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投资手册I(总论):数字经济新阶段新内涵-招商证券-2022.3.9.pdf
-
资源ID:95976461
资源大小:1.06M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数字经济投资手册I(总论):数字经济新阶段新内涵-招商证券-2022.3.9.pdf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 2022 年 3 月 9 日 深度深度报告报告 数字经济投资手册数字经济投资手册 I(总论)(总论)数字经济是第四代工业革命的经济表现数字经济是第四代工业革命的经济表现形式,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形式,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化经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辉煌成果“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辉煌成果,在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且目标2025年将提升至10%(“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顶层政策出台,明确数字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顶层政策出台,明确数字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深刻阐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科学总结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显著成就和主要问题,对发展我国数字经济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了八方面重点任务,明确了十一项重点工程;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整体整体 CAGR 有望达到有望达到 11.3%。“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 CAGR有望达到 11.3%;到 2025 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有望达到 32.67 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化增加值为 15.52 万亿元,产业数字化增加值为 17.15 万亿元。数字基建有望成为稳增长的重点发力方向。数字基建有望成为稳增长的重点发力方向。2022 年我国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出口转弱、消费疲软的背景下,投资成为稳增长的发力点,新基建中的数字基建有望成为稳增长政策的重点发力方向。国家发改委全面启动东数西算是数字基建启动的标志性事件,预期东数西算未来有望带动年均几千亿投资规模。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地基。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地基。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相关产业链中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产业链包括 5G,IPv6 和卫星互联网。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相关产业链中数据要素供给相关产业链包括云计算,数据要素创新相关产业链包括智慧城市。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数字产业化是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相关产业链中数字产业化关键技术产业链包括传感器,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数字人民币;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产业链包括协同办公和互联网医疗。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传统行业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相关产业链中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产业链包括数字乡村,工业互联网,智能汽车,金融 IT 系统和数字电网。数字安全系统是数字经济的压舱石。数字安全系统是数字经济的压舱石。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相关产业链包括网络安全。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政策推广落地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景气政策推广落地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景气 张夏张夏 S1090513080006 陈刚陈刚 S1090518070004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新新阶段阶段,新内涵,新内涵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2 策略研究 正文正文目录目录 一.数字经济发展现状.7 1.“十三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成果.7 2.数字经济规模结构.7 二.数字经济政策.9 1.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9 2.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9 3.数字经济发展目标.10 4.数字经济渗透率空间.11 5.“东数西算”工程吹响数字基建稳增长号角.11 6.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12 三.数字经济核心内涵.13 1.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的地基.13 1.1.政策目标.13 1.2.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相关产业链.13 1.2.1.5G:通信基础设施.13 1.2.2.IPv6:网络基础设施.13 1.2.3.卫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14 2.数据要素: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14 2.1.政策目标.15 2.2.数据要素供给相关产业链.15 2.2.1.云计算:挖掘数据要素价值的技术手段.15 2.3.数据要素创新相关产业链.20 2.3.1.智慧城市:数据要素价值的创新利用.20 3.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的核心.23 3.1.政策目标.23 3.2.数字产业化关键技术相关产业链.24 3.2.1.传感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柱.24 3.2.2.量子信息:信息技术升级的方向.24 3.2.3.集成电路: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25 3.2.4.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的大脑.26 mNnQnNuMpRmOmOpPmQqOmR9PbP6MpNnNsQpNlOnNtQeRrQqQbRoPsMuOmOyQNZrNoN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3 策略研究 3.2.5.大数据:数字经济的原料.27 3.2.6.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27 3.2.7.区块链:数字经济的核心密码.28 3.2.8.数字人民币:数字产业化的关键应用场景.29 3.3.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相关产业链.32 3.2.1.协同办公:办公行业新模式.32 3.2.2.互联网医疗:医疗行业新模式.32 4.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33 4.1.政策目标.33 4.2.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产业链.34 4.2.1.数字乡村:“三农”问题的数字化解决方案.34 4.2.2.工业互联网:制造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36 4.2.3.智能汽车:汽车产业的新趋势.38 4.2.4.金融 IT 系统:传统金融的破局之路.41 4.2.5.数字电网:“3060”双碳目标的工具.42 5.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数字经济的压舱石.43 5.1 网络安全: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命线.44 四.总结.46 五.