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九科试卷).pdf
-
资源ID:95961622
资源大小:14.40MB
全文页数:1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省镇江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九科试卷).pdf
<p>江苏省镇江地区江苏省镇江地区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九科试卷)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九科试卷)目目录录1.1.江苏省镇江地区江苏省镇江地区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答案2.2.江苏省镇江地区江苏省镇江地区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答案3.3.江苏省镇江地区江苏省镇江地区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答案4.4.江苏省镇江地区江苏省镇江地区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答案5.5.江苏省镇江地区江苏省镇江地区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含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答案6.6.江苏省镇江地区江苏省镇江地区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答案7.7.江苏省镇江地区江苏省镇江地区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答案8.8.江苏省镇江地区江苏省镇江地区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答案9.9.江苏省镇江地区江苏省镇江地区 2023-2024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含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答案江苏省镇江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高三期初质量检测共 8 页,第页1高三 8 月期初质量检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高三 8 月期初质量检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1.B。A 项偷换概念,印度不等于“古印度”,希腊不等于“古希腊”,逻辑学是学科名称;C 项的结论只在“某些场合”成立,不能一概而论;D 项“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2.C。打破逻辑,成就佳作,是有特定条件的“在某些情况下”。3.A。B、C 两项阐述的是内涵、外延与概念的关系;D 项是错误的,内涵与外延不能相互转化。4.首先明确“逻辑”概念,梳理逻辑研究的历程;指出现代逻辑研究存在的问题;立足现实,提出主张;最后指出逻辑学习的切入口。(每点 1 分)5.示例:尾句中“晴”与“情”谐音双关(2 分),表面描绘的是天气的“无晴”“有晴”(1 分),实则转化为少女对心上人“无情”与“有情”的探求(1 分)。6.B。A 项庭长与法官虽外在表现迥异,但草菅人命的实质是一样的。B 项,玛丝洛娃的话、笑是可怕和可怜的,不是调笑,而是维护人格尊严的反击。D 项是文本信息的混搭,聂赫留朵夫并没有把玛丝洛娃看作小鸟。7.D。“全身抖动”是动作暗示,“脸涨得通红”是神态暗示,没有内心独白。8.第一次叹了口气是因为庭长一直纠缠于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让她感到厌烦;第二次沉重地叹气是感慨自己人微言轻,回天乏力;第三次平静地叹气是因为她已经认清并无奈地接受了现实。(每点 2 分)9.不赞同。法官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着墨过多,喧宾夺主;精当的人物描摹既突出法官的主要特征,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质朴简练是列夫托尔斯泰主要的语言风格,刻画过细影响小说的整体风格。(每点 2 分)10.CEG。11.A。A 项,第一个“耻”词义为“羞愧”,第二个“耻”词义为“耻辱”,“靖康耻”中的“耻”词义为“耻辱”,与第二个“耻”词义相同。12.B。“轻视民众”是误读,将工农与官绅对比,是为了强调官绅无耻的危害极大。13.我考察了所有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每句 1 分)这些训导,像太阳星辰一样光亮,都是圣人贤士的警语,是从古到今最好的告诫。(每句 1 分)14.偷奸耍滑,讨好皇帝,求取功名。(每点 1 分)15.B。“雾冷”“春阴”不是对自然的感伤,杜诗首联表达是岁月对青春的侵蚀。16.“晓镜”寄寓少女伤春之情,春去无人怜,哀婉寂寥;“晚镜”寄寓临老伤春之感,春去无归日,沉郁凄凉。(每点 3 分)17.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大珠小珠落玉盘/昆山玉碎凤凰叫。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18.不是一个人的视角,每一个镜头都记录着别人的生活。(每点 2 分)19.在红楼梦后补“的交互性”(解:宾语核心词残缺);在“能为”前加“就”(解:关联词残缺,如果就);“树立”改为“提供”(解:动宾搭配不当)。(每处 2 分)20.父亲与影子的相似点:暗淡,单薄;父亲与旧报纸的相似点:老旧,历尽沧桑。(每点 2 分)21.符合情境的需要,便于抒情主人公叙事抒情。(每点 2 分)22.十年间,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每点 2 分)23.略。高三期初质量检测共 8 页,第页2【附译文】读书人都懂得廉耻,那么国家就永远不会有耻辱了。读书人不懂得廉耻,这就是国家的最大耻辱。我考察了所有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当官越久,知耻的精神就越差劲。名望越高,巴结的恶习就越顽固。地位越接近皇帝,逢迎的手段就越巧妙。到做了三公、六卿,官位并非不高,然而在他们身上,像古时候大臣那种高尚的、严正的、为人表率的自持风格,不只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就连睡觉也梦不到了。