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云南省高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1届云南省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截取的短周期的一部分,即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W.A.原子半径:W Z Y 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 勿 x y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肯定为强碱2.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有如下几种:OII-C-CH,该有机物有一种同分异构体属于酚类该有机物属于酯类该有机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加川19。2 Im o E该有机物最多能与Im o N a。,反应。其中正确的是()A.B.C.D.3 .16。和18。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与J。2 互为同位素B.16。与18。核外电子数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与18。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 2 L 16。2和1.1 2 L 18。2均含0.1川4个氧原子4.现在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ci-Q-oii1ClhCOOC.l J/A极 度 子 女 凌 膜 生 物 膜A.该装置为电解装置,B为阳极B.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i on+e=C l+;OHC.当外电路中有0.1 m ole-转移时,4极区增加的H+的个数为0.1 NAD.电子从B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4极5.A、B、C、。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为半径最小的原子,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力、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原子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和为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B C D AB.四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B、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D.BA4,C4两种微粒都具有正四面体结构,B、C、。三种元素都有属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同素异形体6.下列实瞬装置、现象合理的是()A.r r f 实验:酸性KMnC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j b-B.*1,实验:烧杯内NazStg溶液变浑浊,可证明非金属性CSiN C O.C.1 1 实瞬:微笑热稀HN02,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二:实瞬:利用该实瞬装置可证明氧化性:C l2 Br27.25。(:时,有关pH计算结果一定正确的是A.某电解质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0-10瓶。八广1。则该溶液的PH=10B.将pH=8和pH=10的NaO”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pH=9.7C.将pH=5的盐酸和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混合液的pH=5.7D.某强酸pH=a,加水稀释到10卜 倍,则稀释后p =a+b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8.某兴趣小组探究SO?气体还原Fe3+、1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A B CFrCb溶液 唐布淀粉的鼻水NM)H溶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的是 oA.Na2S(?3溶液与小7。3 B.Na2s。3固体与浓硫酸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浓硫酸(2)装置C的作用是 o如果有560mL SO2气体(己折算为标态)进入C装置中,则C中50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才能达到目的。(3)若要从4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加热浓缩、冷却结晶、洗涤、自然干燥。在 这 一 系 列 操 作 中 没 有 用 到 的 仪 器 有(填 序 号)。A.蒸 发 皿8.分液漏斗C.漏 斗。.玻璃 棒E.冷凝管(4)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 2,请设计实验验证SO?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5)本实验中能表明SO2的还原性比广的 还 原 性 强 的 现 象 是,其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9.肺炎重症患者肺部功能严重受损时,需通过气管切开术指了。手术力的材料主要是钛合金。金属钛熔点高、强度高且质地轻。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3)为原料冶炼金属钛的流程破酸C。和过Etc Mg1150200 c _.一 .如图。钛铁矿粉一|迪 H过万卜邛魏金国钛一y 一探作&j,物质A 晶体B己知:室温下钛不与X2(X表示G、Br./)、。2、“2。反应,也不与强酸、强碱甚至王水反应。但高温下易与氧气、氮气、碳和氢气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溶煮”过程中加硫酸时生成”(S O。?,该 过 程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2)“溶煮”过程中同时加入物质4,其目的是防止F e 2+被氧化,物质4 是。(3)已知在不同温度时硫酸亚铁在钛液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数据以含铁量来折算)。则“操作a”为平衡为作为0 3(s)=TiO2+2 0 H-,其溶度积常数Ks p =1.0 X 1 0-2 9,则“过滤2”所得溶液的p H 约为。(已 知 恼 2.7,V I5 1.35.匈2.7 0.43)(5)煨烧偏钛酸得到九。