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剂量药物制剂含量均匀度测定法操作标准(EP).docx
-
资源ID:96080554
资源大小:35.0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单剂量药物制剂含量均匀度测定法操作标准(EP).docx
剂量单位均匀度测定法操作标准EP名目1. 目的32. 适用范围33. 参考文件34. 责任35. 程序或内容36. 变更历史记录67. 再审核记录61. 目的:标准单剂量药物制剂含量均匀度EP检验操作,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无误。2. 适用范围:适用于单剂量药物制剂含量均匀度EP的检测。3. 参考文件:EP 现行版。4. 责任:检验员、检验室负责人、质量把握部负责人、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对本标准执行负责。5. 程序或内容5.1 为保证全部制剂剂量单位的均匀性,一批药物中的每个剂量单位的药物含量应在标示量的窄小范围内。剂量单位是指每单位剂型中含单剂量药物或一个剂量的一局部药物的制剂。除另有规定,剂量单位均匀度检查法不适用于单剂量包装的外用、皮肤用混悬剂、乳剂、凝胶剂。多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一般不需要检查含量均匀度。5.2 术语“剂量均匀度”是指各剂量单位中药物含量的均匀性程度。因此,当剂量单位含有单一组分或多组分药物时,除本药典中另有说明,本章节规定适用于包含在剂量单位中的每个药物成分。5.3 剂量单位均匀度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表示:含量均匀度或重量差异见表 1。5.3.1 规定剂型的含量均匀度检查是基于测定制剂中单个药物成分的含量,来判定该药物成分的含量是否在设定的限度以内。含量均匀度检查适用于剂量均匀度检查的全部制剂。下述剂型可进展重量差异检查。5.3.1.1 灌封于单剂量容器和软胶囊中的溶液剂。5.3.1.2 包装在单剂量容器中并不含活性或非活性添加物的固体制剂包括粉末、颗粒和无菌固体制剂。5.3.1.3 包装在单剂量容器中并含或不含活性或非活性添加物,由真溶液直接冻干制得的固体制剂包括无菌固体制剂,该制剂应在标签上标注制法。5.3.1.4 固体包括无菌分针包装在单次剂量的容器内,由溶液并且经过冷冻枯燥而制得,包装于最终的容器中,并贴有标签标示这种剂型的制备方式。5.3.1.5 含药物成分 25mg 或 25mg 以上的硬胶囊、未包衣片或薄膜衣片,或药物成分占剂量单位总重量 25%或 25%以上时的的硬胶囊、未包衣片或薄膜衣片,硬胶囊按内容物重量计;其他重量比例低于 25%的药物成分的均匀性检查符合含量均匀度规定的除外。5.3.2 不满足上述重量差异检查条件的全部其他制剂都需要进展含量均匀度检查。对于不满足 25mg 和 25%限度规定的产品,当最终剂量单位中的药物成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差RSD不超过 2%时,可用重量差异检查代替含量均匀度检查。这种 RSD 测定需基于工艺验证和工艺开发数据,或有规定支持这一变更。这个含量RSD 是指每个剂量单位浓度m/m 或者 m/V)的 RSD,此处每个剂量单位浓度系每个剂量单位的含量测定结果除以单个剂量单位重量而得。见表 2 的 RSD 相关公式。规格及药物成分比例剂型类型亚型³ 25mg 和³ 25%片剂非包衣WV25mg 或25%CU表 1 含量均匀度CU检查和重量差异MV检查在制剂中的应用包衣薄膜衣其他硬胶囊胶囊剂软胶囊混悬液、乳液、凝胶溶液单组分WV CU WV CU WVWVCU CU CU CU WVWV单剂量容器中的固体药物由溶液经冻干在最终容器中其他WVWV多组分CUCU灌封于单剂量容器和软胶囊中的溶液其他WVWVCUCU5.4 含量均匀度:取不少于 30 个剂量单位的供试品,并按如下相应的剂型进展操作:假设含量测定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方法不同,必要时应建立一个校正因子对后者的试验结果进展校正。5.4.1 固体制剂:用适合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 10 个剂量单位的含量,计算承受值见表 2。5.4.2 液体或半固体制剂:用适合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 10 个剂量单位的含量。