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pdf
攀枝花市202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6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科学家的发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沈括最早发现了磁偏角B.奥斯特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C.安培最先发现了/=4的规律R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答案:C思路:解:A.沈括最早发现了磁偏角,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欧姆定律是由欧姆发现的,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是一种晶体,液态海波凝固时要放出热量B.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D.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答案:A解:A.海波是晶体,其凝固过程虽然放热,但温度不变,故 A 说法正确;B.冰是晶体,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B 说法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C 说法错误;D.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不是汽化现象,故 D 说法错误.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公路旁边安装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B解:A.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使 用 M 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故 B 不正确,符合题意;C.公路旁边设立隔音墙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8km/s答案:A解:A.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就要戴凹透镜来矫正,故本选项正确;B.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物等大可知,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不变,故本选项错误;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产生的,故本选项错误;D.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8m zs 或xl()5km/s,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o5.能源是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信息和材料是社会发展的保障。下列有关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来发电的B.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是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光纤通信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发生折射来传递信息的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答案:D解:A.核电站是利用铀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来发电的,是可控链式反应,故 A错误;B.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 B 错误;C.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故 c 错误;D.煤炭、石油、天然气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属于一次能源,且消耗后不能在短期内从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D 正确。故选D。6.下图为试验中的新型太阳能汽车,最大速度可达180 km/h,测试时以最大速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若考虑空气对汽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汽车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受平衡力的作用B.地面对太阳能汽车的支持力大于汽车自重C.地面对太阳能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自重是一对平衡力D.汽车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机械能答案:A思路:解:A,太阳能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汽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A 正确;B C.由图知道,汽车的形状是向上凸的(与飞机的机翼形状相似),汽车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时,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相当于升力),所以汽车受到的支持力要小于自身重力,则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BC错误;D.汽车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A。7.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图钉尖很尖锐C.铁轨下铺设枕木答案:AB.穿滑雪板滑雪D.书包背带较宽思路:解:A.图钉尖很尖锐,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B C D.穿滑雪板滑雪、铁轨下铺设枕木、书包背带较宽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o8.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答案:B思路:解:A.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 A 不符合题意;B.拦河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与大气压无关,故 B 符合题意;C.抽水机抽水,通过活塞上移使活塞下方的桶内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故 c 不符合题意;D.工人用吸盘搬运玻璃,是因为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大气压能把吸盘紧紧地压在玻璃上,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如图所示四个装置中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相同的是()答案:C思路: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A.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工作的,其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 A 不符合题意;B.扬声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故 B 不符合题意;C.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 C 符合题意;D.司南是天然的磁体,由于受地磁场的影响,磁体具有南北指向性,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C。1 0.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笔卡B.插座中的两个线头接触会出现短路现象C.