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6_T 22-2023 智慧灯杆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
-
资源ID:95939942
资源大小:91.1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4406_T 22-2023 智慧灯杆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
ICS 91.160.20CCS Q 844406佛山市地方标准DB4406/T 22-2023智慧灯杆建设与管理规范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mart lighting pole2023 - 06 - 28 发布2023 - 06 - 28 实施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406/T 222023目次前言 . II引言 . I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24 缩略语 . 35 总体要求 . 36 设计 . 36.1 一般要求 . 36.2 杆体 . 36.3 设备选型及挂载 . 56.4 配套基础设施 . 56.5 智慧灯杆管理平台 . 77 施工 . 87.1 一般要求 . 87.2 管井施工 . 87.3 基础施工 . 87.4 杆体施工 . 87.5 线缆敷设 . 97.6 设备安装 . 97.7 智慧灯杆管理平台开发 . 98 验收 . 98.1 一般要求 . 98.2 杆体验收 . 98.3 挂载设备验收 . 108.4 管理平台验收 . 108.5 资料验收 . 109 管理和运维 . 109.1 一般要求 . 109.2 杆体及配套设施设备运维 . 109.3 管理平台运维 . 119.4 安全管理 . 11附录 A(资料性)智慧灯杆编码标识示例 .12附录 B(资料性)验收资料清单 .14参考文献 . 15IDB4406/T 22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佛山三龙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三山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佛山市南海区中城数字城市促进中心、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富联佛山智造谷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中筑天佑科技有限公司、佛山金溢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区志刚、屠希、冯海华、刘永锋、熊一、王桦、戴文涛、田浩洋、蔡晓坚、杨肇琛、林雪琴、莫燕妮、左才龙、杜耀初、杨超、李允科、邓嘉骥、陈晓滨、张新宇、汤秋庆、杜飞荣、杜青峰、詹彦敏、骆海斌、孙慧萍、庄立坚、龚明、陈金华、毛民、吴刚、修科鼎、吴小娜、焦志刚、苗飞、罗攀攀。IIDB4406/T 222023引言智慧灯杆具备覆盖范围广、建设密度高的特点,是智慧城市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智慧灯杆可集约挂载各业务部门管理所需的感知采集设备(视频采集)、监控监测设备(交通监控、安防监控、环境监测、气象监测)、控制与信息服务设备(交通信号灯、信息诱导屏、LED 显示屏、信息触摸屏)、通信传输设备(通信基站、公共 WiFi)等多种功能设施设备以及各类交通标志,不仅促进了道路空间净化有序,还为各类信息的采集汇聚、融合处理提供了便利。因此,智慧灯杆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优先考虑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市政道路、公路的新、改(扩)建,智慧灯杆建设正在佛山市各区逐步开展,为统一佛山市智慧灯杆的建设标准,规范智慧灯杆建设及管理,提高智慧灯杆及挂载设施投入使用后的运维水平,提高其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促进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特制定本文件。IIIDB4406/T 222023智慧灯杆建设与管理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慧灯杆建设的总体要求、设计要求、施工要求、验收要求以及建成后的管理和运维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佛山市城市道路场景下新(改)建智慧灯杆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后的管理与维护。园区、景区以及高速公路等场景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566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13912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 18592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品热浸镀铝 技术条件GB/T 20269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 2028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5000.1 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第 1 部分:SQuaRE 指南GB/T 2507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 37373 智能交通 数据安全服务GB/T 37973 