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微生物学题库.pdf
微生物学题库绪论1.非细胞型微生物所具备生物学特点是(C)A.必要用选取培养基进行培养B.细胞壁重要成分是肽聚糖C.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可以增殖D.构造中缺少RNA或 者DNA2.如下哪种病原体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A)A.病毒B.衣原体C.细菌D.螺旋体3.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构造中不涉及(A)A.线粒体B.DNAC.核糖体D.RNA4.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生物学性状有(AC)A.细胞核内有核仁B.细胞器中缺少线粒体C.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D.紫外线照射不能破坏其DNA5.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相比较不同处在于(AB)A.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构成成分以肽聚糖为主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核糖体构造与真核微生物不同C.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只能在有生命细胞体内增殖D.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会被毒性噬菌体感染而裂解6.非细胞型微生物可引起如下哪些疾病(AD)A.乙型脑炎B.风湿性心脏病C.沙眼D.流行性感冒7.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涉及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8.微生物分为三大类:原 核 细 胞 型 微生物、真 核 细 胞 型 微生物和非 细 胞 型 微生物。9.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形 体 微 小、构造简朴,用也如看不见而必要应用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干观测一类微小生物。第 1 章细菌形态与构造1.使用油镜头观测细菌是其长处是(D )A.可将细菌放大900至 1000倍B.可在镜下观测到细菌包涵体C.油液可以固定细菌游走范畴D.油镜下视野亮度比普通镜头高2.青霉素可用来杀灭病原菌,但对动物细胞无毒性(除也许引起过敏外)因素是(D )A.青霉素只能切断细菌DNA链B.青霉素只能作用于细菌核糖体C.青霉素只能抑制细菌吸附细胞D.青霉素只能抑制细菌肽聚糖合成3.细菌核糖体大亚基可与如下哪种抗生素结合而终结蛋白质合成(B )A.利福平B.红霉素C.链霉素D.多粘菌素4.可以使细菌在宿主体内运动构造是(B)A.英膜B.鞭毛C.普通菌毛D.性菌毛5.卢戈氏碘液在革兰染色过程中作用是(C)A.杀灭标本中存在活菌B,析出菌体内多余染液C.使菌体与染液结合牢固D.重要担当脱色剂作用6.某些细菌可形成L型变异,变异后细菌丢失了哪种构造(A)A.细胞壁B.荚膜C.鞭毛D.菌毛7.控制细菌能否形成性菌毛质粒是(D)A.R质粒B.coI质粒C.Vi质粒D.F质粒8.与细菌核糖体大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抗生素是(C)A.青霉素B.溶菌酶C.红霉素D.链霉素9.细菌细胞壁功能是(B)A.菌蛋白质合成场合B.维持细菌固有形态C.耐药性互相传递D.抵抗吞噬细胞吞噬10.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所具备构导致分是(A)A.磷壁酸B.脂多糖C.几丁质D.胆固醇11.可以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抗生素是(C)A.青霉素B.溶菌酶C.红霉素D.利福平12.细菌普通菌毛功能是(A)A.粘附作用B.抗吞噬C.运动D.抵抗外界不良环境13.决定细菌能否运动构造是(B)A.荚膜B.串 便 毛C.普通菌毛D.性菌毛14.L-型细菌生物学性状是(C)A.缺少脂多糖B,缺少核糖体C.缺少细胞壁D.缺少磷壁酸1 5.磷壁酸是如下哪种细菌细胞壁构成成分(B)A.大肠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伤寒杆菌D.霍乱弧菌1 6.