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1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工具或装置,对其使用状态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表述正确的是O水位计:阿基米德原理塑料吸盘:液体压强密度计:浮力等于重力2.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线圈用超导体材料可以实现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B.5G和4G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等C.太阳能、风能、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D.现有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3.电和磁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关于下图所示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通电螺线管,它的3端是螺线管的S极B.图乙为电动机工作原理图C.图丙中的测电笔,在使用时手应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D.图丁中水平放置的指南针受地磁场影响,指针N极总是指向地理南方4.戴口罩是防止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下图所示,医用外科口罩由口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口罩体采用三层工艺制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外 层 无 纺 布 中 间 母 喷 布 内 层 无 妨 布防 尘 防 水 处 电 过 遁 吸 收 呼 出 水 汽A.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为50gB.口罩体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C.佩戴口罩时,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戴过的口罩内层会变得潮湿,将其晾干的过程中发生汽化现象5.我国很多的民间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谚语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小小秤坨压千斤等臂杠杆B.摘不到的镜中花一一光的折射C.破镜不能重圆一一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引力很小几乎为零D.下雪不冷化雪冷一一凝固放热6.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导致视力下降,其眼睛成像原理如图所示,那么()A.他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B.他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C.他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D.他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7.丽江黑龙潭公园的冬天清晨风景如画,湖面上薄雾缥缈,当太阳升起,薄雾散去,平静的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如图,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薄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薄雾散去”是水的汽化现象B.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第2页,共25页C.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8.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已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而改变,人体温度越高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小。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红外线体温安检电路。要求无人或体温低于37.3久的人经过时仅绿灯亮,高于37.3冤的人经过时,红灯亮且电铃响起。下列设计符合要求的是()热被电阻热敏电限二、填 空 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 23.0分)9.如图,古 诗 小儿垂钓沙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是因为小儿知道声音能在空气和 中传播,“不应人”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小 儿 垂 构pengtou zhi zi xu chui lun,蓬头稚子学垂纶ce zud Ul cio ying sr侧坐辘苻草映身lu r6n JI6 w6n yAozhdo$h6u.路 人 借 问 遥 招 手,pa yu png bu ying ren.怕得鱼惊不应人.10.在冬日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如图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是因为摩擦让梳子和头发带上电荷;而头发呈现“怒发冲冠”的情景是由于头发带 电荷故而会散开。(两空均选填“同种”或“异种”)1 1 .教学楼楼道口的平面镜可以监视师生的穿戴情况,某同学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当他走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 2 .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如图所示在滑行过程中,不再蹬地滑板车也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车具有 的原因;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选 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或“人和车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 3 .如上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 0 c 机的凸透镜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像(未画出),该 现 象 在 生 活 中 的 应 用 是,若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人的凸透镜(A 0.4 4 时会报警,则报警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至少为 N。1 9 .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cm i234三、作 图 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6.0分)2 0.如图(a)所示,玉龙雪山大索道的空缆车随缆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b)中画出缆车的轿厢(以方框表示)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21.四、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 22.0分)第6页,共25页22.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试 管 里 装 有 适 量 的(选 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 样 做 的 目 的 是,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 C段的物质处于 态(选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图象中。点的内能(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中点的内能。