2,加外与氯气和过量焦炭共热生成T i C,写 出“共热”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6)“高温”过程需要在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钛中可能会含有少量金属杂质 ,可用 除去。1 0.甲醇作为基本的有机化工产品和环保动力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加氢合成甲醇是合理利用C O 2 的有效途径.由C O 2 制备甲醇过程可能涉及反应如下:反应 I:co2(g)+3H2(g)=C H30H(g)+H2O(g)A%=-49.58/c;-m o L反应 n :co2(g)+“2(g)=C O +n2o(g)H2反应HI:C O(g)+2H2(g)U C H3OH(g)W3=-90.7 7 -m o L回答下列问题:反应II的%=,反应/自发进行条件是(填“较低温”、“较高温”或“任何温度”).(2)在一定条件下3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也 和。2 仅发生反应I,实验测得反应物在不同起始投入量下,反应体系中C O 2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1 所示.42 和。2 的起始的投入量以4 和B 两种方式投入Az n(/2)=37 n o Z,n(C O2)=1 5m o iB:n(/2)=3mol,n(C O2)=2 m o l,曲线/代表哪种投入方式(用4、8 表示)在温度为50 0 K的条件下,按照4 方式充入3巾。,“2 和1 8 m。/。2,该反应1 0 m 讥时达到平衡:a.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500K时,若在此容器中开始充入0.3rno,“2和0.9巾。,。2、0.6molC H3O H.xmolH2O,若使反应在开始时正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尻 在此条件下,系统中C%。,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当反应时间达到3min时,迅速将体系温度升至600 K,请在图2中画出3lOmin内容器中C/O 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是以固体氧化错氧化钮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2一)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其中多孔电极均不参与电极反应,图3是甲醇燃料电池的模型.写出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如果用该电池作为电解装置,当有16g甲醇发生反应时,则理论上提供的电量最多为(法拉第常数为9.65 x 104c.夕-J farJHrMsCOJ图 1温 度(K),CH 七,图 31 1.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主要成分NCI2B4O7)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N和有机合成催化剂BF3的过程如下.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由殳。3制备8尸 3的化学方程式 ,BF3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BF3分子空 间 构 型 为 .(2)在硼、氧、氟、氮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3)已知:硼酸的电离方程式为修8。3+4 2。U B(0 H)4+H+,试依据上述反应写出 B(0 H)4的结构式,并推测l m o/N H/E(氨硼酸铁)中含有 个配位键.(4)由1 2个硼原子构成如图1的结构单元,硼晶体的熔点为1 8 7 3。&则硼晶体的1个结构单元中含有个B -B键.0*7 于 OKM7 0 于K1图2 93(5)氮化硼(B 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晶体结构如图2)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晶体结构如图3)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b.两种晶体中的B -N键均为共价键c.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d.立方相氮化硼含有。键和兀键,所以硬度大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内B-N键数与硼原子数之比为 ,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连接 个六元环.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 0 0/an的古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 .1 2.化 合物F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种新型航空航天材料,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六元环状结构。合成路线如图:叵戏HNO0S一定条件化剂DF已知:1.4分子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n.(%、&表示氢原子或燃基)哽 diocOH回答下列问题:(1)4 的化学名称是。(2)的反应类型为 ,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o(3)的化学方程式为。(4)得到的某种副产物,可以在N a。溶液中直接得到D,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C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能与F eC%溶液发生显色反应;-N“2 与苯环直接相连;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2。(6)参照上述流程和已有知识,以乙醛和1,3 -丁二烯为原料,设计合成Gt烈”的路线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解:4 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减小,则原子半径为z 皿 x 丫,故A错误;B.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且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y x w z,故 B 错误:C.W为Si时,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故 c 正确;D.Z若为A I,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碱;Z若为Si、P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属于酸,故 D错误;故选:Co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且为短周期元素,则X、丫位于第二周期,Z、W位于第三周期,且X、力位于同主族,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减小;B.