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综合测试卷(解析版)-教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资源ID:96070608
资源大小:109.8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三单元 综合测试卷(解析版)-教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面的漫画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大肆掠夺,据此判断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动机是A.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B.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C.到海外寻求财富D.传播世界先进文明【答案】C【解析】据材料“漫画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大肆掠夺“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 目的是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c正确;“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传播世界先进文明”都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而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目的,与材料不符,A、 B、D错误。2 .全球化和地区开发中声称:“经济全球化过程至少开始于15世纪末期。欧洲人在掌握了先进的航海 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这反映的是A.开辟新航路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郑和下西洋D.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材料“15世纪末期。欧洲人在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 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反映的当时1500年前后的开辟新航路的历史现现象,故选A;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时间不符,排除B;郑和下西洋发生在15世纪初,而且不符合“欧洲的地域限定, 排除C;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排除D。冲突,然后 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俘虏,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在美洲购进美洲贵金属、蔗 糖和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故D正确;A、B、C错误。23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 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 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答案】D【解析】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资本积累,资产阶级不惜掠夺殖民地财产、不惜杀人 越货夺得财宝等,具有明显的血腥性质。故答案为D项。材料主题是资本原始积累,不是世界市场的形成, 排除A项;B、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24 .从17世纪初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凭借从美洲得来的白银换取欧 洲所需的大量亚洲产品。这反映出A.欧洲出现严重的商业危机B.欧洲加快了对亚洲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D.亚洲对欧洲的贸易处于劣势【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说明美洲白银成为欧亚贸易的纽带,即说明欧亚美三大洲经济联系加强,这反映了世界 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故选C项。材料中欧洲的海外贸易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对其大为有利, 并未产生严重的商业危机,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重点表现的是欧洲的海外贸易状况,而不是海外的 殖民与掠夺,无法仅凭材料信息得出B项结论,故排除;欧洲用美洲白银换取亚洲的产品,说明17世纪 时亚洲在于欧洲的贸易中并未处于劣势,特别是中国在这一时期还处于贸易优势,故排除D项。25 .下图所反映的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这一历史现象,包括()何印心田小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印第安人、黑人遭受劫难新的生产方式得以传播B.A.C.D.【答案】B【解析】图片反映的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历史现象是三角贸易。根据所学,其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 积累,但致使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所以符合,故排除C,选B。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故排除ADO(第II卷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满分50分)26. (24分)1500年前后开辟的新航路是西欧殖民扩张之路,也是西欧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492年11月1日,哥伦布船队在古巴海岸登陆时曾向土著居民明确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 目的乃寻找黄金。”他还对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说,“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 更美丽臣以为此地除天主教徒外,陛下不应准许任何异国人染指其间,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 行之初哀和目的摘编自孙家堂译哥伦布航海日记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从事科学探索的勇气,成为近代西欧科学革命的直接动力。航 海家以自己勇敢的航海探险活动验证了大地是球形这一假说破除了人们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使一些 人不再盲从任何所谓的金科玉律式的教条与理论。摘褊自夏劲、陈茜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材料三17世纪初以后,美洲的甘蔗、烟草、棉花、咖啡、香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园迅速发展。 这些经济作物是欧洲市场上急需的进口原料。为满足欧洲市场的需要,增加出口,就迫切需要输入更多的 奴隶以提供劳动力,扩大生产众多的奴隶专卖公司应运而生,他们建起严密的贩奴组织系统,甚至动 用军队,以保障其垄断贸易的权利。罪恶的奴隶贸易激起了奴隶的抗争和世界人民的谴责。中央电视台世界历史解说词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欧其他两位同样对新航路开辟作出 重要贡献的航海家。(6分)(2)据材料二,从科学与思想两个方面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意义。(6分)(3)据材料三,概括17世纪初以后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新现象对西欧资本 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8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新航路开辟以后近代西欧发展的主要途径。(4分)【答案】(1)目的:寻找黄金;传播基督教。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2)意义:科学方面一一近代西欧科学革命的直接动力;思想方面破除了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3)新现象: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世界性贸易进一步发展;奴隶贸易公司出现。主要作用:满足 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本主义的迅速发展。(4)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解析】(1)目的:根据“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得出寻找黄金;根据“臣以为此地除天主教徒外, 陛下不应准许任何异国人染指其间”得出传播基督教。航海家:结合所学知识,同样对新航路开辟作出重 要贡献的航海家有迪亚土、达伽马、麦哲伦。(2)意义:根据“新航路开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从事科学探索的勇气,成为近代西欧科学革命的直接动力” 得出科学方面近代西欧科学革命的直接动力;根据“破除了人们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得出思想方面 破除了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3)新现象:根据“美洲的甘蔗、烟草、棉花、咖啡、香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园迅速发展”得出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根据“这些经济作物是欧洲市场上急需的进口原料”得出世界性贸易进一步发展;根据“众多 的奴隶专卖公司应运而生,得出奴隶贸易公司出现。