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附详解).pdf
2021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1.“低声细语”和“男低音”中 的“低”分别指的是乐音的()A.音调、响度 B.响度、音调 C.音调、音色 D.音色、音调2.冬天,老师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先凝固,后升华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3.小莹在家做了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水的碗里,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小莹又重新看到了碗底的硬币。如图所示是用作图方法说明重新看到硬币原因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4.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台灯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L4B.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 x 104PaC.一台家用音响的额定功率是5kWD.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cm5.下列几组生活现象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现象 知识橡皮筋受拉力发生了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穿旱冰鞋推墙时会后退B.现象知识用力捏车闸可使自行车停下减小摩擦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现象 知识拍打窗帘能清除表面浮灰利用惯性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D.现象知识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直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6.Bc.YJTT 如图:4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第2页,共24页越大D.如图: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7.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8.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或零线时,手必须要接触笔尾金属体B.客厅里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四只节能灯,这四只节能灯一定是串联的C.三脚插头的用电器也可以插入两孔插座使用D.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9.如图为学习电磁现象时中做的几个实验,其中能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使磁场中的线圈转动,与此线圈一起构成闭合电路的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使导体AB沿箭头所示方向左右摆动,与导体构成闭合电路的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C.给带有铁芯的线圈通电,它能吸住铁块及重物处在磁场中的导体棒ab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就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是定值电阻。将一个“6乙2W”的小灯泡L接在a、b两点间,U恰能正常发光;若换个“6V,3勿”的小灯泡乙2接在a、b两点间,则此时么2()A.两端的电压仍为6HB.比正常发光时暗C.阻值一定比L大D.消耗的电能一定比刀多11.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蜡烛位于a、b、c三 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出现清晰的像。关于a、b、c三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C.烛焰位于b点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D.烛焰位于c点时,成倒立的实像12.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6V恒定不变,咒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第4页,共24页串NA.R o的阻值是I。C.&的最小功率是32皿B.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5.6W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7 0。1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A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九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4有2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物体4体 积 为 容 器 内 部 底 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P次,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尸=P水ghSB.物体4受到的重力公=:p次g UC.物体4的密度为4=g p次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4浸没水中,则弹簧对4的拉力F=:P水g P1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如图所示的电能表的示数是 度。15 .三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85 m,当水位为17 5 m时,坝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P a;马拉着质量是2000kg的车在水平路上前进4 0(h n,马的水平拉力做了3 x 10$/的功,则马的水平拉力是 N(g=ION/kg)。16.如图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可判断小磁针静止时的b端为 极,a端为电源的 极。b 17.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匀速拉到顶端处,如图所示。若此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 0 N,斜面长2僧、高1m。上述过程中有用功为_ J,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中a距离透镜最远,则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A正确;B D、c点:f uc 2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c点离透镜更近,所成的实像比a、b更大,故B错误、。正确;C、b点:f ub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 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 2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 2=b-a =1.2/1-0.34=0.94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用电器互不影响,所以灯L i灯丝断后,灯功的亮度将无变化 故答案为:0.9;无变化.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k支路的电流,电流表b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流表指针的位置确定a、b电流表的量程,再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进一步即可求出通过乙2的电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用电器互不影响.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和读数以及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关键是确定两电流表的量程.20.【答案】1.68 x 105 0.5【解析】解:在额定电压下,热水壶烧水2 1 0 s,这段时间内电热水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Q=w =Pt=800WZ x 210s=1.68 X 105/,若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Q级=勿=1.68 X 105/,由Q级 =c m(t-to)得,加热水的质量:m=Q 吸=8X103=c 水(CTo)4.2xl03y/(fc)x(100-20)故答案为:1.68 x 105;0.5。