大臣讲究节操的盛况,已完全没有了。这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没有使朝廷官员知耻的精神振作起来的缘故。怎样才能振作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呢?答:首先是教育朝廷官员懂得廉耻。贾谊在规劝汉文帝时说:“如果国君对待大臣像对待犬马一样,大臣就会像犬马那样要求自己。如果国君像对待官吏一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按官吏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些训导,像太阳星辰一样光亮,都是圣人贤士的警语,是从古到今最好的告诫。务农做工和肩挑背扛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自受侮辱;有钱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们的家庭受到侮辱;读书人不懂得廉耻,可以说是侮辱了邦国;如果卿大夫不懂得廉耻,就可说是侮辱了天下。不懂得廉耻的人,由一般的老百姓上升为读书人,由读书人上升为小官、大官,这就从他们自身自家受侮辱,扩大到整个天下受侮辱。我私下观察现在身居要职的官员,他们只知道追求车马,讲究服饰,卖弄花言巧语,此外就一无所知了。清闲的官员,只知道练书法和吟诗作对,此外就什么都不过问了。大臣们在朝廷里发表政论,都是察言观色根据皇帝的喜怒行事,当皇帝态度和颜悦色或赐宴的时候,他们便洋洋得意,出来在自己的门生、妻子儿女面前夸耀一番。皇帝稍有不高兴,他们就赶快磕头退出,另外寻求可以得到皇帝宠爱的办法。难道他们的心真正地敬畏皇帝吗?问他们作为大臣难道应该这么做吗?他们却可耻地说:我们这些人只能这样罢了。至于他们的居心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些追求车马、卖弄花言巧语的人,不怎么读书,却说:我从早到晚在衙门值班,已经是很好了,已经够劳累了。会书法和写诗的人,虽然读过一些书,但不懂得其中的道理,认为在职位上苟且偷安一天,就多得一天的荣耀。当他们因病辞官回家的时候,又用应举成名的思想来教育他们的子孙,志愿也就算达到了。他们还希望子孙后代都把保守退缩当作老成稳重,至于国家的事情,我家何必关心呢?唉!像这样下去,边疆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他们就会像斑鸠、燕子一样纷纷地飞走了,能够心甘情愿同朝廷共患难的人太少了!第 1 页/共 7 页高三期初质量检测试卷地理 2023.08高三期初质量检测试卷地理 2023.08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山区等高线(单位:m)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有一瀑布,其相对高度可能是()A.15mB.25mC.30mD.40m2.图中甲处容易形成()A.三角洲B.冲积扇C.水潭D.峡谷3.观赏图中瀑布的最佳时间和位置是()A.6 月,乙处B.8 月,乙处C.6 月,丙处D.8 月,丙处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 3/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若图比例尺为 1N,则图、图的比例尺依次为()A 2N12NB.12N2NC.2N4ND.12N14N5.若图中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 5.55cm,则图的比例尺约为().江苏省镇江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地理试题第 2 页/共 7 页A.11000000B.110000000C.1100000D.110000能够看到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就是版图边界与晨线最早相切的地方。对于“在哪里能看到中国 2023 年第一缕阳光”这个有趣的问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下图是小组搜集到的“中国日出最早的县级行政区位置及日出时刻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左图中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个县级行政区对应的序号分别是()A B.C.D.7.温岭迎来元旦第一缕阳光时的晨昏线为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8.四地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值约为()A.1 小时 30 分钟B.3 小时 00 分钟C.3 小时 50 分钟D.7 小时 40 分钟下图为北京地区某街道某日 16 时 15 分(地方时)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此时,实景图中物体影子的朝向最接近()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10.实景图最可能拍摄于().第 3 页/共 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春分B.小暑C.霜降D.冬至2023 年 4 月 22 日(农历三月初三)北京时间 8 点左右,浙江某地(30N,120E)地理教师利用星图APP 得到了“金星与月球的位置关系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若 2023 年 4 月 22 日这天天气晴朗,关于这天金星、月球的观测,正确的是()A.金星早于月球升起B.日落时月球位于东方天空C.晚上可于西方天空观测到金星D.月球先于太阳没入地平线12.某同学欲在若干天后 18:00 时左右,观测到月球位于上中天(月球升至当天最高)附近,该天可能是()A.4 月 23 日B.4 月 27 日C.5 月 1 日D.5 月 5 日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A.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最新B.绥化与呼兰河间有不整合面C.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喷出岩D.嫩江处第四纪沉积物厚 300 米14.通肯河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B.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岩浆喷出C.