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第三单元学习活动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资源ID:96164099       资源大小:38.8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第三单元学习活动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第三单元学习活动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 感受不同领域学者的创新意 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2.掌握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 学会在阅读时抓住关键概念、术语和关键语句, 理清文章思路, 理解和 把握文章主旨。 3.尝试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思考问题, 借鉴课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 得出自己的结 论。 4.把握知识性读物的特点,学习文章说明事物、阐释事理和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这类文章严谨、 准确的语言风格;写作说明事理的文章。 整体分析 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 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 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 服务社会的能力。”课程标准将众多文类归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 其中有些适合在综合性的语 文活动中自主学习,有些则更适合师生进行课堂学习。教材选择“知识性读物”这类文本,聚焦于介绍性 较强的科普文章和比较浅显的学术论文, 交由师生通过文本学习完成-系列学习任务。所选的四篇文章既能 让学生感受科学研究、自主探索过程中的思维和情志,也有利于他们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适宜的表述方 式。选文难度有浅有深,内容兼综古今、中外、文理,有利于构成比较宽广的学习场域,形成比较复杂的 文本间性,方便展开任务式、情境化的学习。 作为该任务群必修阶段的第二个单元,本单元以“探索与创新”为人文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索 的动机、过程与方法,在获得科学认识的同时,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思考的价值,激发科学探索意识、创 造激情和理性精神。在书面表达方面安排了“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写作任务。 研究的艰辛过程,展现创新意识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或叙述自己的教育历程以及走上青 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两篇文章,或叙述科学科研道路的经过, 都表现了科学家探求真知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以及他们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无穷乐趣。学习这两篇文 章,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其中的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透过平实而严谨的文字感受作者 的科学精神。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实际过程,激发为人类幸福探索自然、探 求新知的使命感。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论文,有比较浓厚的学术色彩。文章条分缕析地介绍了中 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表现出这些特征的原因,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价值, 语言平实,表达准确,逻辑清晰。学习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初步认识中国建筑的特征;然后以此为基础理解作者对这些特征背后带有普遍性的规则的论述,深化对中 国建筑的认识,从而自觉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说“木叶”是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文章 分析细密,举证丰富,充满了浓厚的诗意,是一篇优美的文学论文。作者先从古典诗歌中很少用“树叶” 而是多用“木叶”说起,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然后大量例举古代诗歌中的语言现象,分析“木叶”“树” “叶”“落木”等各种意象的特点, 论述了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征。学习时, 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 构,把握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独特的学术风格。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鉴赏文中的大量诗歌名句, 学习作者运用的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力。 本单元的写作活动是“清晰地说明事理”,安排了两个任务:一是说明自然、社会现象中的规律或道理, 二是说明常识背后存在的某些事理。这两个任务一个指向“探究所得”,一个指向“生活所悟”,适合不同 类型的学生。教材对文章写法的指导比较明确,比较值得注意的有三点:第一,写作是把握事理这一综合 活动的一部分,不能仅仅考虑在技术层面上提高写作水平;第二,要读写结合,学习课文中的说明事理的 部分,将解说与阐释结合起来,而不能以“说步骤”“说过程”等替代对事理的说明;第三,要有明确的对 象意识,注意说明事理的文章首先要“合理”。这三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多加关注。 课文解读 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这篇文章根据屠呦呦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以及发表的论文编写而成,由作者本人审定。