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且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简单氢化物越稳定;C.IV可能为Si;D.Z可能为、St、P等。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2.答案:B解析:解:含2个C=C,该有机物有一种同分异构体不含出现苯环,则不属于酚类,故错误;含 C O O C-,该有机物属于酯类,故正确;不含-C H O,则该有机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6/2 0。2,故错误;含1个-COOC-,1小。该有机物最多能与lmo/NaOH反应,故正确;故选:B。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C=C、-C O O C-,结合烯崎、酯的性质来解答。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熟悉常见有机物官能团及其性质,题目难度不大。3.答案:D解析:解:力、16。2与1802是单质,不是原子,故A错误;B、16。与18。核外电子数相等,均为8,故B错误;C、16。与18。间的相互转化是核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1.12L标准状况下。2的物质的量为0.05nw,含有氧原子数为0.1M,故D正确;故选:D。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B、原子显电中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取决于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C、16。与18。间的相互转化是核变化,核变化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D、1.12L标准状况下。2的物质的量为0.05mo1。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同位素的概念,化学变化的概念,物质的量相关计算等,明确氧元素的两种核素间的关系(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4 .答 案:D解析:解:4该装置是原电池,4电极为正极,B电极为负极,故A错误;B.4为正极,正极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1OH+2e-+H+=Cr+OH,故 B 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当外电路中有0.2血。加-转移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个数为0.2纥,发生反应为C1OH+2e+H+=Cr+OH,则A极区增加的+的个数为0.1 N.,所以当外电路中有0.1m。加 一 转移时,4极区增加的+的个数为0.05M,故C错误;D.原电池中,A电极为正极,B电极为负极,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B经过小灯泡流向正极4故D正确;故选:Do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根据原电池中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力电极为正极,B电极为负极,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H+2 e-+H+=C F+OH,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过小灯泡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电解质溶液书写电极反应式,题目难度中等。5.答案:A解析:解:4、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为半径最小的原子,则4为H;。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则。只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0;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原子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和为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设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y,则x=l+y,6+y=2x,解得=5,y=4,则C为N、B为C,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小,则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B C D A,故 A 正确;B.A、B、C、。四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故 B 错误;C.C为N、B为C元素,二者位于第二周期,。为氧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故 C 错误;D.4为H元素、C为N、B为C元素、。为。元素,BA4.两种物质分别为甲烷和钱根离子,二者都是正四面体结构;B、C、D三种元素中,C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而氮元素和氧元素没有属于原子晶体的同素异形体,故 D 错误;故选:AoA、B、C、。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4原子为半径最小的原子,则4 为H;0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则。只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4、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原子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和为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设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8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y,则x=l+y,6+y=2x,解得x=5,y=4,则C为N、B为C,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6.答案:A解析:解:4 蔗糖与浓硫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故 A 正确;B.盐酸易挥发,应除掉盐酸后再通入N azS i/溶液,故 B 错误;C.铜与稀硝酸微热生成N。,N。