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湛江初级实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1年广东省湛江初级实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1.下列措施中对降低公路上机动车噪声对周围环境无效的是()A.在公路两边装隔音墙 B.市区道路禁鸣喇叭C.路面上铺沥青 D.戴耳塞开车2.下列措施中是属于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炒菜的过程B.把食物放入冰箱保温C.用锯子锯开木头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活塞对外做功3,现有两个轻质小球,靠近时,互相吸引。为了辨别两个小球的带电情况。现在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两个小球,发现橡胶棒都吸引小球,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一个小球带正电,另一个小球带负电B.一个小球不带电,另一个小球带负电C.一个小球带正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D.二个小球都带正电4.小华把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15cm的位置上。通过调节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该凸透镜焦距可能是()A.10cm B.20cm C.30cm D.40cm5.把Li(220P-60”)和42(2202-40小)两灯串联在440V的电源上。下列说正确的是()A.两灯均正常工作 B.两灯均烧坏C.L会烧坏 D.必会烧坏6.如图所示。一个容器内装有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放于室温下,在冰熔化过程中。水面的高度是()A.变大B.不变C.变小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密封的梯形容器中装有部分酒精,此时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为a,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i,把它倒过来放置,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2,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 F2 Pl p2 B.&p2C.&F2 Pi F2 Pi P28.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 能的;我省的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变的能量来发电的。如图所示,A和B两个钢棒,B钢棒由右向左移动时,弹簧秤示数是先减少后增大,说 明 有 磁 性 的 是(选 填“4”、从“B”或“4和B”)o9.如图所示,其中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甲图反映的是 态分子的排列,乙图反映的是 态分子的排列,丙图是态分子的排列。aD。乙10.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在此过程中,能增大,能不变,能减少。11.如图所示,开关S1和S2都断开,该电路是 状态;只闭合开关52,该电路是 状态;闭合开关SS2,该电路是状态。12.热胀冷缩现象指的是,在 温 度 升 高 时,物 体 的 质 量,体积,密度(填 入“增大”、“不变”、“减少”)。13.如图中,_ _ _ _图是近视眼的光路图,要用 透镜做眼镜来纠正,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第2页,共25页八A甲 乙1 4 .有两个小灯泡L i(6 V 3 W)和 2(8 V 2 W),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大的是 灯;要使两灯工作时不容易烧坏(设灯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并联时应选用的电源电压最高是 V,串联时,应选用的电源电压最高是 心1 5 .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1 6 .在如图中作出物体A B 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B17.如图所示,人行通道两端都装有声控开关,行人从两边进入通道都可使路灯发光。用笔代替导线进行连接。-火线-零线T 声控开关118.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emo-|1111|1111|1111|1111|1111Ocm 1 2 319.如 图 所 示 秒 表 示 数 为:20.如图所示,体 温 计 的 示 数 为o第4 页,共 25页21.如图是实验小组在进行底则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 拉动,实验时所用的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 机 械 效 率 越;实验时所吊起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有绳子重力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22.在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刚做了如图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示数为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所受重力,示数为尸2。C、将溢水杯装满水。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合金块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尸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合金块所受重力,示数为居。以上步骤中,最 好 的 排 列 顺 序 是(填入相应步骤前的字母)。如果实验结果有(填入题中对应测量数据的字母)可证明尸浮=G相以上步骤还可得合金块密度。合=(用测出的数据和水的密度P/)。23.(1)在d则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物理小组的同学按课本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 _ _ _ _ _,应 使 滑 动 变 阻 器 的 电 阻 处 于。0.6 30 0 0(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还没开始进行连线,就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 造成的;如果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造成的;如果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这是由于 造成的;实 验 时 对 同 一 小 灯 泡 进 行 多 次 测 量 是 为 了(3)在实验中,所用小灯的标号是2.5 V,0.3 4 电源电压6 V,物理小组同学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不亮,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读数为电源电压,说明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引起的。物理小组的一位同学设计以下的简单步骤,其 中 多 余 的 步 骤 是(填 入 代 号)。4连接好电路后,把小灯的电压分别调到2 V,2.5 V,3 乙B.分别记下3 个不同电压时,对应的电流值。C用公式算出3 个不同电压时,对应的电功率。.