(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 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_ _ _ _ _ _(选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 间 内 试 管 中 的 水(选 填 能”或“不能”)沸腾。(4)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 盐 后 水 的 沸 点(选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o23.小丽同学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探头进行了液体压强和浮力的综合探究。(1)紧密蒙在探头下端的橡皮膜,形变程度越大,说 明 它 所 受 的 液 体 压 强 越。(2)实验时的情形如图2所示,比较甲图和丙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 有关。(3)比较甲图和_ _ _ _ _ _ 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小丽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探头继续探究:向溢水杯中注水,直到溢水口水流出时停止加水,最后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 O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探头刚好浸没水下,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量筒中,排开水的体积为 m L,据上述实验数据可求出探头的重力为 M探头从丁图位置不断缓慢往下放(细线足够长),则它排开水的质量_ _ _ _ _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压为3丫的电源,电流表(0 0.64),电压表(0 3V),开关,阻值分别为50、10。和200的定值电阻各1个,最大阻值分别为5。和200的滑动变阻器各1 个,导线若干。(1)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正确的是,若按图乙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可 观 察 到 电 流 表 的 指 针(选 填“向右”、“反向”或“几乎不”)偏转。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丁所示。实验次数123电阻R/051020电流/A0.400.200.10(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戊所示,为 V;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两电表指针的位置不变,电路中有一处故障,可能是(选填序号)。第8页,共25页电流表短路电压表短路 导 线a断路 导 线 b 断路(3)排除电路故障后,小明先后用5。、10。和20。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实验中,通过 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为完成上述实验应选用最大阻值为。的滑动变阻器。(4)小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据此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比。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 25.0分)2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电流表所用量程为(00.64),滑 动 变 阻 器 标 有“20024”字样。只闭合开关工,电流表示数为0.24(1)求电阻Ri的阻值;(2)求通电10秒钟,电流通过电阻所做的功W;(3)再闭合开关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和/?2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求此时&的功率 2。26.如图甲所示,用电动机和滑轮组把密度为2 x 1 0 3 3/3、体积为1.5巾3的矿石,从水底匀速竖直打捞起来,求:(1)矿石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矿石露出水面前,电动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2AW,矿石上升过程中的s-t 图像如图乙所示,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矿石打捞出来后放在水平地面上,若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 2,则矿石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27.小何爸爸买回一种新型插座,如图甲所示,它能即时显示接在该插座上的用电器的工作电压和所耗电费等(插座本身消耗电能由内部电池提供)。小何将装有体积为2L、初温为20汽水的电水壶插在该插座上,这时插座屏幕上显示如图乙所示,当水烧开至100。(:时,屏幕显示如图丙所示。已知电费单价:0.50元);c次=4.2x1。3(题-)(1)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2)电水壶的实际功率为多少瓦?(3)电水壶烧水的效率为多少?(结果保留2 位小数)时钟 14:2023电 压2182V、电费 00:00元/时 钟M S2q电 压2182V电 费00.15元甲 乙 丙第 10页,共 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工作的,故A错误;从 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衣服,是利用的大气压,故B错误;C、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C错误;。、密度计是利用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故。正确。故选:D。正确分析图中工具、仪器的工作原理即可解题。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物体与物理规律的对应关系,体现了物理知识或规律对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在平时要注意发现和积累。2.【答案】B【解析】解:A、超导体没有电阻,如果电动机的线圈用超导材料制成,当电动机通电时;电动机不会产生电热,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B、5 G和4 G信号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所以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3 x 1()8 772/5,故 B 正确;C、太阳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现有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故。错误。故选:B。(1)假设导体没有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不会产生热量;(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 x 1 0 8 m/s;(3)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4)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的裂变。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要熟记这些知识。3.【答案】C【解析】解:A、由图甲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侧流入、右侧流出,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指向B端,所以通电螺线管的8 端是N 极,故 A错误;8、由图可知,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叫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 8 错误;C、测电笔在使用时,手应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使导线、测电笔、人体、大地之间形成通路,这样才能正确辨别火线和零线,故 C 正确;D,图丁中水平放置的指南针受地磁场影响,指针N 极总是指向地理北方,故。错误。