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用药管理制度(2篇).docx
医院用药管理制度(2篇) 第三医院用药询问与合理安全用药治理制度 1.门诊、药房窗口药师在发放药品时应清楚、简要地按药品说明书或处方医嘱,向患者或其家属进展相应的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留意事项等。并保证自己的语气、语调易于使患者或其家属承受。 2.门诊药房常设询问窗口,解答医师、患者及其家属用药询问、供应药品信息。 3.病区临床药师应定期深入病房,查看患者病历和用药记录,一旦发觉不合理用药,准时与临床医师沟通,修改用药方案,削减药疗损害;同时承受临床医师用药询问、必要时参加制定药疗方案,保障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4.作好药物不良反响监测,帮助临床医师准时发觉和上报药物不良反响,并将相关信息实时反应至临床一线,确保用药安全。 5.对药物在临床消失的不良反响及毒副作用协作临床准时查找缘由,分析总结,并上报上级部门。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得到最大的治疗效果。 6.对新引进的药物协作临床进展临床观看总结,做出论证,不定期淘汰临床疗效差及毒副作用大的药品。 7.对引进的新药物的药物作用、用途、剂量、剂型、留意事项进展宣传,使临床医师准时把握,合理应用,对药物的有效性做出精确的推断。 【第2篇】某医院用药错误监测治理制度 人民医院用药错误监测治理制度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品治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品治理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加强全院药品的安全监管,有效预防和准时掌握药品在调配和使用等环节中的安全大事的发生,提高医院安全用药水平,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发生在本院区域内的各类用药错误大事的报告、治理工作。 2、本制度所称用药错误是指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全过程中消失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 3、在日常临床治疗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削减危害的原则,切实履行医院治理和公共效劳职能,最大限度的削减用药错误的发生。 4、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用药错误,健全和完善培训和教育机制,通过教育和警示,防范于未然,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置。 5、医务科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对门诊处方、住院部病历医嘱的监控和调查、分析,加强医师处方行为。 6、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娴熟把握药物的作用特点,在处方、医嘱、医嘱执行中严格根据相关规定操作,避开发生重复给药、护士执行医嘱过失、医嘱停药失误等。 7、临床药师利用多种渠道,通过门诊处方调剂询问、针对住院病人的药学查房、患者安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充分开展患者用药教育工作,对患者正确交代药物的适应症、服用方法、留意事项等内容,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正确性。 8、用药错误发生后,马上上报医院相关治理部门,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9、对特殊重大用药错误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和阅历教训等问题进展调查评估,必要时报请专家委员会评估。 10、根据有关规定进展用药错误的信息反应与公布,应做到准时、精确、客观、全面。 11、医院相关治理部门对迟报、瞒报、漏报用药错误的状况,或者治理工作有失职行为的,依据医院有关规定赐予相应处理。 12、发生用药错误的科室及个人,应有相应的改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