古生代岩浆侵入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挤压褶皱D.古生代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中生代沉积下沉第四纪沉积倒石堆是一种发育在岩壁下由大量松散且呈棱角状的岩屑堆积而成的坡地地貌(下图),在天山等高第 4 页/共 7 页山地区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形成倒石堆的岩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岩壁的()A.流水侵蚀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16.影响倒石堆的岩屑碎块分选性的主要因素是()A.坡度B.海拔C.形状D.温度左图中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右图示意左图中虚线 0P 一线气压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 W 地的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18.图中所示时刻()A.地降水几率较大B.地风力较大C.地的气温较高D.地的光照较低黄河入海口有时会出现“黄蓝交汇”奇观,海面上一条黄蓝相间的飘带,把浑浊的河水与碧蓝的海水分开,河黄海蓝、泾渭分明。下图为“黄蓝交汇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 5 页/共 7 页19.图中的蓝色海域指()A.南海B.黄海C.东海D.渤海20 观赏“黄蓝交汇”奇观,一般选择()A.7 月B.6 月C.5 月D.4 月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图 1 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22.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等级过低线路过长车流量过大路口过多A.B.C.D.23.推测新国道通车后()A.车辆过境速度提高B.车辆穿城用时增加C.县城汽车保有量减少D.县城商业萎缩.第 6 页/共 7 页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4 分。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4 分。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某地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给定的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并写出判断理由。(2)依据图中信息,用多条斜线面出图中冲积扇大致范围并描述其主要地貌特征。(3)从物质、动力等角度简析该冲积扇的形成过程。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波斯湾地区降水量稀少,阿拉伯半岛一侧不到 125mm,伊朗一侧 275mm,春夏季常有沙尘暴,能见度低。波斯湾北部地区冬季盛行西南风,多云雾。该地盛行一股名为夏马风的西北风,它是北极的极地急流向南移动遇到南方的亚热带的暖气流时,在干燥冷缝间形成的吹向伊拉克和波斯湾国家的气流,其风力变化无常,春夏季节风频较高。下图示意波斯湾地区概况及夏马风风向。(1)分析波斯湾地区春夏季沙尘暴频发的原因。(2)幼发拉底河所携带的泥沙大部分不能进入波斯湾,分析其原因。(3)分析波斯湾北部地区冬季云雾多的原因。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多肉植物叶小、肉厚、根浅,具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夏季喜雾,冬季喜雨,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易使叶片灼伤。左图和右图分别为纳马夸兰地区地理位置图和气候统计图(曲线代表气温/,柱状代表。第 7 页/共 7 页降水/mm),该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是沙漠中最具生态价值的地区之一。(1)从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差异等方面描述纳马夸兰地区的降水特征。(2)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夏季极其干旱的原因。(3)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多肉植物叶片不及纳马夸兰地区肥厚原因。的第 1 页/共 16 页高三期初质量检测试卷地理 2023.08高三期初质量检测试卷地理 2023.08命题人:孔朝华审题人:胡金长谢红丹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命题人:孔朝华审题人:胡金长谢红丹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山区等高线(单位:m)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有一瀑布,其相对高度可能是()A.15mB.25mC.30mD.40m2.图中甲处容易形成()A.三角洲B.冲积扇C.水潭D.峡谷3.观赏图中瀑布的最佳时间和位置是()A.6 月,乙处B.8 月,乙处C.6 月,丙处D.8 月,丙处【答案】1.A 2.C 3.B【解析】【1 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等高距为 5m,由于瀑布纵跨 3 个等高距 4 条等高线,所以其相对高度大于等于 15m 并且小于 25m,A 正确,BCD 错误。故 A。【2 题详解】由于瀑布对下方具有侵蚀作用,导致甲处局部降低,所以图中甲处容易形成水潭,C 正确;三角洲一般形成在河流的下游,A 错误;冲积扇一般出现在河流出山口,B 错误;峡谷一般分布在河流上游,D 错误。故选 C。【3 题详解】由于该地区为我国东北某山区,所以 8 月为雨季,河流水量大,是观赏图中瀑布的最佳时间,据此可排除AC 两项;由于丙处位于瀑布上游方向,看不见瀑布,乙处位于瀑布的下游方向,可以仰视瀑布,所以瀑布第 2 页/共 16 页观赏最佳位置是乙处,B 正确,D 错误。故选 B。