求出三个电功率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F.整理器材。去掉多余的步骤后,实验室有以下三种滑动变阻器(标号如下)可供选择,为了更好完成实验,应选 完成实验。甲(1 0 0 I X)乙(5 0 0 1.5/1)丙(1 0 0。2 4)(4)实验后,小组同学总结分析数据,发现电压升高,小灯电阻增大,与其他物理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发现这个现象是普遍的,原因是 O2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2=30/2.(1)开关S i闭合,S 2 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此时电流表示数0.2 4 求电源电压是多少伏?卜 W?专人(2)开关S i、S 2 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电 流|表示数0.5 4%最大电阻是多少欧姆?(3)开关工闭合,S 2 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5 m 讥内电阻R 2 产生多少热量?第6页,共25页25.制冰厂内的工人用100N的拉力,才能把质量为45kg的冰块沿长2小,高0.4m的斜坡拉上平台。(1)冰块如果是实心的,体积有多少6 3?(2)工人对冰块做的有用功为多少/?(3)冰块与斜面的摩擦力是多少N?(冰的密度是0.9x 103kg/m3,g=10N/kg)26.物理小组的同学组装了如图甲、乙和丙所示的装置。在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在完全相同的燃料盒中分别装有酒糟和煤油。T(1)为了 比 较 不 同 燃 料 的 热 值 应 选(填 入“甲”、“乙”和“丙”)两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同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浸在液体中的温度计温度上升较多,说 明 这 种 燃 料 的 热 值 较。(2)比较液体的吸热本领,应选(填入“甲”、“乙”和“丙”)两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浸在液体中的温度计温度上升较快说明这种液体的比热容较。实验过程中记录漫在液体中温度计示数。并绘制成图丁。(3)由图丁可判断出烧杯中8物质是,这 种 液 体 比 热 容 是。2 7.下面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这 时 小 明 应 将 两 端 的 平 衡 螺 母 向(左/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 _ _ _ _位置平衡,这 样 做 的 目 的 是。(2)如图乙所示挂上钩码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将48两点下方所挂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方向移动一小格,则 杠 杆(左/右)端 将 下 沉。(3)小明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根据如图乙这一组数据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他得出结论的方式并不科学,原因是。(4)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8 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o(5)小王用图丁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课本上所给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原因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电动平衡车电动平衡车,又称体感车(如图甲),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它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左右两个电动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电动平衡车采用站立式驾驶方式,通过身体重心和操控杆控制车体运行,采用锂电池组作为动力来源驱动左右两个电动机行驶。(1)已知平衡车自重1 2 k g,最大载重90kg。质量48kg的小明驾驶电动平衡车时,若每只轮胎着地面积约25cni2,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2)如图乙所示是科技兴趣小组为平衡车设计的转向指示灯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第 8 页,共 25页6 V,指示灯L、L2的规格均为“6U61V,出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不考虑指示灯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1”接通后,左转指示灯L 会亮暗交替闪烁。在上述过程中,左转指示灯k 两端实际电压/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2”接通时,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右转指示灯切发光(填“较亮”或“较暗”);接着,衔铁被吸下,触点4与B接通,电磁铁和电阻飞被短路,右 转 指 示 灯 发 光(填“较亮”或“较暗”)。此时,由于电磁铁中没有电流通过,衔铁被弹簧拉上去,触点4与B分离,电磁铁中又有电流通过,随后电磁铁又将衔铁吸下,如此循环,右转指示灯42会亮暗交替闪烁。单刀双掷开关S与“1”接通,触点4与B分离时,电磁铁上端是 极,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 _ _ _ _0。在单刀双掷开关S与“1”接通情况下,左转指示灯L1亮暗交替闪烁工作10m讥,则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为_ _ _ _ _ _J。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4、在公路两边装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8、市区道路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路面上铺沥青可以减小地面的摩擦,不能够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在耳朵上塞防噪音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o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防治噪声的具体做法的理解情况,是中考的常考题型。2.【答案】C【解析】解:4炒菜的过程,是能的转移,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4不符合题意;B、把食物放入冰箱保温,该过程是能的转移,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8不符合题意;C、用锯子锯开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是通过做功增加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是通过做功减少物体的内能,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o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区分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能的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的转移,据此分析即可解决。