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北京高中化学仿真模拟试卷 A.pdf
2022年 12月北京高中化学仿真模拟试卷A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0 16 Na 23 Cl 35.5 K 39第一部分 选 择 题(共 5()分)本部分共25小题,每 小 题 2 分,共 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2年 3 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醋酸钠(CJCOONa)属于A.氧化物 B.酸 C.碱D.盐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KC1溶液 B.NaNO溶液 C.Agl胶体33下列物质中,不牖于电解质的是A.NaOH B.K SO C.HN0o2 4 34.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D.Na C O 溶液2 3D.CuA.CH,B.C2H4 c.C2H5OHA.NaB.MgC.SiD.Cl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 H O2B.NaOHC.%。D.M g J6.下列分子中,含羟基的是D.CH,COOH7.下 歹!I化合物中,与 CH3cH2cH2cH2cH?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H4B.CH2=CH28.下列关于Na,O2的说法中,不用碰的是A.为白色固体 B.能 与 C O?反 应C.焰色反应为黄色 D.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9.已知:NaOH+HC1=NaCl+H2O,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吸热反应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D 下列分子结构模型代表CO?的是n 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是A.氟(F)B.氯(C1)12.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棕色气体C.难溶于水C.澳(Br)D.碘(I)B.无毒无味D.与 不 发 生 反 应1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iCH3OH(g)+H20(g)o当C02,H r CH pH、H 9 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和 为 全部转化为CH30H和 H,0B.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D.COr%、CH3OH、H20 的浓度一定相等1 4.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室用相同质量的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C)3)与相同体积的盐酸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反应制取c o2,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A B.B C.C D.D1 5.考古学上常用14c来测定文物的历史年代,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6A 质量数20 B.中子数141 6.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不无卿的是A官能团为-OH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核外电子数6 D.质子数8B有特殊香味D.易溶于水A核电荷数为17C.在化学反应中易得1个电子18.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B核 外 有 3 个电子层D.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19.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jCH+Cl,CH3CH2CI+HC1B.CH2=CH,+BrCH rCHC.CH4+20,CO2+2H2OD.C H=CH+H-峥*CH CH 2 0.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2 2 2 A 3 3.A在通风橱内制备Cl 2B观察N a与H2。反应的现象时要佩戴护目镜C.把过期的化学药品埋入地下D.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2 1.在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明确指出,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A B.B C.C D.D2 2.夕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砚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O.lmolN2的 质 量 是 2.8gC.ImolNa2sO4中含有Na+2moi D.18gH20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23.盐酸可与不同类别的物质发生离子反应,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 =2Fe.“+3H T2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O+6H+=2Fa+3H 02 3 2C.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H+OH=H 02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 O 2-+2H+=C0 T+HO3 2 224.C ud2是一种可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入空气,在 Fe3+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CuCM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e3+可循环使用B.过程I 的反应为:2Fe3+Cu=2Fe2+Cu2+C.过程 II 中的氧化剂为 Fe2+D.该过程总反应为:2CU+O,+4H+=2CU2+2H2O2 5.下歹上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布可理的是A.A B.B C.C D.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分)本部分共9 小题,共 50分。26.(3分)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物质用途“A.碳酸氢钠a.漂白、防腐.B.二氧化硫b.制造玻璃,C.二氧化硅 C.植物生长调节剂D.乙 烯 d.膨松剂.27.(3分)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配制250mLl.OOmol L-iNaCl 溶液,选用。(3)用N H fl和Ca(OH)2制取NH 3,选用。28.