风险提示.47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4 策略研究 图表图表目录目录 图 1: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单位:万亿元).7 图 2: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7 图 3:数字经济规模(单位:万亿元).8 图 4:我国数字经济内部结构.8 图 5:我国数字经济渗透率.8 图 6:数字经济增加值预测(单位:万亿元).11 图 7:数字产业化增加值预测(单位:万亿元).11 图 8:产业数字化增加值预测(单位:万亿元).11 图 9:“东数西算”工程简介.12 图 10:“东数西算”工程背景.12 图 11:“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结点.12 图 12:“东数西算”工程数据集群.12 图 13: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16 图 14:全球 I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16 图 15:全球 P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16 图 16:全球 S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16 图 17: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17 图 18: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17 图 19:中国公有云 P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17 图 20:中国公有云 S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17 图 21:全球云计算细分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18 图 22:中国公有云细分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18 图 23:全球云计算预期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19 图 24:中国公有云预期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19 图 25:中国企业级 S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19 图 26:中国工业云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20 图 27:工业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20 图 28:工业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美元).20 图 29: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单位:万亿元).21 图 30: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24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5 策略研究 图 31: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24 图 32:量子通信领域专利申请量及 PCT 数量(单位:件).25 图 33:量子通信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25 图 32:集成电路进出口数量及贸易逆差数量(单位:亿个).26 图 33:集成电路进出口金额及贸易逆差金额(单位:亿美元).26 图 32: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单位:亿元).26 图 33:集成电路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单位:亿元).26 图 32: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单位:亿元).27 图 33: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27 图 36: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单位:亿元).28 图 37: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29 图 38:中国协同办公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32 图 39:工业互联网增加值规模及增速(单位:万亿元).36 图 40: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占当年 GDP 比重.36 图 41:中国智能汽车保有量(单位:万辆).38 图 42: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38 图 43:中国智能汽车销量预期(单位:万辆).40 图 44: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预期.40 图 45:智能汽车软件规模及增速(单位:十亿美元).40 图 46:金融机构预期技术资金投入(单位:亿元).42 图 47:银行预期技术资金投入(单位:亿元).42 图 48:券商预期技术资金投入(单位:亿元).42 图 49:保险机构预期技术资金投入(单位:亿元).42 图 50:数字电网投资规模预测(单位:千亿元).43 图 51:数字电网市场规模预测(单位:千亿元).43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6 策略研究 表 1:“十三五”时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7 表 2: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9 表 3:我国“十四五”数字经济重点任务.10 表 4:“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10 表 5:数字基础设施专项工程.13 表 6:数字基础设施专项工程.14 表 7:数据要素专项工程.15 表 8:云计算分类.16 表 9:云计算产业链.18 表 10:智慧城市产业链.21 表 11:数字产业化专项工程.23 表 12:区块链产业链.29 表 13:数字人民币渗透率数据.30 表 14:法定数字货币基础架构标准.30 表 15:不同规模企业对协同办公应用场景分布.32 表 16:产业数字化化专项工程.34 表 17:数字农业产业链.35 表 18:数字农村发展指标.35 表 19: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36 表 20:智能汽车产业链.37 表 21:智能汽车相关政策.38 表 22:智能汽车产业链.39 表 23:金融 IT 系统产业链.41 表 24:智能电网产业链.43 表 25: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法规.44 表 26:网络安全产业链.45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7 策略研究 一一.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1.“十三五”“十三五”时期时期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比重达到 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表表 1:“十三五”“十三五”时期时期中国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相关相关领域领域 发展成果发展成果 信息基础设施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建设和应用加速推进。宽带用户普及率明显提高,光纤用户占比超过 9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 108%,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 4.6 亿。产业数字化转型 农业数字化全面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更多企业迈上“云端”。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在线学习、远程会议、网络购物、视频直播等生产生活新方式加速推广,互联网平台日益壮大。数字政府建设 一体化政务服务和监管效能大幅度提升,“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服务管理新模式广泛普及,数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线政务服务水平跃居全球领先行列。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等在全球赢得广泛共识,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明显成效,“丝路电商”合作成果丰硕,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平台企业加速出海,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资料来源:“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招商证券 2.