能牢固的掌握好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两个轻质小球,靠近时,互相吸引,有两种可能:带异种电荷,或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用橡胶棒靠近两个小球,小球都被吸第10页,共25页引,说明两个小球中不可能有带负电的,只能是一个带正电,另一个不带电。故只有C 说法正确。故 选:C o人们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注意:如果棒与小球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性,因为异种电荷相吸引,小球可能带电,与棒是不同种的电荷;又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小球可能不带电,被带电的棒所吸引了。4 .【答案】A【解析】解:因为当f u 2/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1 5 c m 2f,则7.5 c m f”/,解不等式得出结果。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5 .【答案】D【解析】解:由P =?可知,灯泡及的电阻R i =柴=,8 0 7 0;灯泡G的电阻R 2 =*=1 2 1 0。;由=可知,灯泡人正常发光时的电流:4 =意=黑0 2 7 4灯泡乙 2 正常发光时的电流:%=荽=黑*01 8A;把及、6串联在4 4 0 U 的电源上,通过灯的电流:=/2 =/=丁*=正 芸 注-0.2 2 4;由于 /2,11 尸2;将容器倒放,酒精的密度不变,但深度八变大,由=。9八 可得,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变小,即:P 1 P 2o故选:4。根据容器形状判断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首先判断倒置后酒精的深度变化,然后由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压强的掌握和运用,难度不大。第12页,共25页8.【答案】化 学 裂B【解析】解:(1)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2)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3)若B有磁性,在其两端磁性最强,中间几乎无磁性,若将B匀速经过4时,弹簧秤的示数应该发生变化;现将4挂在弹簧秤上,在B的上方从左端向右端匀速移动,弹簧秤的示数始终不变,说明B肯定无磁性;若弹簧秤的示数显示先由大变小,然后是由小变大,4始终下端朝下,所以示数的变化不是由4引起的,则说明B肯定有磁性。故答案为:化学;裂;B。(1)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2)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3)根据条形磁体磁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的特点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B通过时,A B之间的作用力不变;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说明说明B通过时,4 B之间的作用力发生了变化,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能量转化、核能的利用、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9.【答案】气 固 液【解析】解:比较甲、乙、丙三图可以发现,图乙中物质的分子位置固定,该物质具有确定的体积与形状,所以甲中物质为固态物质;图丙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较大,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所以丙中物质为液态物质;图甲中物质分子间距离很大,没有确定的体积与形状,所以甲中物质为气态物质。故答案为:气;固;液。固态物质的分子间间距小,位置相对固定,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与形状;液态物质的分子间间距较大,位置不固定,具有流动性,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间距大,可自由移动,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没有确定的体积,可以充满整个空间。这类题属于基础类试题,但因出现的次数较少,对于基础不是很牢固的同学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10.【答案】内 动 机 械【解析】解: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小朋友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变小;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小朋友在下滑过程中与滑梯摩擦生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内能变大,导致机械能总量减小。故答案为:内;动;机械。(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3)机械能的总量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动能和势能大小变化的分析,解题时注意抓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键字词,从中找出表示“质量、速度、高度”变化的字眼,从而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11.【答案】断 路 通 路 短 路【解析】解:如图所示电路中,Si、S2都断开时,电流无法形成通路,即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只52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2、灯泡L回负极,此时的电路处于通路状态;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会将电源两极直接通过导线连起来,电路处于短路状态。故答案为:断路;通路;短路。处处连通的电路为通路;某处断开的电路为开路;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据此分析回答。知道电路的三种状态,并能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2.【答案】不变 增大 减少【解析】解:质量与物体的温度变化无关,发生热胀冷缩现象时,质量不变,但物体的体积受热膨胀变大,所以密度会减小。第14页,共25页故答案为:不变;增大;减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温度变化无关,而热胀冷缩现象时,物体的体积受热膨胀变大,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大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密度特性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1 3 .【答案】乙 凹 发 散【解析】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则甲是远视眼的成因;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则乙图是近视眼的成因;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答案为:乙;凹;发散。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凹透镜。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凸透镜。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1 4 .