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GB/T 40994 智慧城市 智慧多功能杆 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35 高耸结构设计标准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1DB4406/T 222023GB/T 50374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689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1120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GB 51171 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CJJ 4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89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T 527 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GA 30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JG/T 495 钢门窗粉末静电喷涂涂层技术条件QB/T 1551 灯具油漆涂层YD/T 1429 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YD 5201 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YD/T 5230 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规范DB44/T 2157 公共场所(户外)用电设施建设及运行安全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智慧灯杆 smart lighting pole在照明灯杆上,挂载各类智能设备,具备移动通信、城市监测、交通管理、信息交互和城市公共服务等功能,通过智慧灯杆管理平台,提供远程监测、控制、校时、发布信息等网络通讯和信息化服务。3.2智能网关 intelligent gateway实现系统信息的采集、信息输入、信息输出、集中控制、远程控制、联动控制,并具有感知网络接入、异常网络互通及通讯与数据格式标准化能力的网关。3.3智慧电源 smart power通过标准数据采集接口和通信协议,具备多路计量、智慧监测、负荷控制、安全分析等功能的电源装置。3.4智慧灯杆管理平台 management platform of smart lighting pole对智慧灯杆及相关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控制、运行监测、数据运维等的管理平台软件,是智慧城市中专门用于智慧灯杆管理的综合性基础平台。2DB4406/T 222023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RJ45:以太网使用双绞线连接时常用的一种连接器(Registered Jack 45)RS232: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之一(Recommended Standard 232)RS485:远距离传输信号接口标准之一(Recommended Standard 485)VGA:视频图形阵列(Video Graphics Array)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5 总体要求5.1 道路照明灯杆作为道路上连续、均匀布设的道路杆件,是前端各类挂载设备的主要载体。5.2 智慧多功能杆的设置应统筹用地、建筑、景观、道路空间等规划设计的管控要求,满足所在场景空间的服务功能需求。5.3 智慧多功能杆应能为挂载设备提供杆上必要条件,包括各类挂载设备的安装固定、线缆接入和布设、网络接入、接地与防雷保护等功能。5.4 智慧灯杆建设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经济性,宜与智慧道路建设、景观提升、照明改造等市政工程同步开展。5.5 智慧灯杆的色彩、风格、造型等方面宜与其它道路设施相协调。6 设计6.1 一般要求6.1.1 智慧灯杆设计包括灯杆、挂载设备、供配电及网络传输设备、配套管线和管理平台等内容。6.1.2 应根据应用场景需求合理设置灯杆,满足城市照明、智慧交通、城市管理等各类应用设备挂载需求。6.1.3 智慧灯杆应能为挂载设备提供上杆必要条件,包括各类挂载设备的安装固定、接电接网、接地与防雷保护等。6.1.4 供配电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类挂载设备及附属设备负荷要求。6.1.5 网络传输方案设计应根据设备数据传输和管理要求合理制定,同时无线网络传输方案设计应满足监测设备无线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6.2 杆体6.2.1 智慧灯杆可搭载视频采集、通信基站、公共 WLAN、公共广播、环境监测、气象监测、信息发布屏、雷达等多种功能设备,具体配置应综合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及功能需求,并在空间上进行充分整合。杆体组成示意图见图 1。3DB4406/T 222023图1 杆体组成示意图标引序号说明:1照明设备;2通信基站;3公共 WLAN;4杆体;5环境监测;6气象监测;7交通指示;8交通信号灯;9雷达设备;10横臂;11交通违章监控;12视频采集;13信息发布屏;14公共广播;15设备舱。注:设备具体安装形式及高度可根据实际功能需求做调整。6.2.2 杆体结构设计应满足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应简洁美观,确保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4DB4406/T 2220236.2.3 杆体基础设计应符合 GB 50007、GB 50135 中的相关规定。