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微练习——透镜的应用.pdf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练习透镜的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观测天体的是()A.光学望远镜 B.放大镜 C.X 射线望远镜 D.射电望远镜2.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形,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像原理一与其相同的是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近视眼镜3.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B.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D.目镜成缩小的虚像4.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5.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PS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关于这款自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骑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虚像B.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的二倍C.从骑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所成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骑这种自行车最好穿黑色的衣服6.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矫正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8.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9.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10.老师使用投影仪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下 如 图 所 示,正确放置的投影片是4尸B-E c-E d-S11.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 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甲乙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1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 换成凸透镜B 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D.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1 3.像的成因有三个,即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是所列的成像实例: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小孔成像);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幻灯机屏幕上看到 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对这些成像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B.属于虚像的是、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二、填空题1 .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 T M 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 的 像 会 逐 渐(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 .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 果 你 是 放 映 员 应 将 放 映 机 (选 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选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3 .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自拍”时,手机镜头到人的距离应 透镜的二倍焦距(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 摄 像 镜 头 所 成 的 是 (选 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 0 c 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 m.5 .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选 填“实像”或“虚像”).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 0 c 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 5 c m 时,移动光屏,可 得 到 一 个 清 晰 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 c m 时,成 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 像 情 况 与 此 类 似 的 是.7.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一、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一些.8.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 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 将 蜡 烛 适 当(填“靠近”或“远离”)透镜.9.如图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 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株洲天元大桥美丽的夜景,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如图分析可知,拍 摄 照 片(选 填“甲”或“乙”)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此时底片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应(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1图21 0 .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答案(1)普 通 照 相 机 的 镜 头 相 当 于 一 个 透镜,某人用一架f=5 0 m m的照相机拍一开花桃树的像:(2)拍桃树的像时,桃 树 距 镜 头 的 距 离 应 大 于 m m,桃树在胶卷上成倒立、的 像;(3)拍完桃树的像后,摄影师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应使镜头(填“远离”或“靠近”)物体,并将镜头(填“伸出去”或“缩回来”).三、实验题1 .小红用一个焦距为1 0 c 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只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选 填“放大镜 照相机”或“投 影 仪 实 验 后,好奇的小红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红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02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 0 c m.实验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 将 它 们 的 中 心 调 节 到.如 图 所 示,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 0 c m刻度线处,再向(选 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烛 焰 所 成 的 像 将 (选 填“变大”或“变小”).3 .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 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 将 蜡 烛 适 当(填“靠近”或“远离”)透镜.4.【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A 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A乙),看到房屋 的 像.(选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B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图A物体到凸选慢的距弯5光屏上便到凸透横的隹耳8光属上传的大小40!15络小3015缩小2020等大1530欣大10尤属上没有便8光扉上没有像【结论与应用】(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 学(选 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_ _ _ _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 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5.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 不 能 承 接 到 烛 焰 的 像.原 因 可 能 是.(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如果将图乙中光屏和蜡烛对调位置,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其实也能成清晰的像,那么这个像的特征应该是一个的 实 像(选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 _ _ _ _ _ _ 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5)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A.像变模糊 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练习透镜的应用参考答案选择题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观测天体的是()A.光学望远镜 B.放大镜 C.X 射线望远镜 D.射电望远镜【答案】B2.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形,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像原理一与其相同的是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近视眼镜【答案】C3.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B.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D.目镜成缩小的虚像【答案】A4.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C5 .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 P S 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关于这款自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骑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虚像B.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的二倍C.从骑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所成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骑这种自行车最好穿黑色的衣服【答案】B6 .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矫正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答案】D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答案】D8.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答案】C9.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答案】C10.老师使用投影仪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下 如 图 所 示,正确放置的投影片是【答案】D11.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 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 列 说 法正确的是(30cm 40 J 6CB 10 20 30,Q 50 6 T 70甲,乙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 0 c 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答案】D1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 5 c 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D.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答案】C13.像的成因有三个,即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是所列的成像实例: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小孔成像);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幻灯机屏幕上看到 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对这些成像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B.属于虚像的是、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答案】A二、填空题1 .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 T M 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 的 像 会 逐 渐(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凸(2).缩小(3).变大2.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 果 你 是 放 映 员 应 将 放 映 机 (选 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选 填“增大”或 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答案】(1).靠近(2).增大3 .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自拍”时,手机镜头到人的距离应 透镜的二倍焦距(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凸 大 于4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 摄 像 镜 头 所 成 的 是 (选 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 0 c 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 m.【答案】(1).倒立(2).缩小(3).205.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选 填“实像”或“虚像”).【答案】(1).凸(2).实像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 c 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 m 时,移动光屏,可 得 到 一 个 清 晰 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 m 时,成 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 像 情 况 与 此 类 似 的 是.【答案】(1).缩小的(2).正立、放大的虚(3).放大镜7 .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一、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一些.【答案】(1).正立(2).放大(3).远8 .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 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 将 蜡 烛 适 当(填 靠 近”或 远 离”)透镜.【答案】物距;缩小;照相机;靠近9 .如图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在图中所标的a、b、c 三点中,点 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株洲天元大桥美丽的夜景,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如图分析可知,拍 摄 照 片(选 填“甲”或“乙”)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此时底片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应(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1图2【答案】(1).a (2).乙(3).增大1 0 .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答案(1)普 通 照 相 机 的 镜 头 相 当 于 一 个 透镜,某人用一架f=5 0 m m 的照相机拍一开花桃树的像:(2)拍桃树的像时,桃 树 距 镜 头 的 距 离 应 大 于 n u n,桃树在胶卷上成倒立、的 像;(3)拍完桃树的像后,摄影师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应使镜头(填“远离”或“靠近”)物体,并将镜头(填“伸出去”或“缩回来”).【答案】(1).凸(2).1 0 0 (3).缩小(4).实(5).靠近(6).伸出去三、实验题1.小红用一个焦距为1 0 c 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只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实验后,好奇的小红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红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答案】照相机;凸2.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 0c m.实验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 将 它 们 的 中 心 调 节 到.如 图 所 示,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的实像,日 常 生 活 中(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 0c m刻度线处,再向(选 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烛 焰 所 成 的 像 将 (选 填“变大”或“变小”).【答案】(1).同一高度(2).倒立(3).放大(4).投影仪(5).左(6).变小3.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 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 将 蜡 烛 适 当(填“靠近”或“远离”)透【答案】物距;缩小;照相机;靠近4.【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A 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A乙),看到房屋 的 像.(选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B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图 B物体到凸选遵的匿H 5光屏上便到凸造镇的疑光屏上像的大小S11$缩小3015毋小2020等大1$30欣大10光扉上没有信8光醉上没有像【结论与应用】(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 屏 上 像 的 大 小 就 越,同时发现像到凸 透 镜 的 距 离 就 越.(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 学(选 填“靠 近 或 远 离 ),同时还应_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答案】(1).放大(2).缩小(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4).大(5).大(6).远离(7).缩短5.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 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 不 能 承 接 到 烛 焰 的 像.原 因 可 能 是.(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 0 c m处,再移动光屏,直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如果将图乙中光屏和蜡烛对调位置,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其实也能成清晰的像,那么这个像的特征应该是一个的 实 像(选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 5 c m 处,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 _ _ _ _ _ _ _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5)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A.像变模糊 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答案】(1).1 0.0 (2).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3).照相机(4).放大(5).放大(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