 83.3保温材料. 94 建筑设计.104.1一般规定. 104.2模数协调. 104.3平面设计.114.4墙体、楼面及屋面设计. 124.5节能设计. 145 结构设计. 165.1一般规定. 165.2构件设计. 195.3连接设计. 195.4地基基础. 226 轻型钢框架体系房屋结构. 246.1结构设计. 246.2墙板.286.3楼、屋面板.407 冷弯薄壁型钢体系房屋结构. 417.1结构设计. 417.2墙板.537.3楼、屋面板. 617.4基础构造. 678 防护与保温隔热. 698.1防护.698.2保温、隔热. 709 施工与验收.729.1施工.729.2验收.75附录 A 构件畸变屈曲应力计算.78附录 B 确定螺钉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的标准试验. 81本规程用词说明. 84引用标准名录.85附:条文说明.86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Terms and Symbols.23 Materials. 63.1Steel Structure Material. 63.2Enclosing Material.83.3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94Architectural Design. 104.1General Requirements. 104.2Modular Coordination. 104.3Plane Design. 114.4Walls、Floors and Roofs Structural Design. 124.5Energy Saving Design. 145 Structural Design. 165.1General Requirements. 165.2Design of Members.195.3Connection Design.195.4Foundation Design.226 Ligh Weight Steel Building Structures with Frame Systems. 246.1Structural Desgin. 246.2Wallboard. 286.3Boards of Floors and Roofs. 407 Cold-Formed Thin-Wall Steel Structural Building Systems. 417.1Structural Design. 417.2Wallboard. 537.3Boards of Floors and Roofs. 617.4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678 Protection、Heat Preservation and Insulation. 698.1Protection. 698.2Heat Preservation and Insulation.709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729.1Construction.729.2Acceptance. 75Appendix ACalculation of Sructural Distortion BucklingStress. 78Appendix B Standard Test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Valueof Shear Strength of Screw Material. 81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84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85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861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和福建省建筑产业化政策,提高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水平,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以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冷弯薄壁型钢为结构体系,并配套满足功能要求的墙体、楼板和屋面建筑系统且层数不超过 6 层的非抗震设防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及以下的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 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设计时,应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应保证结构满足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符合防火、防腐要求。1.0.4 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现行福建省地方标准的规定。12术语、符号2.1术 语2.1.1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建筑fabricated light steelstructure residential buildings以热轧 H 型钢、高频焊接 H 型钢、普通焊接 H 型钢、冷弯型方钢等构件以及冷弯薄壁轻型构件构成承重钢结构体系,以预制轻质的外墙板、隔墙板、屋面板等构件构成围护体系,主要构件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 16 层民用建筑。2.1.2 围护板材 closure board外墙、隔墙和屋面等围护结构主体用预制板材,包括外墙板、隔墙板、屋面板等。2.1.3 集成化住宅建筑 integrated residential building在标准化、模数化和系列化的原则下,构件、设备由工厂化配套生产,在建造现场组装的住宅建筑。2.1.4 模数协调 modular coordination应用模数来实现尺寸及安装位置协调的方法和过程。2.1.5 单板外墙 single-board exterior wall由单层外墙板构成的外墙。2.1.6 复合外墙 composite exterior wall由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功能材料复合或由面板(包括浇注面层)与夹芯层材料复合制成的外墙板。22.1.7 热桥 thermal bridge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能力较弱的部位,这些部位热阻较小,热传导较快。2.1.8 优先尺寸 preferred size从模数数列中事先排选出的模数或扩大模数尺寸。2.1.9 冷弯效应 effect of cold forming因冷弯引起钢材性能改变的现象。2.1.10 受力蒙皮作用 stressed skin action与支承构件可靠连接的压型钢板体系所具有的抵抗板自身平面内剪切变形的能力。2.1.11墙架柱 wall stud组成墙体单元的冷弯薄壁型钢竖向构件,承受竖向荷载并与结构面板相连共同承担水平荷载。2.2符 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M弯矩;N轴压力;s cd 轴压畸变屈曲应力;fNv 一个螺钉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2.2.2 计算指标fy 钢材屈服强度;3f 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yf 翼缘板屈服强度;fyw 腹板屈服强度;sf V 螺钉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NC 整体失稳时轴压承载力设计值;NA 畸变屈曲时轴压承载力设计值;Nu 稳定承载力设计值;M C 考虑轴力影响的整体失稳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 A 考虑轴力影响的畸变屈曲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 d 畸变屈曲受弯承载力设计值;s cd 畸变屈曲应力。