【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中,n 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 表示等高距,H 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 3/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若图比例尺为 1N,则图、图的比例尺依次为()A.2N12NB.12N2NC.2N4ND.12N14N5.若图中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 5.55cm,则图的比例尺约为()A.11000000B.110000000C.1100000D.110000【答案】4 A 5.B【解析】【4 题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 3/4”,则图幅为图的 1/4,图幅为图的 1/4。图幅缩放为比例尺的平方,因此,图的比例尺为图的 2 倍,图是图的 1/2。若图比例尺为 1:N,则图是 2:N,图为 1:2N,故选 A。【5 题详解】从图上看,甲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 5,则甲乙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111x 5,即为 555 千米。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 5.55cm,则图的比例尺约为 5.5555500000=1:10000000。故选 B。【点睛】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3)同一个地理事物(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5)比例尺的分子为 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能够看到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就是版图边界与晨线最早相切的地方。对于“在哪里能看到中国 2023 年第一缕阳光”这个有趣的问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下图是小组搜集到的“中国日出最早的.第 3 页/共 16 页县级行政区位置及日出时刻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左图中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个县级行政区对应的序号分别是()A.B.C.D.7.温岭迎来元旦第一缕阳光时的晨昏线为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8.四地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值约为()A.1 小时 30 分钟B.3 小时 00 分钟C.3 小时 50 分钟D.7 小时 40 分钟【答案】6.D 7.B 8.D【解析】【6 题详解】.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纬度位置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日出时间最早,日落时间最晚;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纬度位置越高,白昼时间越短,日出时间最晚;因此,纬度位置越高,夏至日日出时间和冬至日日出时间差距越大。读图可知,图中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地中,日出时间变化最大的是曲线是,其次是曲线,曲线日出时间变化最小,图中抚远纬度位置最高,其次是虎林,台东的纬度位置最低。故图中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个县级行政区对应的序号分别是。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7 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温岭迎来元旦第一缕阳光时,此时,温岭位于晨线上,恰逢日出,排除 AC;且该日期为元旦,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昼短夜长,因此符合题意的为乙,排除丁,B 正确,排除 D。故选 B。【8 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抚远、虎林、温岭和台东四个地点,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为纬度最高的抚远,即第 4 页/共 16 页对应图中曲线,结合图中信息,该地日出时刻变化幅度最大值为 3 小时 45 分钟左右,即昼长变化幅度最大值为 7 小时 30 分钟左右,最接近的为 D,排除 ABC。故选 D。【点睛】地球公转意义:昼夜长短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昼夜长短分布状况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有关,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反映了昼夜长短变化趋势。下图为北京地区某街道某日 16 时 15 分(地方时)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此时,实景图中物体影子的朝向最接近()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10.实景图最可能拍摄于()A 春分B.小暑C.霜降D.冬至【答案】9.A 10.B【解析】【9 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此时当地的地方时为 16:15,太阳应位于当地天空西南方,且靠近西方,影子指向东北方,且靠近正东方,所以图中物体影子朝向最接近正东方,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10 题详解】根据实景图可知,街道两侧绿化树郁郁葱葱,北京当地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枝叶葱绿,应为当地盛夏时节,所以最可能拍摄于小暑,B 正确;春分日当地植被应刚开始发芽,A 错误;霜降当地植被应枯黄并开始落叶,树叶变稀疏,C 错误;冬至日当地植被应全部落叶,D 错误。故选 B。【点睛】落叶阔叶林也称夏绿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2023 年 4 月 22 日(农历三月初三)北京时间 8 点左右,浙江某地(30N,120E)地理教师利用星图的.