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手机充电时的电流约为2AB.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约是120版C.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是5m/sD.一个中学生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是100R,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 的 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3.公交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车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公交车的后视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实像的原理C.公交车上使用的“一卡通”是利用了超声波原理D.公交车发动机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原理4.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冰棍熔化C.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D.寒冬,冰冻的衣服晾干5.我们经常通过声音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路见不平一声吼”,是指人的音调很高B.利用超声波可以检测出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0c,处移动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7.从物理学角度,对下列自然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温度高时,分子才会做无规则运动B.“夏荷轻摇,珠露合聚”:露珠聚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秋高气爽,落叶飘扬”: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数九严冬,银装素裹”:积雪间存在孔洞,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8.假如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6 X105N的重物匀速上升,下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9.某档案馆的保密室进出门有下列要求: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S尹、S乙 分别表示甲、乙两资料员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而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S婚 及表示馆长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1 0.下列选项中,能 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正在漂流的一条“橡皮船”第2页,共26页正在空中滑翔的“雄鹰”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1 1 .有 、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与6质量相等,与。体积相 口不态如图所示,其中c球沉在容器底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重力关系为G a =G b GcB.密度关系为:pa=Pb PcC.所受浮力关系为七=Fb=FcD.排开水的质量关系为n i a =mb a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故8 错误;C、当u=25cm,此时n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C正确;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0c,处移动到40,此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错误。故选:C。(l)u=v=2 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2/u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 2 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3)u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V /,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7.【答案】B【解析】解:A、不论温度高低,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8、露珠靠很近之后就汇聚在一起,是因为水分子直接存在引力,故B正确;C、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落叶不是分子,故C错误;。、积雪间的孔洞是物体间的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错误。故选:B o分子动理论主要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身边的现象,属于高频考点,考生应熟练掌握。8.【答案】B【解析】解:因为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重物的重力相等,B|JF=Go假定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则上升的高度为九=vt,W=Fh=Gh=Gvt,由此可判断出钢丝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分析图象可知只有B为正比例函数图象。故选:B o(1)根据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拉力与重物的重力相等。第12页,共26页(2)知道向上的拉力,假定物体上升速度为V,则根据W=Fh=Gh=G式可判断出钢丝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与时间关系。根据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利用功的公式判断出功和时间的关系是判断图象形状的关键。9.【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说明两者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即为串联;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说明馆长的钥匙开关与甲、乙资料员钥匙开关并联,且灯泡位于干路;由选项可知C符合,ABO不符合。故选:C。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关系判断甲、乙两资料员开关之间的关系和馆长钥匙之间关系,然后判断灯亮的位置即可得出答案。根据题意得出三个开关连接的方式和灯泡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答案】C【解析】解:球的急速旋转,带动了空气的旋转,球的上方空气的旋转方向与空气相对于球的运动方向相反,两者抵消,空气流速慢。而下方空气的旋转方向与空气相对于球的运动方向相同,两者迭加,空气流速快。故球的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下方流速大,压强小而下沉,故符合题意;漂浮在水面上的“橡皮艇”,利用了浮力等于重力实现漂浮的,不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因 为“雄鹰”翅膀的形状是:上方凸起、下方较平,故“雄鹰”在飞行时,其翅膀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而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故“雄鹰”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所 以“雄鹰”可以在空中滑翔,故符合题意;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由于空气流速加快,内部压强变小而上升,故符合题意;故选:C。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此题是一道综合题,涉及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浮力的应用等知识点,要求灵活运用所学力学知识加以分析。1 I.【答案】c【解析】解:4、人 悬浮,c沉入底部,所以=Gb,Fc Gc;因为匕与c体积相同,所以根据 浮=pgu排可知:Fb=FC,所以G bG c;则Ga=G b G c,故A不正确;8、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所以根据a漂浮、。