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模拟卷(二).pdf
-
资源ID:95942569
资源大小:2.97M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10月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模拟卷(二).pdf
2021年 1 0 月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模拟卷(二)1、简答题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机智的认识。参考答案:参考解析: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特别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作出迅速灵敏的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教育能力。教育机智是在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教师观察学生的敏锐性、思维活动的灵活性、意志活动的果断性的优秀结合,是教师优秀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是教师熟练地掌握学生和机敏地教育学生的艺术体现。学生行为和教学情境的多变性决定了教育机智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影响教育机智发挥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自身。首先,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教师能否表现教育机智的基本前提;其次,教师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是产生教育机智的重要因素;再次,教师深厚的知识素养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教师能够灵活处理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体现在:第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师针对学生的特殊需求,采取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成长。第二,灵活果断,随机应变。教师根据特定的教育情境,迅速解决问题,组织教学活动。第三,对症下药,方法多样。教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多样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第四,实事求是,掌握分寸,教师在处理问题时,本着教育学生的原则,不夸大也不缩小问题,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第 1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单选题 电影、电视等属于。A :视觉媒体B:听觉媒体C :视听觉媒体D :交互媒体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o参考解析:视听觉媒体是指发出的信息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媒体。第 2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单选题 _ _ _ _ _ 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A :规范文化B:物质文化C:观念文化D:道德文化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 o解析: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理想成分四种基本成分构成,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第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4、单选题 有的人阅读时候能做到一目十行,这说明其注意的_ _ _ _ _品质较好。A :广度B :稳定性C :分配D :转移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注意的品质的理解。【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注意的基本特性也叫注意的品质,这些品质包括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狭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上所维持的时间,广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项活动上保持的时间。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一目十行即是注意广度的体现。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品质。而注意的分配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第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5、单选题 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_ _ _ _ _。A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 :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o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三级管理制。课程三级管理制是指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制度,则一级、二级课程分别是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第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6、简答题 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改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第 6题所属考点-教育目的7、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 :凯洛夫的 教育学B :冈察洛夫的 教育学C :巴拉诺夫的 教育学D :巴班斯基的 教育学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o参考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凯洛夫的 教育学。第 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8、单选题 儿童有了改正错误行为的表现,家长取消限制其玩游戏的禁令,这属于_ _ _ _ _oA :消退B :惩罚C :泛化D :负强化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o 参考解析:负强化是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第 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9、单选题 心理学是研究_ _ _ _ _ _ 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A:心理现象B:认识过程C :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o 参考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第 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0、简答题 试述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新课改的启示。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课程目标层面。罗杰斯主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力,能适应时代变化的人。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不但有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这在价值取向层面上,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置于课程目标核心位置,打破了传统的课程H标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局面。(2)课程结构层面。人本主义要求学校设立并行课程和整合课程,着眼于整体人格的发展。因此新课改要求课程结构体现综合性,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3)课程内容层面。罗杰斯提出适切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与体验发生联系,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因此,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首先是要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同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经验;另外,他还主张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内容的范围,并在教学实践中创新与发展教学内容。(4)课程实施层面。罗杰斯非常强调非指导性教学,并把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信息化、人文化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课程评价层面。罗杰斯主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他反对一切外部评价,特别是测验与考试,并持一种动态的评价观。新课程改革提倡发展性评价,它让学生参与评价。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第1 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11、单选题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A:考试大纲B:人才质量标准C:国家课程标准D :培养目标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o参考解析: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第1 1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2、单选题 _ _ _ _ _ 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至此,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在逐步完善和成熟起来。第 1 2 题所属考点-课程13、单选题 学生学习三角形后,再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称为A:下位学习B :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 :结合学习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第 1 3 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14、单选题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A :教育的方法B:教育的性质C:教育的效益D :教育的规模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o参考解析:第 1 4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5、单选题A:特殊教育B:民族教育C:民办教育D:公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o笫 1 5 题所属考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6.1ABcD法法验授实讲现代学校教学应用最经常、最广泛的教学方法是题选单法话谈法论讨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它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第 1 6 题所属考点-教学17、单选题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A :主体性B :创造性C:间接性D :示范性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反映教育劳动的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反映了教师的身教就可以在学生心目中得到确立和认同,最终达到示范教育的目的。