主要作用:结合所学,可从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促进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4)主要途径: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殖民扩张与掠夺是新航路开辟以后近代西欧发展的主要途径。27.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 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 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郭物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图二器械等 火机酒就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见下图)美烟卷一竦椒花生土工欧洲/非洲洲咖啡豆 微榄甘欧萝卜葡家工 亚洲图一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交通网络”的名称及汉朝为其“提供军事保护'的机构。根据材料一,概括“交通网络”形成的因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结合图一、图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2分)【答案】(1)交通网络:丝绸之路。机构:西域都护。因素:贸易(或对中国丝绸)的需求;对外交往的需求;政府的支持;沿线国家的促进。(2)航海家:哥伦布(或麦哲伦)。事件:三角贸易。影响:促进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或世界各大洲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为西欧的殖民掠夺打通 了道路(或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1)交通网络:据材料“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 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并结合所学可知,是丝绸之路。机构:据材料“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并结合所学可知,是西域都护。因素:据材料“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可知,贸易(或对中国丝绸) 的需求;据材料“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 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可知,对外交往的需求;政府的支持;沿线国家的促进。(2)航海家:据图片一“美洲卜-欧亚非之间”并结合所学可知,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事件:据图片二“欧洲-非洲美洲-欧洲之间的贸易”可知,是三角贸易。影响:结合图一、图二,分析可从促进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为西欧的殖民掠夺打通了道路等方面回答。2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 5001800年,海洋的开通和欧亚大陆频繁的陆路交通,将中国纳入世界经济铁序之内。贸 易上的顺差,使中国经济特续成长三百年之久,并使中国在近代以前跃升为世界最繁荣的地区。外来的刺 激,也促使中国的知识界尝试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本质这是历史上相当于欧洲启蒙时代的努力。可惜, 这一努力竟中途夭折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西方,进入世界体系后的中国,发展过于缓慢。曾经出现知识 界对中国文明的重新思考,竟也不能在此时延续下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政治制度,还能运作的最 后一段岁月。摘编自许悼云万古江河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15001800年的中国与西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 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中西对比,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答案】示例一:论题:新航路开辟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论证:1500年,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各国走 上殖民扩张道路,掠夺大量财富,对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I。新航路的开辟也便利了中西 经济交流。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政府实行严格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因此 在中西贸易往来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欧洲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 展,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由此可见,15001800年期间,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中西贸易往来,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示例二:论题:新航路开辟后中西差距渐显论证: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各国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掠夺 大量的黄金白银,促进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最终推动了西欧社会转 型。新航路的开辟虽然推动了中西贸易往来,刺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明清政府坚持“海 禁”“闭关锁国”政策,加上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和传统理学的主导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 萌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中国从此逐渐落伍于西方。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使中西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中西差距逐渐拉大。其他:论题:新航路开辟推动西学东渐;15001800期间中国与西方国力逐渐易位;【解析】根据材料中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中15001800年以来中西交流的相关史实可围绕“15001800 年中国与西方”从,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进行立论,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及中 国经济政策对中西贸易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亦可“新航路开辟后中西差距渐显”进行立论,结合所学 从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及中国经济政策、经济模式及政治思想角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阐 述。3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 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 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 装力量【答案】C【解析】开辟新航路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欧的航海家在世界各地寻 找财富,而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明朝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朝贡贸易追求宣扬国威和“厚往薄 来”,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导致中西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存在巨大差异,故答案为C项;A项不 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排除;郑和船队得到了明政府的支持,排除B项;当时西方在科学技术和武 装力量方面并不占有明显优势,排除D项。4 .从中世纪以来,在西欧就流行着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 徒梦想和这位君王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攻打穆斯林的势力。热心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 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佐证A.东西方有相同的宗教信仰B.