对细菌进行革兰染色时应注意事项是(BD)A.添加结晶紫时一定要加热B.乙醇脱色时间不能过长C.媒染时间应不不大于五分钟D.复染时要用稀释复红染液17.细菌大小衡量单位是微米,病毒大小衡量单位是纳米。18.L-型细菌是一种 细胞壁 丢失细菌,此类细菌只能在 高渗 环境中生存。19.革兰染色法环节:初 染 结晶紫;媒 染 碘液;脱色 95%乙醇 和复染稀释复红或沙黄。20.细胞壁重要化学构成成分是肽聚糖。21.细胞壁功能是维持细菌外 形,保护细菌不受外界低渗环境破坏。22.细菌质粒基本定义是染 色 体 外 遗 传 物 质,由 DNA构成,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生 物 学 性 状,非 翅菌 存 活 所必要。23.革兰染色法环节中初染使用试剂是结 晶 紫 染 液;媒染使用试剂是碘 液;脱色使用试剂是乙 醇 以及复染使用试剂是稀 释 复 红。24.细菌三种形态是球 菌、杆 菌 和 螺 形 菌。细菌测量单位是微 米。25.细菌英膜功能是抗 吞 噬,鞭毛功能是运 动,普通菌毛功能是助 黏 附,性菌毛功能是传递遗传物 质。26.临床上惯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机制杀灭细菌。27.细菌特殊构造涉及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28题:简朴论述青霉素、溶菌酶、红霉素和链霉素集中抗生素杀菌机制抗生素杀菌机制青霉素争夺转肽酶,作用于细胞壁肽聚糖,抑制细胞壁合成溶菌酶作用于细胞壁肽聚糖(聚糖骨架),抑制细胞壁合成红霉素作用于核糖体大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链霉素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29题:简朴阐述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区别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厚度20nm80nm10nm15nm强度较坚韧较疏松肽聚糖构成聚糖骨架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无磷壁酸或磷壁醛酸有无外膜脂蛋白无有脂质双层无有脂多糖无有第2章细菌生理1.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对的培养办法是(D)A.普通多选用疱肉培养基B.将培养温度调节为30C.培养时间多为一周左右D.调节酸碱度pH7.2 7.62.细菌生长到对数生长期时特点是(A)A.对抗生素作用最敏感B.活菌数目大幅度下降C.代谢速度明显减慢D.开始在体内形成芽胞3.从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致病菌,最惯用培养基是(D)A.疱肉培养基B.罗氏培养基C.吕氏培养基D.SS培养基4.细菌繁殖方式是(B)A.有丝分裂B.二分裂C.复制D.形成施子5.细菌生物学性状最典型,对抗生素作用最敏感生长阶段是(B)A.迟缓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6.细菌繁殖方式是(B)A.复制B.二分裂C.出芽D.有丝分裂7.对数生长期细菌所具备特点是(B)A.细菌芽胞形态最典型B.对抗生素作用最敏感C.死菌对数呈直线上升D.细菌分泌大量外毒素8.细菌可以合成代谢产物是(B)A.。引味B.热原质C.血凝素D.神经氨酸酶9.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细菌集团,其 中(A)A.只具有一种细菌B.包括各种细菌C.只具有革兰阳性菌D.只具有革兰阴性菌10.有鞭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时(D)A.可浮现沉淀现象B.可使穿刺线变得清晰C.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膜状物D.可使穿刺线变得模糊不清11.规 定 生长环境中pH值 为pH6.6-6.8细菌是(CD)A.霍乱弧菌B.白喉杆菌C.结核杆菌D.麻风杆菌12.对人体有益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是(BC)A.干扰素B.维生素C.抗生素D.几丁质13.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热 原 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 素、抗 生 素、细 菌 素、维 生 素。14.依照细菌对氧气规定不同将其分为专 性 需 氧 菌、专 性 厌 氧 菌、兼 性 厌 氧 菌 以及微 需 氧 菌。