文章回顾了 作者和她的团队多年执着探索,最终发现青蒿素的治疟作用并拯救成千上万患者的历程,展示了科学发现 之不易、科学家的担当精神以及科学发现道路的艰辛。 文章由引言以及各小标题所领起的部分组成,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讲述获奖事由,阐述现代科学和技术以及中国传统医药学在发现和提取青蒿素过程 中的作用。第二部分由“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组成, 叙述屠呦呦团队的科学探家和研 究历程。第三部分包括“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闸述屠呦团队在青蒿素研究上的成果。第四部分总结 全文,概述近年来中医药学的新贡献,表达“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的观点,呼应 文章的开头,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是很有特点的,展示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风采。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主旨明确,立意高远。这是一篇介绍科学发现成果、叙述科学研究过程的文章,在对事实的陈 述中,洋溢着科学家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比如文中写到,屠呦呦团队迎难而上,接受对抗疟疾的国家级重 任, 不辞辛劳地从收集的几千个药方中挑选出 640 个具有抗疟作用的, 再从其中的 200 个方药中提取了 380 余种提取物,历尽艰辛终于获得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为确保新药对人体的安全性更是以身试药。在平 实的叙述中,展现出科学家对研究的执着和对国家人民的使命意识。又如,整篇文章从标题到中间的叙述 再到结尾,不管是直接的叙述还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议论,作者始终不忘彰显中医药学的贡献。这使得文章 具有丰厚的教育价值,有助于教育学生自觉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第二,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首尾呼应。文章从获奖感言开始,首先简单介绍个人的经历, 提出中医药学的价值和意义,突出主题;进而按照时间顺序介绍研究的过程和遭遇的闲难,表现研究者克 服困难时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接下来又介绍了他们的进步研究,更凸显了传统中医药学对世界科学和 人民的意义,从而向读者清晰地星现了屠呦呦科学团队的贡献,展示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然而文章并不止 于此, 在结尾部分叉再次强调中医药学对世界巨大贡献, 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彰显并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第三、语言严谨、朴实、准确,充满了理性的力量。本文语言体现了实用文的典型特点,设有华丽的 辞藻,也不用繁复的修辞,而是以平实、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这样朴实无华的文字,让读者能够比较顺 畅地把提作者所要重点叙述的事实和道理,从而获得科学的认识。这样的语言风格,显示了科学工作者理 性求实的精神,值得深人体会并加以借鉴。 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本文是一篇带自传性质的文章,通过童年和青少年阶段的三件小事,简述了作者成为一名卓越的理论 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 教学本文时,可以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开门见山地 指出“童年的两件趣事”对“我”成为理论物理学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部分(211 段) 主要记叙了 作者童年时对鲤鱼世界的观察和想象。作者对司空见惯的鲤鱼世界的强烈兴趣和无限的遐想,初步展示了 “我”在探究大自然时所表现出的想象力。鲤鱼们看不到水池之外的世界,并不代表那个世界没有意义。 作者进一步设想一个鲤鱼“科学家”被抓走然后返回的情节,表现了它们认识的局限性。在激发读者的探 究兴趣的同时,让人忍不住为作者头脑中的奇特幻想而大加赞赏。第三部分(1218 段)介绍了作者对爱 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的强烈兴趣与青少年时期的探究尝试。作者少年时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 发了他的探究兴趣。文章连续提出几个疑问,表达了一个少年人对科学的强烈好奇心和急切的求知愿望, 和他有毅力有恒心的性格。接着又更进一步,描写作者青少年时期开展科学实验的经历。高中时代,本应 自由自在地玩耍,享受青春年华,但作者却不辞辛劳,到处寻找材料,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建造电子感 应加速器正是因为他有这样脚踏实地、不惧艰辛、不怕寂寞的探求精神,后来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物理 学家。 从水池边对鲤鱼世界的幻想,到对爱因斯坦未竞之业的好奇,再到高中时期的科学实践,作者向读者 展示了他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历程,也展示了想象力、兴趣和实证精神在科学研究事业中的重要性。 本文的科学知识背景颇为艰深,读来却平易亲切,通俗易懂。这主要得益于文章有如下特点:第一,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整体上,作者并没有按照从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时间顺序叙事,而是选出 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 突出展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旁 及其他成长的经验。作者成长过程中肯定还有很多困惑,有丰富的阅读和思考,这些是怎样启发、引导他 研究的?其中想必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制造“我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 这就使得文章叙述不蔓不枝,重点突出,也便于读者了解。 第二,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这篇文章充满了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比如说小时候去 茶园看鲤鱼, 作者会设想“它们的世界一定奇妙无比”,既让人大感意外, 又产生了继续阅读的兴趣。