第 1 7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8、填空题 热爱学生所包含的道德境界:第一是,这是为师执教对学生应有的起码态度和行为。第二是 C _ _ _o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第 1 8 题所属考点-教师职业道德19、单选题 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_ _ _ _ _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整体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发展的高速度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不是等速前进的,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儿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就越快,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是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一般那么明显了。故 选CD第1 9题所属考点-学前儿童发展2 0、多选题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有A:相对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个体差异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参考答案:ABC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C,D o参考解析: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及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第2 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 1、填空题 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的工作人员可以要求的人出示身份证件。参考答案:难以判明是否成年第2 1题所属考点-未成年人保护法22、简答题“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参考答案:【答案要点】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含义:(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可以对其随意支配,或任意捏塑,不可以随意强加给学生一些外在的知识,因为这样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因此,绝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怎么样。(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导对学生客体的教育与改造,只是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外因,学生的主体活动才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内因。这表现在: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在于建构学生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角度看,在现代社会,学生在社会系统中享受各项基本权利,有些甚至是特定的。但同时,学生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把学生作为责权主体来对待,是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第2 2题所属考点-学生与教育23、单选题 提 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A:孔子B:老子C :孟子D :庄子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故 选Co第2 3题所属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24、填空题 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参考答案:专业素养本题解释:【答案】专业索养第2 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 5、单选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A:和谐教育思想B :教学过程最优化C :教学发展观D:全面发展观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o参考解析:A 解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必须要改善教育过程,实 施“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注重的是教育同创造性的生产劳动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学生受教育过程与自我教育过程相结合,等等。“和谐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在以上这些因素和谐共存的状态中得以全面发展。第 2 5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 6、简答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主指导与学校开发必修课,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占到6%_ _ _ _%。参考答案:8第 2 6 题所属考点-课程2 7、多选题 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_ _ _ _ _A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 :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教育D :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 :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参考答案:A B C本题解释:【答案】A B C。解析: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原则:(1)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2)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第 2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 8、单选题 根 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_ _ _ _ _A:收留抚养责任B:临时监护责任C:委托监护责任D :教育管理责任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o参考解析:根 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第2 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9、单选题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侬曾说过,“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小学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_ _ _ _ _A:复杂性B:创造性C :示范性D :系统性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体现在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第2 9题所属考点-教育基础30、单选题 剧 本 陈毅市长的作者是_ _ _ _ _A:师陀B:沙叶新C:田汉D :周扬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解析:沙叶新于1980年发表剧本 陈毅市长,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剧本评奖首奖、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故 选Bo第3 0题所属考点教师的文学素养31、单选题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存在主义课程论C:学科中心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o第 3 1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2、简答题 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参考解析: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有以下四点:(1)活动的难易;(2)竞赛动机的激发:(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4)注意的干扰。第 3 2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3、多选题 联 合 国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_ _ _ _ _ oA :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参考答案:A CD E本题解释:【答案】ACDE解析: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故 选 ACDEo第 3 3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4、单选题“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_ _ _ _ _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A :自觉积极性B :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o第3 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5、单选题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_ _ _ _ _A :学科课程B :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o参考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学科课程的优点之一。第3 5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36、简答题 学业评价参考答案:【答案】学业评价:是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工具和途径,系统的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等行为发生变化的信息。