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pdf
2021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乡书何处达?0(王 湾 次北固山下)(2)淫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 诫子书)(3),芳草萋萋鹦鹉洲。(崔 颠 黄鹤楼)(4)几处早莺争暖树,o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5)此中有真意,o 陶渊明 饮酒(其五)(6),西北望,射天狼。(苏 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7)游山西村中直接表达陆游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的句子是:a,O(8)虽 有 嘉 肴 中 引 用 尚 书 中 的 话“”印证“”的观点。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B.我国外交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形势和任务不断变化,对外交队伍建设更高提出了要求。C,奋进的号角已然吹响,2021年我们将立足新的起点,全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无论国内外形势如何严厉,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追求美好梦想的坚定自信、稳健从容。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12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多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的 甲(A.视 线B.视野)。甲骨文因镌 (A.iudn B.jubn)亥!|、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又称 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它是 乙 (A.迄 今 为 止B.时至今日)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值得b G i(A.备B.倍)加珍惜。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就是为了;。(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文中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 乙(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画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总结甲骨文研究保护的成果阐释甲骨文的思想文化精髓促进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并在普及传播中坚定文化自信,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国风采A.B.C.D.二、阅 读(7 0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 成4 5题。(6分)【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乙】山 坡 羊 骊 山 怀 古 张 养 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纤。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4.下列对这两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坡羊”是曲牌名,两首元曲分别是作者途径潼关、骊山时有感而作。B.甲曲中的“怒”字不仅写出波涛的汹涌澎湃,还含有诗人的满腔悲愤之情。C.乙曲中的“今何处”以问句形式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D.两首元曲用层层深入的方式来构思作品,由叙事而怀古,再引发精辟的议论。5.这两首元曲都抚今追昔、怀古伤今,但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2(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舟车艰通,形势高上,其咸脉即蕴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盐井深必十丈以外乃得卤信,故造井功费甚难。其器冶铁锥铁盏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盖井中空阔,则卤气游散,不克结盐故也。井及泉后,择美竹长丈者,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其喉下安消息,吸水入筒,用长 系竹沉下,其中水满。井上悬辘转诸具,制盘驾牛。牛拽盘转,辘轮绞,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选 自 天工开物作咸第三,有删改)【注】卤信:盐层。消息:相当于阀门,俗称皮钱。长(gOng):长的粗绳索。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1)【去】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太丘舍寺()(陈太丘与友期行)(2)【具】井上悬辘特诸后()此人一一为再言所闻()(桃花源记)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其器冶铁锥铁盏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B.其器冶铁锥铁盏/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C.其器冶铁锥铁盏/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D.其器冶铁锥/铁盏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盖井中空阔,则卤气游散,不克结盐故也。(3 分)(2)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2 分)9.文中制作井盐的主要流程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 分)3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1014题。(2 0 分)美文的文眼刘 放在中国文学史和建筑史上,江南的三大文化名楼是饶有趣味的存在。这三座名楼分别是: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三座名楼都不约而同地因楼而衍文,又因文而名楼。