果然, 接下来作者的行文让人倍感惊喜,一个小男孩“坐在距离鲤鱼仅仅几厘米的地方”,饶有兴趣地设想那个 “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的事情,鲤鱼们的困惑不解、鲤鱼“科学家”因为被投进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而 惊诧不已作者通过这一系列奇异而富于魅力的想象,让别人眼中习以为常、视若无睹的世界充满了趣味, 同时又给人以科学的启发。文章的叙述手法也很有表现力。作者阐述他在学校被伟大科学家所影响时,并 不直接说出那个人是谁,而是用充满诗意的语言直抒胸臆,极尽描述之能事却始终不说那个人到底是谁, 营造出一种悬念,然后揭开谜底,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读来远比平铺直叙来得有趣味。要言之,由于文 章将焦点集中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富有想象力,行文充满趣味,所以不但不会把普通读者拒之门 外,反而会吸引人沉醉于作者所营造的神奇世界中。 第三,充满了科学精神,富有启发性。本文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 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首先是想象力。科学是需要想象力的,想象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 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象 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其次是兴趣。科学有枯燥的一面,同时又充满乐趣,而 乐趣又来源于强烈的兴趣。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捉迷藏”的“游戏”, 是他们人生最大乐趣之所在。正是这种乐趣使他们在研究中乐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还有实证精神。丁肇中说过:“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科学发展的 历史告诉我们,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应有格 物致知精神) 有了想象力, 有了兴趣, 那只是有了成为科学家的基础, 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 一味地空 想,就无法达到真理的彼岸。 8 中国建筑的特征 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科学论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弘扬中国建筑优良传统的热切愿望。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学 家,为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这样一位学者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再合适不过了。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提出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这一观点,并从地域和历史, 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阐述中国建筑的影响,语言简练准确,让人对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性及影响力形成初 步的认识,这是全文的引论。 如此有影响力的中国建筑具有哪些特征呢?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将这些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 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从立体构成来说,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 (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就平面布局而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 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 (三) 至(五) 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 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即以“木材做 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其与现代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建筑从 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 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斗拱不但可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 还具有装饰作用。(五) 说 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屋顶形成斜坡或曲面。在介绍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作者进入局部。(六)至 (九) 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 介绍屋顶, 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 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像翼舒展”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 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中国建筑在使用颜色方面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 中使用朱红色, 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 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大到结构部件、脊吻、 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九)说明中国建筑在材料方面的装饰特点。 