宗教改革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动力C.地理大发现中的宗教动因D.建立宗教联盟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源【答案】C【解析】材料中提及葡萄牙王子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显然是出于宗教的目 的,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中宗教的因素,故C正确;A中相同宗教显然不符合事实;宗教改革是16世纪, 新航路开辟已经完成,故B从无;地理大发现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D错误。5 .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客观条件有()航海技术的进步 造船技术的进步 罗盘的使用 西、葡两国热衷于传播天主教A.B.C.D.【答案】A【解析】本题设问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客观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客观条件有航海技 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进步,罗盘的使用,故组合正确,故A项正确。西、葡两国热衷于传播天主 教属于主观条件,故错误,故组合错误,故B项排除。组合错误,故C项排除。 组合错误,故D项排除。6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 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 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C.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D.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西欧社会发展即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是历史 潮流。15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己经产生并初步发展。 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西欧人走向海洋,寻找财富。新航路的开辟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殖民扩 张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故D选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达伽 马发现了到达好望角的航线,选项A不符合史实;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新 航路的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故B项错误;新航路 开辟后,欧洲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各地区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增多。以西 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这是近代以来西方经济领先的历史根源。故C项错误。7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两座纪念碑,近处的一座纪念了酋长拉普这位土著英雄,远处的一座则纪念了新 航路开辟中的航海家麦哲伦。他的船队主要贡献是A.南行最远到达好望角B.向西首次发现了美洲C.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D.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中,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的贡献是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故c项 正确。迪亚士船队最远到达好望角,故A项错误。哥伦布船队向西首次发现了美洲,故B项错误。达.伽 马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故D项正确。8 .印第安人认为:“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I,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欧洲人 则认为:“他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I,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功臣。”这里的“他”是指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强盗、恶魔,给美洲带来了灾难;而欧洲人认为 哥伦布是功臣,把美洲带入了文明时代,C正确;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A错误;达伽马发现了从欧洲出 发,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东方的航路,B与材料无关;麦哲伦的船队做了 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D错误。9 .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 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 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应该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 息“走向西的海路”即可排除走向东的海路的A、B两项;15世纪末,哥伦布试图寻找一条向西航行到达东 方的海路,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沿着这条航线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故由题目中的信息“向 西的海路迄今尚无人走过”即可排除D项,选择C项。10 .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拉美一些国家认为哥伦布 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美州的发现是“两个大陆的相遇工这说明A.历史记述不可避免夸大其词B.欧洲与拉美观念冲突难以弥合C.联合国认识问题较客观公正D.历史结论受到不同史观的影响【答案】D【解析】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出现不同解读的原因是因为解读者所占的立场和所使用的的史观不同,故D项 符合题意;材料内容是从不同角度解读同一事件,并没有体现夸大其词,排除A项;“难以弥合”的说法无 从体现,排除B项;联合国认识问题也不一定客观公正,排除C项。故选D。11 .哥伦布航行到古巴附近时,明确向土著居民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然而在给西班 牙国王信中,他又说:“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 之初衷和目的。”关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和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外殖民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B.文化侵略的初衷多于经济掠夺C.宗教改革刺激人们远洋探险D.工业革命促进开辟海外市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 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可知哥伦布远航既要经济侵略也要文化侵略,A选项符合题 意,B选项排除。题干中未提及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CD选项排除。12 .“它在思想界的影响超越了其对商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震撼。它变革了中世纪的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 系,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它”代表的行动是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达伽马到达印度C.哥伦布发现美洲D.麦哲伦环球航行【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结合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完 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故D项符合题意;1487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哥 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故ABC不合题意。13 .市场是资本主义进展的一大因素,当时,资本主义差不多在欧洲萌芽,人们急需扩大市场。而新航路 的开辟尤其是美洲大陆的发明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大愿望。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经济单位。句中省略处最 准确的表达是A.东方的原料+美洲的奢侈品+非洲的劳动力+西欧的贸易指挥B.美洲的原料+东方的奢侈品+非洲的劳动力+西欧的贸易指挥C.美洲的原料+东方的奢侈品+西欧的劳动力+非洲的贸易指挥D.