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后,检查并排除故障后才能合上空气开关D.家庭电路中,控制各个灯的开关都要安装在零线上答案:D解: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辨别火线和零线,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接触时,即火线和零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接,一定会出现短路,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家庭中的空气开关突然跳闸,是由于短路或总功率过大导致的,所以空气开关跳闸后应先检查电路的故障,排除故障后,才能将空气开关复位,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为防止触电,家庭电路中电灯的开关要安装在火线上,当开关断开时,灯泡与火线是断开的,人接触灯泡是安全的,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1.如图所示,开关闭合,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断路,并且灯泡Li、L2灯丝断了B.灯 泡 L2灯丝断了C.灯泡Li灯丝断了D.灯泡Li短路答案:C思路:解:A.如果电流表短路,两只灯泡L、L2灯丝断了且不能发光,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故 A不符合题意;B.如果灯泡L2灯丝断了,两只灯泡都不发光,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故 B 不符合题意;C.如果灯泡L i灯丝断了,两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故指针有偏转,故 C 符合题意;D.如果灯泡L 短路不能发光,L2能够发光,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Co1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 是定值电阻,/?2是滑动变阻器。当闭合开关,/?2滑片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I,A.5 示数变化量等于V2示数变化量B.V,示数变化量小于V2示数变化量C.V i示数与A 的示数的比值不变D.V2示数与A 的示数的比值变大答案:B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 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片P 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A B.电源电压一定,由U=Ui+Uz可知,5 示数变化量等于V2示数变化量。故 A 正确,不合题意,B 错误,符合题意;C.由R上I可知,5 示数与A 的示数的比值为以,而 R i为定值电阻,所以V i示数与A 的示数的比值不变。故 C 正确,不合题意;D.由R上I可知,V2示数与A 的示数的比值为&,已知心变大,所以V2示数与A 的示数的比值变大。故 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o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 3.2 0 1 9 年 1 2 月 1 6 0,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北斗卫星系统 第 5 2、5 3 颗卫星。火箭在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答案:.静止(2).相对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1 火箭在上升过程,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由此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 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答案:(1).6 4.0 0 .0.0 2思路:(1)根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小车 运动时间和运动的路程;(2)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1,据此计算出平均速度,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对应.解:(1)观察图甲和图乙可知,小车运动到的时间为3 2 s;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为6 0.0 0 c m=0.6 m;(2)小车平均速度v=三:犁=0.0 1 8 7 5 m/s.t 32s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能从图中准确读出小车运动的路程是关键;在计算速度时要注意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的对应.1 5.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若飞轮转速是2 4 0 0 r/m i n,该汽油机每秒做功 次。答案:(1).压缩(2).2 0思路:解:1 压缩冲程飞轮推动活塞压缩气缸内的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燃机工作一个循环有4 个冲程,飞轮转动2 次,对外做功一次。轮转速是2400r/m in,该汽油机每秒做功的次数16.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粽子、吃咸鸭蛋和赛龙舟等,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_;赛龙舟时人用力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行,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答案:.见解析(2).相互思路:解:”粽叶飘香,这是粽叶的香味进入到空气中发生的扩散现象,表面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向后划桨,桨给水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会给奖向前的力,使龙舟向前运动。17.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前 5 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m、整个20s时间段内,物体的速度为 m/s。答案:(1).2.5(2).0.2解:1 由图象知,物体运动前5 s时对应的路程是2.5 m,即前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2.5m。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 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s 4m 八 一,v=-=-=0.2m/st 20s1 8.如图所示,有一个人用水平向前的力推一辆小车匀速前进,推力为5 0 N,则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 o 突然,他发现车的正前方不远处有一个人,为避免撞人的危险,他 立 即 用 10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此 时 小 车 受 到 的 摩 擦 力 的 方 向 (选 填“不变”或“改变”)。答案:(1).5 0 (2).不变思路:解:1 用 5 0 N 水平力推小车匀速前行,此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前的推力和向后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户 户 堆=5 0 N当人用水平向后的力拉车时,此时小车仍水平向前运动,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1 9.体积为0.2 8 m 3、热值为3.6 x l 0 7 j/m 3 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的5 0%被温度为2 0、质量为3 0 k g 的水吸收,则水的末温是 C。【水的比热容是4.2 x 1 03J/(k g.)答案:(1).1.0 0 8 x 1 0 7 (2).6 0解:口 2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3.6 x 1 07J/m3x 0.2 8 m3=1.0 0 8 x 1 07J水吸热后升高的温度.Q 1.008xl07J-t=-:-=8 0 Ccm 4.2xlO3J/(kg-C)x30kg所以水的末温为8 0-2 0=6 0 2 0.