这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从整体到局部,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 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在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拘束性”,表现出同一性, 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 同的情感, 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 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 “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 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三段,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哪 怕是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特点。作 者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 国的建筑事业服务,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既呼应了文章的开头,又得出了立 场鲜明的结论,给人以深刻的启发。阅读本文,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科学探究精神,体会到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作为一篇典型的科学论文,本文有着鲜明的特点。 第一,视野开阔,指向精准。作者立足当下中国,放眼古今中外,展现出古今、中西对比的明确问题 意识,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素养,也体现出他服务社会大众、探索民族传统的精神。第二,逻辑严谨,条 理清晰。文章首先引入概念,界定“特征”的时间、地域范围;然后阐述概念的内涵,介绍中国建筑九个 方面的特征,由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让读者对中国建筑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 了解;接下来从理论上阐述中国建筑的“文法”,分析中国建筑与其他民族建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可译性” 的问题,最后阐述本文的主旨,指出中国传统建筑对于“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的作用,深 化了文章的主题,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就此完成一个完整而严谨的论述。 除了整体上的论述有严谨的逻辑性外,在进行具体的论述时,本文也表现出严密的逻辑性和清晰的条 理性。比如说在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时,作者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结合从下到上的空间顺序安 排,材料丰富,例证确凿,观点明确,读来并不让人觉得晦涩难懂。作为一篇科学论文,这篇文章经常使 用较长的语段来进行表述,这时作者一般以一个清晰的主题句领起或收束语段,内部用总分或分总的形式 来呈现,在局部结构上同样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性。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细加感受。 第三,语言简明、严密、准确。比如,在界定特征体系的形成时间时,作者说“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 代遗址证明, 至迟在公元前 15 世纪, 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已经”和“基本上”这两个词 语准确、严密,符合科学论文的语言特点。文中类似的例子很多,可以引导学生细加品味,对作者语言简 明、严密、准确的特点有更深的认识,也更深刻地感受科学论文的严谨。 第四,合理设喻,将比较复杂的问题论述得通俗易懂,易于把握。例如,谈到中国周边地区的建筑和 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时, 作者将之比作“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形象地阐述了它们属于一个 系统(大家庭)的观点。在谈到中国建筑的法式时,作者合理设喻,把这些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 例法式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而把梁、柱、枋、檩、门、窗等称为我们建筑上的“词汇”,化艰深为浅 显,展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又比如,用语言和文学中的“可译性”为喻,解释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 能的一致性和相通性,让人能够获得明确的认识。至于作者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打比方来论述,如“建筑的 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官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 一轩、一楼”中,“大文章”“小品”等比喻的使用,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事物的在建筑体系中的特点,让 人读来平易亲切。 9 说“木叶” 这篇文章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说起, 结合大量古诗名句, 对“木叶”“树叶”等的不同艺术特 征及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指出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只在于凭借显在的 和外露的意义,而更在于它的潜在的意义或者说暗示性。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 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木叶”是 诗人笔下钟爱的艺术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文章开篇交代“木叶”的来源,从源 头上揭开“木叶”这个意象的神秘面纱。