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 .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变质 B.高粱酿酒 C.石油分馆 D.火力发电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 B.净化后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镁铝合金3 .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4 .我国潜水器“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科研人员乘 坐“蛟龙号”下潜,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A.。2 和 的 含 量 B.。2 和电 的含量C.。2 和CO2的含量 D.。2 和电 的含量5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C.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不同-解离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同D.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本身变小6 .日本政府近日决定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的举动激起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现有经过处理的核废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如钠、锯等元素。己知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 5,最外层电子数为1。关于钠(C s)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 5 B.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钠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D.碳酸钠的化学式为Cs2c。37 .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汞元素:H g B.钱根:N H4C.2个氮分子:2 N z D.硫酸铁:F e S 0 4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的p H约为5.6的原因:C 02+H20 =H2C O3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 g(0 H)2+H2S 04=M g S 04+2 H2OC.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N a O H +C 02=N a C O3+H20D.用金属铜和稀硫酸制硫酸铜溶液:C u +H 2 s O 4 =C u S 04+H2 T9.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B.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C.夜间发现家中石油液化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D.高楼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爬行逃生10 .2 0 2 0年9月,中国政府宣布力争使C O?的排放于2 0 6 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通过植树造林、人工技术等手段使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 O 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光合作用可以保持大气中C O?含量相对稳定C.推广和使用脱硫煤的主要目的是减少C O 2的排放D.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11.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在这三方面关联正确的是()A.镁:原子电子层数为3-性质活泼-制合金B.石墨:碳原子形成层状结构-硬度小-作电极C.稀硫酸:溶液中含有大量H+-酸性-清洗铁锈D.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有可燃性-炼铁1 2 .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 US 0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2)A物质的盐溶液不能用C制品的容器盛放。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 C B B.C A B C.C B A D.A B C1 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第 2 页,共 27页C.洗洁精洗油污和汽油洗油污都发生了乳化作用D.物质溶解时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实蛉1实蛤2A.实 验 1:打开K ,从长颈漏斗加水没过漏斗下端,关闭Ki,振荡。可以观察到气球变大B.实 验 1可以验证CO?与水反应C.实验2 中下端的火柴先熄灭D.实验2 可以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15.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盐酸和火碱溶液 B.氧化铜和稀盐酸C.铝和硫酸亚铁溶液 D.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1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能构成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B.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则不含碳元素的一定不是有机物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则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一定是活泼金属17.如表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选项实验目的所选药品或方法A区分生石灰和碳酸钙分别加入适量的水B除去MgSCU溶液中的硫酸加入足量的氧化镁C鉴别NaCl溶液和Ba(NO3)2溶液分别滴加Na2sO4溶液D除去二氧化硫中混有的氯化氢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生成。2的质量/g用等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是否用二氧化镒催化)B.固体中链元素的质量/g利用足量的CO 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镭酸钾C02气体的质量/g一定量的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19.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进入人群密集或封闭场所应佩戴合格口罩,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2)人们回家常用75%乙醇溶液擦拭随身物品消毒。写 出 乙 醇 的 化 学 式。(3)适当运动和合理膳食可增强人体抵抗力,专家建议早餐用牛奶代替传统的白粥,是为了增加营养物质中的 摄入。(4)84消毒液常用于环境消毒,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钠中氯元素 的 化 合 价 为。消毒液喷洒后,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这说明。20.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标物质,含 有 的 金 属 元 素 是(写 元 素 符 号,1种即可),含有的有第 4 页,共 27页机合成材料是(2)该装置中用到合金材料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用方程式表示)。(3)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写出1点即可)。铜丝导线铝合金边框单晶睢主板,塑料按钮合金钢支架21.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8甲 乙催化剂多碳原子+亮O氧原子丁 O氢原子(1)写出甲物质的一种用途(2)反应前后,(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化学式)。(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水 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图1(1)如 图 1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d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2)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图2 所示。其中活性 炭 的 作 用 是。(3)日常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4)请 写 一 条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节 水 措 施。2 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几种常见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B、C、D 中,共 包 含 种元素。(2)由 B 和 D 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3)B、C、D 三种粒子中与A 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4)E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原子序数X Z丫和Z 位于同一周期Z原子核外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2 4.结合如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浓氨水酎液酚溶/B一(1)甲 实 验 得 出 的 结 论 是。(2)乙实验的目的是利用氨水的挥发性和碱性来验证 o(3)丙实验对比两支试管的现象可知,铁生锈与 有关。