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规模结构规模结构 数字经济规模稳定增长数字经济规模稳定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39.2 万亿元,较 2019 年增加 3.3万亿元,2005到 2020 年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 2.6万亿元增长到 39.2 万亿,CAGR达到 19.8%;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为 38.6%,同比提升 2.4 个百分点,2005 年到 2020 年期间,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由14.2%提升至 38.6%。图图 1:我国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单位:万亿元)数字经济规模(单位:万亿元)图图 2:我国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占占 GDP 比重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招商证券 数字经济疫情中逆势崛起,有效稳定经济下行趋势。数字经济疫情中逆势崛起,有效稳定经济下行趋势。2020 年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之下,我国数字经济同比增速依然达到 9.7%,是同期 GDP 名义增速(3%)的 3 倍多,数字经济成为稳定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2.64.89.516.227.231.335.839.20510152025303540452005200820112014201720182019202027.0%30.3%32.7%34.0%36.3%38.6%0%10%20%30%40%5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8 策略研究 图图 3:数字经济规模(单位:万亿元):数字经济规模(单位:万亿元)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招商证券 数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产业数字化占主导地位。数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产业数字化占主导地位。2020 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 7.5 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 19.1%,占 GDP 比重的 7.3%;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 31.7 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 80.9%,占 GDP 比重的31.2%,2015 到 2020 年期间,我国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重由 74.3%提升至 80.9%,产业数字化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强大引擎的同时,也缓解了疫情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产业产业数字化持续深入数字化持续深入,渗透率不断提升,渗透率不断提升。2020 年的新冠疫情疫情倒逼各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 8.9%、21.0%和 40.7%,约为 1:2:4,同比分别增长 0.7、1.6 和 2.9 个百分点,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图图 4:我国数字经济内部结构:我国数字经济内部结构 图图 5:我国数字经济:我国数字经济渗透率渗透率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招商证券 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20 年各地政府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从规模看,广东、江苏、山东等 13 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 1 万亿元;从占比看,北京、上海数字经济 GDP 占比超过 50%,分别达到 55.9%和 55.1%,天津、广东、浙江、副将、江苏、山东、湖北、重庆等省市数字经济 GDP 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增速看,贵州、重庆、福建数字经济增长仍领跑全国,2020 年增速均超过 15%。7.0%8.4%11.5%10.5%7.3%3.0%15.8%18.9%20.3%20.9%15.6%9.7%0%5%10%15%20%25%201520162017201820192020GDP增速数字经济增速25.7%23.0%22.6%20.5%19.8%19.1%74.3%77.0%77.4%79.5%80.2%80.9%0%20%40%60%80%1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数字产业化占比产业数字化占比6.2%6.5%7.3%8.2%8.5%16.8%17.2%18.3%19.5%21.0%29.6%32.6%35.9%37.8%40.7%0%10%20%30%40%50%2016201720182019202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9 策略研究 二二.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政策政策 1.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2022 年第 2 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强调,综合判断,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1)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畅通经济循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2)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3)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文章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七点要求,以核心技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文章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七点要求,以核心技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3)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4)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5)规范数字经济发展。(6)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7)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表表 2: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对我国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的的要求要求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以 5G 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软件企业,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 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促进集群化发展,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规范数字经济发展 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堵塞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效能。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重点加强数字经济安全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核心技术、重要产业、关键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头部企业等安全可控。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资料来源: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招商证券 2.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2022 年年 1 月月 12 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部署了八方面重点任务。