第3 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37、简答题 教学原则参考答案:参考解析:教学原则是根据对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第3 7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3 8、单选题 小明在积木角以积木搭建高速公路,小英则在一旁利用积木玩办家家酒游戏,根据帕顿的社会性游戏分类,小明和小英的游戏行为属于A:独立游戏B :规则游戏C:平行游戏D:合作游戏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小明和小英各玩各的,所用玩具一样,各自的游戏内容没有联系,也没有互动行为,属于平行游戏。第 3 8 题所属考点-游戏活动与指导3 9、单选题 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_ _ oA :格式塔B :人本主义C:构造主义D:行为主义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o解析: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基本观点:1 .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2 .用内省的方法,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3 .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第 3 9 题所属考点心理学概述4 0、单选题 沿着多方面去探寻方法和途径的思维称为A :分析思维B :聚合思维C :发散思维D :经验思维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发散思维。第 4 0 题所属考点-言语与思维41、多选题 张老师本学期开始担任班主任,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她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她想到了实施代币治疗矫正方法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以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这种方法的实施步骤应该考虑到一。A:确定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B:确定实质性强化措施的性质C:让求诊者相信代币的作用D :规定完成各种特定行为时给予代币的量、实际强化物的价值以及如发生不良行为是否要扣回代币等参考答案: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o第4 1题所属考点-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42、填空题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_ _ _ _、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参考答案:课程计划本题解释:【答案】课程计划第4 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43、单选题 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_ _ _ _ _oABCD:品德评价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教育法。第4 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44、单选题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上网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 :上网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 :规定每周上网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上网的行为D :只有按时完成作业后才能上网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 o第 4 4 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45、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 _A :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B :4 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D :5 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结合起来。第 4 5 题所属考点-学前儿童发展46、判断题“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 自 孟子,论述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 自 荀子。第 4 6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47、单选题 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了教师职业的()角色。_ _ _ _ _A:传道授业者B :示范者C:管理者D :朋友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故 选 B o第 4 7 题所属考点-职业理念48、单选题 提 出“泛智”教育思想,探 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 :赞科夫C :苏霍姆林斯基D :杜威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 o 解析:提 出“泛智”教育思想,探 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第 4 8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49、单选题 人的认识的倾向竹的表现形式_ _ _ _ _。A :兴趣B :需要C :动机D :理想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缺失或不平衡状态;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第 4 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5 0、单选题 讲果实概念时,不要只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等),还要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树子等),这是运用A :概括B :原型c :练合D :变式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在讲果实的概念时,不要只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西红柿、花生等),还要选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树子、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看到一切果实都具有“种子”这一关键属性,而舍弃其“可食性”等无关特征。第 5 0 题所属考点-言语与思维5 1、单选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是_A :十万个为什么B :三字经C :长袜子皮皮D :上下五千年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 o 解析:A项,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其内容非常广泛,文字不长,深人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B项,三字经与 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1 9 9 0 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人“儿童道德丛书”,是儿童的必背读物。C项,上下五千年乃历史读物。D项,长袜子皮皮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童话代表作之一,属于儿童文学作品。故 选 C o第 5 1 题所属考点-教师的文学素养5 2、填空题 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参考答案:未成年公民本题解释:【答案】未成年公民第 5 2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5 3、单选题 儿童独自言语产生于A :婴儿期B :先学前期c:幼儿期D :学龄期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独自言语是在幼儿期产生的,是随活动的丰富和发展,独立向别人表达自a 的思想感情,讲述自己的知识经验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是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第 5 3 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54、填空题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参考答案:指向与集中第 5 4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55、填空题 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参考答案:伊里奇第 5 5 题所属考点-学校教育制度56、填空题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_ _ _ 的统一。参考答案:多样性第 5 6 题所属考点-教学57、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A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C:声东击西,欲擒故纵D: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参考答案:A B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B Do 参考解析:“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没有体现矛盾的特殊性。第 5 7 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5 8、单选题 警察布侦破复杂案件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案情分析,提出多种多样的假设。这是_ 的表现。A :形象思维B :集中性思维C :直觉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发散性思维的运用能力。【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对思维的分类进行了简单的辨析,从选项可以直接排除A和 C,主要区分点在B和 D。思维根据探索答案的指向性,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在遇到非常规问题时,人们经常会用到发散思维。本题中当案件复杂时,能够多方面提出多种假设,属于发散思维。因 此 选 Do第 5 8 题所属考点-言语与思维5 9、单选题 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_.A :逆向迁移B :负迁移C :顺向迁移D:正迁移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迁移分类的辨别和理解。【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根据迁移的性质或迁移的效果不同,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同化顺应迁移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分类。题干中,原有知识是先学习的,新知识是后学习的,因此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属于顺向迁移。