(6分)化工厂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利用的反应为:8NH3+3 J =+6N H Q(1)作 还 原 剂 的 物 质 是,氯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填“升高”或降低”)。(2)若反应中每生成6 mol NH4C L则消耗C l?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m o 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e29.(6分)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电能。(1)将锌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填序号)。U2 H 2+O /HpU F e+C u 2+=C u+F e2+U C a O+H,O=C a(O H)23 0.(6分)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由实验U可得到结论是F e3+具有 性。由实验U 得出结论“F e2+具有还原性”,所 依 据 的 实 验 现 象 是。由实验U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可 推 测F eS O4溶液能与碱发生(填字母)。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实验=中现象”一段时间后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 L (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国科研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实验室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与农业种植相比,该技术将会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同时,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一种新思路。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 对 或 错”)。淀粉属于糖类,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合成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副产物更多。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实现了电能、光能、化学能的能量转化(4)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2.(6分)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电池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碑化钱器件,能量转化效率大大提高。(2)A 1最 高 价 氧 化 物 对 应 的 水 化 物 的 化 学 式 为。(3)P的非金属性弱于S的,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P和S在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得电子能力P弱于S。(4)下列关于G a的 推 断 正 确 的 是(填 字 母)。a.最外层电子数为5b.原子半径:G a A sc.元素的金属性:G a K3 3.(6分)S 02.NO是大气污染物。吸收废气中的S O 2 和 NO,获 得 N a2s O 3 和 N H 4 N O 3 产品的流程如图:(2)检验所获得的无水N a2S O3产品中是否混有N a2S O4所 需 要 的 试 剂 是 稀 盐 酸 和。(3)补全NO与 N a O H 溶液、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O+O+QOH-=QNO2+Q|_+由 N a N C 2、N a N O 押 备 N H 4 N O 3 时再次通入。2的目的是。3 4.(6 分)以高镒酸钾溶液(紫色)与草酸(H 2 c 2()溶液(无色)的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OH 2 c 2 O 4 溶液 KM n C)4 溶液 稀硫酸23.0a2.02.05.2补全离子方程式:2MnO+5H2c2 O 4+=2 M n 2+8 H2O(2)表中a 为;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3)利用实验1 中数据计算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K M n O p=。2022年 12月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A第一部分 选 择 题(共 5 0 分)本部分共2 5 小题,每 小 题 2 分,共 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6.C1 1.D1 6.C2 1.C2.C7.D1 2.C1 7.D2 2.D3.D8.A13.B18.D23.B4.D9.D14.D19.A24.C5.B10.D15.C20.C25.A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分)本部分共9 小题,共 50分。26.(3 分)【答案】B a,C b;Dc27.(3 分)【答案】(1)=(2)=28.(6 分)【答案】NH 3 降低(2)3 629.(6 分)【答案】Z n+H 2s C Z n S O z+H 2(2)负极 产生气泡(3 R30.(6 分)【答案】氧化酸性K Mn C 4溶液紫色褪去(3)d(4)4Fe(OH)2+O,+2H2OMFe(OH)331.(8 分)【答案】对 错 对(4)对32.(6 分)【答案】三(2)AI(OH)3核电荷数P 小于S,原子半径P 大于S(4)b33.(6 分)【答案】过滤(2)BaC12溶液(3)2NO+O,+2OH-=1NO-+1N0-+1H.02 2 3 2(4)将 N O 氧化为NO2 334.(6 分)【答案】(1)6H+10COJ(2)3.0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硫酸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3)0.01 mol/(L-min)2022年 12月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A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第一部分 选 择 题(共 5()分)本部分共25小题,每 小 题 2 分,共 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2年 3 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醋酸钠(CH3coONa)属于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答案】D【详解】醋酸钠是由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 选 D。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KC1溶液 B.N aN O 溶液 C.Agl胶体3D.Na C O 溶液2 3【答案】C【详解】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和浊液都不具有此性质,KC1溶液、NaNO、溶液、Na2cO3溶液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Inm,均属于溶液,不能产生 达尔效应,Agl胶体为胶体,所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C。