2.2.3 几何参数A 毛截面面积;h 腹板高度;b 翼缘宽度;bes 折减后的板件有效宽度;a 卷边高度;t 壁厚;Acd 畸变屈曲时有效截面面积;W 截面模量;4We 有效截面模量;Aen 有效净截面面积;Ae 有效截面面积;lmd 确定用的无量纲长细比;tw 腹板厚度;hw 腹板净高;IX 绕 X 轴毛截面惯性矩;Isf 中间加劲板件对中轴线的惯性矩;ts 等效板件厚度。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kf 计算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时的系数;lcd 确定用的无量纲长细比;j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bm 等效弯矩系数;n 螺钉个数;mN 框架柱轴压比。53材料3.1钢结构材料3.1.1 钢材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材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规定的 Q235 级、Q355级、Q390 级、Q420 级、Q460 级和 Q355GJ 钢材,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 2518 和连续热镀铝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GB/T 14978 规定的 550 级钢材。当有可靠依据时,可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 冷弯薄壁型钢可采用锌或铝锌合金镀层防腐,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2 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以及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尚应具有碳当量的合格保证和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承重结构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0.85,伸长率不应小于 20%。3.1.3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物理性能指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 的有关规定采用。3.1.4 钢结构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61 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 或热强钢焊条GB/T 5118的规定;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相应的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用的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 的规定。2 焊接连接材料应按强度级别和母材相匹配选用。两种不同钢号的材料焊接时,宜采用与强度较低钢号匹配的焊条或焊丝焊剂。焊接材料的匹配与焊接工艺等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的规定。3 承受较强地震作用的构件与节点的焊接连接,宜选用低氢型焊条。4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 的有关规定。3.1.5 钢结构连接螺栓、锚栓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GB/T 5782和六角头螺栓 C 级GB/T 5780 的规定。2 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 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 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 3632 的规定。73 锚栓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 中规定的 Q235 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中规定的Q355 钢制成。4 螺栓、锚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值以及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钢材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 的有关规定采用。5 连接薄钢板、其他金属板或其他板材采用的自钻自攻螺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钻自攻螺钉GB/T 15856.1GB/T15856.5 或自攻螺钉GB/T 5282GB/T 5285 的规定。6 抽芯铆钉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标准件用碳素钢热轧圆钢GB/T 715 中规定的 BL2 或 BL3 号钢制成,同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抽芯铆钉GB/T 1261512618 的规定。7 射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射钉GB/T 18981 的规定。3.1.6 钢结构防腐涂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 224 的规定。3.2围护材料3.2.1 围护材料应采用节地、节能、利废、环保的原材料,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材料。3.2.2 围护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 的规定;并满足住宅建筑规定的物理性能、热工性能、耐8久性能和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3.2.3 围护材料采用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耐碱玻璃纤维网布JC/T 841 的要求。3.2.4 围护材料宜采用轻钢龙骨复合墙体、型钢网架整体喷筑速凝墙体、轻质水泥基的复合型多功能型墙体以及幕墙等,且节能环保的材料;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采用水泥加气发泡类材料、轻质混凝土空心材料等;其构造要求、性能指标应满足有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3.3保温材料3.3.1 用于保温隔热的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的热工性能指标、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能指标。3.3.2 保温隔热材料可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 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 板)、硬质聚氨酯板(PU 板)、岩棉、玻璃棉、轻质陶粒混凝土条板等。3.3.3 当使用 EPS 板、XPS 板、PU 板等有机泡沫塑料作为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的保温隔热材料时,保温隔热系统整体应采取合理的防火构造措施。9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1.1 建筑设计必须执行现行国家和地方方针政策法规,满足建筑使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4.1.2 建筑设计应以集成化住宅建筑为目标,应按模数协调的原则实现构配件标准化、设备产品定型化。