在广口瓶中与氧气接触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故 C 错误;D.浓盐酸与二氧化镒常温下不反应,缺少加热装置,故 D 错误.故选A.A.蔗糖与浓硫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结合二者的性质解答;B.盐酸易挥发:C.N。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D.浓盐酸与二氧化钵常温下不反应.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制备与性质,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7.答案:B解析:解:4某电解质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l()T 0 7 n o L T,溶液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碱,该溶液的P H =1 0 或P H =4,故 A错误;B.pH=8 的N a。”溶液中c(。-)=1 x lOmol/L,pH=1 0 的N a。”溶液中c(O/T)=1 x1 04mol/L,混合后 c (O H )=1 0 6-10 4m o 1 /L 1 0 4m o 1 /L,则溶液中的2 2i n-1 4c (H+)=-=i n-4 m c l/L=2.O X i O-1 0m o l/L,所以P H =1 0 -匈2 =9.7,故 B 正确;c(0 2 O%1 0-1 4C.p =5 的盐酸中c(H+)=1。-5 巾0 3 p =9 的氢氧化钠中c(0 H )=m o l/L=1 0:3 o l/L ,I O 二者以体积比1 1:9 混合,则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混合溶液中一 5c (H+)=l_ llk2)Wo Z.Z=1 0-6m o l,则溶液的p H =6,故 C 错误;D.某强酸p H =a,加水稀释到1 0 倍,若a+b 7,则稀释后pH x 7,故 D 错误.故选:B.8.答案:B D除去尾气中的S O 2,防 止 污 染 空 气 0.5 过 滤B E取反应后4 中试液少许,加入K S CN 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或取反应后4中试液少许,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 aC%溶液,产 生 白 色 沉 淀)B 中溶液的蓝色褪去SO2+I2+2H2O=SO1 +2/+4 H+解析:解:(1)4.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硝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N。或N O?,故 A错误;B.较强酸制较弱酸,浓硫酸不能氧化二氧化硫,因此可以用N a2s。3 固体与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故B正确;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但生成的二氧化硫混有氧气,故 C 错误;D.铜与热浓H 2s。4 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硫气体,故 D 正确;故答案为:B D;(2)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560mL S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25mo1,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为:SO2+NaOH=NaHSO3,则至少需要0.025moWa。,C中50mL NaOH溶 液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至 少 为=0.5 mol/L才能达到目的故答案为:除去尾气中的SO2,防止污染空气;0.5;(3)从溶液中得到固体,应进行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等操作,主要用到蒸发、过滤等操作的相关仪器,可用到蒸发皿、漏斗、玻璃棒等,故答案为:过滤:B E;(4)如SO?与酷 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硫酸根离子,如完全反应,则不含铁离子,可取反应后4 中试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或取反应后4 中试液少许,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取反应后4 中试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或取反应后4 中试液少许,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溶液,产生白色沉淀);(5)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SO?+12+2H2。=SOl-+2厂+4 +,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故答案为:B中溶液的蓝色褪去;SO2+I2+2H2。=SO广+2/+4H+。(1)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操作方便、易控制、不能含杂质;(2)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保证二氧化硫吸收充分,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为:SO2+NaOH=NaHSO3;(3)从溶液中得到固体,应进行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等操作,主要用到蒸发、过滤等操作的相关仪器;(4)如SO?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硫酸根离子;(5)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题目难度中等,试题涉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知识,明确掌握浓硫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检验方法等知识为解答本题关键。9.答案:FeTiO3+6H+=Ti4+Fe2+3H2O铁粉(或尸e)蒸发浓缩、降 温 结 晶 4.4 3 TiO2+高温2C l2+2C-TiC l4+2 CO在高温下镁和钛都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反应M g稀硫酸或稀盐酸解析:解:(1)“溶煮”过程中加硫酸时生成”。4)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尸ev g+6H+=Ti4+Fe2+3 H 2。,故答案为:FeTiO3+6H+=Ti4+Fe2+3%。