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96167009       资源大小:16.3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春望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读懂古体诗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读懂古体诗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一、课前对话,导入新课师:公元756年7月,爱国诗人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 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好,去投奔肃宗。可是途中被安 史之乱的叛军俘虏,带到已经失守的长安,他亲眼目睹了沦 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忧国思家,不免感慨万 端,于第二年的三月写下了春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 起来走进春望这首古诗。二、探索新知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 四、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参考答案】尾联形象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 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五、总结春望集国优、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读后让人百 感交集。诗人借景抒情,言为心声,真切动人的矶珠般的词 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 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 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 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濒,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 炙人口,历久而不衰。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 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写作背景选自杜诗详注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是杜甫 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 月,杜甫从廓州(今陕西富县)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 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 认准字音搔(sAo)、簪(zOn)词类活用城春草木深(名词做动词,到了春天)词语解释(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3)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6)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二月:正月、二月、三月。(7)抵:值,相当。(8)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10)浑:简直。(H)欲:想,要,就要。(12)胜:受不住,不能。(13)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 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二、整体感知1、师:注意朗读节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另V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师提示:读出诗歌韵味重音:强调的字词读得重、响。如春望中“破、深、 溅泪、惊心、三月、万金、搔、不”需重读。语气:依据诗歌的内容、感情。2、师:试着翻译古诗预设: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 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 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 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 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三、仔细研读1、诗歌描写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预设: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2、师:诗歌的首联写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 特点?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写了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 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 苍苍,使人满目凄然。3、师:作者都“望”到了什么呢?请发挥想象,简要 概括。预设:远景:山河城郭中景:荒草残木近景:春花飞鸟 特写:稀疏白发4、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预设:“望”有“观望” “希望” “盼望”之意。看到 了 “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 聚。5、师:面对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诗人流露出怎样的 思想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预设: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时局,诗人为当 时的时局而感伤。可见其忧国伤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可见家 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动作描写,写出 了诗人忧愁不堪,以致头发变白、变少,难以胜簪的事实, 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心忧如焚,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6、师: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预设: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 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 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7、师:深入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预设:“感时花溅泪”一一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 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一一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 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 “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 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 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8、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 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 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 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 样看?预设: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 人因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惊心。把“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这两句的主语理解为作者更加自然,更加 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因此,选择第一种说法比较好。9、师: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 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预设: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 已是满头白发,连这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子 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 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表达了诗人 忧国思家的情感。10、师: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所展示的情景。预设: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 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 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泪珠;鸟儿的鸣叫, 也仿佛透露着惊恐。11、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 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预设: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 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 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 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 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 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四、随堂检测 一、理解性默写1、春望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 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 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春望诗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运用拟 人手法,巧妙地表现出作者感时伤事的悲伤与惊骇)诗句 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春望诗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 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两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4、春望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 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用细节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 的两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二、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 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 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 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 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三、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A)。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 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B.颔联中“感时” 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 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 辞方法。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 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 的苍老之态。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 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 而不浅露。

    注意事项

    本文(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