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柳州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pdf
2021年广西柳州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1.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煮沸后的血浆与双缩版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血红蛋白、促胰液素均存在于健康人体的内环境C.叶绿素、口 引跺乙酸均含有的元素仅是C、H、OD.抗体、神经递质、载体蛋白的化学本质都为蛋白质2.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的一种正常生命过程。指溶酶体选择性清除自身受损衰老的细胞器,或降解细胞内多余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自噬过程受细胞基因组的控制B.肺炎双球菌通过细胞自噬实现物质更新C.具有自噬作用的细胞才有细胞自噬现象D.溶酶体利用碱性水解酶发挥清除或降解功能3.某块退耕还林的农田随着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许多地段还出现了灌木林,甚至乔木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B.该农田逐渐演化为树林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树林形成后水土流失减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与灌木林相比,喜阳的草本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4.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至今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有直接关系的是()A.正其行,通其风;通风见日,实大而美。(据 齐民委术)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 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 齐民要术)D.种 萝 卜,宜沙糯地。五月犁,六月种,锄不厌多,稠即小间,拔令稀。(据 四时纂要)5.高中生物实验中,经常利用盐酸对实验材料进行处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50ml猪肝匀浆中加入1滴0.1 mol/L的盐酸后,匀浆中的pH变化较小B.探索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应先使用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处理酶C.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使用盐酸和酒精(1:1)混合液除去植物细胞璧以达到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的目的6.眼细胞内合成红色色素是果蝇红眼形成的直接原因。该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生化反应,每个反应所涉及的酶均与相应的基因有关。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所涉及到的基因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D.其中一个因为突变而导致红眼不能形成的基因命名为红眼基因二、探 究 题(本大题共6 小题,共 90.0分)7.真核生物中含核酸的结构有许多,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结构名称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核酸类型DNA和 RNA _RNADNA和 RNA生物膜层数 _2 层0 层2 层功能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8.农业生产中的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等目的。回答下列问题:(1)轮作是农业生产常用方式,指农民在同一块田里根据需要有计划的更换农作物种类。轮作能提高土壤肥力并防止虫害,其 原 因 分 别 是。(2)套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前一季作物生长后期。将后一季作物播种或栽植在前季作物的株间行间的一种种植方式。农民采用这样的栽种方式的意义是(3)间作是指在同一生长期内,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农业生产中常将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间作,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下表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叶片的氧气的释放速率。据表可推测阳生植物为。当光照强度为lOOmol光子/(m2s)时,A、B 植物氧气的产生速 率 的 大 小 关 系 为(填“A B”或“A=B”或“A B 当光照强度为lOOFimol光子/(m2s)时,A 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净光合速率)与 B 植物相等,但 A 植物的呼吸速率明显大于B 植物,因此A 植物氧气产生速 率(真光合速率)大于B 植物。【解析】解:(1)轮作能提高土壤肥力并防止虫害,其原因分别是豆科植物与其他农作物轮作,可以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害虫一般都有自己的适口性营养,因此轮作可降低这些害虫的环境容纳量,从而达成虫害减少的效果。(2)农民采用套作的栽种方式的意义是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3)根据分析可知,阳生植物为A。当光照强度为lOOiamol光子/(m2s)时,A、B植物氧气的产生速率的大小关系为A B。原因是:当光照强度为100|jmol光子/(m2s)时,A 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净光合速率)与 B 植物相等,但 A 植物的呼吸速率明显大于B 植物,因此A 植物氧气产生速率(真光合速率)大于B 植物。故答案为:(1)豆科植物与其他农作物轮作,可以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害虫一般都有自己的适口性营养,因此轮作可降低这些害虫的环境容纳量,从而达成虫害减少的效果(2)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3)A A B 当光照强度为lOOmol光子/(m2s)时,A 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净光合速率)与 B 植物相等,但 A 植物的呼吸速率明显大于B 植物,因此A 植物氧气产生 速 率(真光合速率)大于B 植物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氧气的释放速率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A 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为IbpmolO?/(m2,s),B 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为4HmolCh/(m2,s);随光照增强,A 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直至不变;随光照增强,B 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当光照强度为500Rmol光子/(m2”)时,净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再增加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反而下降;由此可知,A 植物是阳生植物,B 植物是阴生植物。本题考查农作物的不同栽培措施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利用生物学知第 10页,共 16页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9.【答案】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不能效应T细胞细胞凋亡口罩可有效阻止病毒与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皮肤、黏膜)相接触,提高人体免疫防护能力 核 酸(R N A)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使健康个体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个体的免疫能力【解析】解:(1)2 0 1 9-nC o V 侵入人体后,人体会出现发热的现象,这是由于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导致的体温升高。(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在体液中能与新冠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阻止其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但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若新冠病毒进入靶细胞,会被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效应T细胞识别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这些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3)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从外界与人体的第一道疫防线(皮肤、黏膜)相接触,从而避免了病原体对机体的攻击,这种病毒的防御措施避免了非特异性免疫的发生。(4)根据核酸分子杂交原理,采集鼻咽拭子检测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R N A);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采集血液样本主要检测是否含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5)健康个体接种疫苗的目的可以使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个体的免疫能力。故答案为:(1)产热量大于散热量(2)不 能 效 应 T 细 胞 细 胞 凋 亡(3)口罩可有效阻止病毒与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皮肤、黏膜)相接触,提高人体免疫防护能力(4)核 酸(R N A)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5)使健康个体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个体的免疫能力1、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前两道防线被突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就发挥作用T,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浆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抗体,产生的抗体在体液中能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阻止其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会引起细胞免疫,细胞免疫过程的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毒将失去藏身之所,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就会消灭抗原。本题依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热点,考查体温调节和免疫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0.