15.细菌在固妇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形成菌落。菌落定义是单 个 细菌在固 体 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形成一堆肉眼可见细菌集团。16.大多数细菌生长最适酸碱环境为pH7.2-7.6。17题:简朴论述细菌增殖周期分几种阶段,各阶段细菌有何特点阶段特点迟缓期代谢活跃,分裂迟缓,繁殖很少对数期活菌数几何级数增长,细菌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较典型,对外界敏感稳定期生长分裂和死亡菌细胞数处在平衡状态,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大多在稳定期产生衰亡期浮现衰退或菌体自溶18.简述细菌重要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6分)热原质、色素、抗生素、维生素、细菌素和毒素。第3章 细菌遗传与变异1.细菌变异种类涉及四大类,分别是:抗原性变异、苞茎变异、毒之变异、耐药性变异。2.噬 菌 体 是 侵 犯 细菌 等微生物病 毒。3.毒性噬菌体定义是:噬菌体侵入细菌,在宿主菌体内复 制 增 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最后导致细 菌 裂 解。第4章 病毒基本性状1.构造完整具备感染性病毒颗粒称为(C)A.拟病毒B.肮病毒C.病毒体D.类病毒2.刺突属于如下哪种微生物构导致分(A)A.流感病毒B.沙眼衣原体C.莫氏立克次体D.麻风分支杆菌3.病毒构造构成共同特点是(C)A.只有核糖体而缺少内质网B.荚膜化学成分是脂多糖C.成熟病毒体只含一种核酸D.包膜病毒体内携带R质粒4.所有病毒具备一种共同生物学特性是(C)A.对各种抗生素敏感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C.专性活细胞内寄生D.对高温耐受力强5.可以使包膜病毒失去感染性化学或生物制品是(B)A.噬菌体B.脂溶剂C.抗生素D.F质粒6.体积微小,构造简朴,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借助电子显微镜才干观测到微小生物是(B)A.细菌B.病毒C.真菌D.支原体7.病毒与其他两大类微生物不同生物学特点是(B)A.核糖体大小亚基分子构型不同B.成熟病毒体只具有一种核酸C.只对高浓度抗生素作用敏感D.除核糖体外缺少其他细胞器8.大多数DNA病毒生物合成特点是(C)A.在细胞浆中复制DNAB.在细胞核内合成蛋白质C.在细胞核内复制DNAD.在细胞外合成蛋白质9.紫外线灭活病毒不能作为防止接种疫苗因素是(B)A.紫外线不能彻底灭活病毒B.灭活后病毒经可见光照射后可复活C.紫外线仅能导致病毒核酸变异D.紫外线穿透力不强作用不到病毒核酸10.物理及化学因素对病毒增殖有哪些方面影响作用(AB)A.紫外线可灭活病毒但经可见光照射后病毒有也许复活B.干扰素只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物质而无直接杀伤作用C.大多数病毒在7 9 6度低温环境中会因包膜裂解而死亡D.病毒在pH1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但复制速度明显减慢11.病 毒 在 某 些 理化因素作用下可失去 感染性,这 个 过 程 称 为 病 毒 灭 活。灭活后病毒不会变化。12.病毒五种基本形态是球 形、杆 状、砖 形、子 弹 形 及 蝌 蚪 形。13题:简朴写出病毒复制(增殖)周 期(顺序不可反)病毒增殖方式:复制。复制周期涉及依次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第5章真菌基本性状1.真菌构造中施子生物学意义是(A)A.真菌繁殖体B.增强真菌抵抗力C.辅助真菌吸取营养D.感染过程中吸附易感细胞2.酵母菌繁殖方式是(A)A.出芽B.形成芽袍C.二分裂D.复制3.真菌构造构成中涉及(A )A.抱子B.菌毛C.英膜D.鞭毛4.真菌瓶子生物学特点是(CD)A.对外界环境具备较强抵抗力B.有多层脂多糖构成C.是真菌繁殖方式D.对热耐受力较差5.某些真菌可因环境变化而形成霉菌与酵母菌转变,这种现象称为真菌双 相 性。第6章 微生物感染与致病机制1.病毒侵入机体后不浮现或浮现不明显临床症状感染,称为(A)A.隐性感染B.潜伏感染C.持续性感染D.慢性感染2.细菌在感染局部繁殖,病原菌自身不侵入血流,只有其产生毒素进入血流,作用于易感组织细胞,引起特殊中毒症状。此现象称为(A)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3.细菌外毒素通过0.3 0.4%甲醛液解决后,毒性消失但保持其完整抗原性,而成为(D )A.