【答案】h 6 1 1【解析】解:(1)若两灯均正常发光,通过人的电流A =$=箸=054通过G的电流%=自=爱=6254所以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大的是人灯;(2)要使两灯工作时不容易烧坏(设灯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并联时应选用的电源电压最高应是6 人 此时灯人可以正常发光,若是电源电压8 V,灯乙 2 正常发光,但人会被烧坏;(3)灯人的电阻=孚=誓=1 2。,灯A 2 的电阻&=用=喏=32 0,两灯串联时电流相等,由知,电路中电流/=0.2 5 4,此时乙 2 正常发光,果两端电压%=8 7,L两端电压U 1,=/?!=0.2 5 4 x 1 2/2 =3P,电源电压U =Uv+U2=3V+8 V=U V.故答案为:Z-i;6;l l o(1)根据/=(分别计算两灯的电流即可判断;(2)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分析可得;(3)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先判断电流中电联,再分别求两灯电压,相加即可。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关系,属于电学中档题,要求学生理解。15.【答案】解: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解析】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方法叫力的示意图。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画重力的示意图关键是要明确它的三要素,这里注意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16.【答案】解:先作出端点4、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4、B即为物体4B的像,如图所示:【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4B端点力B的像点4、B,连接4、夕即为物体4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17.【答案】解:两个声控开关串联会相互影响,只有都闭合时灯才发光:两个声控开关并联会互不影响,可以独立控制灯的亮灭,根 据“为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人,灯泡都能接通电源发光”,所以两开关应并联,如下图所示:第 16页,共 2 5 页-火线-零线L|声控开关I:I 。声控开关卜飞)【解析】在串联电路中,各开关相互影响;在并联电路中,各开关互不影响,据此结合题意来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能力,能够根据题意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8.【答案】2.50【解 析 廨: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 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0cm,故答案为:2.50。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9.【答案】32【解析】解:由图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lmin分为两个小格,则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 针 在“0”和“1”之间,更偏向1;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 s,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 2 s,即该停表的读数为32s。故答案为:32。根据秒表的结构和刻度盘的单位进行分析,即小刻度盘的单位是m in,大刻度盘的单位是s,然后读出时间。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20.【答案】36.3【解析 1解:根据图中所示,温度计分度值0.1,读得体温为36.3g。故答案为:36.3。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久;分度值是0.1。本题考查了体温计的读数,属于基础题。21.【答案】匀 速 低 高 摩 擦【解析】解: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其示数才能够反映拉力的大小;实验时所用的动滑轮越重,提升相同的高度,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越多,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根据v=W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W 总1 V有+1 V额实验时所吊起物体越重,所做的有用功越大,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根据=5=吗 1距 西 一 二9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W有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绳重、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做功,这些都是额外功,所以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有绳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故答案为:匀速;低;高;摩擦。实验过程中,为了准确测量拉力,需要使测力计匀速运动;%1根据“一 吗 一 可砧一二空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4此 题 是“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考查了影响滑轮组效率的因素,难度不大。22.【答案】BDCA F4-F3=F1-F2刍”F1-F2【解析】解:(1)不重复操作的合理实验步骤是: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所受重力,示数为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合金块所受重力,示数为”;第18页,共25页C、将溢水杯装满水。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合金块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尸3: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示数为生;故合理顺序为:B D C A;(2)浮力等于合金块重力减去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浮=色 一尸3;排开水的重力G排等于桶与水的总重力减去空桶的重力,即:Gf f=F1-F2;所以若用一F 3 =a-F 2,可证明尸浮=G症;(3)由于物体溢出水的体积和合金块的体积相等,根据G =mg和p =蔡可得,合金块的体积V =嗫=?=生=手,vp水 p水g p水g合金块的密度P =受=且=上生。K V V gV F1-F2故答案为:BDCA;生 尸3 =尸1一 尸2;-尸1一 七要先测出空桶的重力与合金块的重力,然后再把合金块没入水中,测出合金块受到的浮力,最后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结合所测数据计算F浮与G排 并进行比较;物体溢出水的体积和合金块的体积相等,根据G =mg和P =求出合金块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合金块的密度。此题主要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以及对浮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多,有一定难度。23.