3下列物质中,不牖于电解质的是A.NaOH B.K2SO4 C.H N0 3 D.C u【答案】D【详解】A.NaOH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A 不符合题意;B./S O 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K2so4=2K+SO2;,所以K2sO4是电解质,B 不符合题忌;c.H N O 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C 不符合题意;3D.C u 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C u不属于电解质,D 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Na B.Mg C.Si D.Cl【答案】D【详解】四种元素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故C1元素半径最小,故D 正确;故选D。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H O B.NaOH C.Na O22【答案】B【详解】A.H O 只含有共价键,故A 错误;2B.NaOH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B 正确;C.N a。只含有离子键,故C 错误;2D.M gC l只含有离子键,故D 错误;2故选B。6下列分子中,含羟基的是A.CH,B.C 2H4 C.C2H50H【答案】C【详解】D.MgCl2D.CH3coOHA.该物质为甲烷,无羟基,A 项错误;B,该物质为乙烯CH 2=CH,不含羟基,B 项错误;C.该物质为乙醇含有羟基-OH,C 项正确;D.该物质为乙酸含竣基-COOH,D 项错误;故选C。7下列化合物中,与 CH3cH2cH2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H4 B.CH2=C HO【答案】D【详解】A.CH3cH2cH2cH2cH3与 CH4分子式不同,故A 不选;B.CH3cH2cH2cH2cH3与 CH2=CH?分子式不同,故B 不选;C.CH3cH2cH2cH2cH3与 CH3cH3分子式不同,故C 不选;故答案为D。8下列关于Na?。?的说法中,不事颂的是A.为白色固体 B.能 与 C O?反 应C.焰色反应为黄色 D.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答案】A【详解】A.Na?。?为黄色固体,故A 错误;B.Na?。?能与CO?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B 正确;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故C 正确;D.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溶液显碱性,故 D 正确;故答案选A。9.已知:N a O H+HCl =N a Cl +H2O,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吸热反应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答案】D【详解】A根据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的实验现象可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错误:B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牛.改变,则其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由A 项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D 已知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则将释放能量,则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D 正确;故答案为:D。D 下列分子结构模型代表CO?的是【答案】D【详解】A.1 个 CO?分子是由1 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该结构模型只有两个原子,故 A错误;B.该模型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代表单质,不能代表C O?故B错误;C.该模型不是直线形的,不能代表CO,2 故C 错误;D.CO?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结构式为O=C=O,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因此该模型代表 CO,2 故D 正确;答案选D。n 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是A.氟(F)B.氯(C1)C.C(B r)D.碘(1)【答案】D【详解】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原子半径FClBrClBrI,所以这四种元素中I 的非金属性最弱,A、B、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答案选D。E 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棕色气体 B.无毒无味C.难溶于水 D.与 不 发 生 反 应【答案】C【详解】A.NO为无色气体,而 NO2为红棕色气体,A 项错误;B.NO有毒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项错误;C.NO难溶于水,C 项正确;D.NO在室温条件下能直接与O?转变为NO?D 项错误;故选C。1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H3OH(g)+H2O(g)o当CO?H?、CH pH、H 9 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和 H2全部转化为CH30H和 H20B.该反应己达到化学平衡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D.CO寸 H?CH?H、H 9 的浓度一定相等【答案】B【详解】A.可逆反应有一定限度,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A错误;B.CO,、H、,CHOH、H?O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C.可逆反应的平衡为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C 错误:D.CO2.Hr CH3OH、心0 的浓度不再改变,但不一定相等,与初始投料和转化率有关,D 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4 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室用相同质量的大理石(主 要 成 分 为 CaCC9与相同体积的盐酸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反应制取CO 5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已知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对比题干四组实验条件可知,D 组实验中的盐酸浓度大于C 组,温度高丁B 组,则D 组的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故答案为:D。