内毒素B.溶血毒素C.致热外毒素D.类毒素4.寄生在正常人体某个部位正常菌群,各菌间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超过正常范畴现象,称为(A)A.菌群失调B.寄生异位C.顿挫感染D.生物拮抗5.可以增强细菌侵袭力菌体构造是(D)A.细胞壁B.核糖体C.性菌毛D.英膜6.细菌在侵入局部繁殖,其产生毒素进入血流可引起(B)A.菌血症B.毒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7.如下对于病毒隐性感染对的描述语句是(B)A.病毒感染后长期潜伏在宿主体内B.病毒感染后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C.病毒感染后不激发机体免疫应答D.病毒感染后标本中分离不出病原体8.细菌英膜在细菌致病过程中作用是(C)A.运动B.粘附C.抗吞噬D.降解溶菌酶9.可以增强细菌侵袭力构造是(B D )A.芽胞B.英膜C.施子D.菌毛10.哪些微生物可寄生在正常人体恰当部位而不引起疾病(AC)A.白色念珠菌B.结核分枝杆菌C.破伤风梭菌D.白喉棒状杆菌11.当正常菌群寄生在如下哪些部位时称为寄生异位(B C )A.眼结膜B.腹腔C.;林巴结D.外耳道12.可以形成慢病毒感染病毒体是(AC)A.肮病毒B.风疹病毒C.艾滋病病每D.汉坦病毒13.正常菌群是寄生在正常人体 表 及与外界相通腔道中微生物群体,正常状况对人体无 害 或 有 益。14.病毒感染传播方式有两种:水 平 传 播 与 垂 直 传 播。15.病毒持续性感染涉及:慢性 感染、潜伏 感 染 和 慢 病 毒(慢发)感染。16.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引起细胞病变现象称为致细胞病变效应。可体现为细胞形 态 变化、细丸 死 亡;以及形成各种细胞互相间融 合;在细胞核或细胞浆内形成包 涵 体。17.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传播方式,称为垂 直 传 播。18.病毒在人群个体间传播方式,称为水 平 传 播。19.构造完整具备感染性病毒颗粒被称为病 毒 体。20.病毒感染后不浮现或浮现不明显临床症状感染类型称为丁!坦感染,或 亚 临 床 感染。21.简朴描述毒血症定义细菌在感染局部繁殖,病原菌自身不侵入血流,只有其产生毒素进入血流,作用于易感组织细胞,引起特殊中毒症状。此现象称为毒血症。22.按照表格提示内容,完整细菌内外毒素区别。(6分)外毒素(exotox i n)内毒素(endotoxin)产生细菌G+及少数G-菌只有革兰G-菌产生释放方式生活状态下释放死亡裂解释放化学构成蛋白质脂多糖抗原性质强,可制备成类毒素弱,不能形成类毒素耐热性质不耐热极强致病性质选取性作用,毒性强引起全身反映第7章抗感染免疫1.如下产生间接抗病毒作用制剂是(A)A.干扰素B.金刚烷胺C.叠氮脱氧胸菩D.无环鸟昔2.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理是(B)A.破坏病毒衣壳蛋白B.间接抑制病毒作用C.降解病毒遗传物质D.中和病毒包膜蛋白3.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特点是(B)A.只 对DNA病毒有杀伤作用B.间接抑制病毒作用C.没有种属特异性D.直接抑制病毒作用4.干扰素定义是一种病 毒 或其她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细 胞 产生一类具备抗病毒作用糖蛋白。5.人类干扰素有三种:人 白细胞 产 生a干扰素:人成纤维细胞 产 生B干 扰 素 和 淋巴细胞产生丫干扰素。第8章 微生物感染病原学检查法1.培养病毒时不能采用如下哪种培养办法(A)A.特殊培养基接种B.动物接种C.鸡胚接种D.组织细胞培养2.惯用病毒培养办法有三种: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组 织 培 养。第9章 微生物感染防止原则1.当前国内已正式使用疫苗接种办法防止疾病有(AC)A.乙型脑炎B.艾滋病C.2吉核病D.疯牛病第10章感染性疾病控制1.对如下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时,对的办法是(A)A.普通肉汤培养基应选取高压蒸汽灭菌法B.对血清消毒时应选取紫外线照射办法C.细菌内毒素最有效消除办法是过滤法D.消毒细菌接种环应选取70%乙醇浸泡2.杀灭涉及细菌芽胞在内所有微生物办法称为(B)A.消毒B.灭菌C.防腐D.无菌3.对抗生素进行消毒灭菌解决时应选取(A)A.滤过除菌法B.高压蒸汽灭菌法C.紫外线照射法D.巴氏消毒法4.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涉及芽施在内办法称为(A)A.