悬浮、c沉入底部可知:pa pb pc,故8不正确;C、由图可知,a漂浮,b悬浮,因为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所以七=G“Fb=Gb;所以。与匕质量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相等,故浮力%=凡,因为产浮=pgv排,所以。粉=匕般,故Fb=凡,故所受浮力关系为七=屋=外,故C正确;D、据浮力关系为4=&=玲,结合F浮=。排=小蚓可知,排开水的质量关系为nia=Mb=瓶 门 故。不正确。故选:Co(1)当物体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当物体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上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结合图判断三球的体积关系;(2)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灵活运用好第14页,共26页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题的关键。1 2.【答案】D【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减少1匕 灯泡L两端的电压就减小1匕 故错误;由P=U/=可得灯泡的电阻为:RRLL =P=1 2 0,L3W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 =U=1 2.=1,4小 町+R 大 120+60。6 灯泡的最小电功率P、=(以)2&=4)2 X 1 2。0.3 3 W Z,故错误;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 =ILL=0.5 A,RL 121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R=U-UL=12V-6V =6V,则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PR=UR1=6 V X 0.5 A =3 W,故正确;开 关S断开时电压表与电源的两端相连,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1 2 V,故正确。故选:Do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1)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相同;(2)根据P=U/=?求出灯泡的电阻,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P=/2R求出灯泡的最小实际电功率;(3)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利用P=U/求出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4)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电压表不测带电源用电器两端的电压。13.【答案】4【解析】【分析】(1)利用W=Fs计算尸做功。(2)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3)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作用。熟练运用功和功率的公式;抓住物体的运动状态,准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在大小为F=20N的恒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故力尸做功为:勿=Fs=20N x 1m=20/;故正确;乙图中,力尸做功为:W=Fs=20N x 1m=20/;力尸做功的功率为:P=/=黑=2 W;故错误;甲图中,8 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即拉力F 与摩擦力/平衡,故,=F=20N;乙图中,B物体与A 物体相对静止,故 B物体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即/=();故错误;将 A 与 B 物体视为一个整体,整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即拉力厂与地面的摩擦力/平衡,故甲乙两图中的地面摩擦力/均等于拉力F,即/=F=20N;故正确;故选:Ao14.【答案】A【解析】解:由题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痛=子=甘 署=。-5 4 R=y=怒=5/2;由图可知,心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由/新=0.54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即电流表示数最大值/大=0.5 4,此时变阻器连接第 16页,共 26页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灯泡正常工作与变阻器串联,U ff=2.5 V,R 小咤=中=急 叱=4 0;电压表示数最小:U 小=U -U 灯=4.5 K-2.5 K=2V由图可知,当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越大时,电压表示数越大,由于电压表采用0-3 V 量程,因此电压表最大示数 大=3 V,L 两端电压:U;tT=U-U=4.5V-3 V=1.5 V,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表示数:、=/=总:=鬻=0 3 4U-好 3 v变阻器电阻:R =-=ion,综上可得: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 4 故错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 0-1 0 0,故正确;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2U-3 k 故错误: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3-0.5 4 故正确;故选:A o根据灯泡铭牌计算灯泡的额定电流,根据电流表、电压表和小灯泡的额定电流结合串联电路的特点计算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范围,并据此计算电流表及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有关计算,要理解电路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的确定方法,掌握串联电联电路的特点。1 5.【答案】B【解析】解:由图可知n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3=2 物=3 X 0.2 m/s =0.6m/s,故正确;因为P=3 =F =FV,所以拉力:尸=牒=3 0 0 N,故错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k最=,=篝=2=毁片9 0%,故正确;因为p=?,所以拉力做的总功:“总=P t =18 0W x l 0s =18 00/,由 =/x 100%可得,W有=4 总=9 0%x 18 00/=16207,所以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动=”总一”有 一 叼=18 007 -16207-1207 =60/,物体上升的高度:h=v碳=0.2m/s x 10s=2m,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察=30N,故错误;故只有正确。故选:B。由图可知?1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U=7W物;利用P=y =y =Fv求拉力;利用4=洪W=詈C h=悬C h=已C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利用p=上求拉力做的总功,利用4=彩X 100%求有用功,不计绳重,使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等于提升动滑轮做的功加上克服摩擦做的功,总功减去有用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克服动滑轮做的功,利用速度公式求物体上升的高度,再由“动=。动九可得动滑轮重。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要利用好推导公式P=7 =昌=尸 队 滑 轮 组 的 机 械 效 率 片 祕=皆=黑=2 注意:不计绳重,使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等于提升动滑轮做的功加上克服摩擦做的功。16.【答案】2.8【解析】解: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是5 N,因此量程是05N;每1N分 成5等份,故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4xO.2N=2.8N,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8/V.