接下来在第 2 段以“木叶是什么呢”的设问开头,说明“木叶” 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木叶”产生 了不少的佳句,到杜甫的“落木”则发展到极致。至此明确指出,从最开始用的“木叶”,到后来的“落 木”,实际上是诗人大胆的艺术追求。文章第 3 段继续阐述“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之所以不同, 关键在于“木”字,引出本 文要论述的重点,也就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46 段)是文章的重点,主要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特征。 第 4 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一含有落叶的因素。这里作者提出“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 合才用木字呢”的问题,指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 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接下来,作者借助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进 行了一场充满诗意的“高木”和“高树”之辨,指出高树给人饱满的感觉,高木则给人空阔的感觉,进而 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 5 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阐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 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组合起来, 成就了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比如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 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 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人们想起树干, 而不大会想到叶子,“叶”因为其繁密性而常被排斥在“木”的 舒朗的形象之外,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木”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也因“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 联想”,如周邦彦满庭芳中的“午阴嘉树清圆”,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所以“树叶”并不比“叶”多 一些含义,就势指出“木叶”异于“树叶”之处,并且引出了下文要论述的“木”的第二个暗示性特征。 第 6 段,阐述“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相对“树” 与“叶”颜色接近而言,“木”可能是透着黄色的, 是干燥而不是湿润的。在比较充分地论述“木”的特征 的基础上,作者笔触一转,回到“木叶”上,借助丰富而富有典型性的例子,指出正是由于“木”所具备 的暗示性,“木叶”也具备飘零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带来疏朗的清秋的性格。至此, 作者清楚地阐述了 “木”的特点与“木叶”的性格之间的联系,读来让人既感受到作者的学者素养,增加了审美鉴赏的知识, 又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对中国传统文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第三部分也就是第 7 段,这是本文的小结。 作为一篇文学论文,本文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知识性、思想性强,说理由小见大,层层深入,行文 活泼自由,富有文采,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努力探究文学的规律性。作者在治学中,总是试图从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并“直指根本,与整个文学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葛晓音)。说“木叶”是他的这 一努力的具体而微的体现。这就使得本文既有理论意识、宏观意识作为主线,又总不脱离具体文本, 始终以微观透视作为立论的依据,善用归纳、辨析之法,不为凿空之论。 第二,善于“卖关子”。这里的“卖关子”,也就是说不直接抛出观点,而是凭借出色的问题意识,在 别人视若无睹之处提出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意愿。本文开篇时并没有致力于直 接阐发“木叶”的内涵,而是从古代的诗歌钟情“木叶”而少用“树叶”说起,向读者提出问题:古代的 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用“树叶”呢?以此为基础,作者向纵深发展,挖掘“木”的内涵。从屈原在“洞庭波 兮木叶下”中创造性地发现“木叶”的奥妙,到杜甫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对“落木” 的再创造,初步揭示了古代诗人的继承与创新。第三,真切而富有个人特色的体验。作者既是诗人,又是 学者,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又有丰厚的古典文学素养,这两者相辅相成,使他能够自如地出入于各种 诗歌语境,将比较复杂的文学鉴赏问题解说得形象生动、清楚明晰。比如说,不管是一开始对古诗词中多 用“木叶”而不是“树叶”这一现象的梳理,还是对“木叶”暗示性特征的分析,作者均引用了大量的例 证,名篇佳句信手拈来,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体验。又比如,为了将对诗歌语言暗示性问题的阐述落到实 处,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如“木叶”与“落木”,“高树”与“高木”,“树”与“木”,“木叶”与“落 叶”“黄叶”等的对比, 其中关于这些意象的共性与差异性的精微而细致的论述, 再次体现了作者卓越的学 术造诣, 以及充满了诗人气质的敏感心性, 读来让人既深深折服, 又觉趣味盎然。由于说“木叶”有较 明显的个人色彩,因此,对此文的结论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异议。比如说,作者为了阐述“木叶”的艺术特 征,征引了大量的古典诗歌,他所选材料自然可以证明所论述的观点,但是也有学者另选诗例,得出不同 的结论:而关于“木”“树”之辨,“木”是否有秋的意味,“高树”和“高木”等是否的确如文中所阐述的 那样差异巨大等,这些问题亦各有疑义。