(4)丁实验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措施是第6页,共27页25.如图甲是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图甲中,M、N、P 三点对 应 的 溶 液 为 饱 和 溶 液 的 是(填字母)。(2)欲使A 溶液的状态从M 点转化为P 点,可采取的措施是。(3)在tJC 时,各取A、B物质60g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A 溶液和B 溶液,然后分别将其放入盛有等量冰块的大烧杯中(如图乙),一段时间后,有固体析出的是 (填 A”或 B”)溶液,此时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1)根据pH变化图象判断,该 反 应 的 实 验 过 程 是 按 照(填“甲”或“乙”)图进行。(2)图象上A、B、C 三点表示的溶液中,表 示 反 应 物 二 者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的 是(填 A、B 或 C )点的溶液,呈 现 无 色 的 是(填 A、B 或 C )点的溶液。C点 所 对 应 的 溶 液 中 溶 质 的 主 要 成 分 是(填化学式)。27.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金属Fe、Cu、Au、A g,如图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查阅资料】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能发2Cu+。2+H2S04 2CUS04+2H2。,而 Au、Ag不能反应。(1)操 作 的 名 称 是。(2)滤液的颜色为 _ _ _ _ _色,滤渣中含有(填化学式)。(3)写出滤液和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28.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干燥和收集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 选 用 的 装 置(填 序 号);若要用D 装置干燥氧气,可将气体通入装有(填试剂名称)的D 装置中。(2)实验室可用装置C 代替装置B 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 比 B 的优点是;若用G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或“)端 进 入。29.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 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结合题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 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o(2)小组同学将C 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第8页,共27页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1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讨论与交流】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其中一种不合理的猜想。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进行实验】【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无现象猜想一正确方案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_ _ _ _ _ _3 0.酚献(C20Hl4O4)是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试计算:(1)酚献 的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是(2)酚酥中碳、氢、氧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是。3 1.某学校化学实验室有一杯硫酸和硫酸铜的废液,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0g废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2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该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2)试通过计算确定m 的值。沉淀质量g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分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火力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o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C【解析】解:A、澄清的石灰水中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净化后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镁铝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澄清的石灰水、净化后的空气、镁铝合金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答案】D【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A操作正确;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操作正确;第10页,共27页C、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C操作正确;D、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操作错误。故选:D。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C、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4.【答案】C【解析】解:我国潜水器“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科研人员乘坐“蛟龙号”下潜,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2和CO2的含量,因为人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故选:Co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本考点考查了常见气体的用途,潜水器中氧气和二氧化碳要达到一定的平衡。同学们应该认真掌握,综合应用。5.【答案】D【解析】解: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C、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答案】B【解析】解: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 5,则葩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 5,该选项说法正确;B、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葩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葩和氢气,该选项说法正确;D、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碳酸根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碳酸钠的化学式为Cs2c。3,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B、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C、钝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答案】D【解析】解:A、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汞元素:Hg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一个钱根是由一个氮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钱根:NH,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一个氮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2 个氮分子:2%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硫酸铁:Fe2(S04)3 FeSC)4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第12页,共27页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8.【答案】A【解析】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镁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1=MgCl2+2H2。,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碳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02+2NaOH=Na2cO3+H 2 O,故选项错误。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o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T和1的标注是否正确。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9.【答案】C【解析】解:A、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通过隔绝氧气来灭火,选项说法正确:B、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通过隔离可燃物来灭火,选项说法正确;C、夜间发现家中石油液化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查明泄漏原因,以防引起爆炸,选项说法错误;D、高楼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爬行逃生,以防有害气体、烟尘进入呼吸道造成窒息,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A、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B、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C、根据防范爆炸的做法来分析;D、根据火场逃生的措施来分析。