故答案为:2.8.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相垂直.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都属于基本能力,难度不大.17.【答案】漫反射【解析】解:黑板的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这样,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故答案为:漫反射。第18页,共26页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漫反射现象,是一道光学的基础题。18.【答案】4【解析】解: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小灯泡L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的电压U =%=6乙由P =U/可得通过灯泡的电流:I,=P L =3 W =0.r5 7.1,L UL 6V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干路上的电流/恒为2A 不变,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 =I -IL=2 A-0.5 4 =1.5/1,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 M=4 0滑/滑 血 故答案为:4。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的电压,根据P =U/求出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1 9.【答案】3 2 0【解析】解:(1)该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功率P =2 0 0 1 4/=0.2 A W,正常工作的时间t=30min=由P =?可得,则在此期间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W=Pt=0.2kW x|/i =O.lkW -f t;(2)3 2 0 0 i mp/(/c lV -h)表 示 电 路 中 每 消 耗-h 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3 2 0 0 次,则该用电器消耗这些电能时电能表闪烁的次数:n=3 2 0 0 i mp/(f c V K -九)x Q A k W h=3 2 0 i/n p(次)。故答案为:320。(1)知道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的电功率和工作时间,利用加=Pt求出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2)3200imp/(fcIV-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lkW-八 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3200次,据此计算。本题考查了消耗电能和电能表转盘转数的计算,知道电能表的参数3200imp/(kW-/i)的含义是关键。20.【答案】解:先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再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析】光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此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在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1.【答案】解:因为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 即出发,所以螺线管的右端为N 极,则小磁针的左端为S 极,右端为N 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如图所示:电源【解析】根据磁感线的方向确定螺线管的N、S 极,然后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确定磁针的N、S 极,再利用安培定则确定电源的正、负极。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会根据螺线管的性质判断出磁体的N、S 极,会熟练应用安培定则。第20页,共26页22.【答案】右 62 20 3.1 不 变 也【解析】解:(l)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首先应该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左,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调节,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b.从乙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鹅卵石的质量:m=60g+2g=62g;由图丙可知,放入鹅卵石前,水的体积为60/,放入鹅卵石后,水和鹅卵石的总体积为 80/?,则鹅卵石的体积为:80mL 60mL =20mL =20cm3;通过密度计算公式可知,鹅卵石的密度为:。=7m=诉62g=3o.q1 9/m 33;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不变;(2)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由已知条件,鹅卵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G -F,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水g v排=P水g v物 一 ,由得鹅卵石的体积: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p物=亳=w ,将代入得:_ GP水P物=百。故答案为:(l)a.右;b.62;20;3.1;c.不变;(2)。GF(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将天平置于水平工作台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用天平测出鹅卵石质量,物体质量等于祛码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鹅卵石体积,利用P=求出小石块密度;(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4)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由已知条件求出鹅卵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鹅卵石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p=求出其密度。本题用学过的浮力知识测密度,考查称重法测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天平的调节使用,最后一问难度较大。23.【答案】R2右0.65写1【解析】解:(1)标 有“2.5%字样的小灯泡电阻约为1 0 0,电源电压6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为6 V-2.5 P =3.51/,由分压原理,灯正常发光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鬻x 100=1 4 0,故选用”20014”的Rz;(2)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故应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与灯泡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注意电流“正进负出”,如图所示:(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某同学从“。151Z”量程的刻度线看出指针停 在10V处,则对应的电压表在2V刻度处,故此时的电压为2%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2丫小于灯的额定电压2.51Z,应增大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应减小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右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2.5 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 2 4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U/=2.5V x 0.264=0.65IV;(4)闭合开关S,S1接6,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记录电压表示数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不动,S i接”,读出此时电压表示数为“。