故选:Co(1)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通电螺线管的N 极;据此判断螺线管的极性;(2)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3)测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手一定接触笔尾金属体,但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4)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小磁针放在地球这个磁体的磁场中,即可指南北。本题考查了安培定则的应用、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地磁场以及试电笔的使用,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4.【答案】A【解析】解: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3g,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3g。故 A 不正确;8、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口罩拥有很强的防护能力,是因为带静电的熔喷布能吸附轻小的飞沫。故 8 正确;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故 C 正确:。、潮湿的口罩晾干的过程是水吸收热量汽化成为水蒸气的过程。故。正确。故选:Ao(1)根据对口罩质量的了解作出判断;(2)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第12页,共25页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要能够从生活现象找出用到的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出题,这是中考出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需要引起注意。5.【答案】C【解析】解:A、小小秤蛇压千斤,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不属于等臂杠杆,故A 错误:8、摘不到的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 B错误;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力非常微弱,故 C 正确;。、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属于凝华现象,此过程放热;化雪属于熔化,此过程吸热,故。错误。故选:Co(1)秤杆在使用时秤泥与被测物体对秤杆的作用力可看做动力与阻力,当动力臂远大于阻力臂时用较小的动力就能使秤杆平衡,达 到“小小秤坨压千斤”的效果;(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分子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4)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为熔化,熔化吸热。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分类、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光的反射、分子间的作用力,知识点多,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6.【答案】B【解析】解:由眼睛成像原理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他患上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 8 正确,AC。错误。故选:Bo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到视网膜上。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理解,以及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7.【答案】B【解析】解:A、“薄雾”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薄雾散去”是小水滴汽化为水蒸气,故A 正确;以 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故 B错误;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人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正确;。、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正确。故选:Bo(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分解为七种单色光,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3)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是物体在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拍照时,物距大于2 倍焦距,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物态变化、光的反射、生活中的透镜等,综合性强,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8.【答案】C【解析】解:A、A 图红灯装在干路,不论什么情况红灯均亮,A 不符合题意;B、无人或体温低于37.3冤的人经过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由欧姆定律,则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变大,衔铁被吸下,电铃与绿灯并联连入电路中,电铃响,绿灯亮,B 不符合题意;C、无人或体温低于37.3久的人经过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由欧姆定律,则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变大,衔铁被吸下,电铃与红灯并联连入电路中,电铃响,红灯亮,C 符合题意;D C 图中,红灯接在干路中,在任何情况下红灯均发光,。不符合题意。故选:Co第 14页,共 25页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的电路图,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匝数一定的电磁铁,电流越大,其磁性越强)。本题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考查对电路的分析及电磁继电器的有关知识。9.【答案】水 声 源【解析】解: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所以空气和水都可以传声;“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意思是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不应人”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水;声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减弱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难度不大。10.【答案】异种同种【解析】解: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是因为摩擦让梳子和头发摩擦带上异种电荷,因为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电子)的转移。头发呈现“怒发冲冠”的情景是由于头发带同种电荷而散开。故答案为:异种;同种。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以及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II.【答案】虚像不变【解析】解:同学们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自己虚像,由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故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虚像;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需紧扣平面镜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1 2.