5 考古学上常用14c来测定文物的历史年代,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6A质量数20 B中子数14 C.核外电子数6 D.质子数8【答案】C【详解】A.“C 的质量数为1 4,故A 错误;6B.1 4 c 的中子数为14-6=8,故B 错误;6c.I4C的核外电子数为6,故C 正确;6 C 的质子数为6,故D 错误;6答案选C。1 6.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不旺项的是A.官能团为-OH B.有特殊香味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易溶于水【答案】C【详解】A.乙醇结构简式为C2H5OH,官能团为-OH,A 选项正确;B.乙醇具有特殊香味,B 选项正确;C,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H+,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 选项错误;D.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D选项正确;答案选C。A.核 电 荷 数 为 17 B核 外 有 3 个电子层C.在化学反应中易得1 个电子 D.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答案】D【详解】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A 正确;B.氯原子的核外有3 个电子层,B 正确;C氯原子易得1 个电子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C 正确;D氯原子易得电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D 错误。答案选D。1 8.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答案】D正确;答案为D。19.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3CH3+CI2CH3CH2CI+HCIB.C C H B rrC H B rC H B rC.CH4+2C)2 点燃 CO2+2H2OD.CH2=CH2+H2-_ _ CH3cH3A【答案】A【详解】A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乙烷和H C 1,乙烷分子中1个H被1个。取代,属于取代反应,A符题意;B乙烯含有不饱和双键,与B 4反应生成单犍,属于加成反应,B不符题意;C甲烷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 不符题意;D.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D不符题意;选A。20.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行令安全要求的是A.在通风橱内制备C12B.观察N a与H Q反应的现象时要佩戴护目镜C把过期的化学药品埋入地下 D.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答案】C【详解】A.氯气有毒,为防止氯气逸出污染环境,实验室应在通风橱中制备氯气,故A正确:B.钠与水反应剧烈,易发生爆炸,所以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时要佩戴护目镜,故B正确;C.把过期的化学药品埋入地下会引起土壤、水体污染,所以过期的化学药品应集中回收处理,不能埋入地下,故C错误;D.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闻气体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D正确;故选C。21.在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明确指出,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冷水浸泡和加热煎制都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相当于溶解操作,算 渣 取 液则是分离出药渣和药汤的过程,相当于过滤操作,灌装保存相当于装液操作,故答案为:Co22.N,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颐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O.lmolN2的 质 量 是2.8gC.ImolNa2so&中含有Na+2moi D.1 8 g H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答案】D【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正确;B.丹 的摩尔质量是28g/mol,O.lmolN?的质量应是2.8 g,故B项正确:C.通过化学式可知Na+是N a 2 s粒子数量的2 倍,所 以ImolNa,SO4中含有Na+2mol,故C项正确;D.18gH启 含有的分子数目为INN故含有的原子应是3 N入故D项错误;答案选D。2 3.盐酸可与不同类别的物质发生离子反应,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 F e+6 H+=2 F e.+3 H T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 e O +6 H+=2 F e +3 H O2 3 2C.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H+O H =H O2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 O 3+2 H+=C O T+HO3 2 2【答案】B【详解】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 e+2 H,=F e 2+H T,故A错误;2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F e2O,+6 H+=2 F e 3+3 H2O,故B正确;C.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2 H+C u(0H)=CU2+2 H 0,故C22错误;D.碳酸钙难溶,写化学式,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 a C O3+2 H+=C a 2+C O J+H.O,故D错 误;故选B。2 4.C u C l 2是一种可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入空气,在F e 3+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C u C l J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过程I 的反应为:2 F e 3+C u=2 F e 2+C u 2+C.过程 I I 中的氧化剂为 F e 2+D.该过程总反应为:2 CU+O,+4 H+=2 CU2+2 H2O【答案】C【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F e 3+反应后生成F e 2+,F e 2+被氧化生成F e 3+,所以F e 3+可循环使用,故A正确;B 过程I的反应为F e 3+和Cu反应生成F e 2+和C u 2+,方程式为:2 F e 3+C u=2 F e 2+C u 2+,故B正确;C 过程II中Fe2+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Fe2+被氧气氧化,氧化剂为0 ,故C错误:D 将过程1的反应乘以2再加上过程I I的反应,可得总反应为2CU+O2+4H+=2CU2+2H2。