如图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 4 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 0g,则小球的质量为_ _ _ _ _ _ _ _ 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 甲:Pi(选填“=”或)4:5。答案:(1).5 0(2).V指 乙所以pv/.p z 4400W所以不能将额定功率1500W的空调再接入电路。由电能表参数可知电能表每消耗lkw h需要转600revs,只让空调单独正常工作2min消耗掉的电能2W=Pr=1.5kW x h=0.05kW.h60电能表转盘次数n=600revs/(kW h)x O.()5kWh=30revs22.如图所示,斜面顶端固定着一个电磁铁,闭合开关时,其右端为 极;在其右端放置一个铁质小车,发现电磁铁的吸引力不足以吸住小车,为了能吸住小车,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或)端移动.解:1 由右手定则可知电磁铁左端为N 极,右端为S 极;为了能吸住小车应增强电磁铁的磁性,需要使电路中电流增大,即滑动变阻器向。端移动.三、作图题(本题共3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6 分)23.如图所示,空气中一束光经过S 点斜射向竖立放置的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上表面,并穿过玻璃砖从下表面射出,请在图中画出该光路图(不考虑玻璃砖的反射).()空气答案:解:首先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下侧画出反射光线;光线射到玻璃砖上表面时发生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2 4.如图所示,在 C 点用力把桌腿A 抬离地面时,桌腿B始终没有移动,请在C 点画出最小作用力的示意图.解:用力把桌腿A 抬离地面时整个桌子绕8 点旋转,即 B 为杠杆的支点,直 接 连 接 即 为 最 长 的动力臂,根据力与力臂垂直,结合实际情况即可做出最小力凡25.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静止在磁场中的小磁针的N 极和通电螺线管磁感线的方向.解:由图知道,电流从左侧流向右侧,由安培定则知道,螺线管的右端为N 极,左端为S 极;磁感线在磁体外部是由N 极指向S 极的;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小磁针的左端为S 极,右端为N 极,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图1分,共20分)2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个小组的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的错误之处是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乙所示,则图乙中(选填“A”或 B”)是沸腾前的情况;(3)水沸腾时,温度(选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答案:.见解析(2).B (3).不变思路:解:(1)U 经分析温度计使用过程中的错误之处为:读数时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2 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故图B是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故图A为沸腾时的现象。(3)3 J 由(2)可知,水沸腾时,整个容器水温相同,不变化。2 7.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 的 像 的 大 小(选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 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3)改变A的位置,分别测出A和 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选 填“相等”或“不相等”)。答案:(1).不变(2).不能(3).相等序号123A到玻璃板的距离/c m3.0 05.0 08.0 0B到玻璃板的距离/c m3.0 05.0 08.0 0思路:解:(1)口1 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将 蜡 烛 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会变化。(2)2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3)3 由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 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6 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10。)、滑动变阻器(4 0 C 0.5 A)、开关和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闭合开关前,应该将滑片P置于 端;(2)小明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某次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此时定值电阻消耗的功率为W,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Q;(3)同组的小红同学想要探究“导体中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她乂找来了两个阻值分别为5。和 2 0。的电阻,用图示电路,为完成三次实验,则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小预设值是 V.答案:(1).A(3).0.4 (4).2 0 (5).2解:(1)电源电压为6 V,定值电阻为1 0 C,由欧姆定律,电路的最大电流为:/=且=处=0.6 A,R 10 Q故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灯串联,如下图所示:闭合开关前,应该将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处的A 端;(2)小明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某次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此时定值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I2/?I=(0.2 A)2x l 0 Q=0.4 W;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常6V0.2A-10 Q=2 0 Q;(3)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当用2 0。的最大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也最大(电压表示数最小),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分压原理有:,即Uv 尺大6V-Uv 40c=则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小预设值是:U v=2 V.2 9.下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Bto W10Q甲 乙(1)通电后透明容器中电阻丝的内能增大是通过(选填“做功”或 热传递”)方式改变的;(2)观察图甲中的A、B 管,在通电时间相等时,发 现 B 管液面上升得更高,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 有关:(3)采用图乙中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是否有关”时,右边透明容器中应该选用阻值为。的电阻丝;(4)当家庭电路中的导线连接处接触不良,有时会产生高温,容易引发火灾,图_ _ _ _ _ _ (填“甲 或“乙”)的实验结论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答案:.做功(2).电阻(3).5 (4).