没有楼就没有后面的诗文,但后面的诗文又光耀了门庭,大大提升了对自己有着“养育之恩”的楼的知名度。三座名楼有如三足鼎立彼此辉映,共同构成了物质与非物质的奇妙关系。细究下去,则各有其妙。不妨先简约勾勒一下这三兄弟的粗略个性。根据诗文出现早晚而排序,王 勃 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写了滕王阁,给滕王阁带来大哥的排位估计也不大会招致非议。滕王阁序诗文皆美,不在话下,但从俗里看,其实不过是一篇“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的答谢文章。当然,不能简单理解为仅仅是吃香喝辣后一抹油嘴写篇歌功颂德的文章。这里面主要是客人感恩主人不以貌取人,不以出身和辈分论英雄的反官僚胸怀。知道爱惜人才的人难道不也更是重要的人才吗?知遇之恩,铭心不忘,赠名阁一个“恩”字的标签基本契合。黄鹤楼的名诗自然要提及“崔颍题诗在上头”。崔颍、李白也是唐代诗人,但差不多接近中唐了,称黄鹤楼为二哥应该也说得通。崔 颍 的 黄鹤楼的确好,他 的“日暮乡关何处是”今人都在广为引用,好诗!更好的还有大诗人李白,他因为崔顾的诗好就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干脆不写了。但不写本身也是一首无字的好诗啊。这哥们虚怀若谷,一 反“文人相轻”的陋习,推举诗友,将有意无意中感动多少后辈人?我就想在自己的掌心上指书一个无形的“谦”字,带着自己满心的赞叹,轻轻拍印在黄鹤楼门旁。剩下来只有三哥了,让岳阳楼当吧。写 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是宋代人,晚生了一些时日。虽 然“重修”的岳阳楼前身不一定真的比前面两位哥哥资格浅,但文在后,就委屈吃点亏吧,相信我们的范公也不会计较。问题是,岳阳楼的标签怎么题?范仲淹是吴地大贤,其对桑梓地后世的思想、学风、文风以及教化都有极大的影响。范文至今,已经过去千年,吴中的山川风物和湘鄂间的洞庭烟波也枯荣聚散千度,有些世情可以亘古不变,但另有些观念也应该赋予新解读,何况历史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发现之中。否则,非但不是对前贤的恭敬,反而是对前贤的大不敬。前些日子,为写一本有关太湖的书,我数度到苏州高新区旁的太湖边实地感受,在面对大小贡山的西京湾听闻湖浪拍岸之中,我就想到范仲淹。他的童年和为官期间,一定是无数次伫立湖边眺望浩渺太湖的,太湖也不知不觉常常激荡在他的胸中,律动在他的脉理里。后世考证出,范仲淹即便并没有到过岳阳楼,那么他写岳阳楼中看到的洞庭湖风景,大约是参照了与长江紧相依的太湖风景吧?4后世有人考证说文中滕子京其实是个贪官,也就有文章说,范仲淹无意中给贪官歌功颂德,而且一颂千年。我不知这文章的判断是从何而来,也无法断古人清白。我想,无论滕子京其人如何,岳阳楼记都未必就是为其个人歌功颂德吧?盛世续盛景,这本身没有错,只要为官者不从中渔利,就是为民谋福祉,歌颂的乃是这一举措本身,而不是作为个体的官员。细读文章,如果不是被名句耀眼过度,名句后还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诘问。好话要说三遍,这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句子也值得连读三遍,读着读着,大约就听到大音若希的震撼了。唉,没有这样的人,我将与谁同站一道呢?莫非范公写此文时,对滕某已有察觉,文章就是在善意提醒他?不是振聋发耳贵,不是咄咄逼人,而是用自省、自警、自重、自珍、自励的语气,轻轻拨响对方的心弦。莫非,这才是此文的文眼?一生清廉的范文正公,会在一篇写景的美文中,蕴含一个自悟清廉的主题?当然,能否读出读懂,那是各人的感悟了。写什么,在于作者;能读出什么,在于读者。江南三大文化名楼,景好,同时配有美妙诗文,己等候你我千年,如果有机缘,不妨去赏楼品文。(选 自 人民日报,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首末段都提及“江南三大文化名楼”,不仅结构上前后照应,内容上也能吸引读者去赏楼品文。B.因楼而衍文,先有楼再有诗文;因文而名楼,诗文又提升了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楼的知名度。C.文中“大哥”“黄鹤楼为二哥”“剩下来只有三哥了”等词,诙谐幽默,生动有趣,读来令人莞尔。D.文章第段写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有些观念不能改变,否则便是对先贤的大不敬。11.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5 分)(1)崔 颍 的 黄鹤楼的确好,他 的“日暮乡关何处是”今人都在广为引用,好诗!(赏析加点词语)(2 分)(2)不是振聋发瞳,不是咄咄逼人,而是用自省、自警、自重、自珍、自励的语气,轻轻拨响对方的心弦。(赏析句子)(3 分)512.文 中,对三座名楼来说,其“物质与非物质的奇妙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13.文章第段写“我”数度到苏州高新区旁的太湖边考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14.全文有近十处的问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举例分析。(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517题。(12分)传统年节的情趣与智慧陈勤建数千年来,传统年节迎新除旧的民俗活动往往蕴含着特有的人生哲理。清代吴中人士顾禄撰写的 清嘉录记载,从腊月初跳灶王、跳钟帽、腊八粥、年糕、冷肉、送历本、叫火烛始,到叛花、节帐、小年夜大年夜,从十二月月朔起至除夕夜,共四十六项活动。正月元日起又有:行春、打春、拜春、拜牌走三桥、放烟火、闹元宵、打灯谜、三官素、接坑三姑娘、百草灵、验水表、灯节,至正月十五止共四十一项。时间前后一个半月,节俗的项目有八6十七项,平均每天近两项。其间充满民族特有的生活情趣与智慧。腊八粥是腊八节气的主食。腊八粥的背后,体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对天地的敬畏之心。腊,也为蜡。礼记云:“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许 慎 说文曰:“腊,冬至后壬戌腊祭百神”。先祖认为,因天地的厚赐,人类才能收获五谷杂粮。后来逐渐固定在每年腊月一一十二月初八一一腊八,都需要以用当年收获的八种谷物杂粮,熬一碗腊八粥,来表达自己的这份感激。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心理,由此在腊八粥里得到传承。过年时,自己动手准备做一些有特色讲究的吃食,是年节非常重要的仪式过程。合家欢聚吃年夜饭的目的归根结底不是为了吃。其制作、分享、收获的每一个步骤是心灵上的文化体验。这种过 程 的“仪式感”,就 是“年味”。祭祖是中国许多地方过年的一大仪式。敬畏、纪念先祖的传统,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它是维系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文脉。“年味”的维系,需 要 通 过“仪式”,“仪式”的每一个步骤都指向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情怀。