为第 5 页/共 16 页APP 得到了“金星与月球的位置关系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若 2023 年 4 月 22 日这天天气晴朗,关于这天金星、月球的观测,正确的是()A.金星早于月球升起B.日落时月球位于东方天空C.晚上可于西方天空观测到金星D.月球先于太阳没入地平线12.某同学欲在若干天后 18:00 时左右,观测到月球位于上中天(月球升至当天最高)附近,该天可能是()A.4 月 23 日B.4 月 27 日C.5 月 1 日D.5 月 5 日【答案】11.C 12.B【解析】【11 题详解】读图可知,与月球相比,金星距离地平线更近,因此,金星晚于月球升起,A 错误。由材料可知,2023 年4 月 22 日这天是农历三月初三,日落时月球位于西方天空,B 错误。根据材料中所给时间及金星、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可判定,该日晚上于西方天空观测到金星,月球迟于太阳没入地平线,C 正确、D 错误。故选C。【12 题详解】初一新月时,月亮和太阳同时升起。然后每过一天,月亮升起时间晚 52 分钟。到了十五,月亮在太阳落下时升起。然后同样是每过一天,月亮出来晚 52 分钟。根据设问“某同学欲在若天后 18:00 时左右,观测到月球位于上中天(月球升至当天最高)附近”可知 18:00 时左右月球位于上中天(月球升至当天最高)附近应为农历初一至十五的中间日期即农历初七或初八。由材料可知,2023 年 4 月 22 日为农历三月初三,而农历初七或初八与农历三月初三相差 4 或 5 天,所以该天可能是 4 月 26 或 27 日。故选 B。【点睛】月亮升起的时间规律:月亮升起的位置,月初时在西方,然后升起位置逐渐东移。当到月中的时候,升起位置在东方。之后生起位置又从东逐渐西移,到达月末时候,升起位置在西方。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 6 页/共 16 页13.图中()A.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最新B.绥化与呼兰河间有不整合面C.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喷出岩D.嫩江处第四纪沉积物厚 300 米14.通肯河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B.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岩浆喷出C.古生代岩浆侵入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挤压褶皱D.古生代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中生代沉积下沉第四纪沉积【答案】13.C 14.A【解析】【13 题详解】结合图例信息,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为古生代,在图中年龄最老,A 错误;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玄武岩岩层,是岩浆喷出形成的,C 正确;绥化与呼兰河间有向斜构造,没有不整合面,B 错误;嫩江处第四纪沉积物厚度不到 200 米,D 错误。故选 C。【14 题详解】从图例以及剖面图岩层接触关系可以看出,通肯河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中生代沉积形成沉积岩,内力作用下受到挤压,形成褶皱,后抬升并被外力作用侵蚀,最后地壳再次下沉并接受第四纪沉积,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点睛】岩浆岩包括喷出岩和侵入岩,喷出岩是岩浆沿岩石圈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倒石堆是一种发育在岩壁下由大量松散且呈棱角状的岩屑堆积而成的坡地地貌(下图),在天山等高山地区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 7 页/共 16 页15.形成倒石堆的岩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岩壁的()A.流水侵蚀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16.影响倒石堆的岩屑碎块分选性的主要因素是()A.坡度B.海拔C.形状D.温度【答案】15.B 16.A【解析】【15 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倒石堆是一种发育在岩壁下由大量松散且呈棱角状的岩屑堆积而成的坡地地貌可知,棱角分明主要是在温度变化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故倒石堆的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岩壁的物理风化作用,B 正确;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下岩石磨圆,棱角不明显,且风力搬运能力较弱,一般无法搬运颗粒较大的碎屑物质,AC 错误;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或 U 形谷,D 错误。故选 B。【16 题详解】读图分析可推测,岩壁由于坡度大,无倒石堆分布,而岩壁下坡度较小,发育倒石堆;且大颗粒岩屑较重,滚动动能较大,可以滚到倒石堆边缘;小颗粒岩屑较轻,留在倒石堆上部,其分布规律与倒石堆坡度、风化作用等有密切关系,影响倒石堆中岩石碎屑分选性的主要是坡度,A 正确;从图中无法推测出海拔、形状和温度对倒石堆岩屑碎块分选性的影响,岩壁下海拔和温度差异小,且碎屑物质都呈棱角分明的形状,这些因素对分选性影响小,BCD 排除。故选 A。【点睛】倒石堆中一般较大的岩块可以滚落到倒石堆的边缘部位才停积下来,而一些较小的碎屑多堆积在倒石堆的顶部。当倒石堆进一步发展时,山坡坡度也就愈趋变得平缓,崩塌作用逐渐减少,崩塌的碎屑也变小。所以倒石堆发育的后期,其表面堆积的则是比较小的岩屑。从垂直剖面上看,较粗大的岩屑分布在倒石堆的下部,向上逐渐变细。第 8 页/共 16 页左图中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右图示意左图中虚线 0P 一线气压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 W 地的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18.图中所示时刻()A.地降水几率较大B.地风力较大C.