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docx
-
资源ID:96066238
资源大小:14.9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能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重点) 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重点) 3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的特点。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几篇短文阅读的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柳公权及其著名书法作品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阅读文章时,你们是否知道怎样才算“读懂了”呢? 预设: 生1:要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回顾本单元的学习经验,想想是怎样通过写一个人表达情感的。) 生2: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在讲什么。那么,怎样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交流方法 1自主阅读教材“交流平台”中的相关内容,画一画关键词句。 2指名读。 3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4学习段意合并法。 (1)课件出示:先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 (2)请同学回顾只有一个地球,说一说各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学生用列提纲的形式概括,课件依次展示: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暂时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3)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把提纲投影到黑板上。 只有一个地球 (4)过渡:我们可以边读边列出提纲,借助对各部分内容的理解,再连起来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请你尝试着概括一下。 (5)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归纳。(地球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渺小,它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5学习题目补充法。 (1)过渡: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文章的题目,对了解主要内容也很有帮助。 (2)出示草船借箭一文,请学生尝试补充题目。(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样借箭?) (3)指名汇报概括,教师相机指导。(本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的故事。) 6学习抓关键句法。 (1)导学: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2)出示竹节人一文,请学生快速浏览,找一找关键语句。 (3)指名抓住关键语句来概括。(通过“我们”做竹节人、玩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这几处关键段落,可以概括出课文写了竹节人给“我们”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三、方法拓展 1要素串联法。 (1)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四个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2)出示军神一文,请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浏览,勾画出文章的要素。 (3)指名汇报:地点是重庆临江门外,德国人开设的诊所;人物是刘伯承将军和沃克医生;事件是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将军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将军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着巨大的痛苦,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4)尝试用要素串联法概括主要内容。 2取主舍次法。 (1)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出示落花生,请学生说一说文章写了哪些内容。(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 (3)说一说哪些内容是次要的,哪些内容是主要的。(“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议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4)指名概括。(文章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四、实战训练 1小组里选择学过的课文尝试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 2拿出课前准备的短文阅读材料,独立思考,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方法。 五、总结提升 1请同学们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总结:真好!一课一收获,一步一脚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不管用哪种方法,首先都要认真阅读、分析文章。好的方法会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有趣、更轻松,也希望同学们善于在学习中总结好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二课时 一、学习拟题 1激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个少女在树林里撑着伞的镜头,画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错,起名晨曦,此稿投向多个杂志社,结果都被退稿。后来有一位专业人士建议作者把题目换为有约。结果不但见诸报刊,还获得了三等奖。请你谈谈听了故事的感受。 2过渡:文章的标题也叫文章的名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我们的作文,它也想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因为,一个美丽的名字不仅能吸引大家把文章看下去,还能让文章显得更美、更有深意。 3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1)指名读题的要求: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2)读题目,想一想:哪些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的?哪些题目很有意思?说说理由。 (3)全班汇报,教师点拨。 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这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 开国大典“诺曼底号”遇难记草船借箭,这是用事件作题目。 竹节人桥芦花鞋,这是用事物的名称作题目。 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组题目,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给人以思考的余地。读者一看到这些题目,就会希望知道文章的内容,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的题目。 二、词语练习 1出示词语,自由读一读,说一说:读读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饱经风霜的脸饱经风霜的老屋饱经风霜的大树 树林的深处秋天的深处心灵的深处 2同桌说一说:由哪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3动笔练习。选择一个词语,把围绕这个词语想到的内容用一段话写下来。 4交流评议。 三、书写提示 1导学:你都知道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2课件出示柳公权的图片,进行资料简介: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1)配乐欣赏玄秘塔碑。 (2)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结: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四、日积月累 1独立阅读教材中的鲁迅的名言。 2各种方式练习熟读。(同桌互读,小组读,指名读。) 3结合一则名言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交流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 4练习背诵。 5将这些名言抄写在积累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