“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10.【答案】c【解析】解:A、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氟利昂等也能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可以保持大气中CO?含量相对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C、脱硫煤中不含硫元素,推广和使用脱硫煤,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D、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等),人工吸收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A、根据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脱硫煤中不含硫元素,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温室效应、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答案】C【解析】解:A、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稀硫酸中含有氢离子,具有酸性,可以用作除锈剂,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第14页,共27页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C。A、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稀硫酸中含有氢离子,具有酸性,可以用作除锈剂;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 2 .【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可知,(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 u S()4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B 没有现象,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A、C大于B:(2)A 物质的盐溶液不能用C制品的容器盛放,说明了 C的金属活动性大于A.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的大小是:C A Bo故选: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 3 .【答案】D【解析】解:A、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是不断地运动的;故 A项错误;B、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能再溶解其他物质;故 B项错误;C、洗洁精除去油污的原理是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洗油污是溶解;故 C项错误;D、物质的溶解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溶剂水中扩散和水合的过程,扩散会吸收能量,而水合会释放能量,因此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故 D项正确。故选:D 0A、根据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在不断运动;B、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C、根据洗洁精除去油污的原理考虑;D、根据物质溶解过程考虑。本考点考查了溶液以及溶液形成的过程、乳化作用等,基础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知识点,并理解应用。1 4 .【答案】B【解析】解:A、实 验 1:打开K i,从长颈漏斗加水没过漏斗下端,关闭K i,振荡。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的压强减小,所以观察到气球变大,故 A正确。B、实 验 1 只能说明C O?能溶于水,不能说明C O?与水的反应,验证C O?与水反应,需要滴入紫色石蕊,故 B错误。C、由于C O 2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故看到下端的火柴先熄灭,故 C正确。D、根据实验2中下端的火柴先熄灭,从而可以证明C O 2 的密度比空气大,故 D正确。故选:B。根据C O 2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分析。本题较为简单,掌握C O 2 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 5 .【答案】C【解析】解:A、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发生反应,没有沉淀或气体生成,且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B、氧化铜固体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能发生反应,但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能与硫酸亚铁溶液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A 1 +3 F e S 04=A 12(S O4)3+3 F e5 4 1 6 8因此溶液质量减轻,故选项正确。D、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第16页,共27页故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反应前后溶液组成的改变,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的大小关系。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了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溶液质量的变化,明确物质间的反应、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所析出物质的质量的差值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当析出质量大于所溶解质量时,所得溶液质量会小于反应前溶液。16.【答案】B【解析】解:A、同种分子能构成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B、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不含碳元素的一定不是有机物,故选项推理正确。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某液体纯净物,故选项推理错误。D、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但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BA、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7.【答案】D【解析】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碳酸钙难溶于水,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硫酸能与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C、Na2s。4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钠,NaCl溶液与Na2s。4溶液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CO?和HC1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A、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8.【答案】C【解析】解:A、用等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C、高镒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反应前后铳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正确。D、一定量的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故选:CoA、根据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第18页,共27页C、根据高镒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铳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酸钙的质量是一定量的,稀盐酸足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19.【答案】过 滤 C 2 H 5 0 H 蛋 白 质+1 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解析】解:(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能将飞沫与空气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2)乙醇的化学式为C 2H 5 O H。(3)牛奶中富含蛋白质,专家建议早餐用牛奶代替传统的白粥,是为了增加营养物质中的蛋白质的摄入。(4)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l)+x+(-2)=0,贝 k=+1 价。消毒液喷洒后,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消毒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故答案为:(1)过滤;(2)C2H5O H;(3)蛋白质;(4)+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能将飞沫与空气分离,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常见有机物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物质分离的原理、分子的基本性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答案】C u(或Al 或F e)塑 料 4 A1+3 02=2A12O3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解析】解:(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有铜元素、铝元素、铁元素等;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C u(或A1或F e);塑料;(2)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耐腐蚀,化学方程式为4 Al +3 02=2Al 2O 3;故填:4 A1+3 02=2Al 2。