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一).pdf

    • 资源ID:95975955       资源大小:3.18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一).pdf

    1 三峡 入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 0 2 1年安徽省中考题)三(1 6分)一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温海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节 选 自 陆 游 入蜀记)注 油盎:油瓶。罅:裂缝。漫液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1 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追溯阻绝(2)不以疾也(3)发 大溪口(4)仰视天,如 匹练然1 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1 5 .乙 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混液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等到夏秋水涨时,(2分)1 6 .甲 乙 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并加色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1 3 .(1)顺流而下(2)迅速,快(3)出发(4)好像的样子1 4 .(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声喊叫,就会有泉水流出,(人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1 5 .江水低于潴液堆(数十丈)江水高于海演堆(数十丈)1 6.甲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绵延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群山连绵数百里、没有缺口可以看出。乙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悬崖峭壁耸人云霄可以看出。2 孙权劝学 诫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 0 2 1年北京市中考题)(三)阅读两篇短文,完 成1 0-1 2题。(共8分)孙 权 劝 学 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待 肃 遂 拜 蒙 母,结 友 而 别。诫 子 书 诸 葛 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A.乃始就学一蹴而就就事论事功成名就B.结友而别别来无恙久别重逢依依惜别C.无以致远勤劳致富闲情逸致学以致用D.意与日去去 国怀乡相去甚远去粗取精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甲】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翻译: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理解:孙权认为吕蒙阅读面窄,建议他在学习经学之外,还要学点历史。【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兄长怎么这么晚才知道这件事呢!理解:鲁肃很晚才知道吕蒙有管理才干,吕蒙对此感到很失望。【丙】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理解:“才”“学”“志”关系紧密,“才”要依靠学习来增长,而学习的效果则与“志”有关。12.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材料一初,遇善治 老子。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 云“必当先读百遍”。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取 材 于 三国志魏 志 王肃传裴松之注)材料二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取材于秦观 精骑集序)注:遇 指董遇,东汉学者。惩艾 惩治,惩戒。囊时 从前。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吕蒙所提”一 ,跟随董遇学习的人所说“,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这需要人们立志勤学来解决。而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警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秦 观“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的经历,则进一步提醒人们 _。答案:10.B11.丙12.军中多务 苦渴无日 趁青春年少抓紧时间学习(共 4 分。第空,各 1 分;第空,2 分)3 三国志 王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福建省中考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16分)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那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他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疡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节 选 自 三国志)注领: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宾:顺服,归顺。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于是他取良才以为官属(2)不宜以一国之望(3)会在卒(3 分)简:_ _ _ _ _ _ _ _宜:_ _ _ _ _ _ _ _会:_ _ _ _ _ _ _ _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B.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C.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D.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那令。(3 分)(2)利人甚多,有裨国用。(3 分)8.诸君亮为什么要亲自征讨南方诸郡?之后,南征行动为什么“停留者久之”?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4 分)【链接材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答案:()(16 分)5.(3 分)(1)选拔(2)应当(3)适逢6.(3 分)B7.(6 分)(1)等到成都平定后,(先主)任命王连做什那县令。(2)利税收入很多,有助于弥补国家的财政需用。8.(4 分)第一问:南方诸郡不服。认为其他将领的才能不如自己。不辜负先帝托付。第二问:诸葛亮接受王连劝谏4 记承天寺夜游 龙井题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 0 2 1 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龙井题名记秦观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 西湖梦寻)【注释】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原指山泉。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的参寥,也是苏轼的朋友。篮舆:竹轿。霁:雨过天晴。1 6 .解释下列加点词。(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比出郭(4)以不时至,去矣1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 曩置霸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B.相与步王中庭阳楼记)C.以书邀余入山D.从参寥策杖并湖面行刻唐贤今人诗赋王其上(岳幺其境过清(小石潭记)由是则生面有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1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1 9 .两文都写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达的情感不一致,请你简要分析。【答案】1 6.(1)考虑,想到。(2)只是。(3)等到。(4)离开。17.B1 8.(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1 9.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同时表现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龙井题名记表达作者对此地美景的喜爱之情,抒写内心的欢愉。5 送东阳马生序 与徐甥师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 0 2 1 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二)阅 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乙】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节选自黄庭坚 与徐甥师川书)【注】奉议:官名。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2)非天质之卑 卑:(3)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 诚: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B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C.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D.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2)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1 0 .