4.1.3 应按照建筑、结构、设备和装修一体化设计原则进行整体设计。4.1.4 住宅按典型的地域文化条件进行建筑方案、主要建筑构造做法、结构方案等进行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 和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 的规定。4.1.5 建筑设计应按照建筑模数制进行设计,为工业化部品构件尺寸协调、互换通用创造条件,便于工厂统一加工。4.1.6 建筑设计应选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配件,因地制宜积极采用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4.1.7 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各类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以及相关防火、防水、防腐、防潮、防霉、节能、隔声、抗震及安全防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建筑工业化及绿色建筑的要求。4.2模数协调4.2.1 建筑设计中的模数协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10协调标准GB/T 50002 的规定。专用体系住宅建筑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模数协调方法。4.2.2 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构配件的模数化和标准化,应以通用化的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模数协调。4.2.3 建筑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做到建筑与部品模数协调,以及部品之间的模数协调和部品的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实现土建、钢结构、围护板材与装修在模数协调原则下的一体化,并做到装修一次性到位。4.2.4 结构网格应以模数网格线定位。模数网格线应为基本设计模数的倍数,宜采用优先尺寸为 3M 的模数系列,M 是基本模数,1M=100mm。4.2.5 装修网格应由内部部件的重复量和大小决定,宜采用优先尺寸为 3M。管道设备可采用 M/2、M/5 和 M/10。厨房、卫生间等设备多样、装修复杂的房间应注重模数协调的作用。4.2.6 住宅建筑墙板应按模数协调要求确定墙板中基本板、洞口板、转角板和调整板等类型板的规格、截面尺寸和公差。4.2.7 当体系中的部分构件难以符合模数化要求时,可在保证主要构件的模数化和标准化的条件下,通过插入非模数化部件适调间距。4.3平面设计4.3.1 建筑的平面布局应根据使用性质、功能要求等合理布局,宜采用大开间。114.3.2 建筑的平面形状应简洁规整,采用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利用少量的基本单元组合多样化的建筑形式。4.3.3 柱网开间、进深等定位轴线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 等相关标准的规定。应遵循模数化原则,以标准化、系列化的模数进行设计。4.3.4 建筑平面布置应考虑柱、承重墙上下对应贯通,突出与挑出部分不宜过大,应满足结构计算要求。平面体型除应符合建筑功能及结构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建筑节能体形系数的要求。4.3.5 平面设计应在优先尺寸的基础上运用模数协调实现尺寸的配合,优先尺寸宜根据住宅设计参数与所选通用性强的成品建筑部件或组合件的尺寸确定。4.3.6 建筑平面设计宜与结构体系相协调,并符合下列要求:1 平面几何形状宜规则,其凹凸变化及长宽比应满足结构质量、刚度均匀的要求,平面刚度中心与质心宜接近或重合。2 空间布局应有利于结构抗侧力体系的设置及优化。4.3.7 建筑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以便用户分隔和改造。4.3.8 可采用异形柱、扁柱、扁梁或偏轴线布置墙柱等方式,宜减少室内露柱或露梁。4.4墙体、楼面及屋面设计4.4.1 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优化组合的原则,墙体和屋面材料应采用性能可靠、技术配套的水泥基预制轻质复合保温12条形板、轻钢龙骨复合保温墙体、加气混凝土板、轻质陶粒混凝土条板等轻质材料。4.4.2 应根据保温或隔热的要求选择合适密度和厚度的轻质围护材料,轻质围护体系各部分的传热系数 K 和热惰性指标 D 应符合当地节能指标,并应符合建筑隔声和耐火极限的要求。4.4.3 建筑的外墙外保温宜采用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4.4.4 建筑的外墙构件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的要求,并便于运输与安装。4.4.5 外围护墙体的水密性能、气密性能、防火性能、隔声隔热性能、抗风压性能的等级要求应根据建筑物所在气候地区、使用功能要求、抗震设防要求等综合确定。4.4.6 装配式轻钢结构住宅的外墙保温板安装方式和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 209 的有关规定。4.4.7 墙体和屋面应有防裂、防潮和防雨措施,并应有保持保温隔热材料干燥的措施。4.4.8 不上人屋面不宜设女儿墙;若设置女儿墙应有可靠的防风措施。4.4.9 建筑外墙板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制作工艺、运输及施工安装的可行性,满足施工安装的三维可调性要求,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兼顾其经济性。4.4.10 建筑的外墙保温体系和面层材料宜选用高耐久性、耐候性和防火性的建筑材料,在建筑保温材料全寿命周期内保持外13观完整统一。4.4.11空调室外机位宜结合住宅平面整合设计,并预留空调管道出口。独立的装饰构件和空调器室外机组等与预制外墙板应有可靠连接,重量较大的应连接在结构受力构件上。4.4.12 建筑的外墙以及外墙连接节点处隔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4.4.13 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级,其材料的选用及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 的相关要求,同时应符合其他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4.4.14 设备管道穿楼板时,应采取防水、隔声密封措施。4.5节能设计4.5.1 墙体节能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 的规定外,尚应满足福建省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要求。4.5.2 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应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确定保温隔热措施和建筑体形系数。外墙、屋顶、门窗、楼板、分户墙、底层地面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面积比、遮阳系数以及外墙外饰面材料的色彩等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4.5.3 预制外墙板与梁、板、柱相连时,其连结处宜采取措施保持墙体保温的连续性,连接处的保温材料应选用不燃材料。144.5.4 带有门窗的整体预制外墙板,其门窗洞口与门窗框间的密闭性不应低于门窗的密闭性。4.5.5 屋面保温隔热系统应外包覆盖在钢檩条上,屋檐挑出钢构件应

    注意事项

    本文(DBJT 13-317-2019 装配式轻型钢结构住宅.docx)为本站会员(馒头)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