消毒B.灭菌C.防腐D.无菌5.紫外线杀菌合用范畴是(A)A.物体表面B.接种环C.抗生素D.诊断用血清6.可以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抗病毒制剂是(BC)A.叠氮脱氢胸甘B.无环鸟普C.阿糖腺首D.金刚烷胺7.对于空气和抗生素进行消毒灭菌时应分别采用如下哪两种办法(C D )A.高压蒸汽灭菌B.间歇灭菌C.紫外线照射D.过滤法8.抗生素杀菌机理有五点,其中涉及(B D )A.诱导细胞产生抗菌素B.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C.使同一条链上DNA形成喀。定二聚体D.抑制细菌RNA聚合酶9.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涉及芽胞在内消毒灭菌办法称为逍毒。10.杀灭物体上涉及芽胞在内所有病原性及非病原性微生物办法称为天菌11.由于紫外线穿 透 力 差,故仅合用于空 气 及物 品 表 面 杀菌。12.消毒是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办法,但不一定涉及芽 胞 在内。13.紫外线杀菌有效波长范畴是200-300nm,杀菌机理是使细菌同一条 DNA链 上 两 个 相 邻 胸腺喀唉 形 成 二 聚 体,从而干扰细菌DNA正 常 转 录。第11章葡萄球菌属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如下哪种实验成果是阳性(C )A.0T实验B.肥达氏反映C.凝固酶实验D.乳糖发酵实验2.血浆凝固酶可初步判断如下哪种细菌与否有致病性(C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奈瑟球菌3.下列最易产生耐药性变异细菌是(A)A.金黄色葡萄球菌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C.伤寒杆菌D.产气英膜梭菌4.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生物学特点涉及(A)A.可以分解甘露醇B.产生双溶血环C.合成白色色素D.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菜花样菌落5.葡萄球菌分类根据是(B)A.菌体抗原B.色素C.鞭毛抗原D.溶血现象6.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疾病是(A)A.食物中毒B.急性肾小球肾炎C.大叶性肺炎D.气性坏疽7.能否产生凝固酶可作为如下哪种细菌分类根据(A)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白喉棒状杆菌D.结核分枝杆菌8.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产生致病物质是(B )A.凝固酶B.透明质酸酶C.DNA 酶D.lgA1 酶9.可以产生金黄色色素,显微镜下呈葡萄串状排列细菌其她生物学性状有(AC)A.血平皿上形成完全溶血环B.牛乳培养基中产生汹涌发酵C.可以分解甘露醇D.必要用疱肉培养基培养1 0.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产生哪些致病物质(C D )A.透明质酸酶B.M蛋白C.肠毒素D.凝固酶11.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有: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12.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葡萄球菌)可产生血浆凝固 酶,在血平皿上形成无色透明 溶血环,可以分解甘 露 醇。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引起三大类疾病,分别是化脓性炎症、毒 素 性 疾 病 和 葡萄球菌性 肠 炎。13.致病性葡萄球菌重要生物学特点是什么?金黄色色素,凝固酶+、溶血素+、耐热核酸酶+、A蛋白+,分解甘露醇。第12章链球菌属1.肺炎球菌胆汁溶菌实验阳性机理是其可产生(A )A.自溶酶B.R质粒C.性菌毛D.肽聚糖2.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原菌是(D)A.金黄色葡萄球菌B.分枝杆菌C.白喉棒状杆菌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胆汁溶菌实验可作为如下哪一组菌鉴别诊断(A)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B.