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燃料与燃烧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docx
-
资源ID:9602475
资源大小:21.8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滨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燃料与燃烧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docx
山东省滨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燃料与燃烧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山东省滨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燃料与燃烧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 本文关键词:滨州市,山东省,课时,年中,燃料山东省滨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燃料与燃烧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 本文简介: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姓名:_班级:_限时:_分钟1(2022·潍坊中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缘由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绿色植物通山东省滨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燃料与燃烧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 本文内容: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姓名:_班级:_限时:_分钟1(2022·潍坊中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缘由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2(2022·乐山中考)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加速植物光合作用;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整pH;可促进土壤中的Ca2、Mg2被植物汲取。其中正确的是()ABCD全部3(2022·易错题)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出现的现象及缘由说明正确的是()A石蕊变蓝,二氧化碳使石蕊变色B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使石蕊变色C石蕊变蓝,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色D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色4(2022·威海中考)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像ABCD5(2022·昆明盘龙二模)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B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DCO和CO2都有还原性6(经典题)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缺氧窒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常用的气体燃料D冶金工业常用一氧化碳置换法7(2022·江西中考)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8(2022·改编题)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图,正确的是()9(2022·改编题)如图是试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2)试验室收集CO2选用_(以上填装置代号),这是由二氧化碳的性质_确定的。(3)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你会选择药品_,而要汲取二氧化碳,一般你会选择药品_,后者的理由是_。(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C装置,会看到_的现象,使溶液变色的是_(写化学式)。10(2022·六盘水中考)如图是试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依据试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1)图中标识仪器的名称是_。(2)试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在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填字母代号)ANH3BH2CO2DCH4(4)工业上常需分别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纳装置G也能达到分别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气体;然后,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11(2022·改编题)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O2气体(HCl)NaOH溶液将混合气体通入洗气瓶洗气BCO2气体(CO)O2点燃CN2(O2)H2O将气体通入水中DNaCl固体(MgCl2)H2O、NaOH溶液、盐酸溶解后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加过量盐酸,蒸发结晶12.(2022·潍坊中考)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视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13(2022·宿迁中考)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试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填序号)。A氢气B氧气C空气(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溢CO2,打开分液漏斗,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动身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要气球复原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打开分液漏斗,滴入_(填化学式,忽视滴入液体体积)溶液。14(2022·广东中考)请参加下列探究试验:【试验探究】步骤试验操作试验现象结论或说明(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酒精_,蒸馏水_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2)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比硬纸片的低(3)在如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溶液中产生气泡;蜡烛火焰a_(填“先于”“后于”)b熄灭现象的缘由是CO2不助燃、_;_(4)用大烧杯罩住凹凸两支点燃的蜡烛烧杯底部变黑;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缘由是_【拓展】积累的面粉不简单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假如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缘由分别是_。15(2022·原创题)“化学多米诺”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强,使各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试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F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依据图示回答问题:(注:白磷的着火点为40)(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b_。(2)B中白磷不燃烧,缘由是_。(3)D中看到的现象是_;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E中看到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颜色改变的缘由_;用G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16(2022·泰安中考)某同学设计如下试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设计如下试验步骤:将250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快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的NaOH溶液5mL;倒转饮料瓶,轻轻振荡,然后放置复原至室温,作待测液;按如图连接试验装置。取50mL待测液置于装置B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打开开关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C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394g。资料:CO2与足量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试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g/mL。依据以上试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上述试验过程中,C装置中的现象是_。(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装置D的目的是_。(3)步骤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_。(4)步骤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5)依据题中供应的数据计算出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为_g/L(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忽视不计)。参考答案1A2.A3.D4.B5.D6.D7.D8.A9(1)长颈漏斗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导气口插入水中,手掌捂住锥形瓶,看导管口是否出现气泡(2)E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3)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汲取二氧化碳的实力更强(4)溶液变红色H2CO310(1)锥形瓶(2)BDCaCO32HCl=CaCl2H2OCO2(3)C(4)CO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11D12.A13(1)2HClCaCO3=CaCl2CO2H2O(2)a(3)A(4)溶液变成无色(5)2NaOHCO2=Na2CO3H2O稀盐酸14(1)能燃烧不能燃烧(2)着火点(3)先于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4)上方的氧气先消耗完【拓展】“小火燃烧”是由于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小,“发生爆炸”是由于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15(1)分液漏斗集气瓶(2)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3)D中有液体进入且产生气泡CaCO32HCl=CaCl2H2OCO2(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5)CO2H2O=H2CO3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16(1)有白色沉淀生成(2)2NaOHCO2=Na2CO3H2O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3)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防止二氧化碳逸出(4)把反应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装置C中,使之完全被汲取(5)1.76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