6.2.4 桥梁段改建灯杆设计,应根据智慧灯杆的高度、重量、外形尺寸等因素评估对桥梁结构安全的影响。6.2.5 杆体内线缆设置应满足照明与其他设备分离、强电与弱电分离要求,并预留足够的线缆空间。6.2.6 杆体设备舱宜集成电源、网关、通讯、防雷等单元。6.2.7 杆体设备舱应对照明设备和智慧工程设备采取分层舱位设置,并充分考虑预留舱位和不同权属单位设备的对接接口,分层舱位不同权属单位的设备箱门应具有开启鉴权及非法开启报警功能。6.2.8 杆体空腔、设备舱和预留孔应采取措施防水、防尘。设备舱门下沿距离路面高度不宜低于 500 mm。6.2.9 杆体、设备舱的金属部分应采用热浸锌或热浸铝进行防腐处理,杆体热浸锌防腐应符合 GB/T13912 的规定,热浸铝应符合 GB/T 18592 的规定;根据需要可加喷漆、喷塑或防粘贴涂料,喷漆应符合 QB/T 1551 的规定,喷塑应符合 JG/T 495 的规定,防粘贴应具有抗反复粘贴性、抗高温粘贴性、耐人工加速老化性、防涂鸦性(可清洗级别)。6.2.10 智慧灯杆的杆体、各挂载设备应具有唯一的标识和编码,结合经纬度进行准确定位、识别,可参考附录 A,满足以下要求:a) 在全网和整体系统中应具有唯一性,杆体编码应支持坐标定位;b) 应具备简洁实用性、易识别性和可读性;c) 应采用全市统一的编码方式统筹管理;d) 杆体和各功能模块的编码之间应具有关联性和逻辑性。6.3 设备选型及挂载6.3.1 设备选型6.3.1.1 挂载设备应满足应用场所和功能需求。6.3.1.2 设备应满足安全、性能、安装、电磁兼容和气象条件等相关要求,以及长年户外使用的要求。6.3.1.3 设备的外观、颜色应尽量与杆体、灯具和设备舱的设计风格协调一致,并做到小型化、轻量化、减量化。6.3.2 设备挂载6.3.2.1 设备安装位置应满足功能覆盖范围要求。6.3.2.2 智慧灯杆设备的挂载安装应满足杆体荷载设计要求。6.3.2.3 设备挂载布局应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影响和干扰,保证各设备正常运行。6.4 配套基础设施6.4.1 供配电6.4.1.1 智慧灯杆电源宜为三级负荷,城市中的重要道路、交通枢纽及人流集中的广场等区段的智慧灯杆电源可为二级负荷。不同等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应符合 GB 50052 的相关规定。6.4.1.2 智慧灯杆供电宜采用专用变压器供电。变压器和配电箱宜设置在靠近负荷中心并便于操作维护的位置。6.4.1.3 配电线路应设置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配电线路的灯具或用电设备线路分支处应设置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应符合 GB 50054 的要求。6.4.1.4 智慧电源应确保各用电负荷的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电流质量、频率质量、谐波控制等。5设备名称接口类型传输方式视频采集网口或光口有线通信基站光口有线公共WLAN网口有线公共广播网口有线环境监测网口或串口无线或有线气象监测网口或串口无线或有线信息发布屏网口或 VGA/HDMI 视频接口有线雷达设备网口有线DB4406/T 2220236.4.1.5 智慧电源应支持多路输出,各回路可单独控制电压,可对照明设备、通信传输设备、感知采集与监控监测设备等各类设备用电分别计量。6.4.1.6 智慧灯杆配电系统应采用地下电缆线路供电。中性线的截面不应小于相线的导线截面,且应满足不平衡电流及谐波电流的要求。6.4.1.7 智慧灯杆供配电设施宜与道路信号控制机等其他弱电设施设备分舱布设在一体化综合机柜内。6.4.2 防雷与接地6.4.2.1 智慧灯杆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 GB 50057、GB 50689、CJJ 45、YD/T 1429 的相关规定。6.4.2.2 灯杆处宜做等电位联结,且人工接地装置、灯杆基础钢筋、电缆铠装外皮、金属性的灯杆、灯具、管道、底座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与 PE 线可靠连接。6.4.2.3 智慧灯杆电气系统接地型式宜采用 TN-S 系统或 TT 系统。6.4.2.4 单根智慧灯杆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当多根智慧灯杆的 PE 线组成联合接地系统时,其工频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4。当防雷接地与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根据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6.4.2.5 挂载设备的雷电防护等级应符合 GB 50343 中的相关规定。6.4.3 通信与传输6.4.3.1 采用光纤传输时,应充分考虑后期扩展所需光缆预留。新建干线光缆宜考虑不低于 30 %预留量,终端接入宜采用 4 芯光缆配置。6.4.3.2 无线传输宜采用授权频谱,各设备的无线传输使用频率应进行合理规划,避免频率干扰。6.4.3.3 智慧灯杆宜预留常规光纤线缆接口,智慧灯杆挂载设备的通信传输接口类型及传输方式宜根据挂载设备的适用性进行选择,同类挂载设备宜统一接口,以便于安装、维护、更换和扩展。挂载设备的通信传输接口类型及传输方式见表 1。表1 主要设备的接口类型及传输方式6.4.3.4 杆体挂载两个及以上需接入智能网关的挂载设备时,应配置智能网关。智能网关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 应通过光纤或网线上联到上一级业务汇聚设备接入管理平台;b) 应具备通信接口转换和通信状态监控的功能,将信息上报到管理平台;6DB4406/T 222023c) 支持不同接口类型挂载设备接入,可具备不少于 2 路千兆光接口、4 路千兆 RJ45 网口、2 路RS485/RS232 接口等,并符合工程实际设备接入要求;d) 应具有良好的协议兼容性,接口宜支持主流通信协议;e) 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65。