链球菌-奈瑟球菌C.大肠杆菌-痢疾杆菌D.白喉杆菌-霍乱弧菌4.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那种疾病(D)A.食物中毒B.烫伤样皮肤综台征C.肠热症D.肾小球肾炎5.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涉及(C)A.肾盂肾炎B.黑死病C.风湿热D.伪膜性肠炎6.风湿热辅助诊断办法是(A)A.抗 链。实脸B.0T实验C.肥达氏反映D.外斐氏反映7.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时惯用实验办法是(B)A.IMViC 实验B.菊糖发酵实验C.凝固酶实验D.尿素分解实验8.可以产生自溶酶细菌是(B)A.表皮葡萄球菌B.肺炎双球菌C.伤寒杆菌D.霍乱弧菌9.鉴别肺炎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惯用实验办法是胆 汁 溶 菌 实 验(菊糖发酵实验)。10.风湿热辅助诊断办法是抗“0”实验。11.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疾病类型。(6分)急性化脓性炎症:如扁桃体化脓、淋巴管炎等中毒性疾病:猩红热变态反映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第13章奈瑟菌属1.和淋病奈瑟菌同属于一种菌属细菌是(C)A.丙型链球菌B.产气荚膜梭菌C.脑膜炎球菌D.鼠伤寒杆菌2.淋病奈瑟菌传播途径是(A)A.性接触传播B.血液传播C.呼吸道传播D.消化道传播3.培养奈瑟菌属细菌时惯用培养基是(C)A.疱肉培养基B.吕氏培养基C.巧克力色培养基D.鲍金氏培养基4.惯用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细菌是()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白喉棒状杆菌C.脑膜炎奈瑟菌D.炭疽杆菌5.脑膜炎奈瑟菌重要致病物质是(B)A.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B.内毒素C.透明质酸酶D.坏死因子6.淋病奈瑟菌重要传播途径是(B)A.呼吸道传播B.性接触传播C.虫媒传播D.消化道传播7.培养奈瑟菌属细菌时,应选取巧克力色琼脂平板培 养 基,并 提 供5%10%二氧化碳气体。第14章埃希菌属1.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微生物是(B)A.支原体B.大肠杆菌C.幽门螺杆菌D.钩端螺旋体2.人类肠道中正常寄生肠道杆菌是(B)A.沙门菌属B.埃希菌属C.志贺菌属D.鲍特菌属第15章志贺菌属1.志贺氏菌属中病原菌可引起疾病是(A)A.细菌性痢疾B.肠热症C.黑死病D.出血热第16章沙门菌属1.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副伤寒杆菌可引起疾病是(B)A.烫伤样皮肤综合征B.肠热症C.风湿热D.波浪热2.肠道杆菌共同生物学特点是(A)A.生化反映活跃B.专性厌氧C.革兰染色阳性D.恰当环境中可形成芽胞3.引起人类肠热症病原菌是(D)A.大肠埃细菌B.霍乱弧菌C.志贺菌D.伤寒杆菌4.如下为某患者肥达氏反映成果,符合数年前曾有过防止接种条件是(C)A.。抗体不高,H抗体也不高B.0抗体升高,H抗体不高C.0抗体正常,H抗体升高D.0抗体升高,H抗体也升高5.肥达氏反映惯用作如下哪种疾病辅助诊断办法(D)A.出血热B.乙型脑炎C.细菌性痢疾D.肠热症6.致病性肠道杆菌有:沙门 菌属和 志贺 菌属。第17章弧菌属1.在沿海地带人群中可引起食物中毒细菌最常用是(C)A.霍乱弧菌B.肠炎沙门氏菌C.副溶血性弧菌D.福氏痢疾杆菌2.霍乱弧菌是引起人类霍乱病原菌,其毒素重要致病机理是(A)A.激活腺甘酸环化酶B.封闭乙酰胆碱释放C.封闭抑制性神经介质释放D,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3.霍乱肠毒素作用于 腺昔酸环化 酶,催 化ATP 转 变 为cAMP,从而增进肠粘膜细胞分泌Na+、K+、HC(T和水功能,导致严重腹泻(米沿水样便)和呕吐。第18章分枝杆菌属1.麻风杆菌属于一下那个菌属中成员(C)A.棒状杆菌属B.布鲁氏菌属C.分枝杆菌属D.嗜血杆菌属2.某人做0T实验检测,若注射部位皮肤红肿硬结直径不不大于0.5cm,应考虑:(A)A.此人接种卡介苗成功获得免疫力B.此人体内也许存在活动性结核C.此人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D.此人对结核杆菌感染不存在免疫力3.对人致病分枝杆菌属细菌有:结核 分枝杆菌和 麻风 分枝杆菌。第19章梭菌属1.