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计划(3篇).docx
-
资源ID:96059028
资源大小:15.2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计划(3篇).docx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计划(3篇) 一、指导思想 遵照高中素养教育的根本原则:育人第一,升学其次。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根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对全体学生(3)提倡探究性学习(4)注意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二、学生学问现状分析 高一年级有20个班,我接上学期连续任教6(16班)个班的生物教学,相比之下(5)(6)班的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爱好偏高一点,生物根底好点,但还是不够抱负。(1)(4)班根底就比拟差了。平常也不够勤奋努力,现安排每周只有2课时,要完成教学任务,顺当通过会考存在肯定的困难。针对以上的种种状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本学期的任务是授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我们的规划是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一下目标: 1、首先努力培育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动身,主动参加课堂,自主学习。 2、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是胜利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打算学生的一生。要教给学生了解生物学特点,并把握学习生物学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渔”。 3、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扎实地把握生物学根底学问,为培育学生的力量打下坚实的根底。 4、注意培育学生的力量。提倡探究性学习,将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努力开全试验,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和试验力量。注意生物学学问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培育学生迁移和运用学问的力量。 5、注意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概括和运用学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需加强核心概念的教学。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规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严密联系,同时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多个探究试验,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力量,又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外实践增加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学问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熟悉到生物的多样性。本单元与前面有着内在的规律联系。本册的内容不仅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世界、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重要意义,对于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样非常重要。 二、学生根本状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忱较高,对生物这门课比拟有兴趣,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根底学问不够坚固,思维不够敏捷,试验方面的问题也许多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学期,努力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对学生加以鼓舞和引导,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根底上不断进展进步。 三、详细措施 1、备课是上好课的根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钻研教学大纲,做好教学工作规划;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依据学生的特点,写出详细教案。 2、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学问,而且要把握传授学问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进展。教学中要采纳多种方法,善用启发式教学,重视试验和观看,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生物课堂变成学生自己探究未知世界的途径,使教学效果到达状态。同时,要将提问、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检查效果和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3、班级工作的组织安排很重要。把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视学习,检查复习及错误修改状况,提高整体效率。 4、小测及考试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检查教学效果、催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平常要做好课堂提问、小测等。期中、期末考试前要组织好复习,有针对性地进展章节的小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规划3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讨论 1、组织全组教师仔细学习先进的教学里理论学问,丰富教师的头脑。 2、仔细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树立高考意识。 3、在新学期中,组织教师写几篇论文,培育教师的写作力量。 4、开展几个课型的探究 二、教研组建立方面: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1)以初中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2)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加强教研组分散力,培育组内教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三、常规教学方面: 1、加强教研组建立。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气氛。特殊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2、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讨论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教研组活动要有规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仔细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青年教师不少于6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