6.4.4 管线6.4.4.1 智慧灯杆旁侧处、杆体综合机箱旁侧应设置接线手孔井,过街管道两端、直线段超过 50 m、管线有转弯变向时,应设接线手孔井,接线手孔井不宜设置在交叉路口、建筑物门口、与其它管线交叉处。6.4.4.2 管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预留,管孔数量、管径尺寸按需选择。6.4.4.3 埋地管道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且应满足下列规定:a) 在含有酸、碱强腐蚀或电化学腐蚀严重等影响的地段,应采用非金属保护管;b) 管道穿越机动车通行的地段时应采用满足承压强度的保护管,并留有备用管道;c) 管道在人行道/绿化带敷设时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0.7 m,在机动车道下敷设时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0.8 m,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6.5 智慧灯杆管理平台6.5.1 整体要求6.5.1.1 宜具备资产管理、视频预览及回放、权限管理、日志管理、设备校时、数据共享等功能。6.5.1.2 应确保智慧灯杆管理平台数据信息的安全,平台的安全范畴应涵盖平台自身软硬件安全及外部业务接入所涉及的安全。6.5.1.3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不应低于二级。6.5.2 功能要求6.5.2.1 宜具备查看、统计道路硬件资产、数据资产的功能。6.5.2.2 宜支持自定义组合不同摄像头,同步显示多个实时监控画面;支持查询摄像头监控历史记录。6.5.2.3 宜支持根据用户、部门、角色等条件进行权限设置管理。6.5.2.4 宜支持对操作日志、报警日志、系统日志以及设备历史状态日志等进行管理。6.5.2.5 宜具备对挂载设备进行自动校时与手动校时的功能。6.5.2.6 宜具备数据共享能力,数据提供方按规定提供共享数据信息。6.5.3 接口预留6.5.3.1 各单位开发管理平台时,应由主管部门提供统一的公共 API 接口和协议。6.5.3.2 平台设计应预留与相关系统的对接接口,预留接口应符合以下规定:a) 应具备高并发、大容量、安全可靠的接入能力;b) 应提供完善的信息安全机制;c) 应提供有效的监控机制。6.5.4 信息安全6.5.4.1 信息安全的范畴应覆盖基础安全要求、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应符合 GB/T 25000.1、GB/T 22239、GB/T 20269 和 GB/T 20282 及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7DB4406/T 2220236.5.4.2 应充分运用身份鉴别与验证、访问权限控制、密码加密、数据传输加密、系统运行的日志与审计、操作界面的时效锁定、完整的修改痕迹保留等手段保证系统信息的安全。6.5.4.3 以 GB/T 22239 和 GB/T 25070 的等级保护要求为依据,满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合规要求。6.5.4.4 数据信息提供方在共享数据信息的全过程中应对数据需求方进行身份鉴别和授权管理,数据需求方应依法依规使用共享数据信息,并配合做好共享数据信息使用全过程监管。6.5.4.5 数据需求方应依法依规使用共享数据信息,并配合做好共享数据信息的全过程监管。6.5.4.6 平台接入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a) 应采用安全认证机制,在接入网络时须对各挂载设备的认证标识进行认证审核,通过技术认证和人工审核后才能接入网络进行安全认证;b) 应保证认证服务端具备认证鉴别机制和容错机制,防止非法接入。7 施工7.1 一般要求7.1.1 智慧灯杆施工应符合 CJJ 89、GB 50168、GB 50169、GB 50254、GB 50202、GB 50348、GB/T 50374、YD/T 5230、YD 5201、GB/T 40994、GB 50204、GB 50300、DB44/T 2157 的要求。7.1.2 智慧灯杆施工前,应完成图纸会审,熟悉产品的技术性能和安装调试方法。7.1.3 施工现场应做好交通疏解,现场手续齐全且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后方可施工。7.1.4 智慧灯杆施工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当现场情况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应会同设计、监理、建设单位会商,对设计文件进行变更。7.1.5 智慧灯杆现场安装、调试及试运行等各施工工序应有施工记录,安装调试后应达到设计要求。7.2 管井施工7.2.1 金属保护管宜采用套管连接的方式,硬质塑料管连接应采用套管或插接连接方式,管道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7.2.2 接线手孔井进出线孔应进行密封处理,封堵材料宜采用阻燃材料。7.2.3 电缆保护管宜伸出接线手孔井壁 30 mm50 mm,有多根电缆管时,管口应排列整齐。7.3 基础施工7.3.1 基础施工材料进场前,应完成进场报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7.3.2 基础浇筑前,应按照设计文件检查预埋件及综合接地系统的数量、位置、固定措施及管道保护措施,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预埋管道保护到位。基础浇筑后,应对外露螺栓及预埋管道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及堵塞。7.3.3 基础施工后应对预埋件埋设的位置、水平度、预埋螺栓外露长度、基础综合接地电阻值等进行验收。7.4 杆体施工7.4.1 杆体安装前,应复核预埋件埋设的位置、水平度、预埋螺栓外露长度、基础综合接地电阻值等数据,在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后,方可进行杆体安装施工。