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练习.pdf
-
资源ID:96140717
资源大小:805.2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练习.pdf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一、诗歌的意象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我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在文化的流传过程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的使用,后又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内涵,特定的含义。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想使用某种意象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这就是流沙河所说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 国 人 有 中 国 人 的 耳 朵,另外,特定的意象,还往往象征特定的形象,诗人也往往用这样一些特定意象表达情感的同时,塑造特定的形象。意象表达特定情感,塑造特定形象,在我们现代汉语中仍能找到实例,如提到“蜡烛”,就让人想至奉献”这 样 种 情 感,往往是塑造“教师”一类的形象:提到“盾牌”就让人想到“保护弱者”这样一种情感,往往是塑造“警察”一类的形象,一提到“玫瑰”,就想到“爱情”这样一种情感,往往塑造的是恋人的形象(其实在古典诗歌中,中国人是不用玫瑰表示爱情的,而是用“莲花”来表示,因为“莲者,恋也”);等等。上面所说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更是比比皆是,如,一提到菊花,往往表达“不畏权贵,追求淡泊”的情感,塑造的往往是隐士的形象;一提到“月亮”,往往指“思乡”之情,塑造的往往是游子的形象;一提到“杨柳”,往往指“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塑造的往往是“好友”的形象:一提到“鸿雁”,往往指书信,指“羁旅伤愁”的情感,塑造的也往往是“思乡者、思人者”的形象。等等,还有很多C对于意象,我们需要积累,供备考之用。同诗歌名家一样,大家也需要对这样意象进行理解意义上的识记,即通过理解这个意象是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表达这种情感来进行识记。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读懂诗歌,也可以再遇到考试意象的题目时,直接套用“表达的术语”。判断意象的象征意-套用法、联想法、谐音法当看到一道诗中的意象后,如何判断其所指代的象征意呢?有三种方法。A.套用法。就是把平时积累的意象的象征意识记住,考试时直接套用。我们在后面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供大家考试中若遇到可直接用。当其中一个意象,自己没有积累到,或即使积累到了,但考试时忘记了。这时,就可用联想法和谐音法。B.联想法。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其本来义和指代义往往在特点上有某种联系。如梅因傲冬而开,故常取其不畏邪恶之意:竹因空心,故常取其谦虚,又因其直而有节,故常取其有气节意;等等。C.谐音法。当用联想法,仍不能判断其所指代的象征意时,这时就可用谐音法。就像今人把“8”与“发”联系在一起一样,古代的很多意象其本来义和指代义往往也有这种联系。如 柳”因与“留”谐音,故常取其“不愿朋友离去,依依惜别之情,“莲”因与“恋”谐音,故取其作为爱情的象征。二、意境古代诗人词人格外重视文学意象创造中的“意”与“象 的有机融合,重视创造出“情中景,景中情”的审美意象,而追求的最高标准就是从意象中升华出境界,即意境。王国维先生在其 人间词话中这样论境界: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由此来看,对于境界,也就是意境的把握是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重中之重。1.雄壮阳刚类意境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雄奇阔大的意境普 操 的 观沧海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旷达开朗的意境典型代表一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脱俗飘逸,虚实相生;抒情则白然开朗,舒缓绵长;文辞轻健明快,奇谪俊丽。苍凉悲壮的意境典 型 代 表 一 李 白 的 关山月: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深邃沉郁的意境典型代表一杜 甫 的 秋兴八首其特点在于思想上厚积薄发,沉郁顿挫,曲回郁结;语言上不饰雕琢,真挚感怀,长于以情动人。2.内敛阴柔类意境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瑰丽香艳,或清净静谧,或清新素雅,或凄婉忧伤。浓艳瑰丽的意境典 型 代 表 一 温 庭 筠 的 菩萨蛮:其特点在于题材多“酒边花下,盛装美人”;表现手法“浓抹彩绘,刻意雕琢”;艺术形象“金碧辉煌,浓艳绝人,淡泊静谧的意境其特点在于题材多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淡泊情绪。号称“诗佛”的王维晚年的田园山水诗便是杰出的代表,例如他这首著名的 山居秋暝:清新素雅的意境韦 庄 的 菩萨蛮五首可以说是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或描写大自然景物,青山绿水,芳草佳树;或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表现手法多为细致素雅,清新婉转,似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凄冷寒凉的意境典 型 代 表 一 李 清 照 的 一剪梅:其特点在于环境哀伤凄冷,如泣如诉,往往以愁肠楚恻的意象打动人心并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练习:初夏睡起(宋)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唾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首诗紧扣初夏的()()和()来描写生活风情,诗趣盎然。答案正确答案:梅子,芭蕉,柳花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i隹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答案正确答案: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轻柔的春风、飘荡的小船(任选两个作答即可)提示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答案正确答案:塞外秋景、异定林所居(宋)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注释】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的特点。答案正确答案:蜿蜒曲折(弯曲)、高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释】朱雀桥:东晋贵族聚居游乐的地方。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王谢:即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寻常:平常。第一、二句是从朱雀桥、乌衣巷的形象写起,它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答案正确答案:寂 寞 衰 败(残破荒凉)春望(唐)杜甫国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国:国都,指 长 安(今陕西西安)。城:长安城。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搔:用手指轻轻地抓。浑:简直。不胜:不能承受。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概括杜甫望见的景象?答案正确答案: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柏林寺南望(唐)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注释】精舍:寺庙,指柏林寺。霁:雨止。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环境的什么特点?答案正确答案:幽 静(幽深)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 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暝(mMg):日落,天色将晚。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浣(huan)女:洗衣服的姑娘。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和表达的情感。答案正确答案:给人以恬静幽美、明净爽洁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志趣。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星河:银河。谩有:空有。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答案正确答案: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匕舞前进。(意近即可)春寒(宋)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C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释】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F低潮。亚树:“亚”通“压,青帘:指酒旗。描述颈联描绘的画面。答案正确答案: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C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0浊酒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C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千崎: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千崎里,长烟落n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答案正确答案: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异常荒凉。(意近即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答案正确答案:III谷的阴面纵横散布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意近即可)山房春事(其二)(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释】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答案正确答案: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后庭花。【注释】烟:烟雾。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后庭花:歌 曲 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 幅怎样的画面?答案正确答案:凄冷、迷蒙的夜景。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答案正确答案: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题李世南画扇(北宋)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释】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 肇(7 -1 1 1 9):字天启,丹 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答案正确答案:描绘的画面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意近即可)晴江秋望(唐)崔季卿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答案正确答案:这首诗写初秋的一个晴天在江边眺望长江时的所见之景。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的赞美之情。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注释】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旅北境,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口圆”的画面。答案正确答案: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意近即可)迎燕(南宋)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注释】葛天民,字无怀,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答案正确答案: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野望(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注释】湾:水流弯曲的地方。简要概括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案正确答案: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 峦 叠 嶂(4分)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