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交易浅析——基于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碳市场.docx
-
资源ID:9604860
资源大小:19.1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际碳交易浅析——基于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碳市场.docx
国际碳交易浅析基于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碳市场国际碳交易浅析基于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碳市场 本文关键词:浅析,清洁能源,机制,交易,发展国际碳交易浅析基于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碳市场 本文简介:国际碳交易浅析基于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碳市场摘要: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大大提高,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世界各国实施京都协议书的减排目标使温室气体产生了价值,从而在气候改变领域渐渐形成以温室气体为上品的碳交易市场。本文首先分析碳交易产生的缘由,然后探讨其运行机制并介国际碳交易浅析基于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碳市场 本文内容:国际碳交易浅析基于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碳市场摘要: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大大提高,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世界各国实施京都协议书的减排目标使温室气体产生了价值,从而在气候改变领域渐渐形成以温室气体为上品的碳交易市场。本文首先分析碳交易产生的缘由,然后探讨其运行机制并介绍现状,在这些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对中国如何更好的建立碳交易体系供应建议。关键词:碳交易;CDM;CER一、国际碳交易产生的缘由任何的经济主体,只有当其能从贸易中获利时才会自愿从事贸易,这就是国际经济学所强调的贸易基础。因此,要弄清晰国际碳交易产生的缘由,就先要清晰贸易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哪些利益。首先,对于碳交易的买方。协议规定了发达国家或企业其必需从2022年到2022年在11016年的基础上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假如在本国通过诸如建立各种减排项目来获得联合国认准的减排指标的话,成本相当高。假如通过碳交易机制,成本大约是国内减排的1/10.在这样的机制下,发达国家或企业以低成本完成了在本国须要高成本完成的目标。这就是买方将能从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其次,对于卖方,如发展中国家,通过投资发展节能减排项目并卖出减排指标,得到了真实的收益。而这笔丰厚的收益不仅大大超过了其当时的投资,而且还可以维持项目的运营,甚至还能投资于更多的项目。另外,回应与协议的初衷,通过这样的贸易机制,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能得到很好的限制,并且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因为有了大量资金的支持也必将更为快速的发展。就在这样一个多赢的利益格局中,碳交易得到各界人士广泛赞同的状况,蓬勃发展。二、碳交易的运行与现状碳交易的完整运行过程相对来说较为困难,但是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卖方企业必需设计出详细的减排项目,并且能够筹集资金使项目运行;然后,设计出的项目须要得到联合国的合格性确认,详细能够得到多少减排指标(CER)须要视其详细的运营状况而定;当拿到详细的减排指标后,企业就可以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目前,全球碳交易的总体状况可以从下面一张表中略窥一二。从图中可以看出,碳交易量从04年到05年是急剧上升的,但是从05年到06年却又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局面。CDM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每个项目的风险及其在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安排确定了交易价格。成交的价格以卖方利益为:低价格,低风险;高价格,高风险;以买方利益为低价格,高风险;高价格,低风险。下面表中列出的价格区间说明白不同价格包含的风险。CER(减排指标)价格发展趋势:欧盟将履行京都议定书目标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22022年,其次阶段为20222022年。2022年5月前,CER价格上涨很快,但是由于第一阶段有大量的配额剩余,欧盟规定成员国每年须要提交其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提交后的减排量予以注销,不得接着运用,导致2022年年初的价格急剧下降。但是在其次阶段20222022CER的价格始终较高,始终呈现上升趋势,直到2022年第三季度以后,才起先下滑。CER的价格与能源产品价格联系紧密,通常是随着能源价格的涨跌而随之发生相应改变。能源产品价格在2022年2008年上半年呈现相对上升趋势,CER价格相应上升;直到2022年下半年能源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降,CER价格也随之应声下跌。2022年,特殊是上半年,商品价格指数在高位运行,包括高位能源价格,鉴于CER跟能源价格和GDP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设想2022年全球经济下滑,碳产品价格也会下滑。三、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截至2022年底,中国在清洁发展机制项下的交易份额已经扩大到了73%,成为世界上最大的CERs指标卖家。到2022年,我国在联合国EB组织注册的CDM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总量预料为1520亿吨,以最近7美元/吨的市场平均价格来计算,假如不考虑价格的波动并假设这减排指标在碳市场上干脆出售给最终买家,那么这些CDM项目将为我国带来105140亿美元的收入。但是,目前碳交易规则基本上由发达国家设定,发展中国家企业不能干脆将减排配额出售到西方市场,其卖出的二氧化碳减排权要发达国家的碳基金和公司或世界银行等机构参加后,才能进入国际市场。这使得投资于减排权转让的基金或公司可以从中赚取丰厚利润,每项交易差价往往比发展中国家出售碳减排量的价格还要高。因此,国际碳交易市场目前还是买方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原来就没有定价权,议价实力又较弱,信息与实力的不对称,使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与不利地位。而且,中国许多具有CDM项目开发潜力的企业,由于缺少国内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通常是由一些具有国际背景的托管碳基金或中间商开发,经过“包装”后,到国家发改委申请注册,在注册胜利的项目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获得联合国EB组织签发的CERs。CDM项目审批流程的困难性(一个项目从申请到批准最顺当也须要3到6个月时间)以及方法学与开发的难度都增加了交易的成本,托管碳基金或中间商从企业以较低的价格获得CERs后再以较高的价格在碳市场上出售或者储存起来在今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因此,即使是获得了CERs签发的企业,其获得的收益往往也是大打折扣的。这对中国开发CDM项目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重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利用好碳排放的规则以及如何为企业供应适当的CDM项目融资成为我国当前碳交易市场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