在中,电压表测灯的电压,小灯泡正常发光;在中,电压表测灯与定值电阻的电压,因此时各电阻的大小和电压不变,灯仍正常工作,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此时定值电阻的电压%=&-入,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灯的额定电流:第 2 2 页,共 2 6 页1 0=泉=空,灯的额定功率:z K0 K0P=U 小 灯=U1X故答案为:(1*2;(2)如上所示;(3)右;0.65;(4)”并。标 有“2.5片 字样的小灯泡电阻约为1 0 0,电源电压6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灯正常发光时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得出灯正常发光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确定选用变阻器的规格;(2)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故应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与灯泡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注意电流“正进负出”;从“0 15U”量程的刻度线看出指针停在10V处,则对应的电压表现2V刻度处,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根据图中电压表小量程读数,比较电压表示数与额定电压的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分压原理确滑片移动的方向;根据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根据P=U/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4)要测灯的额定功率,首先使灯正常发光,先将电压表与灯并联,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使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保持滑片位置不动,通过开关的转换,使电压表测灯与定值电阻的电压,因此时各电阻的大小和电压不变,灯仍正常工作,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求出此时定值电阻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灯的额定电流,根据P=U/可求出灯的额定功率。本题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考查串联的选择、电路连接、欧姆定律的运用、功率计算及设计方案测额定功率的能力。24.【答案】解:(1)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h 4mv=-=0.2m/s;(2)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用=Gh=7007V X4m=2800/,由图可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 x 4m=8m,拉力做的总功:W怒=Fs=400/V x 8m=3200/,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片 =需 】。0%=875%;(3)工人的重力:G人=M人 g=60kg x 10N/kg=600/V,此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G人 +尸=600/V+400N=1000/V,受力面积S=250cm2 x 2=500cm2=0.05zn2,工人对地面的压强:rp=F压 =1-0-0-0-N-r=-2 x 1八044 nPaoS 0.05m2答:(1)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为0.2m/s;(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7.5%;(3)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2 x 104Pa【解析】(1)利用速度公式求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2)利用W=G/i求工人做的有用功,由图可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无,利用W=Fs求拉力做的总功,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3)利用G =mg求工人的重力,工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加上拉力,求出受力面积,利用p=?求工人对地面的压强。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速度公式、功的公式、机械效率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工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工人的重力加上绳子的拉力。25.【答案】解:(1)由图丙可知,&=300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0,所以,治未放入水中;(2)%未放入水中时,闭合S,断开Si,将/?2的滑片移至最上端,/?2接入电路中电阻为0,此时代与Ro串联,电压表测Ro两端的电压,由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可知,氏两端的电压%=3忆 则R。的电功率4=誓=等,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1=黑=今,K0第24页,共26页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 =/1 R 0=今 X (%+&)=今 x (3 0 0 +R o);心 0 X。测量头放到水下深度九1 =1 0 m 时,闭合S,断开S i,将/?2 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心、%、心 串联,电压表测R o 两端的电压,(3卜 产由%Po =9:4可 得:吃=彘=京 解 得:Uo =2V;此时测量头受到水的压强P =P 水 g M=1.0 x 103kg/m3 X 10N/kg x 1 0 m =1 x105Pa,由p =g 可得,压敏电阻当受到压力:F=pS =lx 105Pa X 2 X 1 0-4m2=2 0/V,由图丙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R/=1 0 0,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P 或 匕=6:1 可得:生=等=酗=3P1 12%,R/1则电路的总电阻火/=6 R J=6 x 1 0/2 =6 0。,此时电路中的电流/2=答=4Ko Ko电源的电压:u=12R =-x60n,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x (3 0。+&)=3 x 6 0 0,Ko*0解得:R o =i o n,所以,电源两端的电压u =诙 J =今 X 6 0。=黑 x 6 0/2 =1 2 乙答:七=3 0 0 时,8 未放入水中;(2)电源两端的电压为12V.【解析】(1)根据图丙读出&=3 0 0 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据此即可判断;(2)%未放入水中时,闭合S,断开Si,将/?2 的滑片移至最上端,/?2 接入电路中电阻为0,此时&与R o 串联,电压表测R o 两端的电压,根据电压表的量程确定出两端的电压,利用P=U/表示出R。的电功率,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R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测量头放到水下深度b=1 0 m时,闭合S,断开工,将&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串联,电压表测右 两端的电压,根据P=U/=9,结合Po:Po=9:4 求出R o 两端的电压,利用P=P液 g h 求出此时测量头受到水的压强,根据p=(求出压敏电阻受到压力,从图丙中读出压敏电阻的阻值,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2=/2/?结合 总:Pi =6:1 得出等式即可求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品 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两端的电压。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液体压强公式、固体压强公式的应用,能从图象有获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有一定难度。第26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