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pdf
-
资源ID:96176062
资源大小:432.9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pdf
1 14.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19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解析】材料反映了 19 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但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答案】C 21853 年前的日本与 1840 年前的中国的相似之处有()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面临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必然要对封建上层建筑进行挑战,使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在 19 世纪上半期,中国和日本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因此都正确。【答案】D 3驻日参赞黄遵宪作樱花歌曰:“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描写的是发生在 19 世纪中期的()A“黑船事件”B“武装倒幕”C“废藩置县”D“修约运动”【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1853 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领舰队来到日本,用军舰及不平等条约敲开了日本紧锁的大门。因为培理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故日本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材料描述的正是这一事件。【答案】A 4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解析】19 世纪中期的幕府统治已出现危机,而西方的入侵,刺激了国内矛盾,加剧了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就是在西方殖民势力入侵,导致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发生的。【答案】C 51868 年,日本睦仁天皇取易经中的“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为年号“明治”,其改革统称“维新”,则来自诗经大雅文王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表明他决心()A振兴国家 B加强皇权 C学习中国 D学习西方【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向明而治”和“其命维新”可知,明治天皇把振兴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故 A 符合题意。【答案】A 6造成下图 18881894 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 年宪法的颁布 2 C“殖产兴业”的政策 D军事工业的刺激【解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建厂和发展近代交通业,促使其工厂和蒸汽机的数量大大增加。【答案】C 7日本明治元勋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A殖产兴业政策 B文明开化政策 C废除了旧体制 D进行军事改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内容最终归结为“学问为急务”,为此明治政府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答案】B 81889 年日本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这一规定说明日本 1889 年宪法()A使日本政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使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D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万世一系”,由此可知应选 C。【答案】C 9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对外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日本大肆侵略扩张的原因,应从封建性和军事性强烈的角度思考,因此选 C。【答案】C 10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 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 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日本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美国人跨海而来”指什么事件?“这把烈火”的含义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是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的?3【解析】第(1)问需要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2)问实际要求回答明治维新的内容,要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答案】(1)美国通过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国门。日本民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摆脱落后状况;强烈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2)“废藩置县”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式军队,实现富国强兵。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3 年 9 月日本遣外使团考察记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欧罗巴洲政俗总论 材料二“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政府对待“考察记述”的态度。(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在遭受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开展的,但最终的结果不同。请简要分析其结果不同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角度入手分析。第(2)题从两国改革措施方面分析,结合民众对改革的支持与否分析不同的结果。【答案】(1)特征: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制;上层人士的民主参政意识浓厚。态度:日本政府进行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政府负责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扶植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大力拓展海外贸易等。制定和颁布 1889 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2)阿里改革措施不力,发展工业面临资金匮乏和管理不善的困境;改革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引起人民的强烈反抗,动摇了其统治;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改革加强封建统治和对外军事扩张。日本明治维新前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向西方学习比较深入,且结合本国国情加以深化,改革措施有力适当,得到比较广泛的支持。