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消息二则》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96164182
资源大小:14.7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课《消息二则》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1课消息二则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把握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层次结构;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悟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4.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体会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和立场。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人本互助、多媒体 课 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提问:你获取新闻的途径? 预设:网络、电视、电台(广播、收音机)、口口相传、报纸 阅读教材p1-2,积累如下常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是自学检测,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又是知识的积累,为学生利用新闻基础知识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1.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2.新闻的不同体裁: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 3.新闻的特点:准确性(客观性)、时效性 二、走近消息 1.积累词语 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 锐不可当 泄气 督战 歼灭 要塞 业已 2. 新闻播报诵读:如果你是播音员,要向全国人民播报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会怎么播报?用适宜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播报这两则消息。 要求:接龙形式,每位同学读到一个句号为止。 若前一个同学读错,后一位同学重读该句。 语速保持中速,吐词清晰标准。 点拨:把握语气、语调、语速、节奏等要素。新闻以陈述事实为主要内容,它不像散文、诗歌那样在情感表达上强烈而直接。新闻中很少用到叹号、问号等,所以播报的时候一般采用陈述语气。另外,要读出导语和主体之间的层次感,导语和主体之间停顿的时间可以稍长一点。像本课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在播报的时候声调可以高亢一些。 3.解题:什么是消息?(结合p17,标记出相关知识) 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报道事情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传播新近事实。 4. 消息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标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电头)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导语)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主体)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结语) 标题、电头、正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请批注第二则消息的结构,用不同的记号勾画。 5. 试用最简洁的语言(稍详尽的语言)概括消息大意。 概括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概括2: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概括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概括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三、熟读消息 细读第二则消息主体部分,填写下表。 渡江时间 兵力 遇敌情况 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西路军 九江安庆 东路军 南京江阴 透过上表,请归纳消息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准确性 任务一:体会消息语言的准确精练 “至发电时止”可以换成“到目前为止”吗? 思路:1.判断;2.解释;3.分析效果;4.总结。 不能换。“至发电时止”指到电文发表的时间为止,时间交代十分明确,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目前”只表示“在说话的时候”或“现在”,交代的时间不精确,所以不宜替换。 1.“西起九江(不含)” 2.“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3.“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学生自主品析以上三句话的语言特点,并分享,师酌情指导。 不能去掉。“不含”是不包括,说明九江不在渡江范围内,准确反映了渡江范围,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如去掉,则说明九江也在内,不符合事实。 不能去掉。“大约”是大概人数,不是具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如去掉,则说明是具体三十万人,过于绝对。 不能去掉。“广大”指大部分,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如去掉,则说明是国民党全体官兵,不符合事实。 任务二:感悟消息中的作者情绪 新闻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应是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主观看法的。再次浏览全文,说说你从文中看到作者的主观看法和情感没有? 示例1:“万船齐发,直取对岸”让我感受到解放军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战斗气势,以及不胜不归的决心,作者的赞美之意也蕴含其中。 学生研读文本,批注从消息中读出的作者情绪,并在班内进行分享。 分享格式:某个词句带有作者的主观看法,我感受到: 。 示例2: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充满嘲讽、蔑视的意味。讽刺汤恩伯过高估计了东面防线的坚固性,过低估计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的狼狈,又可体现解放军的神勇,感彩鲜明。 示例三: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3.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5.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6.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7.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我”字以个体代总体,既表明严重的立场,又将舍我其谁的雄心与豪情、自豪感与归属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字也增加了亲近感与亲切感,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更能鼓舞人心。“我”中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情怀,有纵横天下的豪迈气势,有此战必胜的决心与胆略,有作为领导者的自豪和骄傲。 五、课堂小结 新闻里不仅有新鲜的时事,还有鲜活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每一则新闻里都有都蕴含有不一样的意味。古人最初造字的时候,“闻”字是一个人举手遮住一只耳朵,露出另一只耳朵,在专注的倾听的形象。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信息,大家要学会有选择的接受,独立的判断,这样你就能通过新闻这种实用性文体了解大千世界,感知社会人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2节课学会读懂新闻,进而能写出新闻,把校园发生的新鲜事分享给更多的人。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 新闻 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四类型:消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通讯 三特点:准确性、客观性、时效性 消息 六部分: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