祭祖仪式体现的就是人们对祖先的敬畏感、神圣感。屠苏酒是在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喝屠苏酒的方式,表现了中华独特的美德。苏辙诗云“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就是指这种风俗。饮屠苏酒的习惯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小孩过年增岁,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传统年节活动是民族文化身份的标识之一。在各类过年仪式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寻觅一份民族群体归宿感,表达我们师法自然、敬畏天地的道德与民族文化。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年节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这显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蕴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万年活态文明史。(选 自 光明日报,有删改)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段“时间前后一个半月,节俗的项目有八十七项,平均每天近两项”等语句通过较为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民俗活动的丰富性。B.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节日,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寻觅一份群体归宿感,合家欢聚吃年夜饭体现了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心理。C.每逢各种传统年节,人们会有很多必须逐一完成的活动项目,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充满着“仪式感”,这 就 是“年味”“节味”。D.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年节既蕴含着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万年活态文明史,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16.腊八粥、祭祖和屠苏酒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文化?请简要概括。(6分)717.为了说明传统年节的情趣与智慧,作者多次引用相关诗文,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 成1820题。(10分)【材料一】人脸识别,就是让计算机像人用眼睛观察一样,通过摄像头拍摄人脸来判断看到的是谁。人脸识别技术始于20世 纪70年代,但直到近几年才得到广泛应用,因为人脸识别最大的难点就是对人脸图像的数值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可以区分不同人的关键特征。2014年前,最为普遍的人脸识别方法就是统计人脸局部区域中出现某种“微模式”的程度或数量,这类特征一般被称为“局部特征”。但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正确率可能连90%都达不到。2014年后,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强 大CPU(中央处理器)算力支撑和大规模人脸数据库这三大引擎的推动,人脸识别技术取得【材料二】【材料三】指纹、虹膜识别技术都需要以用户的主动配合为前提,而人脸则暴露在外,识别身份具8有自然性,识别性有限,所蕴含的信息量较少,可靠性较弱。此外,人自身内在的变化,如胡须、刘海、眼镜等遮挡物都会影响人脸识别的效果。而背景环境、光线条件等外部因素同样会影响其准确度。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脸识别就是让计算机如同人用眼睛观察一样,通过摄像头记录下人脸来判断看到的是谁。B.对不同人的人脸图像的数值进行处理分析,提取可区分他们的关键特征是人脸识别最大难点。C.2014年前的人脸识别方法不论在简单还是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正确率可能连90%都达不到。D.人脸识别技术能取得跨越式的进步,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强 大CPU算力支撑等三大引擎的推动。19.阅读材料二,全球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20.人脸识别技术准确度不高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3分)(六)名著阅读,完 成2122题。(6分)21.填空题。(3分)鲁迅的童年是自由快乐的,在_ _ _ _ _ _ _ _ _ _里,他每天与鸟兽为友,花草为伴,激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朝花夕拾;唐僧的童年是离奇凄惨的,他被母亲安放在木板上,顺水流去,后被金山寺长老发现救起,并取乳名为 (西游记);简 爱的童年是饱受痛苦的,她因,被里德太太关进了红屋子,不久又被送到了洛伍德学校(简 爱)。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玉帝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师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汝等引9孙悟空去看。果三事倒断,即降旨与他;如不倒断,且休管闲事。”(选 自 吴 承 恩 西游记)玉 帝 要 求“倒断”哪三件事,才会给凤仙郡下雨?请简要概括。三、写 作(6 0分)2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 0分)富兰克林说:“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孟德斯鸠说:“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习近平总书记说:“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甚至全世界,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推动力。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 以“推动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 0 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