(1)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2)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3)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4)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5)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6)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7)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8)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0 策略研究 表表 3:我国“我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十四五”数字经济重点任务重点任务 政策要点政策要点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 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 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 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业态新模式,营造繁荣有序的创新生态。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 提高“互联网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强化协同治理和监管机制,增强政府数字化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 增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数据安全数据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加快贸易数字化贸易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资料来源:“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招商证券 围绕八大任务,规划明确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数据质量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培育、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社会服务数字化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升、多元协同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等十一个专项工程。3.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发展目标目标 根据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重从从 2020年的年的 7.8%提升至提升至 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表表 4:“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指标 2020 年年 2025 年年 属性属性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7.8 10 预期性 IPv6 活跃用户数(亿户)4.6 8 预期性 千兆宽带用户数(万户)640 6000 预期性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万亿元)8.16 14 预期性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14.7 45 预期性 全国网上零售额(万亿元)11.76 17 预期性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万亿元)37.21 46 预期性 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亿)4 8 预期性 资料来源:“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招商证券 规划同时明确了我国 2035 年数字经济发展的五大目标:(1)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建成,利用数据资源推动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成效显现,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有序开展,探索建立与数据要素价值和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2)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农业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普及,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拓展显著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完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推进绿色发展。(3)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大幅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在部分领域形成全球领先优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广泛普及,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4)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基础设施广泛融入生产生活,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数字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电子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利企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字鸿沟加速弥合。(5)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协调统一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和规则体系基本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机制基本健全。政府数字化监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和市场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数字经济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1 策略研究 安全体系进一步增强。展望 2035 年,数字经济将迈向繁荣成熟期,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4.数字经济渗透率空间数字经济渗透率空间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都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数字经济整体的 CAGR 为 11.3%;到 2025 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有望达到 32.67 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化增加值为 15.52 万亿元,产业数字化增加值为 17.15 万亿元。图图 6:数字经济增加值预测(单位: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预测(单位:万亿元)图图 7:数字产业化增加值预测(单位:万亿元):数字产业化增加值预测(单位:万亿元)资料来源:中国社科院,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中国社科院,招商证券 图图 8:产业数字化增加值预测(单位:万亿元):产业数字化增加值预测(单位:万亿元)资料来源:中国社科院,招商证券 5.“东数西算”工程吹响数字基建稳增长号角“东数西算”工程吹响数字基建稳增长号角 数字基建有望成为稳增长的重点发力方向。数字基建有望成为稳增长的重点发力方向。2022 年我国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出口转弱、消费疲软的背景下,投资成为稳增长的发力点,新基建中的数字基建有望成为稳增长政策的重点发力方向。“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2022 年 2 月 17 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 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预期东数西算未来有望带动年均几千亿投资规模。