地的气温较高D.地的光照较低【答案】17.A 18.B【解析】【17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读图从图中的信息判断气压变化和材料中气流的运动是解题的关键。0 到 P 气压由低到高,说明左图为低压中心,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是南半球的气旋,再按从高压到低压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向左偏判断左图中 W 地的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故 A 正确,故选A。【18 题详解】据图判断,OP 处形成暖锋,地位于暖锋锋后,地位于暖锋锋前,地降水几率较小,A 错;从右图中看地较地气压变化大,地风力较大,B 对;地纬度高,气温较低,C 错;地位于暖锋锋后,降水少于暖锋锋前的地,光照较强,D 错,故选 B。【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冷锋是中国最常见的一种锋,它可以活动于中国各地。但由于冷锋和高空槽的配置,移动快慢等不同,冷锋附近云和降水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有的主要出现在锋后;有的则主要出现在锋前。黄河入海口有时会出现“黄蓝交汇”奇观,海面上一条黄蓝相间的飘带,把浑浊的河水与碧蓝的海水分开,河黄海蓝、泾渭分明。下图为“黄蓝交汇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 9 页/共 16 页19.图中的蓝色海域指()A.南海B.黄海C.东海D.渤海20.观赏“黄蓝交汇”奇观,一般选择()A.7 月B.6 月C.5 月D.4 月【答案】19.D 20.A【解析】【19 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黄河入海口出现黄蓝交汇的景观,蓝色的海域为黄河入流的渤海,D 正确,排除 ABC。故选 D。【20 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黄河入海口出现黄蓝交汇景观,混浊的河水和碧蓝的海水分开,黄河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水量丰富,携沙能力较强,河水浑浊度高,因此选择在降水较多的夏季,7月份更合适,A 正确,排除 BCD。故选 A。【点睛】黄蓝交汇:黄河入海口的黄色是黄河携带的泥沙,蓝色是海水的颜色,这是由于黄河调水冲沙,携带大量的泥沙注入渤海,与渤海的海水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就形成了黄蓝分明的颜色。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 10 页/共 16 页21.图 1 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22.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等级过低线路过长车流量过大路口过多A.B.C.D.23.推测新国道通车后()A.车辆过境速度提高B.车辆穿城用时增加C.县城汽车保有量减少D.县城商业萎缩【答案】21.A 22.C 23.A【解析】【21 题详解】国道线等级高且多为直道,比一般道路标准高和行车速度快,主要目的是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方便对外运输,故 A 正确;国道为过境道路,增加县城内部运输的交通压力,B 错误;国道运输条件优越,可能会吸引工业区分布在其沿线,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是其带来的影响,C 错误;国道运输优势明显,可能在与城郊环状道路交汇处吸引批发商业区集聚,但也不是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而是其带来的影响,D 错误。故选 A。【22 题详解】旧国道穿城而过,对城镇内部交通影响较大,造成车流量较大,与城内各种道路形成交叉口,路口过多,容易产生拥堵,故符合题意;国道等级较高,不符合题意;旧国道为直道,线路相对较短,错误。故正确,故选 C。【23 题详解】新国道避开了城内交通线路的影响,车辆行驶较为通畅,车辆过境速度提高,过境用时会缩短,A 正确,B 错误;新国道本身对县城汽车保有量没有直接影响,C 错误;新国道对城内交通具有缓解拥堵的作用,第 11 页/共 16 页应该是有利于城内商业发展,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国道建设绕城而过有利于城乡发展。国省道由原来的穿城而过变为绕城而走,对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减少城市噪音,疏导过境交通,优化路网区域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及促进县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4 分。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4 分。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某地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给定的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并写出判断理由。(2)依据图中信息,用多条斜线面出图中冲积扇大致范围并描述其主要地貌特征。(3)从物质、动力等角度简析该冲积扇的形成过程。【答案】(1);等高线重合(重叠)第 12 页/共 16 页(2)。扇形;从扇顶到扇缘,地势变低(中间高,两侧低);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变细;扇面发育沟谷,地形起伏大。(3)上游山区有丰富的碎屑物质,提供物质来源;河流流出山口,地形变缓,流速变缓;泥沙堆积;扇面受流水侵蚀形成沟谷。【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地形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流水堆积地貌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与阐释地理基本规律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 1 详解】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中间山峰的北侧有等高线重合(重叠),说明该处有陡崖分布。