,故D正确;故答案为C。2 5.下列“解释或结论”与 实验操作及现象”不对廖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盐不一定是碳酸钠,也可能是碳酸氢钠,故A选:B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浑浊,该溶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也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等,故B不选;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溶液,继续加热产生红褐色液体,这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故C不选;D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碳酸根、银离子等,再加入Ba。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D不选;故选A。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 0分)本部分共9小题,共5()分。26.(3 分)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详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CO2和H2O,能使面包.油条等食物变得膨松,故做膨松剂: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品红、纸张等少数有色物质,用作漂白剂;二氧化硅、纯碱和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制备玻璃;乙烯有催熟的作用,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故答案为Ba,Cb;DCo(1)分离水和碘的CC9溶液,选 用(填 序 号,下同)。(2)配制 250mLi.OOmol L-iNaCl 溶液,选用。用 N H fl和Ca(OH)2制取NH 3,选用。【答案】=(3)#【解析】分离水和碘的C 04溶液采用分液法,选用=;(2)配制250mLi.OOmolLNaCl溶液,选用容量瓶,选用=;(3)加热 NH4C1和 Ca(OH%的混合物制NH,,选加热固体的制气装置,选用28.(6 分)化工厂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利用的反应为:8叫+3C12=N2+6NH4C1(1)作 还 原 剂 的 物 质 是,氯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填“升高”或 降低”)。(2)若反应中每生成6 m o i N H 4 C I,则消耗C l?的物质的量至少为m o 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 o l【答案】(1)N H、降 低(2)3 6【详解】(D 方程式中N 元素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故作还原剂的物质是N H/C l 元素从0价变成T价化合价降低;根据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知,每生成6 m o l N H4C 1,消 耗 C l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3 m o l,转移电子数为6 m o l。2 9.(6分)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电能。(1)将锌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锌片、铜片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连接,锌片是(填“正极”或 负极”)。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电流表指针偏转、铜片上。#2 H,+O=2 H pU F e+C u2+=C u+F e 2+#C a O+H2O=C a(O H)2【答案】Z n+H 2 s O 4=Z n S C)2+H 2 T 负 极 产 生 气 泡 (3)=【详解】Z n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 n+H 2 s C 4=Z n S C)2+H j;将锌片、铜片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连接,可形成原电池,Z n比 C u 活泼,所以锌片为负极,当电流表指针偏转,且铜片上产生气泡(铜 片 上 发 生 2 H+2 6=%仔,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通过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T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而: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3 0.(6 分)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由实验U 可得到结论是F e 3+具有 性。(2)由实验=得出结论“F e 2+具有还原性”,所 依 据 的 实 验 现 象 是。由实验二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可 推 测F e S C 溶液能与碱发生(填字母)。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4)实验W中现象“一段时间后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氧化酸性K M n O 溶液紫色褪去(3)d(4)4 F e(OH),+O,+2 H,O=4 F e(OH)3【解析】0)由实验=溶液黄色褪去,则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可得到结论是F e 3+具有氧化性。由实验=得出结论“Fe2+具有还原性”,亚铁离子还原高镭酸钾、锌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酸性KMnO,溶液紫色褪去。由实验=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中生成请氧化亚铁,可推测FeSO4溶液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选 d。.(4)实验=中现象”一段时间后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即4Fe(OH)2转 化 为 Fe(OH)3,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Fe(OH)2+O2+2H2O=4Fe(OH)r31.(8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国科研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实验室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与农业种植相比,该技术将会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同时,为推进“碳达峰 和 碳中和 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一种新思路。