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材料,一方面深化对古典文 学和古典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情境设计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织了白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与发现, 属于知识紧读物。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用性阅支和交流”这一任务群中对“知识性读物”提了要求:“自主选择一部介绍最 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或流行的社会科学通俗作品阅读习。教材的单元导语也指出“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 性读物的阅读方法, 发展科学思维, 培养科学精神”,可见, 对教材中的四篇知识性读物的学习是自主阅读 研习整本知识性读物的基础,学生需要带着课堂学习的体验进行更广泛,或许也更深入的实用性阅读。 需要注意的是,对科学精神的感受与培养有时会被太过细碎和功利的学习目标挤占,学生在阅读知识 类读物时,可能习惯于停留在理解读物中所介绍的知识上,而没有去发掘学者们发现并探究知识的思维方 式,阐述知识的逻辑构架和语言形式,以及审视甚至质疑既有知识的态度。学生需要对知识性读物的价值 有全面的重审和反思,细绎文本,才能将“科学精神”内化。 这个单元的学习以大任务为驱动,让学生置身于重新设计布置图书馆的学习活动情境中,思考知识类 读物区域的安排和布置,从这一类读物的特征、价值、阅读方法、语言特点等多角度,反思阅读知识类读 物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又通过上架摆放图书的任务促进学生形成拓展阅读相关作品的意识。布置从图书 馆通向实验室的走道则力图引导学生在阅读知识类读物时,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营养,在思维方式和思考 路径上能有所迁移运用。完成这个强调整合和实践的大任务,需以课文为出发点,并且更强调联系多篇精 读才能把握知识类读物的内核。 学习任务 为班级公众号“像他(她) 一样思考”编撰一期文稿。 班级公众号的名称是“像他(她)一样思考”,每一期介绍 34 位各领域的专家,解说他们对事物的 认识,提炼发现与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并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一些具体问题。下一期公众号将围绕第三单 元的 4 位作者展开。请在阅读的过程中收集素材,深人挖掘,形成文稿。 任务一 自主阅读本单元的课文,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章所记述的科学探究历程, 介绍作者所阐说的不同 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取作者在阐述时用以支撑观点的材料, 了解材料的来源, 借此感知 4 位专家 的学术视野, 发现作者的知识体系与其观点、立场、视角之间的关系。整合上述学习成果, 为你 最欣赏的一位专家写一份简介,与同学交流后,完善稿件,向公众号的“炳如日星”栏目投稿。 任务二 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找出文中的主要概念, 选择合适的图表揭示不同概念 之间的关系, 进而梳理行文思路。再依据所绘制的图表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解说文章是怎样围 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整合上述学习成果,形成一个非连续性文本,向公众号的“循序渐进” 栏目投稿。 任务三 品读课文平实严谨的语言, 推敲作者的遣词造句, 探究语言与思维、思想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 的学习体验归纳出一些鉴赏知识性读物语言的方法, 形成一份学习笔记, 向公众号的“语言即思 维”栏目投稿。 任务四 任选一项写作任务, 借鉴作者阐释问题的方式方法探究具体问题。将作品投稿至公众号的“学以 致用”栏目。_ _(1)学以致用,自选一个相对陌生的诗歌形象,搜集资料,像林庚先生一样用问题推进自己的 思考, 分析这个形象在古代诗人具体诗作中的丰富含义, 并探究其暗示性的由来。以小论文的形 式呈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 (2)根据 2019 年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高空抛物行为最高 将以故意杀人罪论处。高空坠落物为什么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呢?请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 将 这一现象背后的事理清晰准确地加以说明。 关键点剖析 关键点一 对高中生而言,不仅要筛选信息了解课文所记述的科研历程或所阐说的研究成果,更要理解学者如何 发现问题,为什么能够取得突破除了归因于兴趣、天分、意志、品格,还要后的思维方式。其中思维 方式不但关乎学者的学术立场和研究视角。因此,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学术视野是促成其理解的关键。引 导学生梳理作者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分类,这样的梳理有助于理解作者所掌握的材料在阐释事理中的作用。 关键点二 借助概念分析文章的逻辑关系, 把握作者阐释的方式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区分主要概念和次要概念、 把握不同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概念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是一些必要的学习环节,但尤为关键的是探究引入概 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解决这个关键问题,首先可以从行文逻辑入手,借助合适的图形工具,梳理出作者的思考路径,在这 一路径中考察概念的位置和作用。而选择合适的图表实质上就是在发现、梳理文章的层次和各层次间的关 联,是在将作者的认知内化为读者的认知。其次也需要从其他角度,比如运用语境、概念的语言形式、概 念所处的范畴、作者的知识体系构架,来把握关键概念的特质。 关键点三 严谨准确是本单元选文共有的语言特征。当严谨的文风以平实的语言呈现时, 文章却容易被轻视为“平 易”“平淡”,而不多加推敲品析。因而在品读单元选文的语言时, 去实用性文本语言特点的标签化, 积累、 梳理严谨准确的语言并探究其价值是任务的关键。