19.14 21.40 23.87 26.56 29.48 32.67 11.77%11.57%11.26%10.99%10.82%0%2%4%6%8%10%12%14%01020304050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率9.52 10.63 11.78 12.97 14.20 15.52 11.62%10.82%10.10%9.56%9.25%0%2%4%6%8%10%12%14%051015202530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数字产业化增加值增长率9.62 10.77 12.10 13.60 15.28 17.15 11.92%12.31%12.38%12.36%12.29%0%2%4%6%8%10%12%14%051015202530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产业数字化增加值增长率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2 策略研究 图图 9:“东数西算”工程简介“东数西算”工程简介 图图 10:“东数西算”工程背景“东数西算”工程背景 资料来源:发改委,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发改委,招商证券 图图 11:“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结点:“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结点 图图 12:“东数西算”工程数据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数据集群 资料来源:发改委,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发改委,招商证券 6.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2022 年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出要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 5G 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3 策略研究 三三.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核心核心内涵内涵 1.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的地基数字经济的地基 1.1.政策目标政策目标“十四五“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1)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 5G 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积极稳妥推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2)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动智能计算中心有序发展,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基础设施;(3)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物流、环保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围绕这一任务,规划部署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工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工程。表表 5:数字基础设施专项工程:数字基础设施专项工程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具体措施具体措施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工程 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加快千兆光纤网络部署,持续推进新一代超大容量、超长距离、智能调度的光传输网建设,实现城市地区和重点乡镇千兆光纤网络全面覆盖。加快加快 5G 网络规模化部署: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动 5G 独立组网(SA)规模商用,以重大工程应用为牵引,支持在工业、电网、港口等典型领域实现 5G 网络深度覆盖,助推行业融合应用。推进推进 IPv6 规模部署应用:规模部署应用:深入开展网络基础设施 IPv6 改造,增强网络互联互通能力,优化网络和应用服务性能,提升基础设施业务承载能力和终端支持能力,深化对各类网站及应用的IPv6改造。加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加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提升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支撑能力,构建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遥感、导航空间基础设施体系。资料来源:“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招商证券 1.2.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相关产业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相关产业链 1.2.1.5G:通信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 5G 是数字经济的通信基础,是数字经济的通信基础,具有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等优势,可以适用不同的应用场景。具有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等优势,可以适用不同的应用场景。5G 专网是使用 5G蜂窝技术构建的,与现有其他无线技术相比,在移动性、稳定性、质量、安全性等不同性能指标表型更为卓越;而且 5G专网还可支持低、中、高频段,通过低频段和中频段来实现良好的覆盖,以及实现更高精度的室内定位与低延迟等。5G 专网顺应时代发展应运而生,其灵活的部署模式及卓越的性能指标恰好对接了千行百业的不同需求。我国我国 5G 专网发展仍处于行业生命周期中的“导入期”,但未来前景广阔。专网发展仍处于行业生命周期中的“导入期”,但未来前景广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中国专网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6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44亿元,预计2021年增长至387亿元。根据通信世界,截至 2020年底,我国 5G专网渗透率最高只有 2.7%,且目前 5G专网的使用企业以行业龙头为主。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央部委和地方省市纷纷推出 5G 专网相关产业政策,这有利于破解 5G 专网目前的发展痛点,同时打造标杆促进 5G 专网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出,推动行业向“成长期”过渡。5G 专网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主要应用场景正在全面布局,助力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度推进。专网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主要应用场景正在全面布局,助力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度推进。行业用户的生产园区等业务场景对于特定场景需要综合型、灵活便捷的 5G专网,这就需要为行业用户按需提供定制化的网络解决方案,补充现有公网的能力,为垂直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进行深层次赋能。据0MDIA统计,全球5G专网下游应用场景中,制造业业需求占比 35%,交通物流占比 17%,能源矿山占比 11%。1.2.2.IPv6: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 IP地址是地址是IP协议协议(Internet Protocol)的基础,的基础,是网络设备接入互联网或者本地网络的唯一标识,IP协议已经从 IPv4、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4 策略研究 MPLS 演进到了 IPv 和 IPv6+。IPv6 技术扩充了地址数量、降低了子网管理成本并增加了自动配置能力,IPv6+基于IPv6 又演进出了更高的网络可编程性、更优的 SLA、降低了网络延迟并增强了网络可维护性。IPv6 通过扩充地址池为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IPv6+则显著优化了连接质量,为电信运营商和各行业的企业提供了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网络,用以提供海量连接并承载多种业务。地址资源枯竭是地址资源枯竭是 IPv4 向向 IPv6 过渡的首要原因。过渡的首要原因。目前全球五大地区性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的 IPv4 地址资源都已基本耗尽,由于 5G、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应用需要大量连接,IPv4地址资源的匮乏极大限制了这些新技术的的应用,IPv4地址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不断上升,给创业创新带来了负面影响。IPv4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