第 5 9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6 0、单选题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A :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成败归因D :成就动机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o 解析:学习期待概念的考查。第 6 0 题所属考点-学习动机6 1、判断题 抑郁症患者与非抑郁症患者及其他病人相比,他选择的个人交往距离较小,这是由于个性差异的影响。_ _ _ _ _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抑郁症属于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应是心理健康状况。第 61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6 2、多选题 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有_ _ _ _ _ oA :教师义务B :教师良心C:教师公正D :教师幸福E:教师爱心参考答案:A B C D本题解释:【答案】A B C 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幸福、教师荣誉。第 62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6 3、单选题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A :联想B :幻想c:理想D :想象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读着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头脑中也能浮现出祖国江南秀丽景色形第 6 3 题所属考点-表象与想象64、单选题 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_ _ _ _ _A :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D :理性知识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o解析: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他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第 6 4 题所属考点-学习的基本理论65、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教师介人游戏的形式的是_ _ _ _ _oA:平行游戏B:合作游戏C:指导游戏D:旁观游戏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教师介人游戏的形式有平行游戏、合作游戏、指导游戏,所以旁观游戏不属于教师介人游戏的形式。第 6 5 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66、单选题“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A :国家性原则B :公共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强制性原则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o 解析: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从本质上说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在我国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全体人民的利益,这也是我国教育公共性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故本题选Bo第 6 6 题所属考点-小学综合素质6 7、单选题 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好几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双腿高位截肢。这最能体现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A:爱岗敬业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 :为人师表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o 参考解析:第 6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6 8、单选题 提 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论的是_ _ _ _ _。A :杜威B:卢梭C:赫尔巴特D :夸美纽斯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教育家的思想的了解。【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关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需要我们了解:(1)1 8 0 6 年出版了其代表作 普通教育学:(2)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3)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保堂中心;以“统觉”思想为基础,提 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论5(5)强调教学的教育性。第 6 8 题所属考点-教育与教育学6 9、多选题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_ _ _ _ _。A :记忆术B:做笔记C :提问D :生成性学习E :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参考答案:A BC D E本题解释:【答案】A BC D E。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一些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因此,答案 选 A BC D E o第 6 9 题所属考点-学习心理7 0、多选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指A:遗忘的进程不均衡B:遗忘先快后慢C :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D :遗忘先慢后快参考答案:A B C本题解释:【答案】A B C o 解析:艾宾浩斯(1 9 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第 7 0 题所属考点-记忆7 1、判断题 教学就是上课。_ _ _ _ _ _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上课只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而且是中心环节,但教学除上课外,还包括备课、布置和批改作业以及辅导等其他环节。第 7 1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7 2、单选题 W o r d 菜单中常会出现一些暗灰色的选项,这表示A:系统运行故障B :W o r d 本身缺陷C :文档带病毒D:这些项在当前无效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及 解 析:W o r d 菜单项中的灰色命令表示该命令当前不可用。故 选 D。第 7 2 题所属考点-教学基本能力7 3、简答题 心智技能参考答案:【答案】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等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第 7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7 4、填空题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欲求不满足是激起人们行动的普遍原因。参考答案:需要第 7 4 题所属考点-需要、动机、兴趣7 5、简答题 某 年 1 2 月 5日 9时 4 5 分,某地发生4.8 级有感地震,相邻的某市在同一瞬间震颤。正在给学生讲课的张老师心里一惊可能是地震。”他镇静地说请同学们有序离开教室,到教学楼前的空地集合。”学生似乎明白了什么,鱼贯而出,张老师最后一个离开。另一教室的王老师惊喊了一声地震啦!”就率先冲出教室。当师生们集中到楼前的空地上,学校领导清点人数时,张老师出现在楼口,镇静地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同学们一齐欢呼冲上来围住他。事后清查得知:张老师和他的学生全部安然无事,而王老师的那个班,却有三名学生扭了脚,一名学生跑掉了鞋。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以及分析应用能力【参考答案】张老师的行为践行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王老师的行为则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也是教师的天职,张老师在危急紧张关头,能够做到临危不乱,遇险不惧,把学生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最木化地保护学生的利益,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教室,堪称师德模范。而王老师在紧要关头,只顾自身安危,弃学生不顾,导致学生受到无谓的伤害,有损师德形象,也伤害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引以为戒的。这一事件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教师是一份教书育人的工作,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职业道德意识,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践行职业道德,否则带来的伤害和除患是难以估量的。第7 5题所属考点-教师职业道德76、单选题 毕业前夕,老师请学生张某谈谈对个人求职的看法。张某说找工作不好,不找工作也不好”。张某的话违背了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找工作”与“不找工作”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张某既否定了“找工作”是好的,也否定了“不找工作”是好的;这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矛盾命题,必须肯定其中之一。张某的话犯了“矛盾两不可”的错误,对两个矛盾命题同时否定。故选C o第7 6题所属考点-教学基本能力77、判断题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法称为谈话法。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第7 7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78、单选题 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C:目标参照测验D :团体参照测验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常模参照测验以鉴别学生个别差异为指导思想,目的是为了测得学生在所处团体中的相对水平;标准参照测验又称目标参照测验,是将被试者水平与一绝对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者有无达到该标准。第 7 8 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79、单选题 不属于智力技能特点的一项是A:动作对象的观念性B:动作执行的内潜性C:动作结构的简缩性D :动作结果的意识性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o解析: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第 7 9 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80、单选题 教师凭自己印象给学生贴标签属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