【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3分)选文关键信息学习建议前提条件【甲】业精德成热衷于学习【乙】养心探道第一条建议:第二条建议:全身心投入学习答案:7.(1)给予,赠送(2)低下(3)确实,的确8 D9.(1)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2)读书时先要将房间打扫干净,点上香,使 精 神(注意力)不分散。1 0.专心致志地学习 要主动独立思考,解决疑难问题。要排除外界的各种诱惑,静心学习。6 记承天寺夜游 龙井题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 0 2 1 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龙井 题名记秦观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 西湖梦寻)【注释】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原指山泉。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的参寥,也是苏轼的朋友。篮舆:竹轿。霁:雨过天晴。1 6 .解释下列加点词。(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比出郭(4)以不时至,去矣1 7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置 曩置霸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B.相与步王中庭 刻唐贤今人诗赋王其上(岳阳楼记)C.以书邀余入山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D.从参寥策杖并湖面行 由是则生面有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1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1 9.两文都写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达的情感不一致,请你简要分析。【分析】【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龙 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房屋,灯火若隐若现,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二更天的时候,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句意: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只是。句意:等到出了城。比:等到。句意:(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去:离开。(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者:名词,的人/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可不译;B.于:介词,在/介词,在;C.以:介词,用/连词,因为;D.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去 上故选:B o(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句中重点词语:庭下,指庭院中的月光。空明,清澈透明。盖,原来。句意: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句中重点词语:是,这。霁,放晴。可,可以。句意: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被贬之时,用“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谷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既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失意情怀自我排遣的旷达心境。而 龙井题名记以入山访友为线索,具体地记述了出郭、渡湖、穿林、登山的行踪,描写了月下西湖山林的美景,表达作者对此地美景的喜爱和内心欢愉的心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答案:(1)考虑,想到只是等到离开。(2)B(3)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4)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同时表现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龙井题名记表达作者对此地美景的喜爱之情,抒写内心的欢愉.【点评】“之”的用法: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 暇 甚(之:补充音节)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7 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三、(5 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 成 79 题。(8 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 自 列子 汤 问)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 分)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操蛇之神闻之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菊之爱,陶后鲜有闻D.帝感其遨 臣遨知不如徐公美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甚矣,汝之不惠!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B.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C.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1 0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颔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日:“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谓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节 选 自 汉书)注 突:烟囱。上行:上座。录:记录,此处指邀请(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俄而家果失火()于是杀牛置酒()(2)失火前,客人给主人提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包含了什么人生道理?(2分)答案:7.(2 分)C8.4分)(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你也太不聪明了!9.(2 分)B1 0.(4分)(1)不久。摆放。(2)客给主人的建议是: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道理是:要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8 孙权劝学 三国志.吕蒙传.江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 0 2 1 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题)(三)文 言 文 阅 读(1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7 1 0题。(1 3分)甲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窿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 孙权谕吕蒙读书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日:“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 时 历 诗 书 礼记 左传 国语,惟 不 读 易。至统事以来,道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 孙子 六韬 左传 国语及三史。孔子言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拊蒙背日:“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有删改)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旌去B .见往事耳/才美不外见C.省三史/吾日三道吾身D.宜急读(孙子 六韬 左传 国语及三史/宜乎众矣D 解析:A.辞:推托/告别;B.了解/同“现”,显现,出现;C.了解,知道/自我检查、反省;D.应当/应当。正确答案为D.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3分)A.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B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C.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D.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9.请将下列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参考答案: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参考答案: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坚定志向,不知疲倦。1 0 .吕蒙为什么能为鲁肃“陈三策”?请结合 乙 文回答。(3分)参考答案:因为吕蒙通过学习,坚定志向,不知不倦,博览群书。增长了见识和远见,因此 能“陈三策”。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蒋钦说:“你俩现在一起做当涂的指挥官,应当多学习,对自己有好处。”吕蒙说: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又不是让你做编纂文档经典的博士,只是想让你粗略地阅读一些历史典故,你说军务繁忙,谁像我?我小时候读 诗 书 礼记 左传 国语,只是不读 易。