对破伤风毒血症患者分离破伤风梭菌时,应采集标本是(D)A.血液B.粪便C.脑脊液D.伤口坏死组织2.肉毒梭菌生物学性状是(B)A.其细胞壁外包亮荚膜B.在菌体内可形成芽胞C.培养数天后开始自溶D.最适当pH8.89.03.肉毒毒素作用于如下哪个部位而封闭乙酰胆碱释放,导致肌肉弛缓性麻痹(B )。A.脊髓前角运动细胞B.神经和肌肉接头处C.三叉神经节D.颈上迷走神经节4.能引起人类肌肉强直性收缩并最后导致窒息死亡病原菌是(D)A.肉毒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炭疽杆菌D.破伤风梭菌5.属于专性厌氧菌细菌是(D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炭疽杆菌C.霍乱弧菌D.破伤风梭菌6.必要用疱肉培养基在厌氧环境中培养细菌是(C D )A.炭疽杆菌B.白喉杆菌C.产气英膜梭菌D.肉毒梭菌7.肉毒毒素致病机理是作用于神经和肌肉接头处,封 闭 乙 酰 胆 碱 释 放,导 致 肌 肉 弛 缓 性 麻 痹。8:简朴论述破伤风防治原则9.简述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机理。人工积极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紧 急 防 止(2)特异治疗抗生素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或甲硝喳也可抑制局部病灶繁殖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肌肉强直性收缩,最后患者因窒息而死亡。10.简述破伤风易感条件 特 殊 伤 口(窄而深)伤口局部组织供血供氧局限性同步伴有其她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感染第21章棒状杆菌属1.白喉棒状杆菌可在如下哪种培养基中生长时菌落变为黑色(D)A.含高浓度氯化铀培养基B.双糖铁培养基C.博金氏培养基D.含亚确酸钾培养基2.用美蓝染色可在菌体内找到异染颗粒细菌是(B)A.鼠伤寒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流感嗜血杆菌第22章芽胞杆菌属1.在具有一定浓度青霉素培养基中生长时,炭疽杆菌菌体变圆,由本来竹节状转变为(B)A.团块状B.串珠状C.羽毛状D.网球拍状2.如下哪种细菌在具有一定量青霉素培养基中形成串珠样变化(A)A.炭疽杆菌B.军团菌C.变形杆菌D.布氏杆菌3.显微镜下呈竹节状排列粗大杆菌生物学性状有(AB)A.专性需氧B.菌体内可形成芽胞C.可以引起破伤风D.对青霉素不敏感4.炭疽杆菌在具有一定浓度青 霉 素 培养基中生长时,细胞壁被破坏,菌体变圆,由竹 节 状转变为串 珠 状。第25章其她细菌1.百日咳是由如下那个种属病原菌引起疾病(D)A.嗜血杆菌属B.耶尔森菌属C.棒状杆菌属D.鲍特菌属第26章支原体1.关于支原体生物学性状描述对的是(D)A.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丰富B.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培养C.对于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D.只能在有生命细胞中增殖2.可以在体外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A)A.支原体B.衣原体C.立克次体D.螺旋体3.支原体生物学特性涉及如下哪一点(D)A.不能在体外人工培养B.对抗生素不敏感C.革兰染色阳性D.缺少细胞壁形态多样4.在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样菌落微生物是(B)A.破伤风梭菌B.支原体C.衣原体D.立克次体第27章立克次体1.立克次体可引起如下哪种疾病(B)A.波浪热B.斑疹伤寒C.沙眼D.淋病第28章衣原体1.沙眼是一种接触传播性疾病,其病原体是(C)A.腺病毒B.淋病奈瑟菌C.衣原体D.支原体2.性病淋巴肉芽肿是由如下哪种病原体引起(A)A.衣原体B.N 克次体C.支原体D.螺旋体3.衣原体增殖周期中可形成如下哪两种构造(B D )A.内基氏小体B.原体C.极体D.始体4.衣原体增殖周期中涉及两种构造,其 中 原 体 具 备 感 染 性,始 体 不具备感染性,是衣原体繁殖体。按照下面表格填写完毕引起不同疾病病原微生物名称(8分)疾病名称病原微生物名称风湿热链球菌肠热症沙门氏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脑膜炎奈瑟菌鼻咽癌EB病毒小儿麻痹奔髓灰质炎病毒沙眼沙眼衣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