在额定电压下,电热水壶的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根据Q=Pt求出这段时间内电热水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由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根据Q级 =c m(t-to)求出加热水的质量。本题考查了电热公式和吸热公式的应用,要注意额定电压下用电器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21.【答案】左;24;32;0.75 x 103;。一装”【解析】解:(1)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由图甲所示可知,圆柱体的质量:zn=20g+4g=24g,(3)圆柱体体积,=72cm3 40cm3=32cm3;(4)圆柱体的密度p=/熹=0.75g/cm3=0.75 x 103kg/m3;(5)把圆柱体放在另一种已知密度为po的液体中也能漂浮在液面上,F浮=G,则根据G=m g、p=蔡和产浮=P液gv狎网得,PogV排=pgv,所 以 =胃=/,%=(1 一3 乙故答案为:左;(2)24;(3)32;(4)0.75 x 103;(5)(1-今 。(1)天平使用前调节平衡时,要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即指针向右偏就向左调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向右调平衡螺母,调左侧的还是右侧的平衡螺母都是可以的。(2)祛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3)圆柱体体积等于其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由图丁和图乙得出;(4)利用密度公式p=蔡计算密度;(5)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利用G=m g、p=和尸浮=P脍 g”列出等式,推导出圆柱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的表达式。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天平读数、量筒读数、求密度,要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读数方法,求出圆柱体的质量与体积,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其密度。此题难点在(5),关键是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利用G=m g、p=和尸浮=。液 9晞列出等式。22.【答案】解:(1)灯泡的额定电压是6乙 额定功率是3小,由2=/得,灯泡的额定电流:=5 =差=0.54U bv第20页,共24页由欧姆定律得,灯泡的电阻:/?=7=-=12/2;(2)灯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54,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U -U =8 V-6 V =2V,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怒=40;(3)当电压表示数为3P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於=驾=喏 =0.7 5/。决R 12/2答:(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0.54;(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是40;(3)电压表示数为3U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75W。【解析】(1)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求出额定电流。(2)知道电源电压和灯泡的电压求出滑动变阻器电压,知道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电阻。(3)知道灯泡的电压和电阻,根据P=9求出实际功率。对于有灯泡的电路,一定要注意灯丝的电阻是否一定,一般情况下有图象反映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关系时,灯泡电阻是变化的,没有图象的一般认为是不变的。23.【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实验次数压力情况受力面积情况海绵凹陷情况1小桌和祛码正放2小桌和磋码倒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解答本题要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验内容可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在研究其中一个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时,要注意控制另外的量不变。这就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应用。【解答】解:(1)在探究“猜想一”的实验中,将小桌放在海绵上,再在桌面上放一个祛码,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个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受力面积,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探 究“猜想二”时,要控制压力一定,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据此可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实验次数压力情况受力面积情况海绵凹陷情况1小桌和祛码正放2小桌和祛码倒放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见上表。(2)按上图连接电路;将开关的刀掷向1,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友;将开关的刀掷向2,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办。(3)在中,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源电压U =A Ro;在中,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路的总电阻:R=D=32 12根据电阻的串联,待测电阻的电阻:%=&=华-扁=守0第22页,共24页【解析】因未知电阻&的阻值约为100,如果将电源加在待测电阻上,根据欧姆定律,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三=黑=L5 1 4 故不能将待测电阻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可先将定值电阻Ro与电流表串联,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通过开关的转换,再用电流表测出岛与Rx串联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可求待测电阻。本题考查在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设计实验方案测电阻,关键是要根据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路的连接。25.【答案】解:(1)由=可 得,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电源输出功率之比:pl _ ui _ _ 5P2-UI2 1 2 0.3/1 -3;(2)设漏电处分别到甲地和乙地单根电缆的电阻分别为&和/?2,则8 +&=60 fcm x 0.2fl/km=12P.在甲地进行第一次检测时,有:2%+%屋=念=12。-在乙地进行第二次检测时,有:2/?12 +Rx =-=20/2-(3)x 12 0.3 4 9由可得:Rx=4/2,/?i =4/2,/?2 =8C;(3)漏电位置到甲地的距离Li=-=20km.j.ti/Kin答:(1)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电源输出功率之比为5:3;(2)漏电电阻段的阻值为4。;(3)漏电位置到甲地的距离为20 km。【解析】(1)根据P=U/求出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电源输出功率之比;(2)设出漏电处分别到甲地和乙地单根电缆的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甲地进行第一次检测和乙地进行第二次检测时的总电阻,然后联立等式即可求出漏电电阻&的 阻 值;(3)根据电缆每千米的电阻为0.2。求出漏电位置到甲地的距离。本题考查了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理清两次测量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第24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