【答案】断开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处 电流表没有调零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太小得出不同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小灯泡断路D乙 小 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析】解:(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还没开始进行连线,就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电流表的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说明电流表没有调零;如果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如果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右侧无刻度处,所测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说明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太小;由于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不同,实验时对同一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得出不同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3)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了: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不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不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步骤。是多余的;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W寸,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U -UL=6V-2 V =4V,因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所以通过小灯泡的实际电流小于灯泡的额定电流,即/颍=0.34,由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闱=%丝 13.3。10。,因此可选乙(500 1.54)、丙(1000 24)两只滑动变阻器,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越大调节越困难,故为了更好完成实验,应选择乙;(4)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灯泡的电流也增大,由=可知,电压和电流都增大时,电功率增大,温度升高,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答案为:(1)断开;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处;(2)电流表没有调零;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太小;得出不同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3)小灯泡断路;D;乙;(4)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2)电流表使用前要调零;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合适,否则会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过大或过小;由于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不同,实验时对同一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3)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不同,据此分析多余的步骤;当小灯两端电压为2U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进而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规格;第20页,共25页(4)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本题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考查注意事项、电流表的使用、故障分析、多次实验的目的、欧姆定律的应用、器材的选择和灯丝电阻的影响因素。2 4.【答案】解:(1)开关&闭合,S 2 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此时电路为/?2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U=I2R2=0.2A x 3 0 0 =6V;(2)开关S i、S 2 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最大阻值,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l1=I-l2=0.5A-0.2A=0 3A,由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言=2 0。;(3)开关S i闭合,S 2 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最大阻值,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0.1 2 4,R+R2 2 0 C+3 0。5?nin内电阻/?2 产生热量为:Q=IMR2t=(0.1 2/1)2 x 3 0/2 x 5 x 60 s =1 2 9.6/。答:(1)电源电压是6U;(2)R i最大电阻是2 0。;(3)开关S i闭合,S 2 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5 min内电阻此产生的热量为1 2 9.6/。【解析】(1)开关S i闭合,5 2 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此时电路为此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2)开关品、S 2 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最大阻值,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开关S i闭合,S 2 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最大阻值,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计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焦耳定律计算5 m 讥内电阻/?2 产生的热量。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的灵活运用。25.【答案】解:(1)根据P=可得冰块的体积;Trm 45kgV=-=-p 0.9xi03kg/m30.05m3;(2)工人对冰块做的有用功:MJ有用=Gh=mgh=45kg x ION/kg x OAm=180/;(3)由加总=有力+”新 可得额外功,W额=W-W =F s-有用=ICON x 2 m-180/=207;由小愆=白可得摩擦力:/=迎=0N。J s 2m答:(1)冰块如果是实心的,体积有0.05ni3;(2)工人对冰块做的有用功为180/;(3)冰块与斜面的摩擦力是10N。【解析】(1)根据P=蔡变形可求冰块的体积;(2)根据W存用=G%可求有用功;(3)根据勿总=叩蹒+W频可求额外功,再根据卬额=fs 可求摩擦力。