【答案】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红眼雄果蝇XAY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含xa精子,该精子与含X 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最 后 发 育 为 白 眼 雌 果 蝇 在 减 数 分 裂 过 程 中 白 眼雌果蝇XXa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产生含XXa卵细胞,该卵细胞与含丫精子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XaXY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3 2死亡 白眼报果姆红眼雌 死亡果蟠【解析】解:(1)根据分析,白眼雌果蝇的存在有两种可能,是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红眼雄果蝇XAY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含xa精子,该精子与含xa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XXa白眼雌果蝇;是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白眼雌果蝇XXa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产生含XaXa卵细胞,该卵细胞与含Y精子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X,X/白眼雌果蝇。(2)如果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则白眼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X,Xa卵细胞的同时,必然存在有卵细胞没有性染色体,当其与雄性产生的XA的精子结合,则形成XA。的红眼雄果蝇。(3)第二种假说的遗传图解如下:第 12页,共 16页死亡“白眼雄果姆红眼族 死亡果螺(4)如果是第二种假说错误,即发生r基因突变,则果蝇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有丝分裂中期有性染色体数目2条,如果第二种假说正确,则果蝇性染色体数目多了一条,有丝分裂中期性染色体数目为3条。故答案为:(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红眼雄果蝇XAY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含Xa精子,该精子与含Xa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xaxa白眼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白眼雌果蝇XaXa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产生含XaX;,卵细胞,该卵细胞与含丫精子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X,X,Y白眼雌果蝇(2)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X,X D和红眼雄果蝇(X Y)交配,通常后代雄果蝇都是白眼(X,),雌果蝇都是红眼(XAX,),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如果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其基因型是XAXa,如果是染色体变异,则其基因型是XaXaY。本题需要考生掌握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结合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进行分析。11.【答案】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甲苯 磷酸缓冲液 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因为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程度 使吸管管口沿管壁环绕移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解析】解:(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不同来分离的,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穿过凝胶时速度不同,进而进行分离。(2)血红蛋白释放时,需要加入蒸储水到原血液的体积,再加入40%体积的甲苯,可以使得红细胞破裂,释放出内容物;在透析时,需要将透析袋放入200moi/L的磷酸缓冲液中。(3)本实验用的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其 中“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在凝胶填装时,不能出现气泡,气泡可以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为防止破坏凝胶表面,给色谱柱添加样品的方式是使吸管管口沿管壁环绕移动加样。(4)一般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进行纯度鉴定。故答案为:(1)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2)甲 苯 磷 酸 缓 冲 液(3)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因为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程度使吸管管口沿管壁环绕移动(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常常选用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2、血红蛋白的提取分离步骤(1)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采集的血样要及时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分离红细胞,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黄色血浆,将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倒入烧杯,再加入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缓慢搅拌lOm in,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血红蛋白的释放:在蒸储水和甲苯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注:加入蒸储水后红细胞液体积与原血液体积要相同。加入甲苯的目的是溶解细胞膜,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离。(2)粗分离: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 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 2 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 14页,共 16页第 3 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 4 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之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透析:取 1 m L 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 0 0 m L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 0 m m o l/L 的磷酸缓冲液中,透 析 1 2 h。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关闭出口加入蛋白质样品:用吸管将透析后的样品沿管壁环绕移动加到色谱柱的顶端。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等样品完全渗入凝胶层后,关闭出口一调节缓冲液面:加入2 0 m m o l/L 的磷酸缓冲液到适当高度一洗脱:连接缓冲液洗脱瓶,打开下端出口,进行洗脱一收集分装蛋白质: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4)纯度鉴定-S D 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该题重点考查了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过程,要求考生识记该过程中使用的试剂、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 2.【答案】人工合成 耐高温的DNA聚 合 酶(T 叫酶)农杆菌的T i质粒 单子叶植物(小麦)受到损伤时,伤口处不会分泌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 人为添加酚类化合物(添加趋化和诱导物质一般为乙酰丁香酮)不能,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易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解析】解:(1)根据题干信息”所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依据植物偏爱的密码子来设计所含的密码子,通过某方法合成若干DNA片段,拼接而成”可知,本专利是采用人工合成方法获得目的基因。P C R 技术需要添加模板、引物、4 种脱氧核甘作为原料,同时是在较高温度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该技术中使用的关键酶是热稳定性DNA聚合酶(或T a q 酶)。(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再结合题干信息“将该基因置于C a M V 3 5 s 启动子和果实专性启动子2 A 1 2 的驱动之下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西瓜中”可知,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C a M V 3 5 s 启动子、果实专性启动子2 A 1 2、标记基因、终止子、复制原点、目的基因。(3)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西瓜细胞中常使用的载体是农杆菌的T i 质粒。(4)由于单子叶植物(小麦)受到损伤时,伤口处不会分泌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所以不能用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倒入小麦,若想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麦中,可以人为添加酚类化合物(添加趋化和诱导物质一般为乙酰丁香酮)。(5)由于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易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所以不能通过吃转基因西瓜能否治疗人类的1 型糖尿病。故答案为:(1)人工合成 耐高温的DNA聚 合 前(T a q 酶)(2)(3)农杆菌的T i 质粒(4)单子叶植物(小麦)受到损伤时,伤口处不会分泌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 人为添加酚类化合物(添加趋化和诱导物质一般为乙酰丁香酮)(5)不能,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易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 C 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 N 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 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 R N 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本题以“利用转基因番茄生产人胰岛素的方法”的专利摘要为题材,考查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第 16页,共 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