;(2)Fe 2+易被氧化生成Fe 3+,因此加入铁粉(或Fe),防止Fe 2+被氧化,故答案为:铁粉(或Fe);(3)由表可知,温度越低硫酸亚铁溶解度越小,越容易析出,因 此“操作a”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故答案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4)因为4 2T i O 3(s)U 及。2+2。h-,设c(O/T)=%小。广1,则以及。2+)=厂】,x2 =1.0 x I O-%/=20 x 10-3 0,x=20 x 10-1 2.7 x 1O-1 0,c(H+)=m o l/L =10-4 10-4-yy-m o/L,pH=4.4 3,故答案为:4.4 3;(5)。2与氯气和过量焦炭共热生成7 7 C。,因为碳过量,故产物为C。,因此反应为冗。2+2C%+2C TiC l4+2c 0,高温故答案为:TiO2+2C l2+2C TiC l4+2C O(6)钛高温下易与氧气、氮气、碳和氢气反应,因此需要在Zr气氛中进行;高温时Mg与T i C 反应生成T i,则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钛中可能会含有少量金属杂质为Mg,因 为“室温下钛不与强酸、强碱甚至王水反应”,故除去其中的镁可选用稀硫酸或稀盐酸,故答案为:在高温下镁和钛都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反应;Mg;稀硫酸或稀盐酸。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 e T i q,由制备流程可知,“溶煮”主要发生F e n/+6 H+=4+F e2+3H2O,加入4 为F e,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温度越低硫酸亚铁溶解度越小,越容易析出,则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分离出B 为硫酸亚铁晶体,“过滤1”后加热滤液,使其中的7 T+生成偏钛酸高温(”2冗。3)沉淀,过滤后煨烧生成兀。2,共热时发生冗。2 2cI?I 2c-Tic1 4 I 2c0,高温时发生高温TiC l4+2 M g Ti+2MgC l2从 而 得 到 以 此 来 解 答。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制备,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0.答案:+4 1.19 K/m o;较低温;(2)4 a:4 5 0:0%2.0 25;一lowM二QI二b:(3)C H 3 0 H -6e-+3 O2-=C O2 T +2%。;2.8 9 5 X 库仑解析:解:(1)反应 I :C。式g)+3H2(g)U C H 3 0 H(g)+H2O(g 匕=-4 9.5 8 m o L反应n:。2(。)+,2(g)=c o(g)+(g)/反应皿:CO(5)+2,2(g)=C H30H(g)%=-90.77kJ m o L根据盖斯定律,反应口可以是I-H I得到,所以反应I I的焰变A H?=(-4 9.58幻 血0广】)一(-9 0.7 7/c/-mor1)=+4 1.1 9/c;-m o/-1:根据反应自发行的判据:4 H T 4 S 0,反应I E是嫡减的放热的反应,所以要自发进行需要在较低温下进行,故答案为:+4 1.1 9 k/-m o l-1;较低温;(2)A:n(/2)=3mol,n(C O2)=1.5m o/,B:n(W2)=3mol,n(C O2)=2 m o l,二者比较B相当于增大二氧化碳的量,转化率小于4所以曲线/代表A的投料,故答案为:A.在温度为5 0 0 K的条件下,充入3爪0e2和1 6瓶。右。2,该反应l O m i n时达到平衡,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是6 0%,C 02(g)+3H2(g)=CH3OH(g)+H2O(g)初始浓度:0.5100变化浓度:0.30.90.30.3平衡浓度:0.20.10.30.3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奇U.4 X U .4J L=4 50,50 0 K时,若在此容器中开始充入0.3 m o,“2和。9根。(。2、0.6molC H3OH.xmolH2O,浓度分别为XO.lm o Z/L,0.3mol/Lf 0.2mol/L,-mol/L若使反应在开始时正向进行,浓度商Q c =K=4 50 0.3x0.I3x=2.0 2 5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0 x 2.0 2 5故答案为:4 50,0 x N 0 B;OH、I,H O f A lOH。;2NA;30;ad;3:1;立方氮化硼晶体内无自由移动的电子;12;高 tL OH。J温、高压解析:解:(DB2O3与CaF2和4S 04反应即生成8 F 3,同时还应该产生硫酸钙和水,方程式为:B2O3+3C aF2+3H2$。4=2FF3 T+3CaSO4+3%。,8F3分子的中心原子B原子上含有3个o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 -x h)=|(0-3 x l)=0,中心原子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属于sp2杂化,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就是平面三角形,键角是120。,BF3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B2O3+3C aF2+3H2SO4=2BF3 T+3CaSO4+3H2O;sp2;平面正三角形;(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 第 族、第匕4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B、N、0、F元素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N处于第匕4族,所以第一电离能N 0,B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 N 0 B,故答案为:F N 0 B;在 (0H)4中采取sp3杂化,用最外层的四个空轨道接受0 提供的孤对电子形成配合物,其结 OH、一.I,构 式 为 H O-A 1 OH“,一个NH4BF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8 原,tL OH+J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则n n o W H/E 含 有 配 位 键,即2%个配位键,故答案为:HO(4)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面拥有这个顶点的:|x 3=|,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x 2 0 =1 2,每2个面共用一个B-B 键,每个面拥有这个B-B键的土每个等边三角形占有的B-B键为:X 3=|,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B-B键为:|x 20=30,故答案为:30:(5)(2)a.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不存在分子,为原子晶体,故a错误;尻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所以N原子和B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c.