【答案】惯性 人和车的总重力【解析】解:(1)滑板车在滑行过程中,不再蹬地滑板车也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2)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此时滑板车处于平衡状态,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人和车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答案为:惯性;人和车的总重力。(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2)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本题通过人玩滑板车考查了平衡力和惯性,体现了生活处处皆物理。1 3.【答案】照相机靠近【解析】解: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50CM,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若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人的凸透镜(A 5。,故为完成上述实验应选用最大阻值为20。的滑动变阻器;(4)分析实验数据知,电阻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可得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答案为:(1)甲;几乎不;(2)2.9;(3)滑动变阻器;20;(4)反比。第22页,共25页(1)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进行分析,即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元件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元件串联,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根据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进行解答;(2)首先确定电压表使用的量程,然后明确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然后读数;根据电流表无示数确定电路是断路,电压表接近电源电压可以判断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断路;(3)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当接入2 0 0 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本题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考查电路设计、注意事项、控制变量法、操作过程、数据分析和故障分析。25.【答案】解:(1)只闭合开关S i,电路为只有此的简单电路,电阻心的阻值为:D U 3VRi1 =-A =-0.-2-4 =1 5。;(2)通 电 1 0 秒钟,电流通过电阻所做的功为:W =UIrt=3 K x 0.2A x 1 0 s =6/;(3)再闭合开关S 2,%、&并联,要使治和/?2 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根据P =U/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为0.64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灯的电流不变,仍为A =0.2 4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2 的电流,2 =/人-4 =0 6A -0.2/1 =0.4 4,此时7?2 的功率 2 =2 =3 1/X 0.4 4 =1.2 V/o答:(1)电阻8的阻值为1 5 为(2)通 电 1 0 秒钟,电流通过电阻飞所做的功W为 6J;(3)此时出 的 功 率 为【解析】(1)分析电路的连接,根据欧姆定律求电阻&的阻值;(2)根据勿=U/t 算出通电1 0 秒钟,电流通过电阻所做的功;(3)再闭合开关5 2,Ri、并联,根据P =U/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幻和/?2 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2的电流,根据P =U/得出此时心 的功率。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的应用等,熟知相关规律和公式,会电路的连接是关键,总体难度不大。2 6.【答案】解:(1)因为矿石浸没在水中,所以矿石排开水的体积:7僻=7=1.5巾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矿石受到的浮力:F浮=p次V胸=1 x 103kg/m3 x 1.5m3 x lON/kg=1.5 x 104N.(3)由p =/可得矿石质量:m =pV=2 x 103kg/m3 x 1.5m3 30 0 0 k g;矿石重力:G=mg=3000kg x ION/kg=3 x 1 04W;由图乙可知,矿石在2 0 s内上升了 2根,则矿石匀速上升的速度:“矿石=-T =荻 =m/s,由图甲可知,使用的滑轮组,7 1 =2,则拉力端移动的速度:v=2V矿石=2 x 0.1m/s=0.2 m/s,由P =y =y =F u可得电动机对绳子拉力:F=-V2X1()3W0.2m/s=1 x l O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用_(G-F浮加_-Fnh3X104N-I.5X104N2X1X1O4/Vx 1 0 0%=75%;(3)矿石对地面的压力为:F=G=3X104/V;矿石对地面的压强为:p =-3x):1.5 x 1 06P a ou S 2 0 0 x l0-4n2答:(1)矿石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5x 1 0 4/V;(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3)矿石对地面的压强为1.5 x 1 06P a o【解析】(1)由于矿石浸没在水中,矿石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矿石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矿石受到水的浮力;(2)利用zn =p V求矿石质量,再利用G =m g求矿石重力;第24页,共25页由图乙可知,矿石在一定时间内上升的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匀速上升的速度;由图知,使用的滑轮组,n =2,拉力端移动的速度等于开始上升速度的2 倍,利用P =/=F=产求电动机对绳子拉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需=%=爷;(3)根据p =算出矿石对地面的压强。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以及压强公式的应用,以及使用滑轮组时拉力、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计算,要求灵活应用相关公式。2 7.【答案】解:(1)根据p=蔡知水的质量为:m=p 次 V =1.0 x 103kg/m3 x 2 x 1 0-3m3=2kg,水吸收的热量为:Q 吸=c 次 m(t -t0)=4.2 x 1 03/(A:5 )x 2kg x (1 0 0 -2 0)=6.72 x 1 05/;(2)电费单价为:0.5元/(k l V,),由图丙知,这段时间内的电费为0.1 5元,则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W =0.3kW-h=1.0 8 x 1 06/,0.5兀/(阳心九)所用时间为1 2 分钟,则电水壶的实际功率为:p=t=g也=i5 oow;t 1 2 x 6 0 s(3)电水壶烧水的效率为:T =W x 1 0 0%=河 沿93 x 1 0 0%X 6 2.2 2%o1.0 8 x 1 0 6 1答:(1)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6.72 x 1 05;:(2)电水壶的实际功率为1 50 0 W;(3)电水壶烧水的效率为6 2.2 2%。【解析】(1)已知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利用、吸=。加-%)求出水吸收的热量;(2)先根据电费单价和显示费用求出消耗的电能,然后根据P =?求出电水壶的实际功率;(3)根据4=察 x 1 0 0%求出电水壶烧水的效率.本题为电热综合题,考查吸热公式、电功率公式和效率公式的运用,关键是从题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