由此,我们需要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思考:其一, “严谨 准确”这一语言特点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其二, “严谨准确”除了表现在数量词、程度副词的选用上,还体 现在哪些类型的词句中;其三,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作者针对不同语境在遣词造句上的差异,感 受其不同的效果;其四,如何从文字深入到文字背后的情感,甚至思想,如何从平实严谨的语言中,感受 到学者的品格和学术精神,进而对“语言即思维”的观点有所认识。 关键点四 学习任务四提供了两个选项,在落实“清晰说明事理”的写作任务中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其一是要求 学生转化说“木叶”的学习经验, 选择一个相对陌生的诗歌意象, 感受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并探究其由 来其关健在于理解林庚先生是如何从众多的文学现象中,提出“木叶”一词为何为诗人所钟爱;树叶,为 何被冷落?又是如何在一系列的追问中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个选择贴近生活情境,所需要的物理学知识也是高一学生已经掌握的,那么我们就更容易让学生 聚焦在说明事理的步骤上:一是要对事理本身有准确深入的理解;二是需要明晰构成事理的要素,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既需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状态,按照读者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来安排说明重点和顺序,也要适当了解读者的接受情况,选择运用合适的阐释方式和说明语言。 学习进程 第一阶段 走近作品世界 活动一 1.学生自读课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章写作的相关背景知识。_ 2.通读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圈画、记录、梳理出四位作者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中的探索历程和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 为“炳如日星”栏目撰稿 活动一 细读说“木叶”,梳理作者在阐说研究成果时运用的材料,完成表格;再用相似的方法梳理另外三 篇文章用以支撑观点的材料,根据梳理的结果,分析评价四位作者的学术视野。 材料 出处 类型 作用 来源 活动二 为本单元四位作者中最欣赏的一位撰写简介。 这一学习活动可在课前完成。 学术视野指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中,研究者观察或认识的领域。考虑到学科系统本身的复 杂性,研究进程的动态化,以及研究者学术经验和兴趣学养的差异,一位学者的学术视野往往既有广度和 深度,也有所侧重并具有个性色彩。了解学者的学术视野有助于理解他们的学术立场,进而理解文章独特 的阐释角度。比如,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术视野囊括中西,他所持的对中国古代建筑成就高度肯定的观点 绝非一隅之见,而是在掌握大量资料,经横向纵向比较后的慎重判定,也因而并不随时代变迁轻易改变; 梁思成又将“诗经”“小品”等非建筑领城的内容纳入自己的论述, 能够在更高的层面把握文化的相关性 和独立性,可见他的学术视野不囿于建筑一门学科,而是开放的、通融的。 活动三 交流简介,推进认识。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撰写的作者简介。聆听小组肉其他同学交流,重新审视自己对几位作者 及其成就的认识。从“角度”“观点”两个方面,探讨作者阐释自己的学术发现的角度,整合出所用材料、 阐释角度和文章观点间的关系 第三阶段 为“循序渐进”栏目撰稿 活动一 把握内涵,理清关系 1.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聚焦两个非建筑学的概念“文法”和“词汇”,通过近义词的辨析, 理解它 们在文中的意思及两者间的关系。 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学生容易将“建筑特征”误认为学习重点, 而为相关术语所困, 囿于细节而 忽视了文章的思路和观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学习重心从“写了什么”转向“怎么写的”。 理解“文法”和“词汇”在文中的含义有两种方法,既可以直接通过从界定概念的句子,即“归根说 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 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中找出核心词“规则和惯例”来理解概念,也可以通过作者 使用的一组近义词,包括“风格”“手法”“惯例”“法式”等进行辨析,充实对概念的理解。 2.找出说“木叶”中重要的概念,运用表格,比较并呈现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说“木叶”中的重要概念除了“木叶”以外,还有“树叶”“落木”和“落叶”等,这两组概念在 字面解释上是一样的,但在诗人的心目中却有相当的差别。这些差别是如何产生的?与哪些因素相关?可 以让学生设计表格梳理概念蕴含的要素及特征,表格也能将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更明显地呈现出来。 活动二 选择图形工具,呈现行文思路 1.聚焦中国建筑的特征,从逻辑层面认识到引入关键概念的必要性。 完成这一环节可以分两步。第一步, 把握概念内涵, 分析“文法”“词汇”与前文介绍的建筑特征的关 系。可以在前文介绍中国建筑九大特征的文字中发现:梁、柱、窗、墙、斗拱、庭院这些建筑上的“词汇” 均已出现,借此明确“词汇”是构成建筑特征的要素;还可以细读第 14 自然段,分析包含“怎样”和“之 间 ”的两组分句,理解关键概念间的关系:建筑特征为表,建筑“文法”为里,建筑“词汇”经由“文法” 的组织, 形成建筑的结构, 表现出具体的特征。第二步, 是紧扣概念特征, 分析“文法”“词汇”与后文作 者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尝试联系创作背景,提出质疑:文章发表于 1954 年,新的时代开启了,惯例、规 则、法式还适用吗?随之从“文法”虽有拘束性,更有灵活性,可以适应变化,解决新的问题,理解其对 作者观点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

    注意事项

    本文(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第三单元学习活动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为本站会员(八戒)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