取单个容器,将内容物混匀,按正常使用说明吸出确定量进展含量测定,结果以给药剂量表示, 计算可承受值见表 2。5.4.3 计算承受值:用下述公式计算 AV 值。XM -+ ks5.5 重量差异:承受适合的分析方法对批内的代表性样本进展药物成分的含量测定,所得数值用标示量的百分比A 来表示见承受值计算。假定药物成分的含量每剂量单位重量中药物成分的重量是均一的。取不少于30 个剂量单位,并按如下相应的剂型进展操作。5.5.1 未包衣或薄膜包衣片剂:取 10 片,分别周密称重,计算每片含量,即每片重量与含量测定结果的比值,以每片标示量的%表示,计算承受值。5.5.2 硬胶囊:取 10 粒胶囊,分别周密称重,留神标记每粒胶囊。用适宜的方法取出每粒胶囊的内容物,周密称量每粒胶囊壳,从相应的总重量减去胶囊壳重计算出每粒胶囊内容物的净重量。从每粒胶囊内容物的净重量与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出每粒胶囊中药物成分含量,计算承受值。5.5.3 软胶囊:取 10 粒完整软胶囊,分别周密称重以得出其总重量,留神标记每粒胶囊。用一清洁、枯燥的适合切割工具如剪刀或锐利的开口刀片切开胶囊,并用适宜的溶剂洗出内容物。室温放置 30 分钟,让滞留的溶剂从胶囊壳里挥发,留意预防吸取或损失水分。周密称定胶囊壳重量,并计算内容物净重量。从每粒胶囊中取出的内容物的重量与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出每粒胶囊中的药物成分含量,计算承受值。5.5.4 除片剂和胶囊剂以外的固体制剂:依据硬胶囊下的方法操作,并计算每一单位的含量,计算承受值。5.5.5 液体或半固体制剂:取 10 个容器,分别周密称定按正常使用条件取出的全部液体内容物。如必要,按测得的溶液密度计算出相应体积。从单个容器中取出的内容物量与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出每个容器中的药物成分含量,计算承受值。5.6 计算承受值:除剂量单位的单个含量被如下表所示的单个估算含量代替外,按含量均匀度项下的规定计算承受值。这里 xiA= w *iWw , w12,.wn= 所测剂量单位的单个重量。A=用适宜分析方法测得的药物成分含量(标示量的%)。W =重量的平均值。自变量定义含量平均值条件计算值X x ,x ,.,x12n ,以标示量的百分比表示x ,x ,.,x12nn所测剂量单位的单个含量,以标示量的百分比表示样本量取样个数k承受常数假设 n=10,则k=假设 n=30,则k=2.42.0é n (s样本标准差ê åêi -1êêêëxi - Xn-1)2 ù1 / 2úúúúúûRSD相对标准偏差100sXM(例 1)假设 98.5% X101.5%,则当 T101.5M= XAV=ksM=98.5%标准值假设 X 98.5%,则AV=98.5%- X +ks假设 X 101.5%,则M=101.5%AV= X-101.5%+ksM(例 2)标准值当 T>101.5假设 98.5% X101.5%,则M= XAV=ks表 2M=98.5%假设 X 98.5%,则AV=98.5%- X +ksM=T%假设 X T,则AV= X -T+ks承受值AV公式: M - X + ksL1最大允许承受值值按上述不同状况计算除另有规定外,L1=15.0L2依据计算值M 得到的、所测每剂量单位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低限:每剂量单位均不得少于0.75M 高限:每剂量单位均不得大于 1.25M;当于 L2=25.0 时除另有规定外,L2=25.0T批量生产时每剂量单位的目标含量以标示量的百分比表示。除非另有规定,T 为100%或生产商认可的批量 生产时的目标含量值5.7 除另有说明外,按下述标准执行。5.7.1 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剂型:5.7.1.1 假设初试 10 个剂量单位的承受值小于或等于 L1%,则剂量均匀度检查符合规定。假设承受值大于 L1%,则另取 20 个剂量单位试验,按含量均匀度或重量差异项下所规定的计算承受值。假设前后 30 个剂量单位的承受值小于或等于 L1%,且没有任何一个单位剂量少于1-L2×0.01M,或大于1+L2×0.01M,则认为是符合要求的。除另有规定外,L1 =15.0, L2=25.0。6. 变更历史记录版本变更描述执行日期再审核日期审核人/日期审核人/日期7. 再审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