甲解:(D U J 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透明容器中电阻丝的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的。(2)甲装置中,将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他们的电流/与通电时同f相同,电阻不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左边容器中的电阻小于右边容器中的电阻,由。=尸放可知,右边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升得较快,即 B 管液面上升得更高,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阻有关。(3)3 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是香有关”,应控制电阻大小相同,所以右侧容器中应选用与左侧容器相同的电阻丝,故应送用阻值为5Q的电阻。(4)4 当家庭电路中的导线连接处接触不良时,接触电阻较大,根 据 Q=/2 次 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容易引发火灾,故图甲中的实验结论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现象。3 0.小闻和小宁想测石块密度,器材有:天平、祛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1)小闻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祛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g;5登 20 ga.a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0 1 2 3 4 5g-甲(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a.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 0 3 g: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的总质量为1 45 g;c.通过计算,石块的密度为 k g/m3;(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 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 密 度 值 将 (选 填“偏大”或“偏小”)。答案:.右(2).7 2 (3).2.4x 1 03(4).偏大思路:解:(1)口 由题意知,分度盘中指针向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2由图甲知,石块的质量为m碘=50g+20g+2g=72g(3)网 由(2)知,石块的质量m石 块=72g由步骤b可得,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145g-72g=73 g在步骤a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则倒出水的质量例 水=103g-73g=30gm由题意知,石块的体积等于从烧杯中倒出水的体积,由0 =可得,石块的体积y-y-倒 水-_ 30cm3石 块 倒 水 一 -i.o g W则石块的密度。石 块=2.4g/cn?=2.4xl03kg/m,七块30cm(4)4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高于标记处,则倒出的水偏少,造成石块的体积测量值偏小,由P=可知,测得的密度值偏大。五、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31小题4分,第32小题6分,第33小题8分,共18分)31一辆小轿车,质 量为1.8 t,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lOOOcm?,小轿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它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为644N(空气阻力不计,汽油热值=4.6xl07j/Kg,g=10N/kg)。求:(1)该小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2)该小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多少kg汽油?答 案:(1)1.8xlO5Pa;(2)7kg思路:解:解:(1)由题意知轿车质量为m=1.8t-1.8 x 1 (Pkg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小轿车重力耳=G=1.8xl()4N压强F,1.8xlQ4N可-lOOOxKT4n?=1.8xl05Pa(2)有用功吗j=%s=644N xlOOxlO3 m=6.44 xlO7J%由=7 7 得6.44 xlQ7 J20%=3.22 xlO8 J即。放=%=3.22*10村由。放=9 得Q放 3.22 x 1()8 jm=-q 4.6xlO7J/kg=7kg答:(1)该小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L 8 x l 0 5 p a .(2)该小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 0 0 k m 消耗7 k g 汽油。3 2.如图所示是一台起重机在江边工作的示意图。现在用此起重机从水中把重1.5 x 1 0 4 N、体积为0.6 的物体匀速提起。已知物体在水面下时,滑轮组的钢丝绳自由端拉力尸为3 7 5 0 N,物体受到的拉力尸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则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求:(不计摩擦和绳重,水=L 0 x l()3 k g/n Ag 取 1 0 N/k g)(1)受到的浮力和拉力产;(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动滑轮的重。答案:(1)6 x l O3N,9 x l O3N;(2)8 0%;(3)2 2 5 0 N思路:解: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咻=0 6 m,物体受到的浮力%=2遥/=1.0 xl()3kg/m3 xlON/kgxO.6m物体被匀速提起,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 =G-=1.5X104N-6X103N=9X103N(2)由图知,拉着动滑轮绳子段数为,2,拉力尸移动的距离为3 力,由题意可知,在水下面时,物体受到的拉力尸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吗厂 扁 9X1()3N-3x3750N80%则动滑轮重力为G动=3E-=3 x 3750 N-9X103N=2250 N答:(1)受到的浮力为6 x 1 0 3 N,拉力为9 x 1 0 3 N。(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 0%。(3)动滑轮的重力为2 2 5 0 N。3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为6 V 不变。灯泡L标有“6 V 3 W”的字样,定值电阻R=4 0 C,生 为标有“2 0 C 1 A”字样的变阻器。求:(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1)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2)当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 2、S 3时,滑动变阻器在最大阻值处时定值电阻拈消耗的功率;(3)当闭合开关,、S 2、S 3时,整个电路工作1 0 0 s消耗的电能。答 案:(1)1 20;(2)0.4 W;(3)390 Jo解:(1)根据题意可知a (6 v)-R.=乙=12C;L PL 3W(2)当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 2、S 3时,两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在最大阻值处,则一J=0.1A+&40Q+20Q=产此=(0.1A)2 x 40Q=0.4W;(3)当闭合开关S、S 2、S 3时,灯泡与定值电阻并联,则尸=6+匕U2 U2(6V)(6V)+-=3.9WK a 40Q 12QW=Pt=3.9WX100S=39()J;答:(1)灯泡电阻为1 2C;(2)定值电阻消耗的功率为0.4 W;(3)消耗电能39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