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
资源ID:96134691
资源大小:235.5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5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20152015 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分)1.“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是()A.德育为先 B.能力为重 C.终身学习 D.全面发展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的是()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 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D.促进农科教结合3.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修订)规定的是()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4.“充分地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综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A.全民教育思想 B.终身教育思想C.特殊教育思想 D.精英教育思想5.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实性知识领域基本要求的是()A.了解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况B.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C.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A.安全教育 B.艺术学习 C.体育与健康教育 D.研究性学习8.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A.抓关键期教育 B.启发诱导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10.“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 B.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法C.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D.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11.教师用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参观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1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A.自主、合作、探究 B.参与、合作、活动C.讲授、练习、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13.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C.课程资源越多越好 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14.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A.讲授课和复习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15.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16.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观念是()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17.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D.完善学生的人格18.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主要通过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替代强化习得道德行为的模式称为()A.体谅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 D.道德认知发展模式19.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体系的个性化“属于()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20.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的原则是()A.长善教失原则 B.正面疏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从实际出发原则21.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语速时快时慢,容易引起学生的()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2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23.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的情境性,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转换改造。这些观点符合()A.建构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24.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的一生中在青年时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的智力是()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C.情境智力 D.经验智力25.天空中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A.间接性 B.抽象性 C.稳定性 D.概括性26.学生在看完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后,头脑中出现哈利波特的形象属于()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27.冬天上学,某学生既怕寒冷不想起床,又怕因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28.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的()A.联结试误说 B.顿悟说C.认知目的说 D.认知发展说29.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学校开设了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A.调节功能 B.评价功能 C.传承功能 D.激励功能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31.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待,学生就会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效应称为()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32.在概念教学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的是()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33.最能体现心智技能的是()A.骑车 B.跑步 C.写作 D.跳舞34.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A.外部指导 B.预防与促进 C.补救与矫正 D.心理治疗35.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D.杨贤江36.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记住一个人的名字 B.用一个词语造句C.幻想成为“蜘蛛侠”D.荡秋千37.对语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A.情景记忆 B.运动记忆C.形象记忆 D.语义记忆38.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这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 B.激情C.应激 D.热情3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A.整体性 B.选择性 C.动力性 D.层次性40.心理学研究表明,能使知识保持达到最佳效果的学习程度为()A.50%B.100%C.150%D.200%二、判断题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41.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等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42.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43.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知识之后,再学习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44.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班级授课制已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4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46.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固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主要受后天因素影响,因而没有好坏之分。()47.孔子的“有教无类”是真正的教育平等思想。()48.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49.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是其特殊形式。()50.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51.艾宾浩斯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规律的实验研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5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之间的矛盾。()5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54.定势可能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也可能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55.课外、校外教育具有自觉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点。()三、简答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56.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57.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58.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有哪些?59.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60.简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策略和方法。61.简述说服教育法的运用要求。四、案例分析题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62 小题 13 分,第 63 小题 10 分,第 64 小题 12分,共 35 分)62.腾讯网曾对教师不当行为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1)趋炎附势,以家庭背景好坏区别对待学生 10.68%(2)歧视“差生”,背离教育宗旨 10.20%(3)体罚、辱骂学生,令学生身心受损 9.98%(4)收受财物,不良风气影响学生 9.60%(5)上课敷衍,散漫随意,照本宣科 9.24%(6)争权夺利,眼中只有职权、职位、奖金 8.75%(7)学术不端,抄袭、冒名成风 7.80%(8)忙于“走穴”,荒了课堂 7.65%(9)有偿家教,强迫学生参加 7.21%(10)言行出格,仪表不整,不能为人师表 7.19%(11)只管讲课,不关心学生的其他方面 5.98%(12)不讲原则,课堂内容随心所欲,主观色彩浓厚 5.47%(资料来源:卫建国.教育法规与教师道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结合“教师不当行为调查结果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表中的教师不当行为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的哪些要求?(4 分)(2)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哪些主要途径和方法加强师德修养?(9 分)6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效益。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四个一”现象:“一讲到底”满堂灌,讲得过多、过细,面面俱到;“一练到底”满堂练,备课找习题,上课做习题,课后对答案;“一看到底”满堂看(课本),几乎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一 P(PPT)到底”满堂放(课件、录像),用播放代替讲授、问答和讨论等。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1)四个“一”各有何弊端?(6 分)(2)如何纠正“四个一”?(4 分)64.在一次毕业 20 周年的师生聚会上,田老师和学生杨明有一段对话:田老师:“当年你的一句话启发了我。”杨明:“哦?”田老师:“有一次,我要你们考前一周做完一本物理作业,但你只做了几页就交了。我问你为什么,你说题目都是一样的,还做什么。”杨明:“非常对不起,老师!”田老师:“不不,是你那句话点醒了我。我查看了你的作业,发现全做对了,又重新看了布置的作业,确实大同小异。我恍然大悟,你已经看到了题目的精髓,彻底懂了。”杨明:“当时年幼,承蒙老师包容、厚爱!”田老师:“我该谢谢你,是你让我真正明白了如何做老师。后来,我布置作业时,自己先做试题筛选,尽可能使重复的题目少一点,变换多一点,机械练习少一点,这样可以使学生睡眠多一点,运动多一点。”根据上述对话,回答下列问题:(1)教师布置作业有哪些基本要求?(6 分)(2)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基本途径?(6 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相关知识。【错因分析】识记不清。2.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认识。【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3.C【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修订)第四十一条规定。【命题立意】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修订)的相关规定。【错因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识记不清。4.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内涵。【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终身教育的理解。【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5.D【解析】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关于通识性知识的基本要求有:(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了解中国的教育基本情况;(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了解。【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6.B【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识记不清。7.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识记不清。8.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理解。【错因分析】记忆混淆。9.B【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错因分析】基础知识理解不准确。10.D【解析】“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吸取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并参照我国教学实际工作者积累的有效经验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认识。