3;(3)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故填: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1)根据元素的分类、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来分析;(2)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来分析;(3)根据节能减排的做法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催化剂2 1 【答案】灭火(合理即可)原子c o2,H2O CO2+3H2CH3OH+H2O【解析】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 O2 和比 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 H 3 OH)和水,催化剂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 H3OH +H2O(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物质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做气体肥料等;故填:灭火(合理即可);(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填:原子;(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故填:C O2,H2O;(4)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 O?和电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 H 3 OH)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 O?+3 H 2 C H 3 0 H +H20;故填:C 02+3 H 2=一 C H 3 0 H +H20 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第20页,共27页2 2.【答案】02吸附色素和异味肥皂水煮沸一水多用【解析】解:(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由图可知,c 管气体是d 管气体体积的2 倍,因此c 管产生的氢气,d 管产生的是氧气,故填:(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净水过程中,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色素和异味;(3)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硬水可以通过煮沸方法进行软化,故填:肥皂水;煮沸;(4)生活中可以采用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等节水措施节约用水,故填:一水多用。(1)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2)根据净水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进行分析;(3)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方法进行分析;(4)根据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措施进行解答。此题难度不大,考查水的电解、水的净化、硬水的软化、节水措施等,难度不大。2 3.【答案】三 Na C l C【解析】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中,四种粒子中的质子数共有三种,所以共含三种元素;故填:三;(2)B粒子的质子数为1 1,是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 价,D的质子数为1 7,为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 价,所以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 C l;故填:Na C l;(3)A粒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C粒子的最外层也是7 个电子,二者化学性质相似;故填:C;(4)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是 9号元素,丫是1 6 号元素,所以原子序数XZ,判断错误;由图示可知,丫和Z 位于同一周期,判断正确;Z是 1 8 号元素一一氤,氤原子的最外层有8 个电子,所以其原子核外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判断正确。故填:。(1)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2)根据质子数确定元素的种类,然后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4)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与规律来分析。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24.【答案】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氧气处理尾气【解析】解:(1)甲实验空气中的蜡烛正常燃烧,呼出气体中的蜡烛熄灭,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故填: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2)乙实验中酚酰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酚醐溶液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酥溶液变红色,目的是利用氨水的挥发性和碱性来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丙实验对比两支试管的现象可知,左边试管中的铁与氧气接触,能够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与氧气隔绝,不能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故填:氧气。(4)丁实验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需要改进的措施是处理尾气,例如可以利用塑料袋收集,也可以使其燃烧转化成二氧化碳。故填:处理尾气。(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2)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酣试液变红色。(3)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4)一氧化碳有毒。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5.【答案】M、N 加 水 A 37.5%【解析】解:(1)据图可以看出,M、N、P三点对应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M、N,故填:M、N;(2)使 A 溶液的状态从M 点转化为P 点,是变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故可以采用加第22页,共27页水的方法,故填:加水;(3)在tJC 时,各取A、B 物质60g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 A 溶液和B 溶液,然后分别将其放入盛有等量冰块的大烧杯中,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一段时间后,有固体析出的是A 溶液,此时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需X 100%=37.5%,故填:A:37.5%.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6.【答案】乙 B B 和 C NaCl,HC1【解析】解:(1)由图示看出,溶液的pH是由大于7 到等于7 再到小于7,是由碱性到中性再到酸性,甲图是向酸中滴加碱溶液,乙图是向碱溶液中滴加酸,符合左图pH变化的应该是向碱溶液中加酸,故应该是乙图;(2)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现中性,溶液的pH=7,故表示反应物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B 点的溶液;因为酸酚戟试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其中B 是中性、C 是酸性,故呈现无色溶液的点是B 和C.C点对应溶液的pH 7,显酸性,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故答案为:(1)乙;(2)B;B 和 C;NaCl、HCL由图示看出,溶液的pH是由大于7 到等于7 再到小于7,是由碱性到中性再到酸性,甲图是向酸中滴加碱溶液,乙图是向碱溶液中滴加酸,符合左图pH变化的应该是向碱溶液中加酸;酚醐的颜色应由红色变为无色,当滴入一滴盐酸溶液正好变无色时,溶液的pH=7,证明这时恰好完全反应,;酚醐试液只有遇到碱性溶液会变成红色。本题考查的中和反应中溶液酸碱性及溶液pH 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坐标分析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趋势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27.【答案】过滤 浅绿 Ag、Au Fe+CuS04=FeS04+Cu【解析】解:(1)金属板中铁能与硫酸反应,银、铜、金不与硫酸反应,加入足量硫酸经过滤操作可将滤渣和滤液分离;(2)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滤液为浅绿色,滤渣中的铜与硫酸、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硫酸铜和水,金、银不反应,滤渣中含有与硫酸不反应的Ag、Au;(3)滤渣中的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