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为层状结构,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力小,导致其质地软,故c正确;d.立方相氮化硼N原子和B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单键,所以该化合物中含有。键不存在兀键,故d错误;故选ad;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单键,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内8-N键数与硼原子数之比为3:1,该物质的层状结构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不导电,故答案为:3:1;立方氮化硼晶体内无自由移动的电子;氮化硼与金刚石的结构相似,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在地壳内部,离地面越深,其压强越大、温度越高,根据题干知,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高温高压,故答案为:12;高温、高压.(1)由图及元素守恒可写出由B2O3制备BF3的方程式;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构型和杂化方式;(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第4族、第 族 元 素 第 一 电 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据此判断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3)在pW(0H)4中川采取sp3杂化,用最外层的四个空轨道接受。提供的孤对电子形成配合物,一 个N%B入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据此计算;(4)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x3=|,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x 2 0 =1 2,每2个 面 共 用 一 个 8键;(5)a.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是立体网状结构,为原子晶体;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c.六方相氮化硼为层状结构,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力小;d.立方相氮化硼含有。键不存在兀 键;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单键,该物质的层状结构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氮化硼与碳元素的单质相似,结合金刚石的结构进行判断,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连接1 2个六元环,在地壳内部,离地面越深,其压强越大、温度越高.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第一电离能、原子的杂化方式、晶体的计算等知识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这些知识点都是高考热点,注意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杂化方式及分子空间构型、晶胞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12.答案:对硝基甲苯取代反应氧气、铜(银)、+CH2=CHCH=催化剂CH2 TCH3CHOCH3CH-CHCHO 怎总言工怎心解析:解:(1)4的结构简式为甲苯为母体,取代基为硝基,4的化学名称是:对硝基甲苯,故答案为:对硝基甲苯;犬2 a(2)反 应 是Q 中氯原子被羟基替代生成N O2,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反应是C H 0发生氧化反应生成Q,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氧气、铜(银)、加热,NO2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氧气、铜(银)、加热;0|_(3)反应是E发生成信息HI中的加成反应得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犬=C CH,=9NO2(4)得到的某种副产物,可以在NaOH溶液中直接得到D,由信息/可 知,该副产物为甲基上两个氢被氯取代,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NO2故答案为:(5)符合下列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有酚羟;-N%与苯环直接相连;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2,即有四种位置的氢,氢原子个数比为1:2:2:2,存在对称结构,则符合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OH O-0-O H、INH2CHONH2CHO故答案为:H O-Q-O H、INH2CHO此6NH2(6)由信息H I中加成反应可知,C H3cH=C HC HO与C H?=C H-C H=C/反应生成,决;。与银氨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得,由信息口可知两分子乙醛反应得到C H 3 c H =C H C H O,合成路线为:CH3CHO-CH3CH-CHCHO UCHOI银氨港液,H +故答案为:C H C H O g ftC H3C H-C H C H O偈:化剂(i银氨港液 z*CHO H+由反应条件可知,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4 4与氯气发生甲基上取代反应生成员 而4分子苯环上有:H2C I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结合8的分子式,可 推 知 人 为,则B为J 。与丙酮发生信息HNO2NO2 H2OH:H0中反应生成E,可知8发生碱性水解得C为 晨),C发生氧化反应得。为晨J,故E为NO2NO2?=CH-C-C H,化合物产结构中含有两个六元环状结构,所以E发生成信息D I中的加成反应NO2得F为(6)由信息H I中加成反应可知,C H3cH=C HC HO与C H?=C H-C H =C%反应生成(R m O,二 与 银 氨 溶 液 发 生 氧 化 反 应 得 皿,由信息口可知两分子乙醛反应得到C H 3 c H =C HC HO.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与合成,需要学生对给予的信息进行利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知识迁移能力,充分利用流程图中反应条件、物质结构变化结合题给信息进行推断,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