根据图示信息选择合适的图例,标在图中的对应位置,如下图所示:【小问 2 详解】冲积扇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如下图:第 13 页/共 16 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呈现扇形地貌;冲积扇地势呈现由扇顶到扇缘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水流速度减缓,流水搬运能力减弱,沉积物颗粒大小由扇顶到扇缘逐渐变细。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冲积扇上发育河谷,说明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势起伏较大。【小问 3 详解】当河流流经山区,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上游有大量的碎屑物质被河流携带大来;河水流出山口后,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扇形地貌。冲积扇上河流发育,说明冲积扇遭受流水侵蚀,形成河谷。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波斯湾地区降水量稀少,阿拉伯半岛一侧不到 125mm,伊朗一侧 275mm,春夏季常有沙尘暴,能见度低。波斯湾北部地区冬季盛行西南风,多云雾。该地盛行一股名为夏马风的西北风,它是北极的极地急流向南移动遇到南方的亚热带的暖气流时,在干燥冷缝间形成的吹向伊拉克和波斯湾国家的气流,其风力变化无常,春夏季节风频较高。下图示意波斯湾地区概况及夏马风风向。(1)分析波斯湾地区春夏季沙尘暴频发的原因。(2)幼发拉底河所携带的泥沙大部分不能进入波斯湾,分析其原因。(3)分析波斯湾北部地区冬季云雾多的原因。【答案】(1)春夏季节夏马风持续时间长,风频高,风力大;当地降水较少,土壤干,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当地土地荒漠化严重。第 14 页/共 16 页(2)流经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流速慢;河流中下游气候干旱,蒸发与下渗作用强,流量减少,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减弱;沿途水利工程拦截泥沙作用明显;沼泽湿地对泥沙的吸附作用明显。(3)当地冬季盛行西南风,海面上的水汽受盛行风影响,吹向波斯湾北部地区;冬季温度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雾;波斯湾北部山区起到抬升作用,加剧云雾现象。【解析】【分析】本题以波斯湾区域以及周围气象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到沙尘暴频发的原因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 1 详解】由材料可知,当地盛行一股名为夏马风的西北风,春夏季北极气温回升,气温较高,与中纬度之间南北温差大,夏马风持续时间长,风频较高。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较少,植被稀疏,土壤干燥,且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夏马风携带着大量沙土吹向波斯湾地区,导致波斯湾地区春夏季沙尘暴频发。【小问 2 详解】幼发拉底河巴格达至河口段流经地区为平原,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流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蒸发与下渗作用强,流量减少,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减弱;河流修建的水利工程拦截泥沙作用明显,使入海泥沙减少;入海口附近沼泽多,泥沙在沼泽沉积多。因此河水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小问 3 详解】波斯湾冬季受南移西风的影响,从大西洋来的西南风带来大量水汽,水汽充足;冬季夜晚降温幅度大,水汽容易凝结;从大西洋来的西南风带来大量水汽又受到北部山脉的抬升作用,冷却凝结成云,因此波斯湾北部地区冬季云雾多。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多肉植物叶小、肉厚、根浅,具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夏季喜雾,冬季喜雨,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易使叶片灼伤。左图和右图分别为纳马夸兰地区地理位置图和气候统计图(曲线代表气温/,柱状代表降水/mm),该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是沙漠中最具生态价值的地区之一。第 15 页/共 16 页(1)从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差异等方面描述纳马夸兰地区的降水特征。(2)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夏季极其干旱的原因。(3)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多肉植物叶片不及纳马夸兰地区肥厚的原因。【答案】(1)年降水量少(约 150mm);降水集中于 7、8 月份(或降水季节变化较大)。(2)纳马夸兰地区的夏季,(气压带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沿岸寒流的减湿作用,水汽含量少;该地纬度较低,夏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强。(3)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光照强,易使叶片灼伤;甲地全年干旱少雨,不能满足多肉植物对水分需求。而纳马夸兰地区冬季降水较多/有短暂的雨季,多肉植物可以吸收水分;夏季沿岸寒流流经,多大雾天气,适宜多肉生长。【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纳马夸兰地区的气候和植物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降水的因素、自然地理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