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 对 或 错)。淀粉属于糖类,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合成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副产物更多。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实现了电能、光能、化学能的能量转化(4)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答案】(1)对(2)错(3)对(4)对【解析】(1)基本营养物质有蛋白质、油脂、糖等,淀粉属于多糖。所以答案为对;(2)从题目看有效抑制了副产物,并提升合成速率和效率,所以答案错;(3)从图看太阳能电池为光能转化为电能,经产生了H 2 和 则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答案对;(4)该技术将会节约9 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推进碳碳达峰,答案对。3 2.(6 分)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电池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碎化钱器件,能量转化效率大大提高。(D P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一周期V A族。A1最 高 价 氧 化 物 对 应 的 水 化 物 的 化 学 式 为。P的非金属性弱于S的,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P 和 S在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得电子能力P弱于S。下列关于Ga的 推 断 正 确 的 是(填 字 母)。a.最外层电子数为5b.原子半径:G a A sc.元素的金属性:G a K【答案】三(2)A I(O H)3(3)核电荷数P小于S,原子半径P大于S(4)b【解析】(1)P原子序数为1 5,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VA族;(2)A 1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化学式为A 1()H)3;(3)P的非金属性弱于S的,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P 和 S在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P小于S,原子半径P大于S,因此P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比S弱、得电子能力P 弱 于 S;(4)a.G a与 A l同族,位于第二 A 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a 错误:b.A s与 Ga均位于第4 周期,As位于=A,G a位于第U A,故原子半径:GaAs,b 正确;c.K 与 Ga均位于第4 周期,该周期中K 金属性最强,c 错误;故 选 bo33.(6 分)SO2,NO是大气污染物。吸收废气中的SO2和 N O,获 得 Na2sO3和 NH4NO3产品的流程如图:(2)检验所获得的无水Na2SO,产品中是否混有Na2SO4所 需 要 的 试 剂 是 稀 盐 酸 和.(3)补全NO与 NaOH溶液、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0+0+口 0H-=口 NO 2 +口 _ _ _+口(4)由 NaNO,、NaNO:制备NH JIO,时再次通入0,的目的是。ZJ4 J Z-【答案】过滤(2)BaCU 溶液(3)2NO+O,+2OH-=1NO-+1NO-+1 H,0N 2 3-(4)将 NO-氧化为NO-2 3【分析】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废气,SO?被吸收生成亚硫酸钠,溶液经浓缩、结晶析出亚硫酸钠晶体,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亚硫酸钠晶体,母液循环利用;NO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氧气吸收N O,得到亚硝酸钠、硝酸钠混合溶液,继续通入的氧气能把亚硝酸钠氧化为硝酸钠、通入的氨气能调节pH、提供镀离子,以析出硝酸钱晶体。(1)操作I 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则名称是过滤。检验所获得的无水Na2sO,产品中是否混有N a2 sO y即检验硫酸根离子,故所需要的试剂是稀盐酸和Ba。?溶液。N O与NaOH溶液、02的反应中,N元素从+2价升高到+3、+5价、氧元素从0价降低到-2价,则按得失电子数守恒、电荷守恒、元素质量守恒得离子方程式:2NO+O+2OH-=1NO+1NO+1H O。2 2 3 2 由流程可知,亚楣酸根离子转化为硝酸根离子,则由NaNO?、NaNC3制 备NH4NO3时再 次 通 入 的 目 的 是 将NO7氧化为NO34.(6 分)以高镒酸钾溶液(紫色)与草酸(H2c2O4)溶液(无色)的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编号H 2 c溶液KMnO/容液稀硫酸无色所需时间/min13.02.02.03.04.023.0a2.02.05.233.04.02.01.06.4补全离子方程式:2MnO j5 H 2 c 2 O 4+=2 M n 2+8H2O(2)表中a为;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3)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K Mn O/=。【答案】(1)6H+IOCOJ(2)3.0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硫酸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3)0.01mol/(L.min)【解析】酸性高钵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草酸生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为镭离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 +5H,CoO4+6H+=2Mn2+10CO2f+8H2O为控制单一变量,需保证溶液总体积保持不变,所以实验编号2 中水的体积应为3.0mL,根据三次实验数据可看出,稀硫酸的浓度越来越小,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越来越长,则反应速率越来越小,故结论为: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硫酸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3)实 验 1 中数据中参加反应的高锌酸钾的浓度 为 黑 吟三詈M=0.04m ol/L,所以该(3.0+2.0+2.0+3.0)L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v(KMnO)=,4mol/L=()omol/(Lmin)。4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