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像你们两人,天性聪明,学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应该赶 快 把 孙子 六韬 左传 国语及三史学习了。”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坚定志向,不知不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后来鲁肃正式提升,代替周瑜。过来找吕蒙谈话,(吕蒙)陈述多种策略。鲁肃模着吕蒙的背说:“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如此渊博,己经不是以前吴的阿蒙啦。9 曹刿论战 诸军初至石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东省中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711题。(19 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 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两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 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1)肉 食 者 鄙.(2)忠之属.也(3)公将驰.之(4)惧有伏.焉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2 分)(2)彼竭我盈,故克之。(2 分)【乙】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日:“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庚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节 选 自 资治通鉴)A.诸军初至.石头/至.霸上及棘门军 B.贼众方.盛/方.七百里C.侃从.之/隶而从.者 D.若.峻攻垒/仿佛若.有光1 0.请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夜 筑 垒 至 晓 而 成 闻 峻 军 严 声 诸 将 咸 惧 其 来 攻1 1.请 根 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1)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3分)(2)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答案:7.(1)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尽力做好分内的事(3)驱车追赶(4)埋伏8.(1)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2)敌方士气穷尽,而我方士气正旺盛,所以能战胜他们。【课外文言文翻译:各军队刚到兰石头天,就想要和敌人决战。陶侃说:“敌人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我们很难与他们争锋匹敌,应当等待有利时机,用智谋打败敌人。”不久后多次打仗都没有取得成功,监军部将李根建议修筑白石营垒(垒:作战时防守用的墙壁),陶侃听从了他的建议。夜里筑垒,到天明就筑成了,听说苏峻军中严阵以待的消息,众将领都害怕苏峻前来攻打。孔坦曰:“不会。如果苏峻要攻垒,必须要东北风急,让我方水军不能前往相救;今天清静无风,敌军军一定不会来。(敌军)严阵的原因,一定是派军从江乘出击,想要掠夺京口以东的地区。”不久后果然是这样。陶侃派庾亮用二千人驻守白石营垒,苏峻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从四面攻打,不能攻克。】9.A【A到 B 正/方圆 C听从/跟随,随从 D如果/好像】10.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1 1.(1)都重视智谋与作战策略,深谋远虑:曹刿注重“取信于民”,陶侃选择“智计破之”。都懂得避其锋芒,选择合适的作战时机:曹刿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追赶敌军,陶侃在“贼众方盛”时选择“不与争锋”。都能以少胜多。都能冷静分析战局。都懂得借助他人力量:曹刿 取信于民”,陶侃听从李、孔二人的建议。(2)李根:提出筑白石垒的建议,抢占战争先机,提前修筑好作战防守用的墙壁,使得城池易守难攻。孔坦:对敌情了如指掌,能稳定军心,准确判断敌人动向,有助于我方排兵布阵,最终以少胜多。10 岳阳楼记 偃虹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 0 2 1 年广西百色市中考题)5.(12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候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属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津、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藤侯之惠利 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节选自欧阳修 偃虹堤记)【注释】按图:按照地图,文中指看着地图。远迩:远近。惠利:指恩惠利益。作者;建造者。(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B.是进亦忧,退亦忧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C.夫事不患于不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可以数计哉 技亦灵怪矣哉(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选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 岳阳楼记。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扼长江,临洞庭。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C.【甲】文“骚人”,战国时屈原作 离骚,因此称屈原或 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乙】文“滕侯”,即岳州知州滕宗谅,字子京。D.【甲】文 的“吾 谁 与 归 与【乙】文 的“吾滕侯之所为也”均为倒装句,即宾语前置。(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B.【乙】文第二段围绕“利”字,交代修偃虹堤的目的,高度评价滕侯修堤的功绩。C.【甲】【乙】两文为应邀之作,【甲】文侧重抒发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感,【乙】文侧重表达滕侯以民为本的情怀。D.【甲】【乙】两文末段都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点明文章主旨,流露作者思想感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分析】译文:【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他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乙】有一个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能写一篇记。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看到从岳阳门往西到金鸡的右边,其外面隐约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做偃虹堤。问来人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客人说:“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大概深深考虑老百姓的人,在谋划一些事情时是精到的,所以能够用很少的力气却取得很多的功效。凭借百步远的湖堤,抵挡天下的险阻,消除不可预测的担心,施恩于当地百姓并且惠及于荆州、湘潭、贵州、四川,凡是往来于湖中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都可以得到这个堤的利益。而且岳阳又是四个地方的交通要道,往来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总共要有多少呢!假使修堤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子京太守给人和物带来的恩惠和便利,难道是可以用数字计算的吗?事情不担心干不成,而担心容易毁坏。建造人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继承者倒常常使它废弃。自古以来,贤良睿智的人士为百姓防御灾患,兴办公益,那些工程废弃后的遗址到处都有。如果继承者都像开始建造的人那么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观:景观/看;B.亦:都 是“也”的意思;C.患:担心/祸患;D.哉:反问用词,可译为,吗/感叹用词,表示由衷的感叹,可译为,啊。故选:B。(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ABC.正确;D.有误,“吾滕侯之所为也”的意思是:我们滕太守做的。不是倒装句。故选:Do(3)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ABC.正确;D.有误,【甲】文末段只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没有记叙。故选:D。(4)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册k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句意: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重点词有:则,那么。于,在。遗,丢掉。句意: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会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答案:(1)B(2)D(3)D(4)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会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 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一).pdf)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