西欧的原料+东方的奢侈品+非洲的劳动力+美洲的贸易指挥【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欧殖民者携带好欧洲生产的 商品、枪支;向非洲各部落提供枪支弹药,挑起非洲各部落之间的冲突,然后用手中的商品换取获胜方的 俘虏,并把他们运送到美洲或出卖;或利用这些廉价的黑奴为他们在美洲殖民地进行劳动,开采矿山、种 植橡胶等,获取美洲廉价的原料及黄金等贵金属,运回欧洲;并用掠夺的贵金属换取东方的奢侈品来满足 自身需要,这就是著名的“三角贸易。B符合史实;A、C、D错误。14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 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 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 “商业危机”B. “商业革命” C. “价格革命”D. “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意大利的16世纪失去经济强国的地位是由于新航路开辟之后,商业革命使得传统的商路和贸易 中心发生了转移,意大利贸易中心的地位丧失,故选B;商业危机是指奥斯曼土耳其制造的使传统商路受 到阻碍的事件,与意大利的经济强国地位丧失无直接关联,故排除A;价格革命使得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 得到迅速发展,不符合意大利,故排除C;工业革命发生在17世纪中后期,与题干中的16世纪不符,故 排除D。15 .据下表推断,法国当时推行T利0世时代 (1594 1610 年)大力帮助各地种植桑树.以保证丝织业生产的发展;实现保护关 税政策拨给工场主奖金.以加强对外竞争力量;创办大型官办 手工工场$解除行会限制等珞易十三叶代 (16101643 年)通过发给补助金.授予特权等办法.积极扶植手工工场的发展珞易十四时代 (1661 1715 年)孩如手工工场主大量津贴和贷款;废除内地某些关卡;免除工场 士加工匠的推税,优聘外国工匠,拨出巨款修我道路开出运河i 珏力实行保护美犹以阻止外国商品的侵人.在国外创设特权公司 以开身市场.犷大本国商品的出口等A.重商主义政策B.自由主义政策C.国家统制经济政策D.供给学派政策【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积极扶植手工工场的发展”和“竭力实行保护关税以阻止外国商品的侵入”等信息可以 看出,当时的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故答案为A项;自由主义政策是工业革命期间产生,排除B项;材 料没有反映国家对经济的严格管制,不是国家统制经济政策,排除C项;供给学派是主张着重从供给方面 考察经济现状和寻求对策的一种经济理论,排除D项。16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 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人美洲。这说明A.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D.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烟叶、马铃薯等物种传入欧洲I,而水稻等作物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 美洲,由此可见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答案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与材料时间矛盾,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经济繁荣问题,C排除。根据常识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显然 是错误的,排除D。17 . 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 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A.小麦、水稻、牛、马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C.玉米、水稻、牛、马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原产地在美洲,因此选项B正确;水稻原产地不在美 洲,排除A、C;葡萄原产地在西亚地区,排除D。18 .有学者说:“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二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 大概占全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 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贸易格局。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结构B.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C.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发展D.导致中国对外交往走向了封闭【答案】B【解析】据材料“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 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贸易格局。”可知,白银的大量流入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和贸易格 局,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B正确;据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A错误;据材料 反映白银的大量流入,本身就是白银货币化的表现,C错误;据材料可知,早在十六、十七世纪,中国就 已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D与材料不符。19 . 17世纪,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由国家给予种 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的活动A.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B.推动了自由贸易体制的建立C.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这些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 条约”可知这些公司大大促进了英国、荷兰和法国的对外殖民扩张,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A项符合题 意;17世纪时主要是以重商主义为主,还没有建立起自由贸易体制,排除B项;17世纪时世界市场刚开 始出现雏形,经济全球化尚未出现,排除C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排除D项。 故选Ao20 . 17至18世纪的英格兰人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消费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喝中国茶,从底层的农民到高层的贵族,而且消费量极大。这反映了当时英格兰A.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B.开始崇尚东方人的生活方式C.贵族与平民的界线日益模糊D.积极发展与东方的海外贸易【答案】A【解析】“英格兰人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消费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说明当时英国的生产力水平较 高。“从底层的农民到高层的贵族,而且消费量极大”说明英国人消费水平较高。故A项正确;B项错误在 “开始”,材料不能证明是从现在才开始,故B项错误;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不能说明贵族与平民的界线 日益模糊,C项错误;D项只符合材料的部分意思,而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项排除。21 .“在地球上画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 怀里。“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进步意义在于A.加快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B.促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欧洲殖民者开始进行殖民扩张D.使世界走向整体化【答案】A【解析】据材料”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也是西方殖民扩张的过程。在殖民扩张中殖民者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冲突,为此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 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 皇子午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 围。西葡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使大量财富流入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A符合题意;促使欧洲 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B错误;C不是其进步意义,C错误;使世界 走向整体化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D错误。22 .在“三角贸易冲,当欧洲殖民者回欧洲时,他们的船只中满载的是A.美洲土著居民B.非洲黑人C.廉价工业品D.烟草、金银【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欧洲商人就把欧洲生产的商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挑起非洲部落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