7.4.2 杆体安装时,应调整杆体纵横向垂直度,杆体总体偏差值应小于半个杆梢。7.4.3 杆体安装后,应对柱脚螺栓进行防腐处理及包封。8DB4406/T 2220237.5 线缆敷设7.5.1 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 GB 50150 的要求。7.5.2 电缆敷设前应对敷设线路进行规划,合理布设接头位置,符合设计三相平衡要求。7.5.3 电缆在保护管中不应有接头,保护管外的电缆连接宜在智慧灯杆设备舱内进行。杆体内线缆布放时,应采用阻燃软管进行防护。7.5.4 电缆、传输光缆应在线缆终端、接线手孔井、灯杆内设置标志牌。7.6 设备安装7.6.1 设备在安装前,应复核产品规格、型号、参数、数量、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及报验状态。7.6.2 设备及安装固定件应具有防止脱落或倾倒的安全防护措施。7.6.3 设备安装就位后,电气设备可触及的金属部分均应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7.7 智慧灯杆管理平台开发应满足以下要求:a) 调研分析需求,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b) 依据需求,对平台进行架构设计,形成详细设计说明书;c) 依托详细设计说明书,开发各功能模块软件;d) 对平台进行集成测试,包含功能、性能、安全、可靠性等,形成测试报告;e) 将平台安装部署到用户的生产环境,形成安装部署文档。8 验收8.1 一般要求8.1.1 应对项目建设期所涉及的软硬件及过程文档进行严格的验收及审查,同时应符合 CJJ 89、GB51120、GB/T 50374、GB 51171、DB44/T 2157 和 GA 308 中的相关要求。8.1.2 智慧灯杆在系统调试完成后,应连续试运行 24h。试运行中出现系统故障时,重新开始计时,直到连续运行满 24h。试运行合格后应组织竣工验收。8.1.3 建设单位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应组织监理、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进行工程验收,宜组织相关运营管理单位参与。8.1.4 智慧灯杆工程质量应符合 GB 50168、GB 50254、GB/T 50374、CJJ 89 、GA 308 等规范的规定,符合设计和招标合同等文件的要求,施工技术资料齐全。8.2 杆体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a) 智慧灯杆厂家随厂出具的各类安全证书等证件齐全;b) 智慧灯杆的数量、型号、生产厂家、安装位置等,应与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设备清单相符合,有变更的,应有更改审核单;c) 智慧灯杆的各项功能及指标参数,应与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设备清单上备注的相符合,各项目功能应满足设计文件和工程合同中的要求;d) 杆体的材料、焊接、防腐、标志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CJ/T 527 的规定;9DB4406/T 222023e) 杆体的接地电阻、灯具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CJJ 89 的规定;f)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GB/T 13955 的规定;g) 设备舱验收应符合 GB 50254 和 CJJ 89 的规定;h) 杆体的其它技术条件与验收要求应符合 CJ/T 527 和 CJJ 89 的规定。8.3 挂载设备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a) 检查系统设备的数量、型号、生产厂家、安装位置,应与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设备清单相符合,设备清单及安装位置变更后应有更改审核单;b) 检查系统的智能网关、配电箱、网络交换机等电子信息设备的安装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8.4 管理平台验收8.4.1 功能需求验证应符合:a) 平台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系统功能需求文件的要求,验收时应对平台的各项功能及安全性予以验证;b) 各功能模块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及网络连通性等各项运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的规定;c) 平台应支持 7×24 h 的持续稳定运行,验收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不小于 48 h,且系统平台无故障。8.4.2 平台安全性应满足等级保护二级及以上的信息安全技术要求。8.4.3 其他验收要求应符合:a) 平台按 GB/T 8566 进行系统合格性测试;b) 平台软件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性测试、业务流程测试、容错测试、安全性测试、性能测试、易用性测试、适应性测试、文档测试等。8.5 资料验收智慧灯杆验收应附带资料清单,详见附录 B。9 管理和运维9.1 一般要求9.1.1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杆体及配套设施设备运维、平台运维、安全管理等方面。9.1.2 应符合 GB/T 40994、DB44/T 2157 中的相关要求。9.1.3 应成立专业的运维组织,配备专业的维护服务人员。9.1.4 应建立故障处理制度,做好故障数据记录。9.2 杆体及配套设施设备运维9.2.1 加强日常巡查和多渠道报障,分析故障记录及数据,对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