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T-BUSRMRA 001—2023).pdf
-
资源ID:95961989
资源大小:271.3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T-BUSRMRA 001—2023).pdf
ICS17.040.30CCS F 80BUSRMRA北京无人系统辐射监测研究会团体标准T/BUSRMRA 0012023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AV airborne radiation monitoring system(发布稿)2023-09-01 发布2023-09-01 实施北京无人系统辐射监测研究会发 布T/BUSRMRA 0012023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体要求.25 通用要求.2附录A.4T/BUSRMRA 001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为指导性参考方法。本标准由北京无人系统辐射监测研究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版权归北京无人系统辐射监测研究会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对本标准进行复制、转载、抄袭、改编、汇编或翻译等。本标准起草单位: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智核安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圣通和晶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威、韩善彪、肖刚、刘铁军、全葳、靳磊、孙永霞、高飞、罗希勇、尤冰冰、陈伟强、陈亨、李准、刘朋波、刘佳瑞、岳向泉、贺钊锋、王菱扬。本标准为首次发布。T/BUSRMRA 0012023III引言本标准规定了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应用的术语定义、总体要求与通用要求内容等。本标准基于航空辐射监测目标,利用部署于无人机上的航空辐射监测设备和生化传感器设备实现对辐射安全攻击污染态势进行实时巡视、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展示、管理,并逐步建地面、空中辐射安全试验大数据分析系统,为监测数据分析、装备性能评估及辅助决策支撑提供技术保障。地面及空中辐射污染防疫防化监测可参照使用。T/BUSRMRA 00120231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系统的总体要求与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核与辐射设施工作场所及周边环境辐射现状调查、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以及辐射环境质量航空测量。对于涉核反恐应急航空监测,可参照使用。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闪烁晶体(如NaI(TI)、LaBr3晶体等)、半导体晶体(如CZT晶体)的航空能谱仪以及可搭载其他辐射监测设备开展的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8931-2020 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安全性通用要求EJ/T 363 地面伽玛能谱测量规范EJ/T 831 地面伽玛总量测量规范EJ/T 1032 航空伽玛能谱测量规范EJ/T 20144-2016 核应急航空监测要求DB13/T 5288-2020 核与辐射环境航空监测要求HJ/T 6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155-2020 辐射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1157-2021 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GB 11379-90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CH/T 3005-2021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8993-1998 核仪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系统 UAV airborne radiation monitoring system依托无人机飞行平台搭载航空辐射监测设备和辅助设备,实现对关注区域的辐射强度实时监测,具备放射性核素识别、辐射场分布判定等功能的系统。实时传输 real-time transmission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系统的空中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到地面监测站的过程。智能无人机场 Intelligent drone airportT/BUSRMRA 00120232无人机、任务设备与停机舱室外自然环境直接部署的作业现场,无人机自主起降与存储场所。系统可自主感知外界环境,具备无人机飞行平台无人值守、远程操控、一键作业、自动充电/换电等功能。4总体要求目的和任务航测方案的制定监测的实施5通用要求系统组成5.1.1无人机分系统5.1.1.1通用无人机5.1.1.2智能无人机场5.1.2任务设备分系统任务设备分系统根据使用用途进行安装,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系统可装载的任务载荷包括:航空测绘设备(如:倾斜摄影相机、激光雷达等)和辐射监测设备(如:能谱仪、辐射剂量率测量仪、中子剂量仪、雷达高度计、激光高度计、气压高度计、导航定位仪、温湿度计、数据收录设备等)5.1.2.1航空测绘设备对于地图数据更新不及时或地图精度不能满足无人机航空辐射监测要求的测区,需要首先对监测区域进行无人机航空测绘,并绘制出三维地图,以便后续监测结果的叠加和显示。影像分辨率一般需要达到米级以上精度。(1)倾斜摄影相机(2)激光雷达5.1.2.2辐射监测设备辐射监测设备由如下设备构成:(1)能谱仪(2)辐射剂量率测量仪(3)中子剂量仪(4)雷达高度计和激光高度计(5)气压高度计(6)导航定位仪(7)温湿度计(8)数据收录设备5.1.3系统软件T/BUSRMRA 001202335.1.4综合保障分系统技术要求5.2.1无人机分系统5.2.1.1通用无人机5.2.1.2智能无人机场5.2.2任务设备分系统5.2.2.1航空测绘设备(1)倾斜摄影相机(2)激光雷达5.2.2.2辐射监测设备(1)能谱仪(2)辐射剂量率测量仪(3)中子剂量仪(4)雷达高度计(5)激光高度计(6)气压高度计(7)导航定位仪(8)温湿度计(9)数据收录设备5.2.3系统软件5.2.3.1无人机分系统软件(1)通用无人机软件(2)智能无人机场软件5.2.3.2任务设备分系统软件(1)航空测绘建模软件(2)航空辐射监测系统软件5.2.4综合保障分系统设备防护要求环境适应要求安全要求T/BUSRMRA 00120234附录A(资料性)航空能谱仪技术资料表 A.1 航空能谱仪可选探测器的典型技术指标晶体类型晶体尺寸/体积能量分辨率(137Cs 662keV)其他NaI50*50mm7.0%75*75mm7.5%1L8.0%2L8.5%4L9.0%LaBr350*50mm3.0%75*75mm3.5%CeBr350*50mm4.575*75mm4.5表 A.2 航空能谱仪天然放射性核素标准窗数据窗 名能量下阈keV能量上阈keV特征峰keV放射性核素K137015701460.840KU166018601764.5214BiTh241028102614.5208Tl总计数503000/字宙射线30006000/表 A.3 航空能谱仪人工放射性核素标准窗数据窗 名能量下阈keV能量上阈keV特征峰keV放射性核素Cs624708661.7137CsCol109212601173.260CoCo2128413921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