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功的计算,是一道综合题。2 6.【答案】甲、丙 高 乙、丙 小 水 2.1 x 103y/(/c5 )【解析】解:(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不同的燃料加热相同的物质,即用甲、丙两图进行实验;若消耗质量相同两种燃料,温度升高较高,不考虑热损失,则说明燃料放出的热量较多,又燃料的质量相同,所以可得燃料的热值较大;(2)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必须保证不同物质的质量相等,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选择乙、丙两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吸收相同的热量,浸在液体中的温度计温度上升较快,说明这种液体的比热容较小;(3)由图丁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B的温度变化的慢,B的比热容大,为水,4为食用第22页,共25页油;由转换法可知,都升高6 0。&4、B 的加热时间之比为1:2,根据Q 级=c m At 可知,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多少与比热容大小成正比,故食用油的比热容:c食用油=*水=9 x 4.2 x 1。3 (的.)=2.1 x 1。3(kg-)0故答案为:(1)甲、丙;局;(2)乙、丙;小;(3)水;2.1 x 103J/(kg-)()(1)比较不同燃料的燃烧值,应控制被加热液体的种类相同而燃料不同;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液体温度计示数变化来反应;(2)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应该在保证吸收热量相同时,选择不同种类的液体;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越快的,比热容越小;(3)根据Q =c m 4 t,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多少与比热容大小成正比,据此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涉及到了对比热容和热值概念的理解,同时在分析过程中,注意控制的变量和改变的量,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 7.【答案】右 水 平 便 于 测 量 力 臂 的 大 小 右 实 验 次 数 太 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变大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解析】解:(1)若开始实验前发现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2)若4B 两点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一个格,则左侧2 G x 4 L =8 G L,右侧3 G X 3 L =9 G L,因为8 G L 9 G L,故右端下沉;(3)小明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根据如图乙这一组数据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他得出结论的方式并不科学,原因是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4)保持B 点不变,若拉力F 向右倾斜时,此时产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变大;(5)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故答案为:(1)右;水平;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2)右;(3)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4)变大;(5)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1)调节杠杆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平衡;(3)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需要多次测量;(4)根据钩码个数与每个钩码的重力求出测力计拉力;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保持B点不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这时杠杆右侧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5)图丁中,支点位于动力和阻力的右侧,弹簧测力计不但提了钩码,而且还提了杠杆,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本题考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28.【答案】1.2 x105较 暗 较 亮224 1680【解析】解:(1)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 =至 +m g=(12kg+48kg)x ION/kg=600/V,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F600/V2x25x10-47 n2=1.2 x 105Pa;开关S与“2”接触时,电磁铁中电流通过,灯G与Ro串联,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此时G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压6 V,即小于其额定电压6V,所 以 不 能 正 常 工 作,发光较暗;衔铁被吸下后,鱼 被短路,电路中只有人连入电路,人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6%乙2正常工作,发光较亮;由图知,电流从电磁铁下端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上端是北极;由p=乃 知,R指示灯Z的阻值:&=单=喏=60,S与“1”接通,触电4与B分离时,人与网 串联,由图像知灯泡两端电压4 =1.2V,则Ro两端的电压:U0=U-UL=6 V-1.2V=4.8匕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有:lL=IR,H P:*=Mm L2P 4.8 V所以,=O JZ KQ解得:Ro=240;。Is电路中电流/=鬻=0.24,第24页,共25页电路消耗的电能:%=ULIt=6 V x 0.24 x Is=1.2/;当触点4与B接通时,电磁铁和电阻的被短路,指示灯发光较亮,根据图像可知,此时指示灯两端电压为6 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14;1s1.5s电路消耗的电能:w2=Ult=6 V x lA x 0.5s=3J;指示灯交替工作10m讥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叱+W2)x=(1.27+3/)x400=1680/。故答案为:(1)1.2 x 105;(2)较暗;较亮;N;24;1680。(1)由F=G=mg可得压力,由p=g计算压强;(2)分析S接1时,电磁铁中电流通过,电路的连接情况,由此分析灯泡力的发光情况;再分析衔铁被吸下时的电路连接情况,分析灯泡人的发光情况;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根据P=?求指示灯力的阻值;S与“1”接通,触电4与B分离时,均与心 串联,由图像知灯泡两端电压,本题考查压强、电阻、电流、电功的计算以及安培定则的应用,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要能正确分析电路,关键是公式及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