【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11.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演示法的内涵。【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演示法的理解。【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12.A【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错因分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即学习方式,考生需准确理解。13.B【解析】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课程资源的理解。【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14.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课的类型。【错因分析】识记不清。15.B【解析】社会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命题立意】考查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体现。【错因分析】混淆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人口等对教育产生的影响。16.A【解析】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道德热情,激起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理解。【错因分析】混淆德育过程的四条规律的内涵。17.A【解析】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命题立意】考查智育的根本任务。【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18.C【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社会模仿模式的理解。【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19.B【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级。【命题立意】考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对教育目标的分类。【错因分析】识记不清。20.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长善救失原则的理解。【错因分析】审题不清。21.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无意注意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注意的三种分类的特征与表现。22.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知觉的理解性的理解。【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生需准确识记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的内涵。23.A【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24.B【解析】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认、记忆、理解等,比如记忆广度,在性质上即属流体智力。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 20 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命题立意】考查流体智力的特征。【错因分析】记忆混淆,易误选 A 项。25.D【解析】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1)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2)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思维的概括性的理解。【错因分析】记忆混淆,易误选 A 项。26.C【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再造想象的理解。【错因分析】识记不清。27.B【解析】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双避冲突的认识。【错因分析】记忆混淆。28.A【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理论。【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29.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功能。【错因分析】基础知识理解不准确。30.C【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坚持是对行动目的的坚持。【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意志的坚韧性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意志的其他品质的特征。31.D【解析】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命题立意】考查教师期望效应的概念。【错因分析】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32.A【解析】所谓变式,就是变换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使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或有或无,以便突出本质属性。【命题立意】考查变式的概念。【错因分析】记忆混淆。33.C【解析】心智技能也称为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心智技能的理解。【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34.B【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错因分析】识记不清。35.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生活教育论”的理解。【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识记不清。36.B【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的理解。【错因分析】审题有误。37.D【解析】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语义记忆的理解。【错因分析】相关知识识记不清。38.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激情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心境、激情、应激的内涵。39.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需要的层次性。【错因分析】审题有误。40.C【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 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过度学习是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命题立意】考查过度学习的程度。【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识记不准确。二、判断题二、判断题41.【解析】略。42.【解析】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43.【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题干描述的是下位学习的典型表现。44.【解析】略。45.【解析】略。46.【解析】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主要受后天因素影响,因而有好坏之分。47.【解析】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古代朴素的教育平等思想。48.【解析】略。49.【解析】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复式教学。50.【解析】略。51.【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52.【解析】略。53.【解析】略。54.【解析】略。55.【解析】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有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和广泛性。三、简答题三、简答题(答案要点答案要点)56.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优路教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课程标准的掌握。57.(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4)发扬教学民主,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等。【命题立意】考查启发性原则的贯彻要求。58.(1)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地运用表扬。(2)学习动机的培养: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命题立意】考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59.(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60.(1)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间隔复习;循环复习。(2)复习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复习次数要适宜,要掌握复习的量。(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命题立意】考查指导学生有效复习的方式和策略。61.(1)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命题立意】考查说服教育法的运用要求。四、案例分析题四、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答案要点)62.(1)调查表中的教师不当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规范。(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加强学习。这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学习是修养的前提。就调查表而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学习师德修养的理论,深刻理解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躬身实践。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关键在于实践,教师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师德修养便失去了客观的评价标准。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大力宣传教师中的先进典型,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引领广大教师,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形象化、具体化,以先进模范的行为激励教师,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会反思。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断地进行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职业道德理论要求的差距,反思自己与周围其他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差距,努力完善自己。同时要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努力做到“慎独”。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方法,“慎独”可以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更好地培养、锻炼坚定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作为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境界,“慎独”标志着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已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尽管很难,但是,这也是教师必须做到的。63.(1)“一讲到底”的弊端在于:教师讲得过多,不给学生留思考的余地,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造成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这种情况是教师不合理使用讲授法的结果。“一练到底”的弊端在于:教师只注重练习的数量,不看重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以教材为本,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这种情况是教师不合理使用练习法的结果。“一看到底”的弊端在于: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容易造成学生无目的地学习,学习的效果不高。这是教师不合理使用读书指导法的结果。“一 P(PPT)到底”的弊端在于:忽视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追求“洋气”,注重形式的“新”,忽略学生真正的需求。这些都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的失当。149 150 151 152(2)针对“一讲到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交互的过程,是学生有意义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少讲,要让学生通过对话、思考来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此外,也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针对“一练到底”:教师应在布置练习的基础上,注意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练习的效果。教师在运用练习法时,要注意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练习的题目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以及基本技能的提高,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的检查和反馈。此外,还要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化。针对“一看到底”:教师要遵循双边性规律,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促进。从读书指导法的角度而言,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针对“一 P(PPT)到底”:教师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切实需求,以此来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以下几点: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4.(1)针对案例中的师生对话,布置作业的要求包括: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杨明能一语点出田老师布置作业的不合理之处,这表明田老师布置作业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分量适宜,难度适宜。经过杨明一语点醒后,田老师自己先做并筛选题目,这体现了田老师布置作业时在数量和难度上进行一定的设置。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田老师后来能够使习题的数量少一些,变换多一些,这体现了作业的形式多样。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根据案例中的对话,田老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自我教育,这也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田老师能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调整自己布置作业的方式,这体现了田老师能够进行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改进自己教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